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县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探讨
2015-04-05张霞平原县水务局山东平原253100
张霞(平原县水务局,山东 平原 253100)
平原县农田水利建设与管理探讨
张霞
(平原县水务局,山东 平原 253100)
【摘要】介绍了平原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分析了平原县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可行性和取得的成效,提出下一步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平原县;高标准;农田水利
平原县地处鲁西北平原,属潘庄引黄灌区,总面积1047km2,分属马颊河、德惠河两大流域。马颊河在平原县段长36km,流域面积645km2。德惠河在平原县段长7.6km,流域面积402km2。
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平原县流域面积30km2以上的骨干河道25条,长363.74km,建筑物共386座。乡镇田间干支沟渠共456条,总长度1290km,建筑物1634座;田间斗农沟渠1920条,总长1630km,建筑物1673座。工程初具规模,布局合理,对平原县治理旱涝灾害,改善工农业生产条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平原县小型水源工程现有机井6028眼,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平原县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节水灌溉技术,目前,共有节水灌溉面积1.35万hm2,其中:低压管灌1.26万hm2、喷灌813.33hm2、滴灌116.67hm2。节水工程的建成,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和农田灌溉保证率,缩短了灌溉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促进了农村耕作制度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2 建设高标准农田的可行性
2.1政府重视
近几年,平原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护措施等列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的主要内容,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2前期工作充分
平原县精心编制了《平原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平原县“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平原县水网建设规划》、《平原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及节水灌溉等方面的专项规划,这些规划为平原县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
2.3基础条件好
平原县位于潘庄引黄灌区,年均引水量12 100万m3,全县流域面积30km2以上的河道25条,总长363.74km,其中县级骨干河道8条,长163.38km;平原县2007年修建了平原县相家河水库,水库年调蓄水量3000万m3;2012年平原县实施建设龙门水库,同时积极建设节制闸蓄水等小水源工程。经过近年来的续建改建,灌区水源工程、骨干沟渠运行正常,骨干渠道完好率达到90%以上,为全县农业生产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水源保障。
2.4水利技术力量较强,基层水利服务组织健全
多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农田水利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施工队伍,并于2012年恢复成立了全县12个乡镇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我们还聘请省水科院专家为县水利技术顾问,对全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进行指导,帮助平原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设计、施工、管理和服务水平,保证实施工程100%合格,优良率达到90%以上,不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3 取得的成效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多、分布广,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粮食生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平原县围绕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特别是在节水灌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平原县节水灌溉工程形式为机井管灌、扬水站管灌、机井喷灌、机井滴灌。近几年以发展低压管灌工程为主。工程模式采取小型泵站提取水源、从泵站到田间出水口全部采用管道输水,在田间出水口连接小白龙输水带向农户畦田内配水的方式。并且在给水栓上安装移动水表,实现了全灌区的用水计量和按方收费。管理机制采取县级成立农村灌溉供水服务中心,项目区以泵站灌区为单位组建农民用水者协会,由中心统一管理,协会具体运作的方式。中心和协会坚持自愿参加、民主管理;依照水系、划分辖区;计量供水,按方结算;合理收费、财务公开的基本原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1经济效益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有效地提高了农田用水调度和控制运用能力,使农田灌溉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农田质量、农业生产管理水平随之提高,种植结构更加优化、合理。通过发展管道节水灌溉工程,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农田增产、节地、节水、节能、省工效益显著。
3.2社会效益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力促进了当地优质高效的农产品的生产,从而带动养殖、加工等农村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通过经济效益的增加,促进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教育、卫生、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3.3生态及环境效益
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的实施,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同时,通过沟、渠、路、田、林的综合规划及相应配套建设,大大改善了农田生产交通条件,方便了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带动了林业绿化和多种经营的综合发展,美化了农村环境,改变了农村面貌。
4建议
新形势下,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求实创新农田水利建设机制,促进平原县农田水利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广泛宣传,增强水患意识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建设工作的实际,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发动,把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宣传到位,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水患意识,激发起他们主动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的热情,努力营造齐心协力抓好水利的浓烈氛围。
4.2创新机制,增加水利投入
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规范议事程序,鼓励和引导农民投资投劳参与农村水利基本建设,逐步建立政府投入、引入市场化筹资和依法组织农民投劳投资相结合的农村水利建设新机制。一是要多方面、多渠道积极向上反映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的现状,争取中央、省、市各级领导的重视,加大对小农水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二是要用市场的方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综合利用,变废为宝,鼓励各种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三是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组织群众筹资筹劳开展农田水利建设。
4.3严格程序,坚持标准质量
水利工程建设投入巨大,意义深远。必须严格基建程序,切实按照项目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的有关规定,实行阳光操作,降低工程造价,杜绝人情工程,确保工程质量。
4.4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要牢固树立建管并重的思想,建立和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要因地制宜、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地落实管护人员和管护经费,健全管理网络,做到各类水利设施有专人看护,有专人管理。要加强水政执法建设,坚决查处水事违法案件,严厉打击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行为。
(责任编辑张玉燕)
【中图分类号】F323.2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6159(2015)-06-0044-02
收稿日期:2015-01-29
作者简介:张霞(1975—),女,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