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公民科学素养影响研究

2015-04-04关利平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公民

谭 霞,关利平,刘 芳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新媒体对公民科学素养影响研究

谭 霞,关利平,刘 芳

(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科学素养是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相对落后。新媒体的应用拓展了科学传播途径、提升了公民参与科学的自主性、突显了科学传播的个性化、实现了科学信息的聚合与共享、强化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效果。受自身技术条件及参与主体多元化等因素影响,新媒体对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有负面影响。实现新媒体与科学传播、科学教育的结合,发挥新媒体在提升公民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量方面的资源优势,在强化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效果方面的表现优势,形成社会性的科学传播与教育环境等,是新形势下提升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有效途径。

新媒体;公民;科学素养;互联网;公民科学素养教育

科学素养是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人才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人们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也是国际科学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1990年,我国引进国际米勒科学素养测评标准体系,自1992年至2010年,我国共进行了8次全国范围的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依次为:1996年为0.2%,2001年为1.4%,2003年为1.98%,2007年为2.25%,2010年为3.27%。[1]以上数据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譬如美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比例1990年为7%,2000年达到了17%,[2]根据2013年的有关数据,美国公民的科学素养达28%。[3]显然,我国现在的公民科学素养明显水平处于落后状态。

当前,新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各类新媒体被广泛运用,与人们生活、学习等各方面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学习科学知识与了解科技信息方面,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新途径、新模式,在加强社会普通公民与科学联系的过程中,给公民学习科学知识与提升科学素养水平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一、新媒体及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

(一)新媒体的概念

1.新媒体的定义

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在一份商品开发计划报告中,首次提及新媒体(Scientific Literacy)一词,1969年,美国传播政策总统特别委员会主席罗斯托向总统提交报告,其中多次使用到这一词汇。[4]后来,新媒体的用法被扩展到世界范围。关于新媒体的定义,已有的研究中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在国外的新媒体研究中,美国Online(《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5]这一定义体现了对新媒体传播模式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将新媒体定义为:网络媒体即新媒体。[4]在定义上突出了新媒体的形态特征。

在中国,《2006~2007中国新媒体研究发展报告》中,将新媒体定义为: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等为基础,以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等为传输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视频音乐播放器(MP4)等为终端的媒体;[6]我国学者朱永斌认为新媒体是受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影响而产生的,是一个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不断变化的概念。[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学者对新媒体进行了新的定义:凡是将手机、互联网,还有户外电子媒体等作为信息传输和显示终端的媒体形态,都称为新媒体。[8]

从新媒体定义的发展变化可知,新媒体是一个与社会发展时段相契合的具有相对性和动态性的概念。新媒体的定义与内涵随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而不断拓展,伴随着科学发展、媒体技术更新、新媒体不断发展,任何一种媒体形态都必将经历从新到旧的转化过程。新媒体发展至今已经不能够单独定位于某一具体的媒介形态,而更应倾向于新的媒体形态的集成平台体系。但凡基于数字网络化和移动化为特征的各种媒体形式,或是媒体的组合都可以被视为新媒体。综合以上媒体的定义也可反映出新媒体的两个最基本特性:一是新媒体与新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新媒体与信息传播密切相关。

2.新媒体的主要类型

关于新媒体的类型,根据我国学者目前的研究,可将其划分为两个类层。

其一,以匡文波为代表的从技术与传播层面对新媒体进行归类。[4]一类是各种网络媒体形式,如:各类网站、搜索引擎、网络报刊、博客与播客、网络电视等。另一类是移动类新媒体,如:移动类数字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手机报刊、手机图书、手机电视等;同时认为,车载移动电视、户外媒体、楼宇电视等,由于不具有互动性特征,因而不属于新媒体范围。

其二,作为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的肖明超与梁索平则认为,[9][10]新媒体不仅包括了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同时也可以将近来出现的各种新媒体形式都划在新媒体的范畴之内,如互联网、手机电视、数字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在内的电视媒体,以及包括隧道及路边媒体、信息查询媒体在内的其他新媒体形态。这一提法将新媒体类型扩展至一切可能的形式。

