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融资平台公司寻租行为研究

2015-04-0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收益融资政府

李 礼 吕 鑫

(1.财政部 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 100142;2.中山证券 战略发展部,广东 深圳 518057;3.湖南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一、引言

2008年以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发展迅猛,融资平台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方政府财力的不足,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的发展。但是,融资平台过快的无序发展和过多负债给我国带来了较大的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1];同时,它也为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十八大以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弊端日益凸显,尤其是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寻租行为引发了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因此,研究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寻租行为规律,有针对性提出遏制融资平台寻租行为的措施,对于促进地方融资平台的健康发展和化解其存在的隐性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来看,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基础设施的融资体制以及相关的风险问题等。例如Oates(1972)认为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债务性融资成本可以在代际之间进行公平分配[2]。Estaeh等(1994)将市场和竞争等因素引入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研究,并考虑到了其融资渠道的多样性[3]。Elbel和Yilmaz(2002)进一步提出地方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Julien(2009)则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新兴国家政府债务的构成以及来源,并讨论了影响政府债务风险的相关因素。国内对于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成因、存在的风险以及管理方面[5]。董仕军(2012)从宏观调控政策、城市经济学、融资方式创新的角度分析了地方融资平台存公司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6]。刘峰和张忠军(2015)进一步将Albrecht三角理论引入到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成因分析中,从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角度系统解释了融资平台公司债务膨胀的原因[7]。马改艳(2014)则通过对地方政府债务成因的深入分析,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措施[8]。郭太禄(2014)进一步归纳和分析地方政府债务特征,从体制的角度提出了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政策建议[9]。吴凡和祝嘉(2015)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代表性投融资平台运营模式利弊及发展趋势,指出应该借鉴国外投融资平台先进的管理经验,强化分类管理,明确其职能定位和目标,逐步化解不良债务,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10]。

已有的研究大多是从融资平台公司的成因出发,基于市场失灵以及财政分权等理论,从宏观的角度定性分析了融资平台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而提出化解风险的政策建议。而对融资平台公司这个微观主体的市场行为研究较少,尤其是鲜有学者分析融资平台公司的寻租行为。寻租行为不仅会扭曲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而且会极大地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效率。此外,理性的融资平台公司在追逐非生产利润的同时必然会考虑到其他融资平台公司寻租行为以及市场制度的变化对自身的动态影响,这就需要引入演化博弈模型来进行分析。与传统博弈理论不同的是,演化博弈理论并不要求参与人具备“完全理性”以及“完全信息的”特征,它是从有限理性的个体出发来考察的。因此,笔者试图以寻租理论为基础,运用演化博弈的方法,建立政府主导下的融资平台公司之间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来考察二者之间的博弈关系,探讨寻租行为是如何在市场中产生和动态发展的;政府干预以及相关制度安排对融资平台公司寻租行为的演化趋势有何影响;如何引导融资平台的寻租行为,实现其由寻租向寻利转变,从而提高融资平台公司的运营效率,防范和化解其存在的风险。

二、博弈模型的基本假设

1994年以来,为了解决我国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力减少,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应运而生[11]。经历了十多年的缓慢发展,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在2008年中央政府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推出后得到了迅猛发展,数量大幅增加,融资规模的不断扩张以及令人堪忧的偿债能力,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广泛的关注。随后,中央及各部委相继出台了针对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各类规范性文件,意图清理和规范融资平台公司,化解其存在的债务风险。

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单位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12]。这个概念明确了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发起主体、注资方式、职能定位、实体性质。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地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水平,加速了地方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13];另一方面,融资平台公司运营机制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不足,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也隐藏了较大的债务和道德风险。在复杂的委托代理链条下,极易形成“内部人控制”的现象,这也强化了公司高管的寻租倾向[14]。

演化博弈理论是在Maynard Smith与Price(1973)和Maynard Smith(1974)提出演化稳定策略的概念以后,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演化博弈理论与传统博弈理论在经济主体预期方面存在不同之处,传统博弈理论要求经济主体必须是理性的,且经济行为要满足预期一致性原则,而演化博弈理论则没有这些要求。因此,演化博弈理论比传统博弈理论能够更准确地预测经济主体的行为。

