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争昌主任医师治疗耳鸣经验介绍

2015-04-04张莉君指导张争昌

陕西中医 2015年11期
关键词:通法左耳灵枢

张莉君 王 颖 指导 张争昌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西安710003)

张争昌主任医师治疗耳鸣经验介绍

张莉君 王 颖 指导 张争昌

陕西省中医医院针灸科(西安710003)

目的:介绍张争昌主任医师运用针灸,配合强通法辨证治疗耳鸣的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张争昌主任医师治疗耳鸣的经验。结论:张争昌主任医师以疏通耳窍为主导思想,注重分清虚实,运用针灸配合强通法治疗耳鸣,临床疗效显著,经验值得借鉴。

张争昌主任医师,第四届陕西省名老中医师带徒导师,在治疗耳鸣病上,强调以疏通耳窍为主导思想,注重分清虚实,选取针灸配合强通法,潜方选穴少而精,在本病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耳鸣目前已成为临床又一常见病、高发病,本病虽经多方治疗,但因其疗效欠佳,目前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张争昌主任医师在多年临床工作中发现,针灸配合强通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耳鸣是指病人自觉耳内鸣响,如闻蝉声,或如潮声;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耳鸣常伴有耳聋,耳聋亦可由耳鸣发展而来。二者常伴随发生。

1 病因病机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足少阳胆经,其支脉,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走耳前至目外眦后方”、“手少阳三焦经,其支脉,从耳后分出,进入耳中走耳前至目外眦”、足阳明胃经,……循颊车,上耳前”、“ 手太阳小肠经,其支脉,……入耳中”,此外还有“手阳明之别,……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龋聋”、“手心主之正,别下渊腋三寸…出耳后”、“足少阳之筋,……循耳后”、“足阳明之筋,……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足太阳膀胱经,其支脉,从巅分出,向两侧下行至耳上角”。这些经脉、脉络相互交汇循行,将耳窍与全身脏腑连成一有机整体,脏腑经气、阴液循经滋养耳窍,耳窍得养而聪敏,反之则耳鸣耳聋。根据上述经络,我们可以看出,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等,其中均以阳经为主,《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1]。

2 基本治法 张争昌主任医师认为,根据上述经络特点,过耳经络多以阳经为主,易感受阳邪,阳邪易化热,热扰耳窍,故多见耳鸣;但在临床上,治疗本病仍应注意区分虚实,辨证论治[2]。

2.1 实 证 青年人常因升学、求职等事情,生存压力增大,情志不遂,肝气不舒,气郁化火,火性炎上,侵袭耳窍;青春年少,阳热偏盛,易感受热邪,或者外邪入里随体质转化为热邪,热为阳邪,易袭阳位,上侵耳窍;长期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伤及脾胃,湿热阻滞中焦,留滞肝胆经络,循经上扰,侵犯耳窍,则发耳鸣;此型耳鸣多以高调耳鸣为主。

2.2 虚 证 长期饮食不规律、饮食不节、熬夜、晚起等,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气血不足,痰浊、瘀血内生,后天失养,先天无以充养,气血不荣耳窍,肾精无以填充耳窍,耳窍失养,则发耳鸣;此型耳鸣多以低调耳鸣为主。

青年人多以实热证为主,老年人多以虚热证为主。治疗上,应以清泻热邪为主,老年人还应注意补虚。常采取针灸配合强通法,刺络放血法为三通法之强通法,以清泻热邪,疏通经络。针刺时常选取局部选穴与远端选穴相配合的方法,局部选取[3]:听宫、听会、率谷、翳风、颅息、契脉、安眠,其中听宫-翳风穴电针(15min,连续波,中国江苏·华佗电子针疗仪SDZ-V6),于耳尖刺络放血,每次量约3~5mL,或者血色由暗红色转淡红色为度,以疏通耳窍,清泻热邪。

3 典型病例 患者王某,女,30岁。于2014年5月11日以“左耳耳鸣1周”为主诉就诊。1周前患者生气后发现左耳持续性耳鸣,呈蝉鸣样,左耳有憋闷感,夜间明显,伴心烦易怒,口干咽痛,夜休差,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纳可,小便黄,大便干,2~3d一行。舌质淡,苔薄黄,脉浮细略数。平素喜食饮辣刺激食物。辅助检查示:前庭功能,耳部CT,脑、颈MRI均正常。电测听:左耳骨导、气导均下降,以高频下降为主,提示神经性耳鸣。中医诊断:耳鸣(气郁化火)西医诊断:神经性耳鸣。治则:疏肝解郁,清热泻火,通利耳窍。处方:左侧听宫、听会、率谷、翳风、颅息、契脉、安眠穴、外关、液门透中渚穴,中脘、下脘穴,双侧天枢、阴陵泉、行间、太冲穴,针刺时听宫、听会穴,直刺进针约1.0~1.5寸,以使耳内有明显的胀感为度;安眠穴,直刺1.0~1.5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翳风、外关、液门、中渚、天枢、阴陵泉、行间、太冲均取泻法,率谷、颅息、契脉、中脘、下脘平补平泻法;上述穴位,均选取华佗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0.25mm×40mm)进行针刺,其中听宫-翳风穴行电针(选取中国江苏·华佗电子针疗仪SDZ-V6,每次15min,连续波,1d1次),每次留针30min,1d1次,12次1疗程,每针灸6d休息1d。隔日于左耳尖刺络放血,每次量约3~5mL,或者血色由暗红色转淡红色为度。经针灸治疗1疗程,患者耳鸣较前减轻,经治疗2疗程患者痊愈。