在综合分析以上观点基础上,我们认为,媒体形式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与反映,随着新的媒体技术出现而出现的新媒体形式明显是新媒体;媒体功能也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媒体形式从初起到成熟,是一个在形式上不断改进、功能上不断完善的动态过程,期间必然离不开新技术的支持。由于利用了新的媒体技术,原有媒体在新技术支持下出现了新功能,此类媒体也因为拥有与之前不同的新功能而发展为新媒体。技术特征和媒体功能是对新媒体进行归类划分的基础。

(二)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伴随着新的信息载体出现,信息的产生和表现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特点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呈现方式的数字化与多媒体化

数字化与多媒体化是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典型特点。数字化指的是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内容,包括图像、文字、音频、视频等,在采集、加工、存取、管理、传播过程中都进行过数字化转换,在信号传输与播出形式上都采用数字信号模式。多媒体化指的是新媒体消解了报纸、电视、广播和杂志四大传统媒体的边界,聚合了媒体在视觉与听觉方面的功能,借助于文字、图像、声音、图形、视频等多种媒体形态,使信息的呈现模式更加形象化和立体化,营造生动形象的信息传播情景,增强信息感染力,在向用户传递信息的同时带给用户全感官式的体验,有助于用户能够形成关于该信息的更加深刻的整体印象。

2.新媒体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互动性

具有互动性特征的并不仅仅是新媒体,传统媒体也具有交互、互动的特点,但传统媒体的互动只是有限程度、有限范围内的互动。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互动实现了人机之间或多用户之间,同时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不同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新媒体用户可同时拥有信息生产者、信息发布者、信息接受者的多重身份,在与其他用户的多方互动过程中,新媒体用户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

新媒体传播的个性化主要指:一是媒体选取个性化,用户在进行信息发布、检索及获取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选取不同的媒体形式;二是信息内容个性化,不同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目标,对信息筛选定位,或是对信息内容进行个性化组织加工,然后传播出去;三是在网络通信技术支持下,移动新媒体的信息传输系统能够针对用户个性化的信息需要进行精准传送,这是新媒体个性化传播的典型表现。

4.新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具有碎片化特点

这一特征是当前新媒体信息传输形式所独有的,指的是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时间碎片化与信息内容的零碎性。新媒体传播的碎片化主要体现在:一是时间碎片化,用户可以充分利用随机或零散的时间,随时随地获取想要的信息,或进行信息的即时发布;二是传播内容的碎片化,新媒体中的微博、博客、手机短信等在技术设定的限制下,信息内容因被分割而变得零碎。

5.信息传播即时性与超强的地域覆盖性

新媒体传播在互联网支持下,突显了信息传输的无障碍性,尤其是利用移动新媒体,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传递信息、获取信息;新媒体则可以把信息瞬间传递到网络中其它节点,对社会事件的实时报道和文字直播尤其便利。

互联网把世界连接成一个紧密的整体,网络的范围决定着新媒体传播空间的大小,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11]互联网覆盖到的地域也是新媒体信息所能够传播到的区域,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播具有超强的地域覆盖性特征。

二、新媒体应用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影响

(一)公民科学素养的定义与内涵研究

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指的是与科学有关的素养。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负面效应引起人们对科学素养的关注。科学素养对培养公民科学世界观与科学思维方法,促进科学技术发展,推动综合国力持续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或许,是族人们将唐玉烟当作天使,引起了她的嫉妒吧!青辰这样想。毕竟,在唐玉烟出现之前,她才是被所有云浮人捧在手心的大小姐。

