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县友林蚕业合作社创新之路
2015-04-04张友洪
专合组织
西充县友林蚕业合作社创新之路
张友洪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南充637000)
西充县义兴友林蚕业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现有社员600余户。成立之初,合作社的生产模式是传统的蚕茧生产,主要任务是小蚕共育、技术服务、鲜茧销售,曾带动了西充县义兴镇、西碾乡、青狮镇、仁和镇四个蚕桑基地乡镇3000余户农户养蚕[1]。由于农村劳动力外出,养蚕量逐年减少,加之蚕茧价格波动频繁,合作社的运行全靠政府的补贴,严重地制约了合作社的发展。2009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正式启动,南充综合试验站将合作社确定为蚕桑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基地,在省、市、县蚕桑生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转变产业发展方式,经营模式由单一蚕茧生产向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利用转变,走上了一条以桑枝、桑叶、桑地立体开发利用组成的桑产业发展之路,打造出了桑枝菌、桑园蚕虫鸡、桑园绿蛋等“友临”牌系列产品,并通过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
1利用桑枝资源栽培桑枝食用菌
西充县义兴友林蚕业合作社从2009年开始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经营管理模式有两种:一种模式是合作社收购社员的桑枝,根据桑枝的干湿程度定价,增加农民的亩桑效益;另一种模式是社员将桑枝提供给合作社,合作社按社员提供的桑枝价值将已接种并长满菌丝的菌包按3.5元/包的价格返回给社员管理、收获,产品可由社员自行销售,也可以由合作社统一销售。合作社年种桑枝平菇6万包,平均每包产平菇1.2kg,产值达57.60万元;种植桑枝香菇2万棒,平均每棒产香菇0.8kg,产值达16万元;桑枝大球盖菇15亩,产菇30t以上,亩产大球盖菇2000kg左右,产值达到25.2万元,亩产值达到1.68万元。年消耗桑枝195t,蚕农桑枝销售收入7.8万元,亩桑增收400元以上。鲜菇产品因其口感滑嫩、细腻、鲜脆、芳香,深受学校、超市、酒店的欢迎,并远销广州、深圳等省外城市,形成了独特的桑枝菌销售网络。
合作社不但潜心发展桑枝菌的种植,还与四川省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土壤肥料研究所一起开展桑枝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制定了严谨的技术实施方案,从菌种培育和筛选到原料配制、发酵、消毒、装袋、接种、管理等技术环节探索桑枝菌栽培的关键技术,形成了平菇、香菇、茶树菇、鸡腿菇、大球盖菇等5种桑枝食用菌的实用栽培技术。先后有省内武胜、乐至、涪城、南部、嘉陵、蓬安、资中、阆中等县市区,以及重庆、云南、新疆、陕西等省市到合作社参观学习,为带动当地发展桑枝食用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建立桑园鸡核心放养场,生产蚕虫肉鸡和特色鸡蛋
为提高桑园土地利用率,合作社在社本部建立了120亩的桑园鸡育苗室、种鸡场、核心放养场,负责种蛋生产、鸡苗培育、产品销售。合作社在社员中发展桑园鸡饲养户,并签订饲养收购合同,将育苗40天的稚鸡发放给蚕农,在桑园中放养,辅以合作社生产的含桑叶、蚕虫粉的专用添加饲料。肉鸡在蚕农桑园饲养90d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加工、销售,鸡蛋由合作社每天收购后统一包装销售。从2012年以来,合作社年产肉鸡9000余只,鸡蛋8万枚以上,产品远销上海、杭州、广州等沿海城市,年产值达到257.8万元,亩桑产值达到2.15万元,亩桑纯收益0.93万元。通过几年的探索,摸索出了一条集桑园鸡放养密度,桑园轮放时间,桑叶、蚕粉饲料添加量为一体的技术体系,为桑园鸡安全、高效、环保放养提供了技术支撑。
3建设饲料桑种植基地,加工桑叶饲料
桑叶营养丰富,适口性、消化性好,干叶中粗蛋白含量约为22%,粗脂肪约为6%,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约为25%,粗纤维约为10%,有人体必需的16种氨基酸,7种维生素,生物活性物质及锌、锰、钙、铁、磷等矿物质成分,是典型的营养均衡且低热量饲料[2]。为降低蚕业风险,高效利用桑叶资源,解决畜禽蛋白饲料源短缺,降低畜禽业饲料成本,发展“节粮型”畜禽产业,开展桑叶畜禽饲料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合作社针对蚕茧市场持续波动,养蚕量下降,桑叶资源过剩的情况,积极探索桑叶作为畜禽饲料的新出路,将养蚕剩余桑叶经干燥、粉碎处理与玉米粉、麦麸、米糠等能量物质按一定比例加工成颗粒饲料,作为桑园蚕虫鸡的添加料。饲养的肉鸡体型结实,羽毛光滑,日增重、成活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及肉色等指标都显著提高,桑园鸡蛋的蛋清稠度、蛋黄黄度等感观性状显著提高,蒸炒烹煮滋味鲜美,芳香浓郁。目前,合作社年消耗干桑叶粉30t(鲜桑叶150t),生产桑叶饲料600t,有效地利用了合作社剩余的桑叶资源。
针对桑叶的高饲料价值,合作社正在开展“桑-秸秆”饲料加工处理与利用项目的筹备工作,利用桑叶、农作物秸秆生产牛、羊等反刍家畜的蛋白饲料。2013年已流转土地600余亩,栽植桑树220万株,亩栽桑3600株。桑园投产以后,将年产桑叶1100t,生产干桑叶粉275t,加工家禽颗粒饲料5500t。2015年流转土地3000亩,计划旱地全部桑园化,加工牛、羊等反刍家畜的桑叶蛋白饲料,水田建成桑基鱼塘、“桑+稻+鱼”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促进当地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增强蚕桑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毛业炀,刘泽听.四川省西充县友林蚕业合作社调查报告[J].蚕学通讯,2013,33(4):60-61.
[2]廖森泰,肖更生.蚕桑资源创新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9-80.
作者简介:张友洪(1968-),男,研究员,从事蚕桑生产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