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允价值会计不应成为金融危机的替罪羊

2015-04-04刘志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计价公允金融危机

刘志洋

(东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公允价值会计不应成为金融危机的替罪羊

刘志洋

(东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批评不绝于耳。然而分析表明,公允价值会计不但对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贡献度”有限,相反还起到了抑制金融危机恶化的作用。忽略导致金融危机爆发的核心因素,把“罪责”强加于公允价值会计是避重就轻,舍本逐末。不能否认公允价值会计存在“盯模”等不完善的制度缺陷,但是一味否定公允价值会计也不是明智的选择。最大限度发挥公允价值会计的优势,改进其劣势,应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完善会计准则的应有之义。

公允价值会计;金融危机;盯模;盯市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指责声音不绝于耳。AIG首席执行官马丁·苏丽兰(Martin Sullivan)以及AXA首席执行官亨利·德·卡里(Henri de Castries)均表示公允价值会计制度是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在2008年1月,欧盟委员(European Commissioner)查理·麦克维(Charlie McCreevy)指出,“当金融市场流动性匮乏或者表现出非理性行为时,盯市模型表现令人担忧。”但是,当金融机构通过高杠杆经营手段获取高额利润的时候,为什么没有人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指责?如果金融机构不是无限度地增加杠杆率,那么即使抛售流动性差的证券化产品,也会引发金融危机吗?具有讽刺意味是,在1993年以前,美国金融机构资产计价方式是根据市场价格和历史成本孰低原则进行计价。而当时市场价格是高于历史成本的,因此华尔街的精英们千方百计地希望修订会计准则,要求采用市场价格对资产计价,以便从升值的资产中赚取奖金。

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能够加速金融危机的最直接机制是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批评者认为当市场流动性匮乏或者套利无法实现时,市场价格会偏离资产的基础价值[1]。如果此时银行根据市场价格对资产计价,则其需要计提大量资产减值准备,银行资本会受到侵蚀。为了增加资本充足率水平,银行会抛售资产,进一步加大资产价格的下降压力,从而引发恶性循环。如果其他银行也持有大量的被抛售的资产,那么根据公允价值会计,其他银行也会增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本充足率也下降,并争相抛售资产。经理人争相以低于基本价值出售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的后果是其他银行根据公允会计准则计算的资产价格显著低于其基本价值,资产负债表进一步恶化,传染危机在银行之间发生[2]。

不否认公允会计价值对金融危机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问题是公允价值会计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贡献度”真的那么大吗?公允价值会计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吗?面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缺陷,是摒弃它,还是进一步完善它?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会计体系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会计准则是GAAP(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和美国FSAB(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发布的金融会计准则(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FAS)。由于各方利益相关者(投资者、借款人、监管者等)都需要公司财务报告作为决策基础,因此保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非常重要。但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财务数据的需求各不相同。

(一)公允价值体系

“公允价值(fair value)”概念是FSAB于2006年在FAS 157中提出的。FAS157提出资产(或者负债)公允价值的计价体系。如果某一类型的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则其公允价值应是市场交易价格(成交价格或者做市商报价)。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市场交易应处在有序交易状态(orderly transaction),即市场交易价格不能是抛售或者被迫出售资产所形成的价格。如果某类资产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则需要用模型确定公允价值,即通常所说的“盯模(marking to model)”。但FAS157规定模型的输入参数应是可观测的(比如相似资产交易价格、利率曲线等)。当模型的输入参数也无法被观测时,公允价值只有根据模型给出。

对于银行来讲,每种类型的资产适用何种会计准则取决于银行资产的类型以及持有该资产的目的。贷款类资产是商业银行资产份额中最大的一项。在美国,贷款分为持有出售类(held for sale)和持有投资类(held for investment)两种。一般来说,持有出售类贷款以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中较低的价格来计价,且占比较低。对于投资类贷款,使用的是历史成本记账法,即以本金记账并逐年进行摊销。FAS114规定,如果借款人无法在规定的日期内返还本金和利息,则贷款需要进行减值,使之等于贷款未来现金流的现值。FAS107规定,银行需要在财务报告的注释中公开其贷款的公允价值。

