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蚕区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措施
2015-04-04梁雪梅
原蚕区家蚕微粒子病的防控措施
梁雪梅
(四川省苏稽蚕种场,四川乐山614013)
目前,蚕种场大都以原蚕区饲养原蚕、收茧回场制种的形式进行生产,一般春季饲养种茧,其余季别饲养丝茧,由于养蚕户众多、分散面广、条件不一,加之养蚕一季紧跟一季,难免在饲育期间消毒粗放,残留各种病原,久而久之,造成养蚕环境的严重污染,给彻底消毒增加了难度。笔者就做好原蚕区防微控微工作进行如下探讨。
1加强原蚕区管理,加大蚕农帮扶力度
原蚕区管理首先要优选养蚕基础条件好、饲养水平高的蚕区,要考虑当地种植习惯,尽量避开萝卜、甘蓝等十字花科的种植区域,因为这些区域容易招引菜粉蝶,而根据近年来调查,菜粉蝶是微粒子病感染率极高的昆虫。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原蚕区要进行选择性淘汰,同时要尽量避免种茧丝茧混养。
蚕种场应积极为蚕农购置桑叶甩干机、扩修消毒池、新增蚕沙池,在消毒药物、治虫农药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原蚕区的防微控微能力建设,减少蚕农的资金压力,加大对蚕农的帮扶力度。
2提高蚕农防微意识,消毒防微与茧价挂钩
由于原蚕饲育的特殊性,微粒子病的检出多在种茧收购以后,在种茧质量考核指标中没有微粒子病毒这一项。因此,为引起蚕农对防微工作的高度重视,要将防微工作与蚕农的经济效益挂钩,这样防微工作才能顺利进行。种场在种茧定价指标中要将防微工作作为一项考核指标,在发放种茧款时,每公斤茧扣防微风险金1~2元,待分户苗蛾检验无毒后,退还风险金。这样,农户在消毒和饲养过程中就会和种场密切配合,落实防微具体措施。
3加强消毒防病,彻底清除病原
做好蚕前综合消毒防病工作,是防微的重要技术环节之一。消毒必须全面彻底,要认真做好扫、铲、刮、刷、洗、消、熏等各项工作,按照先室内、后室外、先物理、后化学的程序,以一个原蚕片区为单位统一消毒时间,统一配兑药液,统一组织人员逐家逐户进行。消毒时要注意喷足药量,喷药均匀,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对蚕具如杆、架、箔、网(塑料网)等用具必须用含1%有效氯漂白粉液浸泡10min,并放置室内保持30min湿润状态后方可进行清洗晾晒。消毒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调节药液目的浓度,保持含有效氯1%~1.5%,以保证消毒效果。线网可通过蒸煮达到消毒目的。
蚕农经春季原蚕饲养后,又继续饲养普通丝蚕,由于中途时间所限消毒不彻底,各种蚕病病原积累较多。因此,每年晚秋季蚕农采茧后,种场应抓住病原集中、新鲜、裸露、耐药性较弱的机会,组织人力物力对原蚕户的蚕室、蚕具及环境按蚕前消毒程序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集中杀灭病原,净化环境,为来年原蚕饲养打下基础。
4抓好小蚕共育服务
加强小蚕共育管理,选择和培育品行好、工作负责、养蚕技术过硬、为广大蚕农所信赖的小蚕共育人员,共育户要做好小蚕售后服务工作,对共育户所辖农户进行逐一走访,技术指导,对养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并立即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5桑叶全程消毒
实行桑叶全程消毒是防微的重要措施,具体消毒方法较多,可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方式。对于条件较好且劳力充足的养蚕户可采用消毒池浸消后晾干喂蚕;劳力不足,又无消毒池的可将桑叶置于簿膜或晒垫上进行喷消,喷药时翻动桑叶,半小时后喂蚕;还可将兑好的药液直接喷消树上桑叶,1h左右后采叶喂蚕。消毒时要注意检查调节药液目的浓度,将有效氯检测含量分别保持在小蚕期0.31%~0.34%,大蚕期0.35%~0.38%为宜,过浓损坏叶质,过淡不能达到消毒目的。
6加强预知检查
饲育期、种茧期、制种期应加大预知检查力度,各期预检抽样要按要求进行,原蚕区收回的种茧以户为单位合并,做好合并户的登记工作,注意合批不宜过大,待苗蛾镜栓确认无毒后才合批制种。预检中凡检出微粒子病孢子的养蚕户,应彻底淘汰收回种茧。
7加强“五选”工作
饲养过程中要坚持做好选卵、选蚕、选茧、选蛹、选蛾工作,认真淘汰不良个体。饲养期间要严格淘汰容易引发病患的各龄迟眠蚕、弱小蚕以保蚕座安全。收购环节要抓好仪评收茧工作,采用仪器测量,群众监督,彻底改变“眼看手摸口喊价”的状况,按质论价、买卖公平。
总之,抓好原蚕区管理,在消毒药物,治虫农药方面加大对蚕农帮扶力度,努力为蚕农提供良好的小蚕共育服务,使小蚕共育技术得到更好地推广,同时针对引发微粒子病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切实地将这些技术措施落到实处,防微工作就能取得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梁雪梅(1976-),女,本科,农艺师,从事蚕业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