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2015-04-04

关键词:保障制度济南农村

范 跃 进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范 跃 进

(济南大学经济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现代社会中,社会救助制度作为反贫困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普遍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给予救助的制度,是农村居民维持生存和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保障农村生活困难群众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贫困原因复杂,贫困程度各异,甚至有的地区返贫压力还在不断增大,因此,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加强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创新研究,对于缓解贫困、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苏树厚教授和段玉恩教授等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终成果——《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新研究》的出版面世,是我国劳动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第一,该书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展开分析,论述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科学准确的概括了各个历史阶段的演变特征;第二,针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贫困形成机理以及农村贫困人口认定的指标和标准进行了深入剖析,从多学科视角探讨了农村贫困形成的机理;第三,在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大量调查研究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等均作了详细的阐述;第四,提出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基金的筹资渠道、运行和管理等提出了制度设计方法;第五,在如何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配套措施建设方面,也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与国内同类研究成果相比,《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新研究》一书,在以下几个方面有着明显的理论推进。第一,从经济史角度系统考察了我国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计划经济时期以及经济体制转轨换型时期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演变过程及阶段性特征,从历史角度对中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演变过程及阶段特征进行系统阐释,这在国内已有成果中实为鲜见,填补了此类研究的空白。第二,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构成、农村原贫困标准以及新贫困标准的确定方法、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贫困标准确定的方法和原则,它为我国将来在制定新的贫困标准提供了理论参考。第三,选取全国代表性省份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大量调查分析,并对其保障水平是否合理做出了相应的科学判断。

著者选取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一些典型村庄,针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实施进行了大面积的实地调查,其中既有结构化的问卷调查,也有半结构化的对农村基层干部的访谈,从而积累和掌握了丰富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该书的著者从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出发,既关注发达地区也关注欠发达地区,构建了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为完善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总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创新研究》不失为近来我国该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其出版大大丰富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包含着许多闪光点和有待深入研究的启发处,为该领域的研究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然而,学术研究无止境。在以后的研究中,关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方面的研究,还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土地保障、家庭保障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面临的经济风险、社会风险越来越大,农村家庭保障功能开始弱化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土地保障、家庭保障之间的关系实现三者整体保障功能的最大化,将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必须要解决好的重要问题。第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自建立以来,基本功能一直定位于保障贫困农民的基本生存,但难以对贫困农民生计形成持续化改善,大部分农村低保家庭由于长期依靠救助维持生计,难以脱贫发展。因此,需要创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设思路,以可持续生计为基本理念,实现该制度功能优化。我们热切期待该书的作者不断深入研究探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责任编辑 石学军)

2015-01-18

范跃进,男,山东聊城人,济南大学党委书记,济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保障制度济南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村住房保障制度设计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发展调研报告
中日生活保护制度比较及对中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启示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俄罗斯养老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