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特殊回肠造口回缩患者的护理

2015-04-04王芳,谢幼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年22期
关键词:护理

1例特殊回肠造口回缩患者的护理

王芳, 谢幼华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 江苏 宜兴, 214200)

关键词:回肠造口回缩; 皮肤黏膜分离; 粪水性皮炎; 护理

回肠造口是将回肠末端拖出腹壁做一个造口,以达到排泄、转流肠内容物的目的,是某些结肠、直肠疾病必需的手术[1]。由于回肠造口的排出物较稀且量多,富含消化酶,对皮肤的腐蚀性强[2],如发生渗漏,极易导致造口周围皮炎等并发症。2014年5月本科经合理的造口评估和处理,结合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治愈了1例回肠造口回缩合并粪水性皮炎、皮肤黏膜分离的患者,现将护理过程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2岁,因子宫卵巢癌侵犯直肠行“子宫全切+直肠部分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后1年,要求回纳入院,行“乙状结肠造口回纳术+保护性回肠造口术”,术后见回肠造口乳头11点处凹陷,且低于皮肤0.6 cm,其余方向高于皮肤0.5 cm,造口不规律排出大量黄绿色水样便,自11点处溢出。术后11 d,7点~11点间皮肤黏膜分离,深度约0.5 cm,长约2.5 cm,造口周围皮炎DET评分5分,经处理后DET评分0分。术后17 d,患者强烈要求重置造口,予回肠造口重建,因肠管分离困难,术后造口凹陷,予康惠尔透明贴保护伤口、使用凸面底盘促进造口乳头突出,防漏膏等减少渗漏;术后5 d,造口黏膜红润,造口黏膜和皮肤附着处愈合不佳,予银离子填充,促进愈合;重置造口术后13 d,造口周围出现严重的粪水性皮炎,无法使用造口袋收集粪水。患者精神萎靡,绝望。经采用改良后的胸管+低负压吸引,有效管理粪水,5 d后皮炎痊愈;15 d后皮肤黏膜分离处愈合。采用经改良的造口用品收集粪水,患者皮炎愈合,重拾生活信心。

2护理评估

2.1 造口及周围皮肤评估

本患者造口凹陷,乳头均低于皮肤表面0.5 cm, 造口大小为15 mm×20 mm, 造口黏膜呈暗红色,造口周围组织肿胀,造口缝线张力大,11点方向有一长10 cm的手术切口,腹正中有一长18 cm的手术切口,已愈合,与造口相距5 cm。9点~12点间出现长1 cm、宽0.4 cm皮肤黏膜分离,无潜行,造口周围出现严重的皮炎,皮肤表皮破溃,伴有大量浆液性液体渗出,DET评分9分(D-变色:颜色改变面积为60%,伴有硬结、发热、烧灼感,疼痛剧烈,评分7分;E-侵蚀:侵蚀面积为30%,损伤累及真皮层,伴有潮湿和溃疡;T-组织增生:无组织增生)。造口持续排出大量黄绿色水样液体。

2.2 全身评估

患者是爱美之人,数次造口的建立和并发症的出现,使患者感觉陷入绝境,而亲友日夜不眠的照顾,加重了患者的内疚。该患者精神差,为减少造口排出物而不敢进食、进水;因造口周围剧烈疼痛而数夜未眠;皮肤渗出严重,不能有效管理粪水,患者自尊严重受损,出现了绝望、厌世情绪。

3护理措施

3.1 粪水性皮炎的处理

改良28号胸管:剪去胸管带侧孔端,余约15 cm长,在末端剪2个半圆形缺口,间隔1 cm长,再修剪2个椭圆形小孔。改良的胸管用液状石蜡润滑后置入回肠内7~8 cm,胸管置入时动作要轻柔,顺应肠蠕动。再往胸管内插入吸痰管,根据排泄情况,间歇低负压吸引,压力0.02~0.04 MPa为宜,不超过0.06 MPa,具体应根据排出物的黏稠度及量调整[3]。负压吸引时动作轻稳,采用左右旋转并向上提管的手法[4],及时将排出的粪水吸尽,用棉球拭去胸管外溢出的粪水,避免与皮肤接触,注意观察排出物的色、质、量,防止出血。在大便排泄的间歇期,适当调整胸管的位置或拔除胸管,使肠管得到休息,避免对局部肠管长时间压迫,或长时间负压吸引,引起肠道黏膜损伤。周围皮肤以温水冲洗后,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和浆液性渗液,撒上造口护肤粉,待造口粉被吸收后,再次撒上造口粉。在休息期,用红霉素软膏涂擦造口周围,形成油性保护层,阻隔粪水对皮肤的侵蚀,促进皮损的愈合。经不间断处理,1 d后患者皮肤渗液明显减少,疼痛3分;2 d后皮肤干燥无渗液,伴有紧绷感,疼痛评分1分; 4 d后造口周围皮肤痊愈,DET评分0分。

