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抑制试验在实际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2015-04-05赵英娜贾红梅
赵英娜 贾红梅 杨 平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56606)
血凝抑制试验在实际应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赵英娜 贾红梅 杨 平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256606)
血凝抑制试验作为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方法应用广泛,但实际操作中会受温度、红细胞悬液配制、结果判定等因素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对血凝抑制试验操作的关键点进行阐述。
1 抗原配制
HI试验在实际应用中首先应注意4单位(HAU)抗原的配制,试验所用抗原在使用前需作血凝(HA)试验,根据该抗原的血凝价配制4HAU抗原。每次HI试验所用4HAU抗原均要现配现用,配好后还应作4HAU抗原校对试验,以确定抗原配制是否准确。配制出准确的4HAU抗原是血凝抑制试验成功的首要条件。
2 温度的控制
温度对试验影响较大。温度的高低决定红细胞与病毒的凝集速度,同时也决定二者的解脱速度。常用感作温度为37℃或25℃,温度过低,反应速度慢,观察时间较长;温度过高,反应速度快,应及时观察结果,防止时间过长导致红细胞与病毒发生解脱;
3 微量血凝板的清洁
血凝抑制试验中最常见的是跳孔现象(如第3孔和第5孔均出现血凝抑制,而第4孔却出现凝集),使结果无法判定。微量血凝板的清洁度对试验结果有很大的影响。微量血凝板清洁的正确程序为首先用自来水反复冲洗,然后于1%~2%的稀盐酸中浸泡24h以上,再用自来水反复冲洗2~3次,最后经蒸馏水浸泡24h后37℃烘干备用。
4 红细胞悬液的准确配制和HI结果的判定
试验证明,不同鸡的红细胞对病毒的敏感性不同,所以试验时最好选用3~4只鸡的混合红细胞,一般要求用2~6月龄公鸡。为了保证红细胞的稳定性,在红细胞悬液的制备过程中需掌握好离心速度与时间。进行红细胞悬液配制吸取沉淀的红细胞时,要在试管最底部吸取进行稀释配制,如随意从沉淀的红细胞上层吸取将会导致配制的红细胞悬液浓度偏低,因为最后一次离心洗涤红细胞后弃去的PBS液会有一些残留在沉淀的红细胞上层。配好的红细胞悬液4℃保存备用,一般能保存1周,切忌使用已出现溶血的红细胞进行试验。试验时要设红细胞对照、阳性血清对照和阴性血清对照。一般当阳性血清对照孔出现凝集抑制5min内判定试验结果较好。判断结果时,将微量血凝板倾斜45度,孔底沉淀的红细胞流动性好,呈泪珠样流淌,边缘无凝集颗粒的为凝集抑制孔,红细胞凝集被完全抑制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为待检样品的凝集抑制价。
S852.4+5
B
1007-1733(2015)06-00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