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初探

2015-04-04辉,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心理学资助心理健康

刘 辉,李 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金融学院;b.学生处,北京 10007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初探

刘 辉a,李 俊b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金融学院;b.学生处,北京 100070)

贫困大学生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当前中国多数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在理念、方法、机制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将积极心理学引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增加积极体验、培养积极品格、创设积极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按照“树立意识—激发行动—培养习惯—塑造性格”的基本思路,打造新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价值。

积极心理学;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贫困大学生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群体。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当前高校在校生中,贫困生比例占25%左右,全国共有贫困大学生500多万人[1]。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面临更多挑战,在心理层面也会产生更多困惑与问题。不少学者研究发现,相较于普通学生,贫困大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自卑、敏感、焦虑、抑郁、自我封闭等特点,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偏低[2]。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形势下,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心理健康素质,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中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对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管不同地区、不同高校有不同做法、不同措施,但总体而言,多数高校的基本模式如下:由学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一般挂靠学生处)负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工作,统筹管理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各类补助、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一般挂靠学生处)负责全校学生的心理普查、咨询工作,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初步干预;由相关教学单位或科研单位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心理类基础课程,讲授心理健康的初步理论。多数高校没有出台专门针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方案(办法),没有开设以贫困大学生为重点授课对象的心理健康课程,没有组织主要面向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活动,更没有设立负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经整体分析可以发现,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的心理教育、获得的心理支持与普通学生基本相同,多数高校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教育理念滞后。虽然不少研究成果都表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之普通大学生更差,需要予以重点关注和帮扶,但这一问题并未引起各个高校的足够重视。同时,多数高校在贫困大学生教育问题上理念滞后,重“物质济困”轻“精神脱贫”,重“保障性资助”轻“发展性资助”,侧重给予贫困大学生必要的经济支持,对于其心理方面和个人发展方面的资助较为薄弱。

2.教育方法单调,具体措施无力。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多数高校仍然以传统心理学相关理论为指导,侧重于对出现心理问题的贫困学生的识别、干预和初步治疗,基本方法仍然是心理普查、个体咨询。虽然也会开设心理健康基础课程,组织若干心理教育活动,但一般面向全体学生,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针对性不强,参与度不高,而实际效果也比较有限。

3.工作机制不畅,整体合力不强。关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与教育工作,往往涉及高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学教学机构等不同部门,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各项具体工作,沟通协调难度较大,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由于不是从贫困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这一角度出发,而是基于高校部门管理的情况考虑问题,导致实际形成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并不顺畅,严重制约着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经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种心理学思潮。”[3]积极心理学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等人开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于1998年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并于2000年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吹响了建立积极心理学的号角[4]。

传统心理学研究各种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主要关注“坏的方面”,基本思路是“解决问题”;积极心理学则重点研究人类的各种潜力与美德,更多关注“好的方面”,基本思路是“促进发展”。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学实现了理念、思路、内容的根本转变。

目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集中在以下三大方面:(1)主观层面,研究人类主观体验中的各种积极体验,如满足、快乐、幸福、成就感等;(2)个体层面,研究人格中包含的积极特质,如坚毅、勇敢、宽容、创造力等;(3)群体层面,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如美满的家庭、良好的学校、和谐的社区、安定的社会等[5]。

(二)将积极心理学引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拓展资助育人的空间。随着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目前中国已建立起了较为完备的贫困生经济资助体系。各高校也充分依托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资助项目,不断完善“奖、助、贷、勤、补、减、免”的体系框架。在经济资助工作基本完善的前提下,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在给予经济资助的同时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帮扶力度,培养其自尊、自信、诚信、感恩等积极品格,无疑能够进一步拓展资助育人的空间,增强资助工作的育人效果。

2.增强心理教育的实效。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以传统心理学理论为依据,“强调将那些具有情绪困扰、行为失调以及适应困难的个体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忽视了广大普通大学生群体的教育。”[6]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指向的群体更为明确,无疑增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同时,改变以往过于关注“问题与缺陷”的思路,注重培养贫困大学生的各类积极体验与品格,无疑能够“防患于未然”,降低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比率,切实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3.推进高校育人机制的创新。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支持力度,变消极被动地“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为积极主动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无疑需要改变当前高校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随着工作的深入推进,各相关部门之间协调与配合的增多,更加高效顺畅的工作模式会逐步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有望实现创新。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创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为有效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增加积极体验”、“培养积极品格”、“创设积极环境”三个方面入手,按照“树立意识—激发行动—培养习惯—塑造性格”的基本思路,打造新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以积极心理课程和积极心理干预为切入点,增加贫困大学生的积极体验

