APP下载

山东省水土保持现状评价及需求分析

2015-04-06周士勇田增刚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14

山东水利 2015年5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水土保持山东省

周士勇,马 良,田增刚(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山东省水土保持现状评价及需求分析

周士勇,马良,田增刚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结合山东省水土保持规划,通过对山东省水土保持现状分析,探讨了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全面分析了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需求,以期对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起到积极借鉴作用。

【关键词】山东省;水土保持;现状评价;需求分析

自2011-03-01新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后,山东省抓住机遇及时出台了《山东省水土保持条例》,全省各地坚持以实施“革命老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等重点工程为依托,积极推动清洁小流域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呈现出重点突出、亮点纷呈、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对全省水土保持现状进行全面分析评价,明确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发展机遇,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土保持工作需求,对全省各级水土保持规划编制以及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 水土保持现状评价

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山东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成果》,全省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保存面积327.97万hm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精品小流域越来越多。生态清洁型、生态经济型、生态安全型、生态旅游型等“四型”小流域建设全面提升了全省小流域治理水平,质量高、效益好、示范作用强的小流域精品工程在全省遍地开花。2)治理工程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工程建设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工程优良率达94%以上,经过治理的小流域,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为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3)投入水平不断提高。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投资水平由2000年的20~30万元/km2,提高到60~70万元/km2,尤其是近两年实施的清洁小流域治理和坡耕地综合治理项目投资水平分别达到了200万元/km2和300万元/km2,为工程高质量建设奠定了基础。

但是,根据2010年全省遥感卫片解译结果,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2.80万km2。特别是泰沂山区水土流失问题以及遍布全省的坡耕地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步伐。从水土流失历年的变化及组成情况来看,治理难度小、工程见效快的水土流失地区已基本得到治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后续治理难度加大;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土保持需求则日益增长,“四型”小流域建设,要求全面提升小流域治理水平,面源污染控制、村居村容整治、河湖水环境治理等新任务不断涌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任务依然艰巨。

2 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2.1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

山东省全面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加快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加快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带发展,经济增长呈现多极化趋势,区域发展进入深度整合、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一步深化调整,对统筹产业布局、人口集聚、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提出新的挑战,发挥好水土保持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成为水土保持工作必须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

2.2人口和生活水平持续增长,土地资源更加短缺

未来10~20年,山东省正处于第四次出生人口高峰期,年均净增人口超过50万人,总人口将接近1亿人左右的规模。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住房使用面积都会不断增加。人口总量的持续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既对扩大居住等生活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加大了对农产品的需求,进而对防治水土流失、保护耕地和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2.3水资源制约更加突出

山东省水资源总量不足,以占不足全国1.1%的水资源,承担占全国7.3%的人口、7.4%的耕地、8.4%的粮食生产、10%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供水任务。水质和水环境问题也比较突出,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都面临较大压力,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减轻入河入库泥沙量、防治面源污染和保护水源地水质成为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紧要问题。

2.4人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严重

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资源开发向深度和广度扩展,人为活动更加活跃。未来10年,山东省累计进入城市就业和居住的人口将达到1000万人以上,给城市建设用地带来巨大压力,交通、能源、水利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建设必然继续占用空间,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不可避免地占用一些耕地和绿色生态空间。能源和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大规模开发利用持续发展。城镇和工程建设以及资源开发引发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突出,人为水土流失仍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水土保持监管的重点。

3 水土保持需求分析

3.1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需求分析

水土保持通过水土资源的有效治理与保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农业生产发展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以土壤保持功能为基础,以鲁中南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为核心区域,胶东半岛丘陵蓄水保土区次之,并兼顾津冀鲁渤海湾生态维护区和黄泛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重点是开展坡改梯工程,并实施以“生态经济型小流域”和“生态旅游型小流域”治理为核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一是以坡耕地面积超过1333.33hm2的33个坡耕地县为主,兼顾其他22个具有坡耕地的县,改造现有的坡耕地,大力开展坡改梯工程建设;二是搞好坡面径流调控和沟道拦蓄,增加有效灌溉水源,解决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供求矛盾;三是加强耕作措施,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充分挖掘土地生产潜力;四是津冀鲁渤海湾生态维护区和黄泛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加强盐碱地和沙化土地改良,鲁中南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和胶东半岛丘陵蓄水保土区开垦宜农“四荒”资源,增加基本农田数量。