1.国外公民科学素养的定义与内涵研究

首先,科学素养的定义。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教育家柯南特从科学教育层面首次提出科学素养的概念:一种能够理性选择专家,并能够与那些正在发展科学并应用科学的人交流的能力。[1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家赫德把科学素养作为科学教育的主题,将科学素养解释为:理解科学及在社会中的应用。首次将社会与科学的关系作为重要问题联系起来对科学素养进行研究。美国学者乔恩·米勒从人的个体出发,认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能阅读、理解科学问题,并能表达见解的能力。[13]除个人研究以外,也有机构将公众科学素养教育视为国际组织社会行动的一项内容,将科学素养定义为关于科学概念和过程的知识和理解;[14]1997年,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指出,科学素养是一种能力,是运用科学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确定,以便改造自然和决定社会活动的能力。[15]

其次,科学素养的内涵分析。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科学素质研究中心的佩拉等人在对大量文章进行了系统分析后,将科学素养的内涵归结为6个方面: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科学家工作的伦理原则;科学的本质;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差异;基本的科学概念;科学和人类的关系,[16]这一研究理论形成了科学素养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杰明·沈将科学素养的内涵扩展至功用性、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问题、科学与人类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内容,认为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实践科学素质、公民科学素质、文化科学素质。[17]后来,米勒经过多次实际调查和研究,将科学素养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到科学世界观、科学事业、科学习惯等方面,并于1983年提出基于科学素养的“三个维度”标准,即:关于科学概念的理解;关于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关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18]在具体实施测评之后,1998年米勒对这一标准进行改进,将科学素养标准阐释为:对科学词汇和科学概念的基本理解;对科学本质和研究过程的理解;对科技影响的理解,[19]并尤其强调了科学素养对公众理解科学的重要性,为各国的科学素养测评体系提供了样本。

2.国内关于科学素养的定义及内涵研究

首先,科学素养的定义。我国对科学素养的研究有着显著的本土化特征。钟启泉是我国较早进行科学素养研究的学者,1997年,在其文章中提出科学素养是借助理科教学中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普通教育部分培育公民素质。[20]王有志、梅伟等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将科学素质定义为:对个人决策、参与公共和文化事务、经济生产等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过程知识的理解。[1]2006年,国务院制定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对科学素养作了明确界定: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21]

其次,科学素养的内涵分析。我国关于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同样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20世纪70年代,人们认为科学素养的内涵包括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道德规范、科学的性质、科学概念的知识、科学与技术、科学和人类等方面;80年代中期科学素养的内涵扩展到科学世界观的性质、科学事业的性质、头脑中的科学习惯以及科学和人类事务等。《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中规定了科学素质的内涵包括: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四个方面。[21]

总之,每当新的科学技术出现时,就会随之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素养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人们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认识也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尤其是在当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人们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不断深入,从最初的注重智力层面发展到对科学能力的关注,再拓展到对公众科学素养及其与科学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关注,而这一系列过程都与媒体的传播、推介密切关联。

(二)新媒体应用对公民科学素养的影响

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影响到社会的经济与政治活动,还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与生活行为方式;新媒体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也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

研究发现,科学从作为一种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到被社会认可、接受,到转化为人的素质内容,最主要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学校科学教育;二是社会性科学普及教育。这两个方面都是科学教育与传播的必要过程。媒体作为科学传播的媒介手段和重要载体,是科学向社会公民拓展过程中是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类新媒体充分发展、广泛应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电视、移动手机等各种新媒体已成为科学传播的重要工具,[22]新媒体参与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是二十一世纪的国际趋势。

1.新媒体对公民科学素养培养的促进作用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的传播渠道不断拓展,为公民接触科学、学习科学、理解科学等带来了便利条件,在普及科学常识、宣传实用科学知识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促进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整体提升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新媒体为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提供了便捷途径。传播途径与教育途径的改变是新媒体带给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最显著变化。新媒体传播模式极大地满足了用户随机利用可能的时间,随时随地获取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的需要。同时,新媒体大大提高了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时间耗费,保证最新的研究成果、最前沿的科技信息等能够在第一时间流向用户群体,特别是有些现场直播式的科技发明介绍,更是体现了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与直观性。为社会用户群体补充新知识、接受科学教育、了解科学发展趋向、提升自身科学素养水平提供了方便迅捷的途径。