本文所要建立的是融资平台公司寻租行为随着政府制度变迁的动态博弈模型,重点关注市场制度变迁过程中融资平台公司寻租演进的筛选过程。根据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这一筛选过程具有一定的惯性作用和突变的动力,因此会不断地产生新变种或者新特征。在政府主导制度安排下,融资平台公司与融资平台公司之间寻租的博弈过程类似于大群体随机配对的反复博弈,其策略调整可用生物演化博弈“复制动态”机制来模拟,即“选择策略—演化—选择新策略—再演化”。依照上述模型设计思想,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有限理性。融资平台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均是有限理性的,即不可避免会出现逻辑推理或者决策判断方面的失误,自利性的考虑可能使得公司远离最优收益方案。在有限理性的作用下,每个融资平台公司寻租行为的产生以及发展都表现为一个动态学习和改进调整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融资平台公司群体内任一个体的行为往往都是模仿前期与之存在博弈关系的个体行为。

假设2:两两对称博弈。尽管单个融资平台公司在决策时面临群体中的所有其他融资平台公司,但我们可以假设博弈模型是在融资平台公司两两之间进行的,即融资平台公司之间的成对博弈,并且博弈支付是无差异的,即两个博弈主体仅仅是因为采用了不同的策略从而获得不同的收益,而与博弈者自身的特征无关。因此,博弈支付在主体之间是对称分布的[15](P247—248)。

假设3:相对稳定的群体结构。在融资平台公司群体中,随时可能会出现有新的公司进入和部分公司因业务规划而被整合的情况,但是新的进入者和被整合的对象在短期内并不会影响整个群体的格局。而且,新进入者与群体中的原有公司具有相同的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

假设4:只考虑当期收益。在融资平台公司寻租行为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模型中,影响当期的收益比预期的收益更重要的两个因素为:其一,博弈双方再次相遇的概率非常小;其二,是在制度变迁的市场环境下,其当前收益是可以预知的,而预期收益则难以预测。

假设5:支付导向。一大群融资平台公司随机配对,参与重复博弈,其中有些公司选择“寻租”策略,另外一些公司采取“不寻租”策略。融资平台公司是“寻租”还是“不寻租”策略,并非事先确定,而是随着参与者的不断学习和策略的调整逐渐演化的。在一轮一轮的博弈过程中,造成融资平台公司获得更高收益的较优策略被普遍采用,而获得较低收益的次优的策略将被逐渐抑制,直至消失。

三、博弈模型的构建及求解

1.各博弈方的收益矩阵。根据上述基本假设,我们设R 表示制度创租金额,即总体可供寻的租金;C表示融资平台公司的寻租成本;x表示融资平台公司寻租行为被政府监管部门发现的概率,其取值在[0,1]范围内;P表示融资平台公司寻租被发现后所受到的惩罚;y表示融资平台公司群体中最初具有寻租意识并且付诸实际行动的公司比例,其取值在[0,1]范围内。R、C、x和P 都是政府主导制度安排的控制变量。当然,以上字母所表示的值均为正值。由此形成制度变迁中融资平台公司之间寻租博弈的收益矩阵如图1所示:

图1 博弈双方的寻租收益矩阵

2.完全理性一次博弈下的纳什均衡。在分析有限理性博弈方组成的大群体成员随机配对反复博弈之前,我们不妨先用简单的划线法从双方收益矩阵中寻找博弈方完全理性条件下一次博弈的纳什均衡,以此结果作为复杂分析框架下的参照。

图1 (a)博弈双方的寻租收益矩阵

(2)当R-C-xP<0时,(不寻租,不寻租)成为完全理性的融资平台公司之间一次性博弈的纳什均衡解。

图1 (b)博弈双方的寻租收益矩阵

图1 (c)博弈双方的寻租收益矩阵

从一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来看,很显然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取决于R、x、P和C的取值。在给定的相对大小下,没有任何一个博弈方会主动偏离博弈结果。

3.有限理性演化博弈下的纳什均衡。在现实的市场经济背景中,融资平台公司之间的博弈行为并非一次性完成,即在寻租过程中的博弈并非一开始就能找到最佳策略,而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变迁不断地摸索和改进。因为融资平台公司在博弈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不能完全正确判断自己行为的得失,但是可以了解上一博弈阶段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和得失,因此,上一博弈阶段的得失可以为本次博弈提供参考。在此时,公司的最佳策略可以是模仿前期产生最佳结果的行为。在此,我们用UY表示采取寻租策略的融资平台公司期望收益,UN表示采取不寻租策略的融资平台公司期望收益,表示融资平台公司平均期望收益,则: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看出,UY、UN和的收益存在明显差异,具体情况由R、C、x、P 这四个政府主导制度安排的控制变量以及y的取值决定。根据公式,很明显就可以看出这三种收益类型存在差异,在博弈过程中,收益差的一方会通过不断学习模仿收益好的行为方式,进而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意味着两种类型博弈方的比例y和1-y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变化而改变,因而可以写成时间的函数y(t)和1-y(t)。

