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屋面防水施工建议
2015-04-05张海强
张 海 强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建筑屋面防水施工建议
张 海 强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总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从设计、材料、排水、管道四方面分析了建筑屋面出现积水、渗水以及漏水的原因,并深入探讨了建筑屋面防水施工的措施,分析了不同屋面结构防水施工的要求,以选择合理的防水技术,达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建筑,屋面,防水,原因
1 某建筑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概况
某建筑工程屋面结构,设计厚度22 cm,以商品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施工时,分别进行了多次渗漏试验,在进行第二次72 h闭水试验时,发现屋面结构有渗水和漏水的现象。笔者针对渗水和漏水的情况,查找具体的质量成因。
1.1 设计原因
本建筑的屋面,在结构层施工的基础上,往上依次布置了保温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和找坡层,在布置保温层时,实际工程选用了聚苯板,为挤塑材料,厚度25 mm,这种规格的保温层材料,由于厚度比较小,受到上部平层、防水层、保护层、找坡层的荷载影响后,有变形迹象,而首次闭水试验和第二次闭水试验相隔5个月,第二次闭水试验,保温层由于变形严重而失效,并影响到找平层与防水层的质量,最终导致屋面结构的防水功能丧失。
1.2 材料原因
本建筑的屋面结构,以聚氨酯作为防水涂料,使用这种涂料,配比和搅拌极为繁杂,而且需要进行为时2 d的涂抹作业:每层涂抹厚度0.2 mm,首层涂抹24 h后,方可开始第二层的施工。为提高施工进度,本工程在涂抹首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后,仅相隔20 h,就进行第二次涂抹,并且在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时,适逢雨季,严重影响防水层的有效成膜。
1.3 排水原因
屋面结构完工后,排水未能达到预期速度,在降雨后,屋面经常有很多积水,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迅速排除。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是结构找坡设置环节出现问题。在结构找坡施工时,结构以模板支撑,增加了找坡坡度控制的难度,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坡度的有效控制基本为零,从而影响了屋面结构的正常排水。
1.4 管道原因
除了外墙的立管和埋设在结构中的横管,部分排水管需要穿过屋面结构,但由于没有事前预留管道穿越孔口,而是在完成屋面结构中进行开凿,在孔洞的周围,发现有结构裂缝。笔者推断是在凿孔时,孔洞周围混凝土在冲击和振动影响下,导致屋面结构被拉裂。
2 案例建筑屋面结构防水施工措施
围绕案例建筑工程屋面结构施工的防水情况,对该工程屋面结构的防水改造,笔者建议推荐“倒置式”的施工技术,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改造。
2.1 材料选用
聚氨酯防水涂料,对应复杂的施工工序,耗费比较长的施工时间,不适合在本工程使用。笔者认为有必要按照以下几方面的指标,重新选用防水材料:
1)普通指标。
纵横向拉伸强度分别为16.4 MPa,14.2 MPa;纵横向断裂伸长率分别为253%,256%;热处理尺寸变化率为0.6%;低温弯折性在标准温度-20 ℃以内,保证不存在裂纹;抗渗透性和抗穿孔性良好;剪切状态粘合性合格。
2)热老化处理指标。
外观质量符合标准;纵横向拉伸强度相对变化率为2%;纵向断裂伸长相对变化率分别为-6%,0%;低温弯折无裂纹。
3)水溶液处理指标。
酸处理时,纵横向拉伸强度相对变化率为-2%,3%,纵横向断裂伸长变化率为-1%,-6%;碱处理时,纵横向拉伸强度相对变化率为3%,-7%,纵横向断裂伸长变化率为-8%,-7%,低温弯折无裂纹;盐处理时,纵横向拉伸强度相对变化率为-11%,-10%,纵横向断裂伸长变化率为0%,-1%。
按照以上指标选择材料,笔者推荐PVC防水卷材,这种材料不仅韧性和弹性好,而且具备抗老化、耐腐蚀、防水等性能,能够适用各种环境的施工,且不需要复杂的施工流程。
2.2 排水坡度
原来排水坡度为3%,为提高排水的畅通程度,一方面需要将坡度缩至2%,另一方面是扩大落水口的汇水面积,以及控制好落水口之间的间距。其中落水口的布置,要考虑同时满足畅通、防漏、防溢等问题,尤其是细部构造的设计,笔者建议在落水头的位置,焊接止水环,并与檐口的浇筑同步埋入,再以细石混凝土堵住渗水通道。另外,在地漏的附近,可分别布置长1.5 cm、宽1.5 cm的凹槽,凹槽的底部和周边,铺设两层以上的防水卷材,并在管道穿越屋面结构时,在立管区域设置滴水线,便于防水卷材的收口处理。
2.3 管道穿越