除贷款类资产外,交易性资产(held for trading)在银行资产中占据较大权重。根据FAS115的定义,交易性资产是为了近期交易而持有的资产。这些资产以其市场价格计价,价格变动计入利润表。可供出售证券(available for sale)以公允价值计价,但其损益被认为是暂时性的,不计入利润表,作为股权类科目中的一项“其他累积综合收入(accumulate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记录。如果银行持有债券至其到期日,则该类型资产为持有到期资产(held for maturity)。持有到期资产以历史成本记账,并逐年进行摊销。如果持有到期资产发生减值,则银行需要对其计提减值准备,且需要在财务报告中披露其现值。对于一些非交易性证券或者一些特定金融工具,FAS159规定银行可以酌情选择是否以公允价值计价。如果银行选择以公允价值计价,则对其处理方式与交易性资产相同。但是,数据表明,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前后,这种类型的资产非常之少。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大型银行控股公司有36%的资产是以公允会计计价,而50%的资产(贷款和持有到期)仅仅是在财务报告注释中披露其公允价值。在以公允价值会计计价的这部分资产中,主要是通过市场可观测的参数,运用模型计算得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金融危机爆发后,很多资产都缺乏活跃的市场交易,因此直接以市场交易价格计价的资产大幅减少,而运用模型来确定公允价值的资产越来越多。

在实践中,许多金融机构往往将资产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类*在实践中,受各种因素影响,银行很难将某项资产定位于持有到期投资。。一旦某项资产归为这两类,其需要以市场价格计价(如果该资产存在流动性很高的市场)。如果此类资产不存在交易活跃的市场,公允价值会计规定了其他方法对其估价。其实是否存在交易活跃的市场是一个主观的判断,会计人员甚至可以认为即使是在市场动荡时期得到的价格也应作为该资产的公允价值。银行管理人员抱怨会计使用金融市场动荡的资产交易价格是不合理的,而会计人员反驳,认为自己仅仅是遵循了FASB的相关规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2008年12月发布的报告站在了会计人员这边,驳回了要求修改公允价值会计的申请。

(二)对公允价值的批评

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复杂的结构化产品处在风口浪尖,媒体对金融机构损失的公布使得金融机构备受煎熬,尤其是那些大量依靠短期债务的金融机构。自从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后,复杂金融产品市场的供需不均衡,由于市场流动性紧缺,复杂金融产品的市场价格与资产的基础价值相差很大,不能反映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当市场得知银行持有的抵押支持证券根本达不到AAA评级时,资产证券化市场流动性瞬时挥发了。没有人会购买资产支持证券,不是因为如媒体所说其是有毒资产,而是因为买入该资产后无法出售,流动性风险极高[3]。正如花旗银行首席执行官维坎姆·潘迪特(Vikram Pandit)在2009年美国国会听证会上指出,“盯市产生的损失反应在我们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但是如果资产的盯市价格显著低于未来现金流的折现价格,则我们根本无法出售这些资产。”这意味着公允价值会计会使得花旗银行资产价格低于其基础价值(未来现金流折现值),这使得花旗银行看着比实际脆弱得多。

对于没有活跃交易的金融产品,公允价值会计规定可以使用与之相似的金融产品的价格进行计价。但是类似的金融产品的价格在金融危机期间也大幅降低,交易量萎缩。批评者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使得银行计提了大量资产减值,进而资本受到侵蚀,而且这种减值缺乏经济依据。但此时流动性风险会转变为偿付能力风险。为了保证银行的偿付能力,在资本市场流动性匮乏的时期,银行最佳的做法就是降低信贷供给,从而引发了经济危机。

二、公允价值会计是罪魁吗?

