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资格和岗位需求的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课程改革

2015-04-05曹玉华刘云霞陈怡斐

森林工程 2015年5期
关键词:单证实务货运

曹玉华,刘云霞,陈怡斐

(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杭州310023)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我国的国际货物运输业以及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蓬勃发展,市场对国际货物运输和国际货物运输代理的从业人员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了扩大浙江科技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课程作为本专业的拓展课程,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专业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出受市场欢迎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为此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通过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从业能力。

国内学者已经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如:邹勇改进《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次序规则法、情景模拟法和案例评述法3种新的教学方法[1];彭虹提出以适应就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国际货物运输与代理》课程教学改革思想[2];陈晔和王玉勤等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国际货代实务》课程改革研究[3-4],洪明珠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改革研究[5];杨浩军对高职院校基于校企合作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6];杨楠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国际货运代理》教学改革[7]。除此之外,还有《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8-9]和《国际货物运输实务》课程[10]等相关课程研究,以及王堉苓对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经营风险及其控制进行研究分析[11]。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可以以托运人名义或以自己的名义,为托运人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其业务涉及面广,具有揽货、订舱、报关报检和单证制作等工作。要顺利完成货物运输代理工作,不仅需要具有贸易操作能力、海关进出口报关能力和集装箱拼装等能力,还要有英语交流能力、熟悉世界地理和知晓各运输方式的各航线情况,并了解国际上相关运输法律法规。通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除了外贸业务员外,主要就是货代从业人员、报关员和跟单员。其中要想从事货代业务,需要获得FIATA国际货运代理资格证书,它是目前世界上货代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中最具权威的证书,被全世界货运代理企业广泛承认。拥有FIATA国际货运代理资格证书的持有者人数成为许多国家政府主管在审批或年审国内货运代理公司的一项硬性指标。为了全球货运代理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试能统一规范,国际货运代理协会采用规范的培训教材,依照统一考试内容以及考核标准,签发相同的证书。根据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公布的考试大纲,考核内容主要分为国际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和国际货运代理专业英语两部分,其中国际货运代理理论与实务主要考国际货运代理概论、国际贸易实务、报检与报关、班轮货物运输、租船货运实务、航空货运输、陆路货物运输、货物多式联运、仓储与物流管理、危险货物运输、货运代理市场营销和货运纠纷处理与案例等,涵盖了基础知识、海运货物操作实务、陆运货物操作实务、航空货物操作实务以及国际多式联运操作实务等内容。

本课题以工作岗位需求为导向,依据国际货物代理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要求,调整课堂授课内容以及授课方法,达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拓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满足市场对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的大量需求目的。

1 课程教学目标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务涉及大量的参与主体、各个不同作业流程以及各种单证,课程授课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简单的课堂授课方式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简单描述可能造成学生对业务过程中出现的多式联运经营人、船务代理或货运代理等参与企业主营业务的混乱,对不同类型的集装容器基础数据没有概念,对一些常见的货运单证流程缺乏系统认知等,造成实际操作时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对一些货物乱报价或无法判断其报价是否合理,不能准确判断哪些货物适合拼箱、如何拼箱等,不知道这些货物需要几个托盘或几个集装箱等。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熟悉各种国际货物运输方式的操作程序后,掌握货物运输代理企业配合完成货物运输的一系列工作,如订舱、运费的计算、相关单证的缮制,以及货运纠纷处理等。

2 课程教学内容

本课程教材选用顾永才和王斌义主编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以教材内容为主线,参考FIATA国际货运代理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内容,再结合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的不同岗位需求来确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

2.1 岗位类型及相应能力

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从业人员要满足岗位要求,需要具备专业的职业能力。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一般有业务操作型、销售业务型和客户服务型岗位,各种岗位都应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

(1)销售(或揽货)业务能力

具有货物运输市场客户开发的方法和技巧,与托运人或承运人进行磋商,有效的完成业务预定,能设计运输方案确定交易条件,签订货物运输代理合同的能力。

(2)实际操作能力

正确缮制单证、审核单证和签发单证等操作能力,合理地进行报价和运费计算等,确定符合托运人要求的运输方式以及最佳的运输路线,与承运人顺利进行订舱等,顺利进行海关报关以及合理将货物配装配载等。

(3)服务能力

及时准确回答托运人或收货人的咨询,提供符合托运人需求的解决方案,进行风险防控和纠纷解决的能力,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及时采取专业的措施处理紧急事故,利用国际或国内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处理不同事故。

为了能胜任这些岗位,需要具备相关技能。课堂教学内容从小到单证填写、报价结算,大到货运业务组织、商务谈判、通关业务和货运纠纷处理等知识要全部涉及到,并能借助不同教学方法和不同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2.2 教学内容

根据FIATA国际货运代理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并结合国际货运代理的销售业务、操作业务和服务业务的要求确定课程重点教学内容。