穿越屋面的管道,原本需要在布置屋面结构时,就进行同步施工。在检验已经出现渗水和漏水问题的穿越屋面管道后,对其进行改造施工,期间笔者根据管道的口径大小,在保温层和防水层重新施工时,预留出合适的孔洞,并在孔洞内加设套管,再用硅酮密封油膏填缝。在混凝土凝结后,检查防水层、保温层与套管的紧贴程度,再清除附带在孔壁上面的混凝土。在此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施工选用的混凝土,建议配合比为1∶2∶2,同时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防水剂,使得水灰比不超过0.5。在首次浇筑之后,需在界面位置,利用纯水泥砂浆均匀涂刷,然后完成二次浇筑施工,就基本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
2.4 其他施工
首先是保护好屋面结构上层的钢筋网,屋面结构抗拉性能的增强,离不开钢筋的共同保护,尽管这层钢筋网,不会增强屋面结构的防水性能,但在发挥抗拉性能后,可规避后者变形情况的出现,在施工时,不仅需要防止在钢筋网上放置重物和踩踏,而且在浇筑和振捣混凝土时,注意保护好钢筋网。其次是在预埋管线的位置,譬如水井的周围,管线的埋设数量比较多,适时可能会产生比较集中的应力,并导致裂缝的产生,对此笔者建议:在管线布置时,将与管线垂直的钢筋网两端,锚入30 cm左右,即可形成立体交叉保护作用。再次是保护好屋面的混凝土结构,除了保证浇筑和振捣的质量,在养护期间,可适当增加浇水养护的次数,同时闭水试验,在进行一周左右的养护工作后,用水泥砂浆密封洞口。最后是屋面结构施工时,检查混凝土是否有收缩的迹象,如有,则可掺入膨胀剂,形成补偿收缩混凝土。
2.5 施工试验
按照《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处理检测到的数据。由于检测收集到的资料比较多,所以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小心谨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采用专业的回弹仪数据处理软件,以便提高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与此同时,通过试验测试出来的回弹值一般都会存在误差的,平均的相对误差的范围不超过15%,或者在相对标准差18%以内,并且为了提高检测精度,一般采用本地区的专用测强曲线,换句话说,回弹值测量出来之后不可以跟设计强度或是标准强度作对比,更不能根据回弹值的大小来对构建是否合格做出判断,回弹值只能作为评定混凝土质量的一个依据。
3 结语
案例建筑屋面工程防水施工,渗水和漏水的主要原因,源自于设计、材料、排水、管道几方面的因素,在改良施工时,需要重新选用符合指标的材料,同时控制好排水坡度,并在穿越屋面管道施工时,做好相应的防水工作。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案例建筑屋面防水施工的方法,但考虑到不同屋面结构防水施工要求和条件的差异性,以上方法在相关工程中应用时,需要结合具体工程详情,予以灵活参考借鉴。
[1] 杜海涛.浅论建筑物屋面结构构造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J].大陆桥视野,2014(12):106-107.
[2] 陈腊生.浅谈建筑结构的屋面防水[J].中国工程咨询,2014(12):74-76.
[3] 蔡永虎,李彦考.浅谈建筑结构的屋面防水[J].四川建材,2013(6):207-211.
[4] 陈文辉.浅谈如何从建筑及结构方面保证屋面防水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2(2):5- 6.
Suggestions on building roof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suggestions
Zhang Haiqiang
(ShanxiConstructionEngineering(Group)Headquarter,Taiyuan030001,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building roof ponding, seepaging and leakaging causes from four aspects of design, materials, drainage and pipeline, explores building roof waterproofing measures, and analyzes different roof structure waterproofing construction demands, with a view to select rational waterproofing techniques and achieve good waterproofing effect as well.
building, roof, waterproof, causes
2015-04-03
张海强(1980- ),男,工程师
1009-6825(2015)17-0071-02
TU761.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