(一)对于投资银行

2007年美国房价开始下跌,次贷产品违约率上升,结构化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市场无法正常运转,造成大量投资银行倒闭或者转型。高杠杆率以及过度依赖短期融资是导致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与公允价值会计导致的大量资产减值则关系不大[4]。资产证券化产品价格下降是投资者对资产质量存在信息不对称,无法有效估值,担忧银行对资产证券化产品存在大量风险敞口所造成[5-6]。在2007年年中,次贷危机爆发后,许多基金公司都禁止基金赎回,表面原因是没有市场价格可以为基金估价,其实根本原因是这些金融机构大量依靠短期融资,一旦资产价格下跌,其就会陷入困境,无法满足投资者流动性要求[4]。因此,即使不采取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其他会计制度也无法帮助华尔街的投行。

另外,即使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投资者也仍然会关注其资产的市场价值,因为允许这些金融机构按历史成本计价会导致经理人对于资产价格的操纵。巴克莱银行曾经对贝尔斯登发起诉讼,认为贝尔斯登对其资产价格的估计是具有误导性的。对冲基金经理戴维·易亨(David Einhorn)在做空雷曼兄弟时还在抱怨:“雷曼兄弟对其资产价值存在操纵嫌疑,因为市场价格已经下跌了10%,而雷曼兄弟仅仅计提3%的资产减值。”

同时公允价值会计也不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导致杠杆率的主要原因。阿德里和辛(Adrian & Shin,2010)[7]研究发现投资银行资产总量与杠杆率显著正相关,短期抵押借贷(回购协议等)是这种正相关的主要驱动因素,杠杆率的高低取决于抵押品的市场价格以及抵押折扣的高低,跟计价方法没有关系[8]。阿德里和辛认为商业银行之所以没有这种正相关是由于短期抵押借贷(回购协议等)在商业银行业务模式中不居于主要地位[7]。因此,说公允价值会计是导致投资银行倒闭的主要原因显然是值得商榷的。

(二)对于商业银行

美国银行家协会(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2009年指出,“如果银行持有该资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易,或者业务模式只能依据公允价值进行实施和管理,则运用公允价值会计无疑是合适的。”[9]这表明,如果银行专注于传统的存贷业务,则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资产负债的影响应该不会很大。对于持有到期证券,银行也不需要对其使用公允价值会计计价。在美国,2007—2009年美联储接管的31家银行控股公司中,贷款占据了资产负债表的四分之三,而交易性资产所占比例很低。

对于银行长期持有的资产或者持有到期的资产,公允价值会计能够起到降低信息不对称的作用,因此是有利于降低市场波动性的。第一,投资者需要得到银行长期资产的风险敞口暴露情况,以及银行资产质量状况,因此银行财务报告中的公允价值信息披露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银行资产风险信息。理论上,信息披露得越充分,市场的波动性应该越小。如果投资者是理性的,则即使银行不披露其资产的公允价值,投资者也会通过其他渠道来分析银行资产的市场价值,但是其误差或者不确定性要高于银行公布的公允价值,因为银行占有其资产的信息优势。换句话说,银行公布其资产公允价值能够降低市场中投资者预期的不确定性。第二,当前市场价值对于银行短期融资行为以及筹集资本非常重要。银行不可能在跟借款人借款时说:“我们的资产质量只是暂时的低,价格下跌也是暂时的”。借款人关注的是银行资产的当期价值。第三,银行监管者也非常关注银行贷款的公允价值,从而可以计算贷款的预期损失和非预期损失,这对资本监管非常重要。同时,及时地公布银行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防止银行掩盖问题,提前预警,以便提早采取有效措施,这有利于危机的防范。在日本,20世纪90年代,财政大臣允许银行在金融市场出现困境时不对资产进行减值准备,这项规定使得市场投资者对于银行资产负债表丧失信心,被认为是加速了日本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