其次,自主互动的参与模式加深了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新媒体自主参与、平等对话等模式,拉近了科学与大众的距离,使用户获得了更大的自主筛选和获取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的机会。普通社会群体在接受科学知识的情况下,通过与其他用户或媒体进行对话,可以获取更多的相关科学内容,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科学知识的进一步整合加工,可能创造出新的知识内容。同时,为专业学者和专家级用户提供了信息跟踪及信息传播的监督便利,可以对新媒体中出现的错误信息进行及时纠正,防止误传和误导,对网络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起着调整、纠正、规范作用。这些方面对公民形成对科学的正确理解与认识都有很大帮助作用。

再次,大量的信息内容及有针对性信息传递为人们学习科学、提升科学素质提供了条件。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新媒体体现出超强的信息聚合功能,实现了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全球范围的聚合与共享,为用户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内容,以及大量相关的研究成果等,为公民研究、学习各方面的科学知识提供了帮助。同时,新媒体具有个性化与针对性的传播特点,能根据用户群体的不同需求,对科学知识进行各有侧重的指向性传输,有效解决了人们在不同知识程度下,在紧张的工作、生活中,快速获取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学习的问题,使利用新媒体成为帮助用户提升自己科学素养水平的便利模式。

最后,多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强化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的效果。新媒体将VR(Virtual Reality)技术、Flash技术、Audio技术、Video技术等组合一起,实现了对科学信息的多媒体贮存与传播,使抽象的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科学理论等变得形象、生动;对科技成果展示、培训及科学实验过程进行动态图形录入和模拟声控交流等技术处理,把科学传播融入身临其境的现场模拟,消解了科学知识的抽象性,增加了其形象性和直观性,易于公众的理解和接受,使科学传播变得更具说服力,增强了科学知识的传播效果和教育效果。

2.新媒体对公民科学素养提升的阻碍作用

新媒体作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是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其形态及功能特征上必然受技术发展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参与主体多元化因素的影响,新媒体不可避免地存在着阻碍性因素,影响到新媒体在公民科学素养教育中发挥作用,阻碍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

首先,新媒体发展的自身技术制约。技术方面的制约是影响新媒体在公民科学素养教育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媒体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形成的自由参与模式,对各类消息发布与传播的限制功能较低,无法完全杜绝一些虚假信息或是错误信息掺杂其中,这些信息必然影响到公民对科学的理解与认识;另外,各类新媒体都具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不可避免地通过对科学知识及相关信息的定位态度与定位倾向显示出来,无疑对公民的认识与判断等科学行为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其次,参与者主体的行为多元化影响。媒体行为及新媒体的参与主体的网络行为总是在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在新媒体的信息生成与传播中,受自身因素影响,不同用户对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认知、解读会各不相同,从而表现为对同一问题或事务,总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生成不同的信息内容,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其他用户对其所传递的科学知识、科技信息、科学方法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影响公民科学素养提升。

三、利用新媒体提升公民科学素养的对策探讨

结合我国已有的公民科学素养教育措施,新媒体环境下的公民科学素养教育,应该建立在对新媒体的特点及其在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中的优势充分关注的基础上,制定与之密切联系的公民科学素养提升措施,以达到有效推进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水平的目的,具体做法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掘新媒体的信息资源优势扩大公民的科学知识与科技信息量

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在扩大人们的科学知识量、拓宽人们的视野方面有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许多专业性科学网站,在许多非专业性网站中也设立了与科学相关的版块,这些资源对于发挥网络信息资源优势、整合网络科学信息资源、推进网络科学教育、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很有帮助。在此基础上,更加关注用户的反馈信息,使新媒体的科学信息建设更有针对性,更具规划性,提高公民对新媒体科学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同时,将网络科学信息资源与学校科学教育紧密结合,发掘其中与课程教学相关的具有典型科学价值的内容,使之融合进课堂教学中,扩大学生的科学知识面;学校教育中,做到时时关注网络发布的最新科学知识与科学研究内容。另外,结合新媒体信息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实践活动,通过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运用科学方法的主动性。

