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的现状调查研究

2015-04-05刘建军

陕西林业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佳县枣树红枣

高 敏,刘建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的现状调查研究

高 敏,刘建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陕西省佳县地处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中段西岸,是枣树生长的最佳区域,也是我国红枣栽培的起源地之一。本文采用实地调查与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佳县红枣区域分布、品种资源、加工利用等现状进行调查整理,发现佳县红枣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红枣资源开发对策,为进行红枣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及为红枣资源的科学研究提供帮助。

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现状;开发利用

枣树用途广泛,其木质坚硬,且纹理细密,是雕刻和制作家具的上好原料。枣树花期长,花量大,是优良的蜜源植物。枣果可食用,也可药用。枣果中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P、黄酮类物质以及环磷酸鸟苷、环磷酸腺苷等,这些物质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枣叶可制成枣茶,还可入药。枣树耐瘠薄,为山区水土保持树种。有的枣树还可作城市绿化和观赏品种[1-8]。我国有700多个红枣品种,各省区都有自己的地方优势品种。随着国际市场的进一步开拓,我国红枣生产、保鲜、贮藏及加工的技术不断创新,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陕西省佳县地处黄河中游晋陕峡谷中段西岸,黄河自北向南流经县域73 km,是枣树生长的最佳区域,也是我国红枣栽培的起源地之一。佳县朱家坬乡泥河沟村现存的千年枣树群落,再次证明了学者研究结论的正确性。区域内总面积2 028 km2,辖11镇5乡,653个行政村,总人口27.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6万,区域经济中红枣经济收入占主要比例。佳县红枣以个大、核小、肉厚、色鲜、含糖量适中、油性大、药用价值高等特点闻名全国,畅销西安、宁夏、内蒙、山西等省市,也有少量出口日本和东南亚等国。2001年,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红枣名乡”;2003年获得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2005年获得有机红枣认证;2006年获得日本农业产品JAS认证;2007年申请注册“佳县油枣”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2013年“佳县油枣”被评为“中国著名地理商标”。目前,全县枣林面积达53 333 hm2,正常产量1.5亿kg。有机红枣基地面积达4 194.47 hm2,已认证有机红枣基地达3 829.42 hm2。全县加工企业76个,枣业合作社80个,已建各类烤炉3 000座,促进了红枣业的快速发展。佳县红枣资源开发利用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抑制着红枣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本研究通过了解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的现状,进一步促进佳县优质红枣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为进行红枣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及为红枣资源的科学研究提供帮助。

1 陕西省佳县红枣的区域分布现状

佳县属枣树适生区,在全县653个行政村都有枣树分布,但佳县红枣林的分布并不平衡,从佳县红枣的区域分布规律看,主要集中在秃尾河、黄河沿岸,相对集中分布在上高寨、刘国具、朱家坬、通镇、佳芦镇、木头峪、店镇、坑镇、螅镇、康家港和大佛寺11个乡镇,占到全县红枣总面积的70%左右,总产量的90%以上。同一品种,生长在滩地,其丰产性、优果率都会明显高于生长在山地的枣树。沿黄河峡谷西岸集中连片的老枣林生长区与沿秃尾河、佳芦河等黄河支流沿岸的小带栽植区,是佳县红枣的老枣树栽植区。它是以黄河沿岸为主线,以支流为分线向纵深辐射的红枣分布格局。长在其它坡地、梯田、坝地等近年栽植区,是因市场经济作用,在改革开放后近三十年才发展起来的新枣区[9-11]。按照枣树栽培现状、生长条件和发展潜力,佳县红枣的分布大体可分为三个红枣生产区域:黄河沿岸土石山枣粮间作区,丘陵沟壑枣粮间作区,丘陵片沙枣粮草间作区。

1.1 黄河沿岸土石山枣粮间作区

涉及黄河沿岸的朱家坬、通镇、佳芦镇、木头峪、坑镇、螅镇6个乡镇。这一带历来是佳县盛产红枣的区域,枣树栽植历史悠久。土壤类型以黄绵土为主,土层深厚,也有红胶土、硬黄土后风化的石渍土,且有最适宜枣树生长的黄河淤积滩,土壤比较肥沃。黄河岸边的佳芦镇、木头峪、螅镇等地年降水量380~420 mm。全县降水量最低值在通镇,年降水量为352.4 mm,最高值在木头峪,年降水量为417.5 mm,相差65.1 mm。加之海拔较低,温度较高,昼夜温差大,水分适中,光照充足,红枣品质优良,不仅产量多,枣吊座果率高,而且质量好,枣果大,号称“黄河优质枣林带”,因此是全县发展优质商品红枣的重点区域。土地面积占全县的38%,枣林面积占80%,其中6 hm2以上枣林就有23块。佳芦镇小会坪村有枣林40 hm2,年产红枣20万kg,占该村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这一区域有丰富的栽植经验,集中了长木枣、方木枣、油枣等一系列优良品种。栽植模式以枣为主,间作少量粮食作物,因地建立纯枣园。