高校中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等基础课程一般以传统心理学为指导,重点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及识别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吸引力不强,可操作性不佳;《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等选修课程授课对象一般面向全校学生,对于贫困大学生而言针对性也不强。鉴于心理教育类课程的这一现状,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参考《哈佛大学幸福课》等热门网络公开课的形式与内容,加大积极心理课程开设力度,并向贫困大学生重点推介这类课程。相较于传统心理课程,积极心理课程重点介绍如何获得积极体验、挖掘个人潜能、塑造积极品格等内容,可以避免敏感的贫困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提高课程的参与度。

对于面临心理困扰,出现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在运用传统咨询技术与辅助手段的同时,可以尝试采用积极心理干预策略。积极心理学认为,“治疗并非首先以消除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为准,而是首先在于努力发动患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力”。[7]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积极干预策略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用幸福感量表等积极心理测评工具替代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焦虑量表(SAS)等传统测评手段,并鼓励贫困大学生积极发掘个人优势,主动尝试各种行动,努力增加积极体验。

积极心理课程与积极心理干预作为前期切入点,主要目的在于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积极心理意识,激发贫困大学生采取积极心理行动,从而获得更多积极情绪体验,这也成为创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

(二)以特色主题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为立足点,培养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品格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中既有自卑、敏感、焦虑、自我封闭等消极方面,同时也有勤奋刻苦、自立自强、真诚朴实等积极方面。传统心理学关注消极性格特征的应对,往往忽视贫困大学生自身积极品格的挖掘。高校可以尝试按照积极心理学的思路,通过设计、组织特色主题教育活动,重点培养贫困大学的相关积极品格。特色主题活动要贴近生活实际,适应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尽量做到“接地气”,为贫困大学生所喜闻乐见。一些高校组织的“寻找校园勤学达人”、“自强之星”评选、“感恩联盟”等活动形式贫困大学生参与度较高,可以尝试借鉴。

在特色主题活动组织过程中,要积极渗透团体心理辅导的理念。贫困大学生往往较为内向、敏感,人际交往能力差,有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特点。特色主题活动将贫困大学生组织在一起,可以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克服传统个体心理咨询在贫困大学生心理教育中的局限性。要在特色主题活动组织过程中多开展相关心理教育“工作坊”,激发贫困大学生的“正能量”。同时,要充分发挥贫困大学生在活动组织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贫困大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受助—自助—助人”的飞跃,从而在一次次的活动组织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起各种积极品格。

特色主题活动和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基本立足点,主要目的在于促使贫困大学生将前期树立的积极心理意识付诸实践,将前期采取的积极心理行动变为习惯,最终帮助贫困大学生培养起积极品格,这也成为创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关键。

(三)以微观组织、中观机制、宏观文化为着力点,为贫困大学生创设积极环境

微观层面,重点关注贫困大学生生活在其中的宿舍与班级。可以通过组织“宿舍文明公约大赛”、“宿舍文化节”、“我的班级我的家”等活动,营造良好宿舍、班级风气,推动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使贫困大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感受幸福,健康成长。同时,要积极推动贫困大学生组建勤工助学服务团、自强社等特色社团,增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归属感,帮助贫困大学生提高表达沟通、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是贫困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心灵成长。

中观层面,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理顺贫困大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整合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心理咨询机构和心理学教学机构等各方面力量,建立贫困大学生成长服务中心,全面负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心理教育、学业辅导、就业支持等工作,制定专项工作方案,帮助贫困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宏观层面,高校要打造鼓励大学生自立自强、实行全面发展的校园文化,消除忽视、歧视贫困生的不良氛围,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创造条件。

微观组织、中观机制、宏观文化作为重要着力点,主要目的在于建立积极的环境,为贫困大学生获得积极体验、形成积极品格提供可能,这也成为创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保障。

[1]郭少峰.全国贫困生占大学生总数23%国家开通资助热线[N].新京报,2010-08-16.

[2]谈文,张彩波.贫困大学生心理扶贫工作的思考 北京学生资助工作探索与实践[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2.

[3]晨曦.哈佛大学的幸福课[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

[4]任俊.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5]赵艳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科技视界,2012(19):71-73.

[6]王承清.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扬州大学学报,2008(1):31-34.

[7]龚继峰.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D].南昌:南昌大学,2007.

(责任编辑:范根祥)

2015-05-29

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支持课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BJSZ2014ZC094)

刘辉(1980—),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讲师;李俊(1985—),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处讲师。

G424

A

1008-2700(2015)06-0122-03

猜你喜欢

心理学资助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