在有限理性的情况下博弈分析的核心是分析博弈方策略类型比例动态变化,其中最关键的是分析动态变化的速度,速度为矢变量,正负可表示速度的方向。速度决定要素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是模仿对象的数量大小,博弈过程中存在着模仿对象,其观察和模仿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模仿对象的数量大小。二是模仿对象的成功程度,可以用来判断差异的难易程度和模仿激励的大小[16]。对于采用“寻租”策略的融资平台公司,其类型比例的动态变化速度可以用下列动态微分方程表示:

但是这三个点并不都是演化稳定策略(ESS)。演化博弈中的演化稳定策略不仅强调要处于一个稳定状态,而且要具有抗波动的能力。当具体反映到博弈公式中的意思便是点y*,不仅要处于稳定均衡状态,还必须具有抗波动的性质,即如果y偏离了y*,复制动态仍然会使得y回复到y*。其数学含义为,当y <y*时当y >y*时也就是说,在稳定点F(y)的倒数小于0,或者说F(y)与水平轴相交处的切线斜率为负值,即满足F(y*)=0且F′(y*)<0[14]。下面,我们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本文复制动态方程的演化稳定策略:

配合上文讨论的纳什均衡,我们可以做出坐标平面示意图3。当0<R-C-xP<0.5R 时,市场处于融资平台公司寻租与不寻租之间的混合区,亦即一部分融资平台公司寻租,另一部分融资平台公司不寻租。当R-C-xP→0时,融资平台公司行为趋于直线R-R,即则融资平台公司都选择不寻租策略。当R-C-xP→0.5R,融资平台公司行为趋于直线0.5R-0.5R,即,则融资平台公司都选择寻租策略。

图2 复制动态稳定解

图3 融资平台公司长期演化策略调整示意图

四、演化博弈结果分析

基于上文中对融资平台公司寻租的演化博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融资平台公司寻租现象广泛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在市场经济体制变迁过程中,各个融资平台公司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在学习机制的影响下,通过不断学习、调整和模仿,比较成本收益而最终决定选择寻租策略。模型的均衡表示融资平台公司以最优的概率y*寻租,由此获得最大的期望效用。而且,不论是一次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还是有限理性下的重复演化博弈,y*都取决于R、x、P和C这四个政府主导制度安排的控制变量的取值,只是在前者框架下的博弈行为较为简单,而在后者框架下的博弈行为较为复杂且更符合客观实际。

在一次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框架下,y*与R 同方向变化,与x、P 和C 反方向变化,即融资平台公司寻租的概率与制度创租金额(即总体可供寻的租金)之间正相关,与融资平台公司的寻租成本、违规寻租行为被市场监管部门发现的概率、以及违规寻租被发现后所受到的惩罚之间负相关。

在有限理性演化博弈的框架下,R、x、P和C 是时间函数,不同时段的政府主导制度安排导致它们的数值各有不同,具体情况阐述如下:

第一,市场经济初始阶段。此时融资平台公司寻租成本较小(C),租金收益也较小(R),但是寻租收益远远超过寻租成本和正常经营收入。并且,寻租遭到查处的概率(x)以及违规后惩罚的力度(P)也都很小。这样,融资平台公司通过博弈获得共同知识:融资平台公司之间博弈后的净租金收益大于寻租成本和寻租被发现后所受到的惩罚,并且净租金收益大于正常经营收入。因此,寻租成为融资平台公司的共识。此时,相对于正常经营收入而言,寻租收入在融资平台公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更大。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由于每个公司都作为一个自利的经济人,在既定的选择下最优化自己的偏好,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无法协调,因此市场帕累托最优无法实现。