1.2 丘陵沟壑枣粮间作区

主要范围是秃尾河、车会河、乌龙河、枣坪沟和开花寺沟等黄河支流区域,涉及乌镇、金明寺、朱官寨、康家港、大佛寺、店镇6个乡镇。这里的土质、红枣品种等与黄河沿岸有所区别,但也是红枣发展的重点区域。该区内土壤多为黄绵土,其土质较好,但温度较低,物候期较晚,适宜鲜食品种或兼用品种生长。乌镇、店镇一带,年降水量一般在400 mm以上;西北部的朱官寨一带,年降水量在375 mm以下。该区域地形地貌复杂,过去,该区只有小片枣林,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红枣基地建设工程实施后,该区集中连片、大面积栽植枣树,着力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低产枣园改造,推广红枣丰产管理技术,初步建成粮枣间作、粮枣并重的立体种植模式。

1.3 丘陵片沙枣粮草间作区

包括上高寨、刘国具、方塌、王家砭4个乡镇。土壤类型以黄绵土为主,丘陵沙区有风沙土。年降水量390~400 mm以上。该区过去仅有零星枣树,管理粗放,品质较差,商品率低。但地域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强化枣树的经营管理和优良枣园建设,沙地实施枣草并举,立体种植。以粮为主,粮枣并重,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实现粮枣同步发展。

2 陕西省佳县红枣品种资源现状

2.1 原产品种

经调查统计,佳县本地原有6个红枣品种群,即母(木)枣品种群、团枣品种群、牙枣品种群、脆枣品种群、白枣品种群、酸枣品种群,但白枣品种群在境内只有零星分布,因其落花多、结果少、肉质粗而渐被淘汰。因此,佳县现有5个红枣品种群,共46个品种,各红枣品种群所占比例不同[12-14]。

2.1.1 母(木)枣品种群 母枣群的主要特点是个大、核小、肉厚、含糖高,是佳县最古老的品种。总面积和总株数占全县的90%。主要分布在沿河的11个乡镇上高寨、刘国具、朱家坬、通镇、佳芦镇、木头峪、店镇、坑镇、螅镇、康家港、大佛寺。母枣品种群一共有19个品种,分别为方木枣、长木枣、锥枣、细腰腰枣、软核木枣、小枣、尖木枣、驴粪蛋枣、晚熟脆锥枣、佳县油枣、佳县早熟木枣、晚熟木枣、酸木枣、脆木枣、驴奶头枣、短基枝木枣、钩钩枣、磨脐脐枣、磨磨枣。佳县主栽品种为方木枣、长木枣、佳县油枣。

2.1.2 团枣品种群 团枣品种群的主要特点是果实较大,枣核也大,最宜鲜食,亦可加工酒枣、蜜枣。该品种群也是佳县枣树种群中比较古老的品种,总面积和总株数占全县的2%。在全县均有分布。团枣品种群一共有8个品种,分别为大团枣、小团枣、酸团枣、扁圆团枣、长团枣、绵团枣、抬瓮团枣、核桃枣。

2.1.3 牙枣品种群 牙枣品种群的主要特点是果肉乳白色或绿白色,质地致密脆硬,味酸甜或甜,生食、制干均可。县境没有大片栽植,仅是自行发育的种群,在全县零散分布,总面积和总株数占全县的1%。牙枣品种群一共有6个品种,分别为大牙枣、小牙枣、狗牙枣、椭圆形牙枣、佳县牙枣、腰鼓形牙枣。

2.1.4 脆枣品种群 脆枣品种群的主要特点是成熟早,果实肉厚、质细、汁多,宜鲜吃。县内分布极少,仅见于荷叶坪、小会坪等地,总面积和总株数占全县的1%。脆枣品种群一共有2个品种,分别为佳县早熟脆枣和九月红枣。

