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畜禽菜子粕中毒的发病和诊治

2015-04-04张继虹

兽医导刊 2015年22期
关键词:饼粕菜籽油菜

张继虹

(哈尔滨市动物卫生防疫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016)

畜禽菜子粕中毒的发病和诊治

张继虹

(哈尔滨市动物卫生防疫站,黑龙江哈尔滨 150016)

菜籽饼粕中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有:硫苷、芥酸、植酸、单宁、芥子碱、粗纤维等,其中对动物造成急性危害的主要是硫苷。硫苷本身无毒,但其降解产物对动物有较大的毒性。动物长期或大量撮入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品,容易引起肺、肝、肾及甲状腺等器官损伤,临床上以急性胃肠炎、肺气肿、肺水肿和肾炎为特征的中毒病。常见于猪和禽类,其次为牛、羊和鱼。

畜禽;菜子粕中毒;病因;诊治

1 病因分析

(1)硫葡萄糖苷:硫葡萄糖苷,简称硫苷,广泛存在于十字花科、白花菜科、金莲花科、番木瓜科、大戟科等植物中。油菜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因品种各异,其硫苷含量也各不相同,有的甚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甘蓝型油菜:6.13%(幅度为1.10~8.62%);白菜型油菜:4.04%(幅度为0.97~6.25%);芥菜型油菜:4.85%(幅度为2.73~6.03%)。

这三种类型的油菜,均为高芥酸、高硫葡萄糖苷含量的“双高”品种。油菜植株的各部分都含有硫葡萄糖苷,以种籽中的含量最高,其它部分较少,顺序为种籽>茎>叶>根。不同类型油菜种籽中,硫葡萄糖苷的含量也不相同。硫葡萄糖苷的种类已超过100种,绝大多数硫葡萄糖苷以钾盐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中,但少数硫葡萄糖苷例外,如白芥籽苷中硫酸根的结合物是胆碱衍生物(即芥籽碱)。

(2)硫葡萄糖苷降解物:主要有异硫氰酸酯、硫氰酸酯、嗯唑烷硫酮、腈等。

(3)芥籽碱:含量约1~1.5%,易被碱水解生成芥子酸和胆碱;芥籽碱有苦味,影响适口性。鸡采食菜籽饼后,芥籽碱转化为三甲胺,由于褐壳蛋系鸡缺乏三甲胺氧化酶而积聚,蛋中含量超过1mg/g时,产生鱼腥味。

(4)其它有害成分:菜籽外壳中的缩合单宁含量为1.5~3.5%,也影响菜籽饼的适口性。菜籽饼中还含有2~5%的植鼠以植酸盐的形式存在,在消化道中能与二价和三价的金属离子结合,主要影响钙、磷的吸收和利用。

2 发病机制与症状

菜籽饼中的有毒物质可引起猪精神不振,呼吸困难,鼻唇干燥,鼻孔有泡沫状红色液体。咳嗽,食欲下降或拒食。便秘或腹泻,粪中带血。常做排尿姿势,尿液落地后有较多泡沫。后期卧地不起,瞳孔散大,终因心力衰竭而死亡。患病猪毛细血管扩张,血容量下降并伴有心率减慢。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或休克。中毒动物有感光过敏现象。长期饲喂高菜籽饼粕日粮时,动物虽不表现出急性中毒症状,但会出现甲状腺肿大,消瘦,妊娠母猪所生仔猪秃毛、大脖子畸形或出现流产。

禽类表现采食量下降,产蛋量下降,料蛋比增加。肝、肾及甲状腺均有毒害现象,鸡蛋孵化率受影响,雏鸡和生长鸡成长缓慢。

3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胃肠道黏膜充血、肿胀、出血。肝肿胀、色黄、质脆。胸、腹腔有浆液性、出血性渗出物,有的病畜在头、颈、胸部皮下组织发生水肿。肾有出血性炎症,有时膀胱积有血尿。肺水肿和气肿。甲状腺肿大。