三、公允价值会计导致银行资产过度减值吗?——“盯模”的意外收获

即使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会计规定在某些情况下也无需严格进行“盯市”。第一,FAS157规定,在市场流动性紧缺情况下被迫抛售资产所得到的价格不能用来决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虽然实践中很难定义什么是“流动性紧缺”,但是公允价值会计赋予金融机构面对价格极端变动时一定的自由度。

第二,银行可以自主选择对交易性资产分类。这说明银行可以选择如何归类资产以影响自身的利润表和资本充足率。另外,在极少数情况下,银行还可以对资产进行重新分类。比如,在2008年第四季度,花旗银行将600亿美元的资产重新分类为持有到期类资产,避免公允价值下降对花旗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其实,SEC对批准重新分类资产是非常审慎的。直到金融危机爆发之前,金融机构才允许大量地将交易类资产重新分类为持有到期资产。但是一旦将这些资产归为持有到期资产,则银行不允许交易这些资产。

第三,公允价值会计规定,如果金融市场交易不活跃,或者无法获取交易价格,则银行不必要使用被扭曲的价格来计价。在这种情况下,FAS157规定银行可以使用模型计算资产公允价值。在2007年第一季度,所有以公允价值会计计价的资产中,有34%使用的是市场交易价格;而到2009年第一季度,该比例下降至19%。大量的资产都转向采用模型计算公允价值,但是转向的时间基本都在金融危机的早期阶段。在2008年第一季度,相对于2007年第一季度,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以模型计算公允价值的资产分别增长40%和80%。花旗银行从2007年第三季度到2008年第一季度,有530亿美元的资产转向模型计价。处在此次次贷危机中心的次贷产品也被许多金融机构在危机阶段早期就以模型计算公允价值。比如,花旗集团运用内在现金流法在2007年第四季度对抵押贷款类产品估值。JP Morgan在2008年第四季度季报中,也披露大多数高收益类债券、CMO和CDO产品均为模型计算公允价值。因此,至少可以说,基于市场交易价格对资产计价应该不是导致金融危机加重的主要原因。

但是银行使用“盯模”确定资产公允价值的问题在于,银行具有信息优势,经理人可以操纵模型从而使得银行会尽可能地避免其资产大幅减值*从公司治理角度来讲,经理人操纵财务报告数据的做法有待商榷。由于本文关注点在于公允价值会计对于金融危机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不考虑银行使用“盯模”计算资产公允价值是否得当,因为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允许银行在没有交易价格的时候,使用“盯模”的办法确定资产公允价值。本文并不支持银行操纵财务报告数据,但是银行这么做的“副作用”是有助于降低银行资产减值金额数量,缓解银行经营压力。为了对公允价值会计这一缺陷进行改进,可以要求金融机构在使用“盯模”的办法的同时,严格遵守高标准的披露制度,从而降低经理人的操纵空间。。勾等(Goh,et al.,2009)[10]、卡莱芜(Kolev,2009)[11]以及宋等(Song,et al.,2009)[12]研究表明,银行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其财务报告中的资产价值。投资者对使用模型定价的资产的折现因子比基于交易价格计价的资产的折现因子高20%~30%。当金融机构使用外部咨询机构(比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金融专家以及审计机构)提供的模型计算资产的公允价值时,则其折现因子会小很多。这一方面是因为投资者担心模型风险,认为经理人对资产公允价值进行了操纵;另一方面因为折现因子反应了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即投资者预期银行会抛售资产,会使资产价格大幅下降。虽然无法知道具体原因,但是有一点可以说明,即银行财务报告的资产价值高于市场认为抛售该资产时形成的价格[4]。