3.2 伤口处理

伤口用碘附消毒,生理盐水清洗,及时拆除脱落的缝线,予液体银离子抗菌处理后,填充银离子敷料,用防漏膏覆盖,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及时吸除伤口边溢出的粪水,避免污染伤口,直至防漏膏凝结。2~3次/d,15 d后皮肤黏膜分离处愈合。

3.3 造口用品的选择

该患者回肠造口凹陷,乳头均低于皮肤表面0.5 cm,造口大小为15 mm×20 mm,早期使用普通凸面底盘后,仍不能使造口乳头有效突出。对此,本科予采用自制改良的造口底盘,仍选择康乐保公司的凸面底盘,剪除底盘外圈,减少下床时髋关节对底盘的固定的影响,修剪中心孔位15 mm×20 mm,同时修剪与底盘匹配的纱布及卫生纸备用,造口周围皮肤使用造口护肤粉;造口周围用防漏膏保护伤口,避免粪水侵蚀;配合使用造口腰带将底盘固定,最后外用造口袋,收集粪水。利用底盘下数层纱布和棉球及时吸收溢出的粪水,污染后及时更换。

3.4 心理护理

造口的建立,改变了原有的排便方式,患者在心理上难以接受,容易产生抗拒、悲观、依赖甚至绝望的心理[5]。本科护理人员听取患者倾诉,与家属反复开导患者,给予其生活的希望,同时查找资料,不断改进护理方法,其后患者被医护人员的诚意鼓舞,重拾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交流自己的想法,参与造口的护理,并主动进食,参与锻炼。

3.5 饮食护理

皮炎急性期,为减少排出量,予禁食水,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6]。症状好转后,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注意食物要新鲜、卫生,少油腻;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进食易引起腹泻的食物,避免粗纤维食物,宜进食低纤维食物,如熟苹果泥、香蕉等。合理饮水,少量多次,必要时予收敛剂口服,抑制肠黏液的分泌,使大便呈糊状,减少渗漏。

4讨论

回肠造口排出物为小肠液,具有很强的腐蚀性,而且排泄量多,一旦渗漏,周围皮肤极易被肠液侵蚀造成糜烂,致剧烈疼痛、红肿、破溃[7]。造口术后可因造口位置不佳、造口回缩、皮肤不平、造口护理技术不当等原因使粪水污染造口周围皮肤和皮肤黏膜缝线,又因渗漏,频繁更换造口底盘和透明贴等,加重了皮肤的损伤。因此,有效地管理粪水,防止渗漏对回肠造口极其重要。

该患者采用的28号胸管,质地柔软,顺应性好,置入肠腔后,不会对肠壁造成压迫和机械性损伤;间歇低负压吸引,主动吸出粪水,减少了粪水的溢出,避免了对皮肤及伤口的侵蚀。造口护肤粉,是伤口湿性愈合敷料的特殊剂型,呈粉末状,主要成分是羧甲基纤维素钠(CMC)[8],含有亲水性颗粒,与水反应形成凝胶,可阻断肠造口排泄物对皮肤的刺激,达到镇痛的效果,同时含有软化纤维原,可促进上皮增生,利于皮损愈合[7]。红霉素属大内环酯类抗生素,能抑制细菌蛋白的合成,其用药途径广,吸收快,可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少炎症反应,促进伤口愈合[9]。同时,红霉素软膏的油性作用,可在皮肤表层形成保护层,避免粪水对皮肤的侵蚀,又有利于药液渗透吸收,可在短时间内控制创面感染,促进组织的修复,有利于皮炎的愈合。

参考文献

[1]喻德洪. 肠造口治疗[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40.

[2]王璐, 徐洪莲. 回肠袢式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患者1例护理[J]. 上海护理, 2009, 11(9): 90.

[3]李乐之, 路潜. 外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438.

[4]李小寒, 尚少梅. 基础护理学[M].第5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238.

[5]万德森, 朱建华, 周志伟, 等.造口康复治疗理论与实践[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6: 195.

[6]李叶红, 亓文静, 杨洁, 等. 回肠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的护理[J]. 实用医药杂志, 2013, 10 (30): 933.

[7]杨艳琼.严重营养不良回肠造口回缩伴周围粪水性皮炎1例护理[J]. 长江大学学报: 自科版, 2013, 10(12): 56.

[8]徐洪莲. 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的治疗[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05, 12(1): 13.

[9]张家铨. 药理学[M]. 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 3303.

收稿日期:2015-03-22

中图分类号:R 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22-198-02

DOI:10.7619/jcmp.201522079

猜你喜欢

护理
护理札记
护理札记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系统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对脑卒中护理中的应用探讨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