4 防治措施

动物菜籽饼中毒应以预防为主,必要时可考虑治疗。

(1)限制饲喂量:菜籽饼中硫葡萄糖苷及其分解产物的含量,随油菜的品种和加工方法的不同有很大变化,我国的“双高”油菜饼粕中硫葡萄糖苷含量高达12~18%。在饲料中的安全限量为:蛋鸡、种鸡5%,生长鸡、肉鸡10~15%,母猪、仔猪5%,生长肥育猪。

(2)与其它饲料搭配使用:菜籽饼与棉籽饼、豆饼、葵花籽饼、亚麻饼、蓖麻饼等适当配合使用,能有效地控制饲料中的毒物含量并有利于营养互补。菜籽饼中赖氨酸的含量和有效性低,在单独或配合使用时,应添加适量的合成赖氨酸(0.2~0.3%),或添加适量的鱼粉、血粉等动物性蛋白质。

(3)治疗:以0.1%高锰酸钾溶液彻底洗胃。硫酸钠750g、碳酸氢钠80g、鱼石脂15g,加温水适量,给患牛1次内服;如胃肠黏膜损伤,可用鲜牛奶或豆浆、淀粉、鸡蛋清等保护胃黏膜;心衰时,可用10%安钠咖注射液20ml,或10%樟脑磺酸钠注射液30ml,均1次肌注;根据病情发展,可加用抗生素、乌洛托品、维生素类等药物。当发现症状减轻后,继续给予治疗,并加强护理。

5 去毒措施

(1)坑埋法:在向阳干燥处,挖一宽0.8m、深0.7m的坑,其长度视菜籽饼数量而定。按1:1比例加水,泡软后倒入坑内,其上覆盖干草,再盖0.33m厚的土,待30~60d后即可取出饲喂牲畜或晒干储存,去毒效果可达70~78%。

(2)水浸法:硫葡萄糖苷具水溶性,用水浸泡数小时,也可用温水浸泡数小时后滤过。本法对水溶性营养物质的损失较多。

(3)热处理法:用干热、湿热、高压热处理菜籽饼粕,可使硫葡萄糖苷酶失去活性。但高温处理时蛋白质变性程度很大而降低了饼粕的使用价值;而且硫葡萄糖苷仍留在饼粕中,饲喂后可能被动物肠内某些细菌酶解而产生毒性。

(4)化学处理法:用碱、酸、硫酸亚铁等处理。碱处理时可破坏硫葡萄糖苷和绝大部分芥籽碱。通常采用NaOH、Ca(OH)2:和Na2CO3三种,其中以Na2CO3;的去毒效果最好。氨处理法需同时加热,使氨与硫葡萄糖苷反应,生成无毒的硫脲。硫酸亚铁中的铁离子可与硫葡萄糖苷及其降解产物分别形成螯合物,从而使硫葡萄糖苷失去活性。

(5)微生物降解法:某些细菌和真菌可以破坏硫葡萄糖苷及其降解产物。

(6)溶剂提取法:用醇类(乙醇或异丙醇)水溶液提取菜籽饼中的硫葡萄糖苷和多酚化合物,还能抑制饼粕中酶的活性。本法成本高,醇溶性蛋白质损失也多。

(7)培育“双低”油菜品种:这是菜籽饼粕去毒和提高其营养价值的根本途径。20世纪60、70年代,“双低”(指低硫葡萄糖苷、低芥酸)油菜品种,在加拿大和欧洲各国大力培育并推广,效果良好。近年来我国在引进和选育双低油菜品种方面已经取得了成效。但新的油菜品种仍存在着产量低、抗病力差和易出现品种退化等问题。

[1] 张磊.猪菜籽饼粕中毒的发生及防治措施[J].农民科技培训,2011,(1):1.

[2] 文莲.几种猪中毒性疾病的鉴别诊断[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6):30.

张继虹(1971—),女,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饼粕菜籽油菜
The 2022 Report on the Work of the Government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春天时蔬菜籽头
油菜开花
种油菜
高蛋白菜籽粕对成长猪只有益
饼粕饲料辨真假
菜籽饼粕蛋白模拟胃肠消化过程抗氧化研究
核桃饼粕对大鼠学习、记忆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