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制度环境分析及优化
2015-04-05韦世艺
韦世艺
(桂林旅游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公益旅游是一种将志工服务工作(volunteering work or service)融入于旅行相关活动(overseas travel、tourism)的综合性旅游活动。[1]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重要发展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开展可以成为增强高校实践育人实效性的有力途径。
1 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指导性制度
对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发挥导向作用的制度即为指导性制度。当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2]而要使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教育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就应该把核心价值观教育充分有力地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的实践养成来推动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之所以强调日常生活的教化作用,是因为每一种生活方式的背后总有一套价值观为之辩护。反言之,选择什么生活,热爱什么生活,实质就意味着认同接受了什么样的价值观念。鉴于此,真正的教育要关注受教育者生活,融入受教育者生活,引导受教育者生活进而塑造起受教育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文化。正如教育家陶行知所言:“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3]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开展,实质就是把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融入到大学生的旅游休闲生活中,通过休闲生活中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大学生对核心价值的感知和认同。如通过志愿服务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友善的品质得到提升,爱国精神得到落实。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积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以增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4]可见,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及党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等,为实施大学生公益旅游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方向性指导。
2 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支持性制度
支持制度即对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发展在实践层面发挥着推动作用的制度。从旅游业的发展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推进,我国旅游业进入到了从旅游大国建设成为旅游强国的重要时期。《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旅游业应推动产业融合,拓展产业功能。基于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可以认为,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与国家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价值目标是非常契合的。
一方面,休闲时代的到来不仅给旅游业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机遇,也赋予了旅游业更多的社会责任。旅游业不仅要让国民得到休闲,还要让国民在旅游休闲中学会积极健康的休闲。因此,旅游业要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不仅要满足人民物质生活的需要,还要更好地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公益旅游的开展,从产业功能的角度看,就是对旅游业休闲教育功能的拓展和提升,让旅游者在公益旅游中学会关怀、亲近友善、体悟幸福。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大学生公益旅游,既是对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的精细开发,又能够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从而有力促进高校实践育人的开展。概言之,开展大学生公益旅游,推动旅游业与高校育人的紧密结合,既有效落实了旅游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从而提升产业素质,优化产业形象,拓展产业功能,又进一步开发了高校大学生旅游的潜在市场。因此,大学生公益旅游应成为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需要关注的方面。然而,高校在整个旅游业发展规划纲要中只是被作为旅游科研和旅游人才培养的机构来看待,高校大学生作为旅游市场巨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大学生旅游在专项旅游市场的开发中也没有针对性地提出来。与此同时,“公益旅游”在整个“发展规划纲要”中同样没有被提及。所以,我国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开展,尚缺乏旅游产业更有针对性的制度支持。
从高校育人的角度看,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则为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性的支持,使大学生公益旅游与高校实践育人的结合有了教育政策依据。“意见”提出,要通过广泛开展包括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在内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显然,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应成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公益旅游作为大学生实施志愿服务的自组织形式,应被作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给予倡导。然而,对于自组织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对于以市场化机制来实施的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高校如何参与其中以确保和优化公益旅游对大学生实践育人的有效性,是一个必须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综上,我国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支持性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旅游业在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市场培育和发展方面,应该给予更为具体有力的政策支持。
3 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操作性制度
操作性制度即对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具体实施发挥着规范作用的制度。从现有的政策文件看,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为高校有序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了具体的方向:一是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二是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运行要着力建立起社会化的运行模式;三是志愿精神要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可以说,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给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具体实施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实践参考。
首先,公益旅游的开展满足了当代大学生对休闲生活的需要,也充分适应了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主体性诉求。所以,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开展很好地实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第二,大学生公益旅游以市场化机制整合高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资源,从而构建起志愿服务的社会化运作模式,充分贯彻了志愿服务活动意见所提出的社会化运行理念。最后,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开展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参与。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力地普及志愿理念,宣扬志愿精神,增强志愿意识,从而为大学生公益旅游的开展奠定思想认识基础。综上,“意见”在志愿服务的基本形式、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方面都给予了明确的规定,为我国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有序开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践指导。然而,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有序开展,不仅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在志愿服务活动上的科学指导,高校与旅游企业也需要达成高度一致,从而使高校、大学生与旅游企业在志愿服务的社会化运作中实现多赢,构建起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最近下发的《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对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实施提供了更为具体的实践依据与参考。“意见”认为要把志愿服务纳入学校教育,可以通过把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折算成社会实践学分来鼓励在校学生人人参加志愿服务。同时,“意见”在志愿服务培训管理、激励机制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可以说,“意见”对高校如何组织、激励大学生参与公益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也间接地为高校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实施规范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综上分析,可以认为,当前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在制度环境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一是旅游业对大学生公益旅游市场的开发尚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制度;二是旅游企业与高校在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合作方面尚缺乏规范有力的合作机制;三是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教育教学中尚缺乏清晰明确的行动路径。所以,为更有力地推动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应在充分领会党中央关于核心价值观教育精神实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制度环境。
4 优化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制度环境
4.1 旅游业在发展规划中需要进一步落实大学生旅游消费促进政策
一方面,降低大学生参与旅游休闲的经济成本,挖掘他们的消费潜力,把高校大学生旅游作为重要的专项市场给以培育和发展。另一方面,在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旅游消费需求,在促进其休闲素质提升的基础上,逐步推出多元化的公益旅游产品。因此,加快制定大学生旅游优惠的统一政策是旅游业推动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必要举措。
4.2 旅游业应自觉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旅游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应落实到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从推动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有力开展出发,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鼓励旅游企业开发和参与公益旅游的评价与激励制度是推动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得以广泛开展的必要手段。
4.3 构建高校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机制
大学生公益旅游以市场化机制运作志愿服务,需要充分构建起高校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机制。然而,明确高校与旅游企业在大学生公益旅游中各自的权利义务是构建合作机制进而推动大学生公益旅游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因此,在旅游法等相关法律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实践育人的基本要求,逐步确立和完善高校与旅游企业在大学生公益旅游实施过程中的权利责任制度是推动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内在要求。
4.4 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的建设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志愿者的培训管理,重视大学生志愿服务社团的建设。通过以志愿服务社团的建设为抓手,以志愿者的培训和服务为途径,增强大学生参与公益旅游的意识和能力。因此,高校应结合国家对志愿服务的相关规定,从培训、活动实施、评价各环节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管理制度,有力推动高校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活动的有序开展。
4.5 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模范作用
高校应把志愿服务以制度化的方式落实到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与质量管理中,通过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党员做爱国奉献的示范者、和谐友善的引领者。因此,建立大学生党员志愿服务实践教育制度是高校培养志愿服务积极分子,推动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有力举措。
4.6 高校应着力于内涵志愿服务精神的校园文化建设
志愿服务精神的形成既需要专门的思想教育引导,更应充分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养成中。因此,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着力彰显奉献、友善、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推动高校大学生公益旅游实践育人的有力保证。
[1]宗圆圆.公益旅游动机、体验与影响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12(3):78-94.
[2]习近平: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EB/OL].[2015-02-21].http:∥www.wenming.cn/specials/zxdj/hxjz/hxjz_bwtj/201402/t20140228_1772812.shtml.
[3]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选[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267.
[4]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EB/OL].[2015-02-21].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820_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