3.2生态安全建设与改善人居环境需求分析

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维护生态安全,打造美丽家园,是水土保持必须担当的重要任务。全省存在着人均土地面积少、盐渍化沙化严重、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严重、水环境问题突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严重、森林覆盖率低、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诸多问题,水土资源承载能力承受着严重的考验,使得全省生态脆弱区域面积较大,生态状况总体上较为脆弱。通过水土保持能够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维护生态安全,有效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对打造水清、天蓝、山绿、气爽的美丽山东,实现生态山东建设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生态维护功能的角度,山东省以津冀鲁渤海湾生态维护区为重点区域,其他区域均需重视,尤其是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预防区、生态敏感区、崩塌、滑坡危险区及泥石流易发区等;从人居环境维护功能的角度,各区都应重视。工作重点是实施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和“生态安全型小流域”治理为核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一是要加大生态良好区预防监督力度,保护好土地和植被,避免造成生态不可逆恶化;二是人少、水土流失轻微的生态脆弱区,采取生态修复措施,依靠自然恢复能力,促进生态向良好方向转变;三是在人口相对密集、经济发展需求大、水土流失严重的生态退化区,采取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以工程保生物,营造乔、灌、草结合,针、阔混交的水土保持林,重建植被生态系统,维系生态环境的安全,并强化对区域内生产建设项目的监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此外,在城市,水土保持要以防止人为水土流失为基本任务,防治城市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按照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治理,充分发挥水土保持设施的服务功能,保护和建设城市生态环境,为群众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工作环境。

3.3江河治理与防洪安全需求分析

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河道、湖库、塘坝,消减蓄水行洪能力,加剧洪涝灾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何维护河床不抬高、河道不破坏、河水不断流、水质不污染的健康河流,防治洪水灾害,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防灾减灾和拦沙减沙功能的角度,山东省以鲁中南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和胶东半岛丘陵蓄水保土区为重点,兼顾津冀鲁渤海湾生态维护区和黄泛平原防沙农田防护区。工作重点是实施以“生态安全型小流域”治理和山东省历史在册的49个山洪灾害易发县治理为核心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一是要采取封禁治理措施,设置封禁标置牌、护栏,禁止人为开垦、砍伐林木和放牧等生产活动,加大河流上游水源涵养林建设,尤其是现状植被度低的水库上游,通过林草植被的林冠截留,枯枝落叶层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拦蓄,增加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二是通过坡面和沟道拦蓄工程,有效拦截径流和泥沙,减轻径流冲刷力和泥沙下泄量,延长汇流时间,削减洪峰流量;三是强化监督管理,防止建设项目产生的弃土、弃石、弃渣,乱倒、乱弃,在径流的冲刷下,淤塞河道;四是因地制宜地开展滨河滨湖植被保护带建设,防止河流沟道岸坡损坏,净化水质。

3.4水源保护与饮用水安全需求分析

近年来,山东省加快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治理,实施水源地隔离防护,逐步关闭保护区排污口,削减点源污染排放量,水源保护和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水质污染、水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等诸多问题依然存在。水土流失在输送大量水分和泥沙的同时,也输送了大量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造成或加剧了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水源地供水安全,进而影响了居民饮水安全。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质、保障饮水安全,是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水质维护和蓄水保水功能的角度,山东省以鲁中南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和胶东半岛丘陵蓄水保土区为重点。工作重点是强化在水源地、河流源头区实施“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兼顾水功能区水系水土流失治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这就要求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在搞好水源涵养、蓄水保水工作的同时搞好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防止水源地水体污染。一是对人烟稀少、植被良好区实行全面封禁,提高水源涵养和生态系统自净能力;二是在人口相对密集的浅山丘陵区,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并结合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配套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生态农业;三是在沟道上游通过生物谷坊群,并结合沟底防冲林建设,依托植物生长所需,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物;四是在河道两侧和湖库周边,通过生物护岸和建设林草生物缓冲带,净化水质。

3.5社会公众服务能力提升的需求分析

近年来,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水土保持法规体系和监督管理机构不断完善,监测和监督执法能力不断加强,使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督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成效突出,但尚不能完全满足为全省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服务的需求。

从提升公众服务能力的角度,山东省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方向。一是进一步根据新水土保持法要求更新配套相应地方规范性文件,完善水土保持法规体系;二是进一步完善监测站网及监测体系,提升监测人员素质和监测技术水平,强化末级的监测站点建设;三是进一步健全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等区域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提升地方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履行能力,严格落实监督管理责任和义务;四是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加强水土保持从业人员培训,强化科技支撑能力;五是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提升公众水土保持意识。

资助课题:山东省重大水利科研与技术推广项目“泰沂山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SDSLKY201317)、“城市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编号:SDSLKY201216)。

(责任编辑赵其芬)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5-0006-03

作者简介:周士勇(1977—),男,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水土保持山东省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眷 恋
——山东省济宁市老年大学之歌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
山东省即墨市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