其实,银行从主观上是不愿意计提资产减值的,因此会想方法减少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赫伊津哈和拉文(Huizinga & Laeven,2009)研究表明,在2008年,市场投资者对银行贷款折现因子在15%左右,而对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折现因子为13%左右;但是对这两类资产风险敞口暴露较大的银行提取的损失准备金都很低[13]。深度披露咨询公司(Disclosure Insight,2009)研究表明,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有50家美国银行进行了并购,但是在金融危机爆发后,虽然许多银行市场价格大幅下降,但是有35家银行没有下调其声誉资产价值[14]。比如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在2004—2007年并购FleetBoston、Financial、MBNA以及LaSalle Bank后,在2008年资产负债表记录了800亿美元的声誉资产。但是直到2009年第二季度,美国银行并没有对声誉资产价值进行下调。拉马和沃兹(Ramanna & Watts,2009)认为银行不下调其声誉资产显然是不恰当的做法[15]。

银行对于贷款价值的报告也同样显示了银行不愿计提资产减值。FAS107规定,即使银行使用历史成本法记录贷款并逐年摊销,也要披露其公允价值。美联储(2009)分析了银行披露的贷款预期损失与市场对银行贷款预期损失的估计。结论表明,银行对贷款预期损失的估计要小于市场的估计[16]。威尔士法哥公司(Wells Fargo)计算的贷款预期损失比市场估值小45%,而美国银行小76%。同时,将银行公布的贷款预期损失与IMF在2009年4月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的数据相比,也会得出类似的结论。

总之,证据表明,在金融危机期间,金融机构报告的公允资产并没有过度地进行减值,相反金融机构会最大限度地使用其裁量权使得其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资产价值高于市场定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允价值会计在某种意义上还起到了抑制危机传导的作用。

四、公允价值会计的救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金融会计准则有两个主要的关注点——盈利视角和稳健经营视角。如果市场关注于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则公允价值会计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如果市场关注金融机构是否稳健经营,则基于历史成本计价并逐年摊销则是最优的选择[3]。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成为投资者关注的主要目标。可以说公允价值会计是符合该潮流的。在某一点市场对公司资产的估值是衡量该公司能否给投资者带来利润的良好指标。如同FASB在FAS115中指出的,“公允价值是市场对于证券未来现金流预期的折现值,折现因子反应了当前利率以及公司运营的风险状况。”

对于某些金融公司来讲,盈利能力或许不是最重要的。比如,对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来讲,保持经营的稳健性也非常重要。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在某些情况下会向资本市场发出经营稳健的信号,而不是盈利能力高的信号。但是,为什么不让金融机构根据自身实际状况确定采用哪种会计准则呢?有至少三个原因决定大多数金融机构都倾向于选择公允价值会计计价。第一,降低经理人的操纵公司资产价格的机会。经理人有动机高估公司的价值,从而增加自身的薪酬。采取公允价值会计可以有效防止经理人对财务报告的操纵。对金融资产归类调整的严格限制也是为了降低经理人对财务报告的操纵机会。第二,会计准则一个原则是对待相同类型的资产应采取相同的方法。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对冲基金以及保险公司等持有金融资产的种类有很大的重合,因此会计准则一般倾向于对同类的资产采取同种计价方法,而不考虑是哪种公司持有。第三,会计准则应能够促进各金融公司盈利能力的可比性,使得投资者可以决定其资金的投放方向。如果两家金融机构持有资产状况大体一样,却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缺乏可比性使得投资者无法将资金投到最能产生收益的公司。会计准则的信息提供作用也大打折扣。