第二,市场经济演化阶段。随着市场体量扩容,虽然寻租收益(R)在加大,但是寻租成本(C)增长的速度更快而且查处概率(x)和打击力度(P)也在不断提高,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寻租并不能给所有融资平台公司带来无风险的收益,可能出现公司高管被双规(或者被罚革职)。融资平台公司通过博弈获得共同知识:融资平台公司双方博弈后的租金收益并不一定绝对大于寻租成本和寻租被发现后所受到的惩罚,寻租存在风险。是否寻租取决于融资平台公司(即控股股东或者高管层)的风险类型(风险厌恶型、风险中性型还是风险偏好型)。一般认为从事违规寻租这种高风险活动的大多数是风险偏好者。然而,风险偏好者并不等于不厌恶风险,事实上,任何个体都是厌恶风险的,只不过是风险厌恶程度不同而已。对于融资平台公司而言,风险越大,通过机会成本的比较,从事寻租交易的意愿就会降低,寻租活动就会减少,进而整个市场的投机程度越低。

因此,寻租策略不再是融资平台公司的集体共识。部分相对业绩优良且厌恶风险的融资平台公司会减少或者放弃寻租活动,走上诚实经营、健康发展的道路。此时,租金收入在融资平台公司的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开始下降,而正常经营收入所占的比重则不断提高。

第三,市场经济成熟阶段。为了资本市场的稳定与繁荣,政府职能部门逐步规范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市场经济最终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完备法律制度体系,当融资平台公司发现自身寻租净收益逐渐萎缩直至消失时,其行为开始发生变异,不寻租成为融资平台公司的共识,即所有融资平台公司最终诚实守信地正常生产经营。

五、简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融资平台公司寻租行为的演化路径,得出了在政府主导制度变迁下的融资平台公司寻租行为演化路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场规模的发展壮大会创造出更多的租金,融资平台公司通过寻租活动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但随着市场制度安排的逐步规范和完善,有效的监管体系通过不断加大打击和查处融资平台公司寻租的力度,致使寻租成为一种较次的策略而被抑制直至消失。由此促进了融资平台公司逐渐迈入正常生产经营的轨迹。

为了遏制融资平台公司的寻租行为,实现融资平台公司的健康发展以及化解其存在的风险。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和支出责任。为了保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均衡发展,科学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合理界定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使地方政府由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简政放权,才能承担好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重任。(2)改革官员政绩考核机制,不能只把GDP及其增长率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主要指标,而是要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差异,综合考察文化建设、民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克服政府官员投机以及短视应付的现象,从而降低地方政府过度举债的热情,避免融资平台公司的盲目扩张。同时,要加强政府廉政制度建设,完善各方主体对权力运行的监督,落实行政问责和失职追究制度,加大对腐败行为的惩罚力度,从制度上遏制融资平台的寻租行为。(3)规范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以信息公开化、透明化为基准,提高地方融资平台公司的内部经营管理,建立一个统一管理、统一公布平台负债与资金流向的机制。加强对融资平台公司的监管,提高其运营效率。同时还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公私合营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从而化解相关的风险,促进融资平台公司健康发展。

[1]刘伟.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7.

[2]Oates,W.E.Fiscal Decentralization[M].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Jovanovich,1972.

[3]Antonio Estaeh.Decentralizing Infrastructure[Z].World Bank Discussing Papers,1994.

[4]Ebel,R.,Yilmaz,S..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Worldwide Overview[Z].Word Band Institute,2002.

[5]Arnaud M.,Julien R..Risky Public Domestic Debt Composition in Emerging Economies[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2009,(2):87—91.

[6]董仕军.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经济学分析[J].学术论坛,2012,(8):129—131.

[7]刘峰,张忠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快速增长的压力、机会和借口[J].地方财政研究,2015,(4):72—79.

[8]马改艳.我国地方债务风险隐患、成因及化解对策[J].西部论坛,2014,(2):65—75.

[9]郭太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影响、成因、化解[J].东岳论丛,2014,(9):165—169.

[10]吴凡,祝嘉.新形势下地方投融资平台规范发展的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1):71—75.

[11]雷平,张宁亭.“政治集权,经济分权”与政府差别化税收策略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1):28—35.

[12]陈颂东.我国城乡二元财政的形成与一元化演变[J].西部论坛,2014,(1):9—18.

[13]欧胜彬,苏雪晨.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财政:两难困境与破解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16.

[14]苗妙.地方政府支出竞争与地区投资行为——中国式财政分权框架下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4,(3):29—37.

[15]谢识予.经济博弈论(第二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6]李伟毅.证券市场寻租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农业大学,2003.

[17]Pierpaolo Battigalli.Strategic Rationality Orderings and the Best Rationalization Principle[J].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1996,(1):29—32.

猜你喜欢

收益融资政府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融资
融资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5月重要融资事件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其他综合收益的几个重要逻辑关系解析
“政府信息公开”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