2.2.1 销售业务要求

熟悉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以及国际贸易合同中货物数量、商品的包装与标志、商品的价格和装运条款等;掌握我国陆运、空运和海运货物保险承保范围和除外责任;掌握信用证当事人与关系人、信用证主要内容、结算程序以及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制作。

重点教学内容如下:国际贸易合同中内容,我国海运、陆运、空货物运输保险范围和除外责任以及信用证项下的单据制作。

2.2.2 操作业务要求

(1)国际海运操作业务

熟悉国际海运组织,海运地理与航线;掌握集装箱货物装载方式和集装箱货物的交接;掌握国际班轮货物运输的主要单证及程序,班轮运价与运费计算,租船货运经营方式以及航次租船合同;国际运输公约与中国海商法。

重点教学内容如下:班轮货物运输的流程、主要单证以及单证的流转过程;运费计算时的计算标准以及计算方法;航次租船合同,以及港口的装卸时间以及滞期费与速遣费的计算。

(2)国际空运操作业务

掌握国际空运业务操作的流程、单证流转程序、规范与业务技能;掌握国际航空运输时按普通货物、指定商品和等级货物计算运费的方法。

重点教学内容如下:进出口操作流程、单证流程程序,公布直达运费(普通货物,指定商品以及等级货物)计算方法。

(3)国际陆运业务

掌握铁路口岸与对外运输通道,国际铁路联运公约与规章,国际铁路联运办理种类与限制,国际铁路联运费用,国际铁路联运操作程序;掌握道路口岸与对外运输通道,国际道路货物运输公约与协定,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许可与海关监管,国际道路货运费用,国际道路货物运输操作实务;掌握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和规则,国际多式联运组织模式设计,国际多式联运单证业务,国际多式联运成本及其控制。

重点教学内容:国际铁路联运运费计算,国际道路货运费用计算以及国际多式联运成本及其控制。

2.2.3 服务业务要求

掌握国际货运代理责任保险承保范围和除外责任;掌握货运事故的产生、货运事故的责任划分、索赔,货运事故处理案例;熟悉仓单质押监管业务,掌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础知识,第三方物流与物流外包,物流信息与物流信息系统,仓储与配送业务。

重点教学内容:国际货运代理责任保险承保范围和除外责任,货运事故的产生、责任划分、索赔,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知识。

2.3 课堂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和案例分析法等。例如,讲授法主要通过例题讲授租船合同中的装卸时间以及相关的滞期费和速遣费计算,讲解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多式联运以及集装箱运输费用计算。利用视频或图像资料的课堂演示法讲授各种运输方式的操作流程、主要单证以及单证流转程序等,使课堂教学的内容能一目了然,并易于理解和掌握;利用案例分析法把实际发生的纠纷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掌握货物运输合同、货物运输保险等相关内容,加强自身防范意识,注意相关细节避免相似问题重现。

3 结束语

本课程依据货物运输代理企业实地调研、毕业学生的回访和在校学生的就业计划调查,选用顾永才和王斌义主编的《国际货运代理实务》为学生使用教材,并根据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从业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内容以及货物运输代理企业对三类工作岗位需具备的能力要求,对《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将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对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教学方法。通过例题讲解、具体案例详细分析、大量影像视频资料观看,大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但是,本课程改革依然还有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如某些案例设计不够详细,某些单据不够完整,一些操作流程无法亲自体验等。希望随着本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能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一些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关技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能满足货物运输代理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

[1]邹 勇.《国际货运代理实务》的教学方法改进初探[J].现代企业教育,2007(14):1-2.

[2]彭 虹.高职高专《国际货物运输与代理》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海峡科技,2009(3):77-78.

[3]陈 晔.浅谈《国际货代实务》课程的改革-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 [J].科教文汇,2011(4):68-69.

[4]王玉勤,王乐乐,贾果玲.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国际货运代理》课程改革探析[J].物流科技,2013(3):109-110.

[5]洪明珠.改革《国际货运代理》课程 [J].现代企业教育,2013(14):114-116.

[6]杨浩军.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国际货运代理实务》课程改革与实践[J].物流技术,2013(8):38-41.

[7]杨 楠.工作过程向导理论在《国际货运代理》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5):33-34.

[8]吴 乐.《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学研究,2012(35):26.

[9]岑丽娟.《国际运输与保险》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J].金融教育研究,2013,26(3):81-84.

[10]王雪青.基于职业资格标准的《国际货物运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J].高教高职研究,2012(3):167-168.

[11]王堉苓.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经营风险及其控制 [J].经济与管理,2011,25(10):47-49.

[12]顾永才,王斌义.国际货运代理实务 [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单证实务货运
ICC TA858rev实务应用探讨
波音公司试飞电动垂直起降货运无人机
AT200大型货运无人机实现首飞
基于物流单证的物流信息处理研究
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在《外贸单证》中的交互应用
货运之“云”
ODI实务
FDI实务
俄发射“进步”M23M货运飞船
国际贸易单证标准化的原理与方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