不可否认公允价值会计存在一些弊端,但是就此认为应全面否定公允价值会计,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是本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则言过其实,结论也有待商榷。第一,公允价值会计数据具有相关性高、可比性好、可靠性强以及易于理解等特点,这些特点也得到了业界的认可。历史成本信息的可比性较差,投资者关注度不高。而如果资产价格均为政府指导价,则又回到计划经济路线去了,其包含信息的可靠性也非常低。对于某类金融产品来讲,如果存在流动性较好、比较有深度的市场,若不采用公允价值会计计价,则有悖于审慎监管的精神。第二,虽然流动性风险溢价较高的金融产品对公允价值会计是一个挑战,但也应尽可能地使用市场交易价格。当某些产品无法盯市时,公允价值会计规定可以进行“盯模”。虽然“盯模”需要披露很多信息,但是也无法保证经理人对于模型输入参数不存在操纵。就像巴菲特在2003年所说,“在某些情况下,盯模就是盯迷(mark to myth)”。对于投资者来讲,即使市场交易价格与基本价值偏离很大,其也要比模型计算得到的价值可靠。第三,在金融动荡时期,即使对会计数据进行平滑也无济于事。金融时报2008年4月3日报道,三位欧盟财务报表咨询小组技术专家(Technical Expert Group of the European Financial Reporting Advisory Group)以及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员工提出在金融危机期间应对资产价格进行6个月平滑,据此来计提减值资产。但是,这项提议会使财务信息对于市场信息的敏感度下降,减弱财务数据提供信息的功能。作为抵押支持证券的基准指数,即使进行六个月平滑,对许多银行来讲,其资产负债表质量也没有改观。在2008年4月,虽然资本市场有些回升,指数仍旧没有走出低谷继续下跌,低于公认的基本价值。

过度担心在金融危机期间采取公允价值会计准则会导致银行损失过大也是没有必要的。在2008年年初几个月,市场经受住了金融机构不断发出亏损的信息的考验。在2008年第一季度,UBS资产减值达到190亿美元。但是在2008年4月1日,其股票价格上扬15%,且在第二天也持续上涨。2008年3月贝尔斯登的倒闭与会计准则也没有关系,而与市场对其基础价值以及偿付能力的担心有关[3]。会计数据毕竟只是人们对市场的描述,真正出问题的应是市场运行本身,而不是描述市场的方法。

五、结论及政策建议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被认为是加重危机的罪魁祸首,因此许多专家学者要求对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进行彻底的改革。欧盟委员会以及美国议会迫于此类呼声,已经介入会计准则的修订中。但是本文的分析表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对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恶化作用有限,且虽然危机期间金融机构大量资产采用大量“盯模”的办法计算公允价值,但金融机构在危机期间并没有大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因此,改革公允价值会计缺乏依据[17]。虽然结论如此,但是中国在实施公允价值会计准则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公允价值会计制度并非完美无缺。会计信息所提供的信息只是金融机构信息中的一部分。透明度对于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实施非常重要。首先,在金融压力时期,公允价制会计赋予银行采用“盯模”来确定资产公允价值的权力,因此为经理人操纵财务报告留下了空间。为了保证信息的质量,需要制定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这有助于投资者真正了解银行资产的实际价值,尤其是在金融困境时期。在2008年3月,美国SEC在给上市公司股东的信中规定了相关披露信息要求。在2008年4月,金融稳定论坛向G7财长会议提交的报告也提出了此项做法。其次,重视会计准则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关系。欧盟银行监管委员会(Banking Supervision Committee of the Eurosystem)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就强调IFRS实施的质量以及各国之间的一致性是保证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因素。金融稳定论坛在2008年4月指出,对于金融风险的披露应在当前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时期以及外部评级体系可信度降低时期,这对稳定金融体系非常重要。

第二,应尽可能采用市场价格计价。当无法用交易价格而只能用模型计算公允价值时,公允价值会计的一些优势将大打折扣。赋予经理人裁量权运用模型决定资产的公允价值虽然,可以避免在危机时期使用被扭曲的价值记录公允价值,但是却给经理人操纵财务报告打开了方便之门,从而在关键时期降低了信息的可靠性,且投资者往往认为银行此时会高估其资产,这个问题比公允价值会计造成的传染风险还要难以解决。

第三,虽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问题在危机期间会导致恶性循环发生,但是应更加关注公允价值会计在及时确认损失方面的优势。银行在损失发生时立刻计提损失有利于银行迅速采取行动降低风险。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教训就是监管当局没有要求金融机构立即计提资产损失,导致损失越来越大,最终酿成金融危机。在金融危机爆发时期放松会计准则的施行会使金融机构形成预期,从而不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即使是为了解决顺周期性的问题,监管机构也应通过资本充足率调控进行逆周期调控,实施宏观审慎监管,而不是修改会计准则,因为修改会计准则会伤害市场的透明度和纪律性。

[1]SHLEIFER A,VISHNY R W.The Limits of Arbitrage[J].Journal of Finance,1997,52(1):35-55.