2.1.5 酸枣品种群 酸枣群的主要特点是果肉薄、核大、味酸,果仁大多饱满、可入药。酸枣抗性很强,耐寒,耐旱,耐瘠,可用作枣树的砧木及育种材料。县内各地有大量分布,多为野生。主要分布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坡畔,以灌木为主,也可见少量小乔木和大乔木。总面积和总株数占全县的6%。酸枣品种群一共有11个,分别为佳县团酸枣、卵圆形小酸枣、宿萼早熟酸枣、小酸酸枣、圆形小酸枣、甜酸枣、大酸枣等。

2.2 引进品种

近年来,县林业部门先后从河北、河南等地引进了赞皇大枣、梨枣、骏枣、圆铃枣、壶瓶枣、胎里红、龙须枣等10多个品种。这些品种多栽植在佳芦镇,长势良好,但种植面积小,还未得到大面积推广。

2.3 新品种

佳县长枣,是佳县红枣办进行当地红枣资源调查时,在佳县螅镇中泥湾村油枣品种中发现的。该品种适宜在海拔1 000~1 500 m的红枣适生区栽培。佳县长枣植株长势旺,产量高,丰产性能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果实个大,商品性好,市场竞争力强。

3 陕西省佳县红枣资源加工利用现状

20世纪80年代前,境内红枣销量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红枣产量不断提高,销售市场逐渐扩展,境内枣商、枣贩陆续增多。进入90年代以来,黄河沿岸乡镇出现不少销售大户,形成了浩浩荡荡的运销大军,销售网络覆盖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并穿越国界,销向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制干干枣和醉枣是佳县红枣的传统加工产品,约占总产量的80%。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发展,现在佳县红枣资源的开发包括传统工艺和新工艺产品。传统工艺产品有干制红枣、醉枣。新工艺产品有以无核糖枣、蜜枣等为主的蜜制系列产品;以熏枣为主的熏制系列产品;以枣饮、枣酒为主的枣饮产品等[15-19]。

4 结论与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受到格外的关注,红枣以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保健价值倍受人们的青睐,红枣及其加工产品在国内外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开发空间。佳县红枣优质资源开发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可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又可获得较高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23]。

通过对佳县红枣品种、栽培历史、区域分布、栽培管理、加工利用的调查整理,全面了解佳县的红枣资源现状。目前佳县红枣资源开发受品种、栽培管理技术、加工生产、市场营销及社会服务体系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要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开发、走上高效且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索新的开发途径和对策:一是主栽品种依然为传统品种。佳县原有的优良品种呈退化趋势,产量少、品质低,而且自然灾害严重影响红枣产量与质量。应该进行优良品种的繁育与推广,实现良种化生产;建设枣园时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生态枣园;建立红枣生产保障机制,提供必要的资金信贷扶持等。二是栽培管理技术含量低,红枣生产管理简单粗放,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应加强枣园的栽培管理,从红枣栽培生产的各个环节入手,实现集约化经营管理,以提高红枣的产量质量。三是加工利用水平低,产后保鲜、储存、深加工不到位,没有形成市场规模,经济效益低。应改善传统工艺,注重红枣产品营养价值的保存;加强红枣加工新产品的开发,大力发展红枣产品深加工,实现产品多样化,从而提高红枣产品经济效益;合理利用红枣加工副产物,减少资源浪费;加强产品加工规范和品牌效应,保障红枣产品质量[24-26]。四是组织化程度低,红枣销售网络不健全,枣农获得消息滞后,管理技能低;销售渠道不畅通,加工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占有力。应建立完善的销售体系,避免丰产不丰收现象的发生;开拓国内外红枣营销市场,推进国际化经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大幅度提高农民组织化和信息化程度,实现信息化管理。五是佳县红枣服务体系不健全,缺乏专门管理机构,缺乏统一规划等。应专设红枣管理部门,成立佳县红枣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立灾害性天气的预警系统;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佳县红枣品牌[27-28]。六是珍稀资源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应扩大有机红枣生产规模,做强有机红枣产业;建设现代化的佳县红枣产业园区。七是政府资金投入少。应加大投资建设力度,为佳县红枣资源开发提供可靠的保障[29-31]。

[1] Anbarasi B,Parimala D B,Brindha P,et al.Anti-Obesity activity of zizyphus Jujuba lam.in female rats fed on high fat diet[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Biological 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2,(28-29):78-80.

