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角下地震灾区“三基地一窗口”红色资源宣教功能的发挥※
2015-04-05方小伍
方小伍 邱 棣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 成都 610041)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目前,四川地震灾区“三基地一窗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已纳入四川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构建起以“一馆三地一展”为龙头,以317个陈列室馆为支点,以13条参观线路为纽带的宣传教育网点体系。中央和四川省要求其不断丰富宣教资源,动态反映灾区发展新面貌,使其始终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展示中国制度优越性的生动样板和鲜活教材,持久发挥宣教功能。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发挥“三基地一窗口”红色资源对大学生的宣教功能,是政府管理部门和高校与时俱进的选择和面临的新课题。
1 新媒体的释义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可以概括为一种以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为中介,能同时满足传播者和受者信息需求的媒体,就目前来说主要包括网络、手机等媒体形态。[2]
与传统的媒体环境相比较,新媒体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因其虚拟性、隐蔽性等特征造成信息难于甄别和监控,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面临着挑战;一方面因其具有空间的开放性、传播的即时性、内容的丰富性、交流的互动性等特征,已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新途径和新方法,给其创造了极大的机遇。但笔者认为,机遇大于挑战,积极认识新媒体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有助于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2 新媒体对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的积极作用
2.1 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资源
新媒体的多元与开放性,决定了它具有信息形式多样、资源丰富等优势,使其极大地丰富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资源。高校可以通过辅导员博客、官方微博微信、校院网站等新媒体平台整合资源,以图片、视频、文字等形式,收集、分享时政要闻、传统文化知识、红色主题音乐、优秀影视作品、心理箴言等学生喜闻乐见的资讯,使他们受到全方位的文化熏陶和思想教育。在开放的新媒体场域中,师生可以突破教师知识结构、图书资源等限制,开阔知识视野,获取丰富知识,将固定教育空间延伸至任意空间和时间。
2.2 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率
新媒体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决定了它具有内容传播的即时性,教育场域的开放性,能极大提高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率。高校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通过校院网站、博客、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快捷发布、传播教育内容。大学生则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轻松便捷地接受信息,而不必束缚于传统的接受方式和规定的时间、场所,从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和时效性。同时,基于新媒体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特点,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应逐渐走出传统形式,及时、有效地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共享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网站、专业前沿知识、资助信息、就业信息等服务信息,以便快捷、有效地精细化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达到服务育人的效果。
2.3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
新媒体的隐蔽性和平等性,决定了它具有交流空间无障碍性,互动身份的朋辈感,使其极大增强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师生之间的信任感,一直是影响和制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项多维度工作,需要学生、老师、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新媒体因其开放性和互动性特征,易成为各方的“无障碍交流空间”,便于各方以评论、留言等进行互动,便捷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快速做出回应和引导,从而增强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同时,新媒体以一种“平等权”为特征的话语表达和互动传播场域,易符合大学生个性化、娱乐化摄取知识的特征,催生学生的学习模式由课堂式集体听课向超市式教育模式转变,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3 新媒体在地震灾区“三基地一窗口”红色资源宣教育功能发挥中的实践思考
3.1 运用新媒体扩大宣教效果
信息传播大师尼葛洛庞蒂指出,信息社会,最大的鸿沟横亘在两代之间,当孩子们霸占了全球的信息资源时,需要努力学习、迎头赶上的是成年人,对教育者来说,更是如此[4]。在地震恢复重建期间和地震周年祭节点,四川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指导建立的“从悲壮走向豪迈——‘三基地一窗口’网络展示馆”,是生动重现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三年来灾区“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大型体验式互动展馆,分7个分馆。同时,新浪网开辟了“汶川大地震网上纪念馆”,中国文明网、地震灾区政府网等官方网站开辟了“三基地一窗口”专栏,腾讯微博、新浪微博等网络平台开展了“‘5·12’汶川地震周年特别报道”类的专题报道,等等。这些新媒体平台都有效总结、概述了有关“5·12”汶川地震的基本情况、抗震救灾伟大实践,宣传了“三基地一窗口”建设和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伟大成果等。而相对于政府机构和主流网站主办和指导的“三基地一窗口”专题网站和专栏,高校校院网站多数局限于对组织学生深入“三基地一窗口”教学实践进行报道性表述,但利用新媒体宣传和拓展其宣教作用的有效措施较少。
笔者认为,面对具有便捷性、开放性、交互性特征和被大学生所常用的新媒体,政府机构和高校应当与时俱进,树立新理念,活用新媒体,善于发声,传播正能量,共同拓展“三基地一窗口”的宣教功能。政府机构和高校应该形成网络教育“校地合作”模式,将新媒体的教育功能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体系,在高校官方网站、辅导员博客、校园论坛等新媒体平台以主题衔接、专题宣传等形式,引导、方便师生关注、浏览此类专题网站,从而拓展“三基地一窗口”红色资源的教育叙事空间,增进高校教育叙事素材的生动性和鲜活性,将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生动、多样的网络形式展示给大学生,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2 运用新媒体营造教育氛围
笔者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善于利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节点,开展主题活动,在特定的节点和氛围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三基地一窗口”宣教价值的传播,可以充分结合一些主流网站,在汶川地震周年纪念这一重要节点,开辟专栏进行以“纪念”“感恩”“豪迈”为主题的专题图文报道和网友互动,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激发网友、大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唤醒他们对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伟大实践的回忆、认知和感悟。自2011年连续三年,在“5·12”周年之际,腾讯大成网分别开辟了“四川汶川‘5·12大地震’”“汶川1岁拥抱新生”“从悲壮走向豪迈‘5·12汶川地震’三周年特别报道”专栏,分别有超1 400万、555万、144万网友为灾区祈福;腾讯微博以“纪念‘5·12汶川地震’三周年”为主题进行微博以及短信互动,至纪念晚会结束,共收到260余万条感人留言。2015年,网易网开辟“汶川地震7周年:再见‘家园’”,一周内有790余条跟贴,近2万人参与,等等。这些网站的网络表述基本都以标题、文字、图片、视频组成一个整体的表述体系,主要集中在灾情汇集、地震知识、灾区新闻、领导关怀、灾区图片、文艺作品、重建成果、灾区旅游、志愿服务、网友博客(文)、祈福纪念等内容。表述惯用性关键词基本可归纳为“万从一心 众志成诚”“坚强”“铭记”“感恩”“重生”“精神名片”“新面貌”“新希望”等鼓励性、赞扬性、宣教性表述文字,构建了政府、网友“权威、正面、积极”的网络身份,有利于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精神的凝炼、展现和传播。
3.3 运用新媒体形成教育合力
大学生思想的形成与校园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5]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高校充分利用“三基地一窗口”红色资源,开展抗震救灾先进人物(事迹)巡讲(展)、“三基地一窗口”新面貌巡展、地震主题文艺作品巡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组织师生深入“三基地一窗口”地区进行体验式实践和服务。高校在坚持和创新校园主题活动和实践体验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的同时,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将主题活动和实践体验的前期宣传、活动展示、活动总结、活动感悟等环节融入新媒体平台,将“现场体验教育”与“网络虚拟教育”相结合,拓展主题活动和实践体验的教育空间和教育受众面,增强主题教育的鲜活性和实效性。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3-12-24)[2015-05-05].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224/c1001-23925470.html.
[2]周先进,邬丽.新媒体视阈下的高校思想文化建设问题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1):109-113.
[3]肖意贞.影响与对策:新媒体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1(7):29-33.
[4]周可卫.互联网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J].中国青年研究,2010(3):93-95.
[5]高媛.延安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