[2]PLANTIN G,SAPRA H,SHIN H S.Marking-to-Market:Panacea or Pandora’s Box?[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8,46(2):435-460.

[3]WALLISON P J.Fair Value Accounting:A Critique[R].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Outlook Series,2009.

[4]CHRISTIAN L,CHRISTIAN L.Did Fair-Value Accounting Contribut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R].NBER Working paper,No 15515,2009.

[5]COX C.Statement at Open Meeting on Rules for Credit Rating Agencies[Z].2008.

[6]GORTON G B.The Panic of 2007,in Maintaining Stability in a Changing Financial System[C].Proceedings of the 2008 Jackson Hole Conference,Federal Reserve Bank of Kansas City,2008.

[7]ADRIAN T,SHIN H S.Liquidity and Leverage[J].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010,19(3):418-437.

[8]MORRIS S,SHIN H S.Financial Regulation in a System Context[R].Brooking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2008.

[9]AMERICAN BANKERS ASSOCIATION.Fair Value and Mark to Market Accounting[R].2009.

[10]GOH B W,JEFFREY N,KEVIN O Y.Market Pricing of Banks’ Fair Value Assets Reported Under SFAS 157 During the 2008 Economic Crisis[R].SSRN Working Paper Series,No.1335848,2009.

[11]KOLEV K.Do Investors Perceive Marking-to-Model as Marking-to-Myth? Early evidence from FAS 157 Disclosure[R].SSRN Working Paper Series,No.1336368,2009.

[12]SONG C J,WAYNE B T,HAN Y.Value Relevance of FAS 157 Fair Value Hierarchy Information and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s[R].SSRN Working Paper Series,No.1198142,2009.

[13]HUIZINGA H,LAEVEN L.Accounting Discretion of Banks During a Financial Crisis[R].SSRN Working Paper Series,No.1434359,2009.

[14]DISCLOSURE INSIGHT.Bank Goodwill Impairment Study[R].2009.

[15]RAMANNA K,WATTS R L.Evidence from Goodwill Non-Impairments on the Effects of Using Unverifiable Estimates in Financial Reporting[R].Harvard Business School Accounting & Management Unit Working Paper,No.09-106,2009.

[16]BOARD OF GOVERNORS OF THE FEDERAL RESERVE SYSTEM.The Supervisory Capital Assessment Program(SCAP):Overview of the Results[R].2009.

[17]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Report and Recommendations Pursuant to Section 133 of the Emergency Economic Stabilization Act of 2008:Study on Mark-to-Market Accounting[R].2008.

(责任编辑:姚望春)

Fair Value Accounting Should not be the Scapegoat of Financial Crisis

LIU Zhiyang

(School of Economic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117,China)

Since the 2008 financial crisis,criticism about fair value accounting has always been there.However,fair value accounting contributes little to the eruption of the financial crisis,on the contrary,it unintendedly prevents 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financial crisis.It is meaningless to let fair value accounting be the scapegoat.The disadvantage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can not be denied,but it is also not wise to dispose fair value accounting.It is meaningful to improve the limitation of fair value accounting while keeping the advantage of it.

fair value accounting;financial crisis;marking to model;marking to market

2015-03-2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组合及有效性研究”(15CJY08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我国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问题研究”(11JJD790009)

刘志洋(1985—),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金融风险管理与金融监管。

F830

A

1008-2700(2015)06-0106-08

猜你喜欢

计价公允金融危机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预结算审核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分析
建筑工程预结算中的定额与清单计价应用
СТО ЛЕТ КИТАЙСКОГО ВУЗА
公允价值影响了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吗?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对公允价值计量:CAS 39的思考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