(二)发挥新媒体的多媒体表现优势强化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效果

多媒体的信息呈现方式远比单纯文字的表述更有助对科学的理解与接受。在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将科学知识的抽象性、科学技术的实用性等结合起来,形成对科学的通俗化解读与趣味性介绍,使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工作做到对高层次用户与较低水平用户的兼顾,提升科学教育效果。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新媒体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信息表现方式,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态度。

(三)利用新媒体的强大影响力形成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社会性环境

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新媒体在社会中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带来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利用一切可能的新媒体终端,宣传科学知识,提倡科学精神,形成社会性宣传科学、学习科学、应用科学的大环境。在加大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力度的同时,向人们推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将科学传播与科学教育放在实用性的基点上,并适时推出网络模拟学习体验等,在潜移默化中使人们受到熏陶和教育。

四、结语

公民的科学素养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社会性系统工程,新媒体的发展与应用为公民的科学素养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制订与新媒体环境相适合的科学教育措施,建设全民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社会性科学教育环境。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公民参与科学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巨大包容性,以及为社会公民参与科学活动所提供现代技术支持,与技术支持,鼓励公民参与科学活动,从中发现新的科学知识,获得科技创新启示,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更重要的是可以鼓励普通公民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的力量。

[1]王有志,梅伟,洪青.试论国内外公民科学素质研究与建设[J].图书与情报,2011,(1).

[2]宋添星.提高大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信息,2010,(6).

[3]方舟子.美国人只有28%具有科学素养 中国更低[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1111/04/184879_328277514.shtml.

[4]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

[5]朱海燕,李洋一.新媒体受众心理倾向与传统报刊的新媒体转型[J].记者摇篮,2014,(7).

[6]陈鹏.新媒体环境下的科学传播新格局研究——兼析中国科学报的发展战略[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7]朱永斌.正确认识新媒体[J].声屏世界,2010,(2).

[8]付玉辉,等.重新认识新媒体[J].互联网天地,2010,(8).

[9]肖明超.新媒体:让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J].中国广告,2008,(11).

[10]梁索平.新媒体时代科学传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锦州:渤海大学,2013.

[11]唐绪军,黄楚新,刘瑞生.移动化新媒体:微传播改变中国[J].中国报业,2014,(7).

[12]Richard I.Hinnman.Scientific Literacy[J].ScienceNewSeries,1998,281,(5377).

[13]Miller J D.Scientific Literacy: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Review[J].Daedalus.1983,112,(2).

[14]李雁冰.科学探究、科学素养与科学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8,(12).

[1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课题组.2001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16]Pella,Metal.Referents to Scientific Literary[J].JournalofResearchinScienceTeaching,1996,(4).

[17]Benjamin S.P.Shen. Science Literacy[J].AmericanScientist,1975,(63).

[18]Miller J D. Theory and Measurement in the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A Rejoinder to Bauer and School[J].PublicUnderstandofScience,1993,(2).

[19]Miller J D. The Measurement of 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J].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1998,(7).

[20]钟启泉.国外“科学素养”说与理科课程改革[J].比较教育研究,1997,(1).

[21]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06-03/20/content_231610.htm.

[22]黄瑞雄.公众科学素养提升的难题与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2).

(责任编辑 杨 爽)

2014-10-11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新媒体对山东省居民科学素养提升的影响机理与对策研究”(2014RKB01742)。

谭霞,女,山东临朐人,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馆员;关利平,女,河南淇县人,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刘芳,女,山东泰安人,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G206

A

1672-0040(2015)02-0082-06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素养公民
论公民美育
蜗牛看牙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