按:外关穴,《灵枢·经脉篇》:“手少阳之络,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阳维脉三焦经,有清热、通经之功”;液门穴,三焦经荥穴,五行属水,具有散热冷降,降浊升清之效;行间穴,出自《灵枢·本输》,为肝经荥穴,五行属火,具有清肝、熄风、镇惊之效[2];太冲穴:《素问·阴阳离合论》“肾脉与冲脉合而盛火,故名太冲”;为肝经输穴、原穴,肝为“将军之官、主怒”,情志不遂,易犯肝经。《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张锡纯认为肝为“一身气化发生之始”、周学海认为肝“握升降之枢”,故针刺此穴可以清热、平肝潜阳、行气解郁。中脘、下脘、天枢可以调整胃肠功能,健脾、利湿、泻热;阴陵泉,足太阴脾经,合穴,五行属水,具有健脾利湿功效。

患者孙某,男,47岁。于2013年10月8日以“左耳耳鸣伴听力下降3月余”为主诉就诊。3月余前患者无明显原因出现左耳耳鸣,呈嗡鸣样,伴左耳听力下降,左耳有堵塞感,影响日常交流,曾就诊于西安某西医医院,经查头颅CT未见异常,电测听示:骨导、气导均下降,提示为混合性耳鸣。耳内窥镜示:鼓膜内陷。经治疗无效。就诊时症见:左耳耳鸣,呈嗡鸣样,左耳听力下降,左耳有堵塞感,夜间手足心发热,形体肥胖,眠差易醒,醒后难以入睡,纳可,二便正常。舌质暗,口唇有瘀点,舌下脉络迂曲,苔薄白,脉沉细,双尺脉无力。中医诊断:耳鸣(肾阴不足兼痰瘀内阻)西医诊断:感音性耳鸣。治则:滋补肾阴,健脾化痰,活血通窍。处方:左侧听宫、听会、率谷、翳风、颅息、契脉、安眠、中脘、双侧手三里、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太溪、五脏俞(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其中听宫、听会穴,直刺进针约1.0~1.5寸,以使耳内有明显的胀感为度;安眠穴,直刺1.0~1.5寸,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中脘、手足三里、肺俞、肾俞、脾俞、太溪均取补法,血海、三阴交、肝俞均取泻法,余穴平补平泻法;上述穴位,均选取华佗牌一次性使用无菌针灸针(0.25mm× 40mm)进行针刺,其中听宫-翳风穴行电针(选取中国江苏·华佗电子针疗仪SDZ-V6,每次15min,连续波,1d1次),每次留针30min,1d1次,12次1疗程,每针灸6d休息1d。隔日于左耳尖刺络放血,每次量约3~5mL,血海、膈俞、肝俞刺络放血拔罐,每穴量约5~10mL,或者血色由暗红色转淡红色为度。经针灸治疗2疗程,患者耳道堵塞感消失;经治疗4疗程,患者耳鸣较前减轻,听力较前恢复,经治疗6疗程患者临床痊愈。

按: 足三里,胃经合穴,杨上善《太素》注:“如水出井以至海为合,脉出指井,至此合于本藏之气,故名为合。”《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手足三里穴均为阳明经经穴位,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针刺此经穴位具有补益气血,健运脾胃的作用;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属膀胱经,与脏腑有密切关系。《灵枢·背腧》:“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五藏之腧,出于背者。岐伯曰:胸中大腧出于背者。”张介宾谓“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十二腧皆通于脏气”。五脏俞均属背腧穴,故针刺此穴可以调整脏腑,补益肝脾肾,补养先后天之精气;太溪穴为肾经输穴、原穴,五行属土,具有滋阴补肾,清热生气的作用。

[1] 许辛寅,江钢辉,沈创鹏,等.浅谈《黄帝内经》对耳鸣耳聋的针灸治疗原则-辨病辨经辨证相结合[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2):1361-1362.

[2] 陈子杰, 翟双庆.《内经》耳鸣耳聋与五脏相关理论探讨[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6):123-125.

[3] 汪金宇,万 琎,程为平.耳周围刺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临床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14,30(6):55-57.

(收稿2015-06-11;修回2015-07-19)

耳鸣/针灸疗法 穴,听宫 穴,听会

R276.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5.11.031

猜你喜欢

通法左耳灵枢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揭示思维过程 寻找通法通则
左耳问题
左耳问题
从特殊化、极限化到一般通法的思考
凡高的左耳
采采卷耳
你的话像花,开在我的左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