[2] Bai G,Ren Y L,Zhang B,et al.Studies on chemical constituent of zizyphus jujuba in Hebei China[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1992,8(2):177-179.

[3] Li X,Zhu Y Z,Cao Y P,et al.Research and comparison of anti-oxidation of polyphenols of Chinese dates from north of Shaanxi[J].Medicinal Plant,2013,4(5):48-51.

[4] Xin J.Developing red dates to promote Xinjiang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J].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griculture and Food Sciences,2012,(11-12):38-40.

[5] 曲泽洲.王永蕙.中国果树志·枣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6] 樊君,吕磊,尚红伟.大枣的研究与开发进展[J].食品科学,2003,24(4):161-163.

[7] 刘孟军.国内外枣树生产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0,2(2):76-80.

[8] 袁亚宏,高振鹏,史亚歌.我国红枣的产业化开发[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2,30(2):95-98.

[9] 党维勤,王福林,马三保,等.榆林地区红枣调查研究报告[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5):114-117.

[10] 高方云.红枣产业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的范例[J].陕西林业科技,2001(1):10-12.

[11] 李新岗.陕北枣区的地位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1):80-83.

[12] 沈新元,李鸿德,薛维堂,等.陕北黄河沿岸红枣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9(15):112-113.

[13] 高京草,王长柱,曹导叶.陕西省枣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建议[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4):96-100 .

[14] 李志熙.榆林沟壑区枣树种质资源调查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10,20(6):1-4.

[15] 郭福则.红枣加工产品的加工工艺[J].农产品加工,2004(3):30-31.

[16] 石启龙,赵亚.枣在我国加工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2(8):30-32.

[17] 闫忠心,鲁周民,刘坤,等.我国红枣资源加工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6):102-108.

[18] 尤敏霞,高新宽,李照辉.红枣保健酸奶的工艺配方研究[J].医学动物防制,2009,25(3):177-179.

[19] 张云霞,刘敦华.我国红枣贮藏与加工现状及发展前景[J].保鲜与加工,2008,8(5):15-17.

[20] 曹生勇,王明银.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J].价值工程,2010,29(25):25-26.

[21] 冯俊华,赵文婧.榆林红枣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食品工业,2011(4):85-87.

[22] 高改英,王青.发展跨县域经济 加快陕西红枣产业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28(3):307-309.

[23] 高均利,高焰.榆林市红枣产业发展途径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60-61.

[24] 郭鹏,李新岗.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00(4):46-50.

[25] 冀国立.大枣发展前景分析与论证[J].烟台果树,2002,78(2):7-8.

[26] 刘庆龙,黄延安,高晓媚,等.清涧县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1(1):71-73,79.

[27] 宋慧勇.农业产业化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以山西L县红枣产业为个案[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6:9-11.

[28] 王建利.佳县红枣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科技,2012(2):81-83.

[29] 杨飞燕.陕北红枣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陕西林业,2004(5):38-39.

[30] 赵文,贺加怀,陈营,等.浅析红枣产业的发展前景[J].防护林科技,2007(5):79-80.

[31] 朱清.枣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3(18):201-201,204.

Investigation on Current Status ofZizyphusJujubaResources in Jiaxian County of Shaanxi

GAO Min,LIU Jian-jun*

(CollegeofForestry,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

Jiaxian County,located in the middle reach of Yellow River within Shaanxi Province,west bank of Shaanxi-Shanxi Valley,is the optimum area forZizyphusjujubeas well as the origin. Current resources ofZizyphusjujubein terms of its distribution,varieties and processing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iterature review.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Zizyphusjujuberesources were identifi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better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Jiaxian County;Zizyphusjujubaresources; current situation; exploitation

2015-02-18

国家林业局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黄河中游地区I级古树名木保护关键技术研究(201404302)

高敏(1990-),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森林生态。E-mail:lantaohappy@163.com。

刘建军,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及其评价。E-mail:Ljj@nwsuaf.edu.cn。

S665.1

A 文章编号:1001-2117(2015)03-0068-04

猜你喜欢

佳县枣树红枣
佳县文化馆:非遗传递爱心 消费助力振兴
《黄河过佳县》
枣树嫁接 掌握技术
一颗大红枣
快乐佳县人
枣树绿盲蝽象的发生与防治
佳县找回“佳米驴”
我爱家乡的红枣
红枣期货价格大涨之后怎么走
分红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