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猪群咳嗽多鉴别诊疗是关键
2015-04-04李连任
冬季猪群咳嗽多鉴别诊疗是关键
冬季气候寒冷多变,易诱发猪只发病。如果预防、消毒、隔离、保健等措施落实不到位,会给猪场带来较大的疫病威胁。在冬季呼吸道疾病比较易发,猪群健康水平会出现明显波动,生长育肥猪咳嗽增多,特别是上一年感染过高致病性蓝耳病和圆环病毒阳性率高的猪场,表现更为明显,将严重影响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在冬季到来之际,结合猪病发生特点,做好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工作,能有效帮助猪场安全度过寒冬,使养猪户增收。
1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
1.1病因不同
猪瘟的病原为猪瘟病毒;猪丹毒的病原为猪丹毒杆菌;猪肺疫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
1.2流行情况不同
猪瘟不分年龄、季节均可发生,传染快,通常先是数头发病,1周后大批发病,发病率、死亡率均高;猪丹毒多发生于2~12月龄架子猪,以炎热夏季多见,呈地方流行,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猪肺疫在中、小猪多见,主要发生于秋末、春初气候骤变时,多为散发,偶呈地方流行,可继发猪瘟及气喘病。
1.3临床症状不同
猪瘟高热稽留,先便秘,后腹泻粪便内带有脓血,眼结膜发炎,食欲下降,病程1~2周,薄皮处有小出血点;猪丹毒体温可达42℃或更高,绝食、便秘、躯体疼痛,皮肤有淤斑,压之褐色,死亡快,有的也呈疹块型及慢性心内膜炎或关节炎,生长发育受阻;猪肺疫高热,呼吸困难,咽喉肿胀,发病后期口鼻有泡沫液体,窒息而死,病程1~2 d,濒死前皮肤有淤斑,慢性型表现慢性肺炎及胃肠炎。
1.4病理变化不同
猪瘟以小点出血为主,常见的器官有皮肤、肾、膀胱、会厌软骨、心、肺、肠胃等处出血,淋巴结边缘出血,脾出血性梗死,盲肠及结肠黏膜有纽扣状溃疡;猪丹毒在胃及十二指肠有严重出血性炎症,脾淤血肿大,有出血点,皮肤有淤斑,淋巴结呈弥漫性出血,慢性病猪有增生性心内膜炎或关节炎;猪肺疫在全身脏器、浆膜、黏膜及皮下组织出血,纤维素性胸膜炎及肺炎,脾不肿大,肾淤血,淋巴结呈弥漫性出血。
1.5对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的敏感性不一样
用青霉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猪瘟无效,治疗猪肺疫效果不显著,但用青霉素治疗猪丹毒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用磺胺类药物治疗猪丹毒无效。
2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与喘气病
2.1相似点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和猪喘气病的临床症状都为咳嗽、气喘。
2.2病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区别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为胞膜肺炎放线杆菌(又称嗜血杆菌),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较大,特别对高密度的养猪场危害更为严重。主要症状是突然发病,病程短,快的1 d,慢的3~4 d死亡,病死率约80%;体温高达41~42℃,食欲废绝,咳嗽为主,喘气较轻;腹下、鼻盘、耳朵等处发绀。剖检可见胸腔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肺叶上出现局灶性紫红色硬块;严重病例心外膜和心包、心包和胸膜、肺与胸膜及隔肌广泛粘连。
猪喘气病则是一种慢性、传统传染病,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不同日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育肥猪发生较少;仔猪发病率较高,特别是25~45日龄仔猪断奶期,发生率和死亡率比其他时期要高。其主要特征是病程长、呈慢性经过、体温和食欲一般无明显变化;咳嗽较轻,主要喘气,晴暖天气卧时似健康无病,稍加驱赶惊忧即引起剧烈喘鸣;全身皮肤苍白,腹下、鼻盘、耳朵不发绀,死亡率很低。剖检可见肺尖叶、心叶、中间叶和隔叶前缘呈“熟肉”样变化。
2.3治疗措施的区别
治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时,可用恩诺沙星、氯霉素和复方氨基比林等药物肌肉注射,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3~4 d;同时用恩诺沙星原粉拌料,氯霉素原粉饮水,治愈率可达95%。
对猪喘气病的治疗,以50 kg体重病猪为例,2%盐酸环丙沙星注射液20 mL、1%亚甲兰注射液8 mL、1%硫酸阿托品注射液2.5 mL,分别颈侧耳后肌肉注射,1次·d-1,一般4~5 d可治愈。
3 传染性胸膜肺炎与猪肺疫、猪支原体肺炎、猪肺炎、猪支气管炎
3.1相似点
都有食欲减少和废绝、咳嗽、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3.2主要不同点
猪肺疫病猪的耳根,颈腹部等部位的皮肤有红斑,咽喉部肿大坚硬而有热痛,口鼻流白泡沫,病初便秘后转为腹泻,有的病猪关节肿大,跛行、剖解肺脏呈暗红,灰色,灰黄,肝脏病变,切面呈大理石样。
猪支原体肺炎体温正常或变化不大,用X线检查或剖解时可见肺炎病灶,同时肺脏膨大、肺门淋巴节和纵隔淋巴结显著肿大质硬,切面呈黄白色。
猪肺炎听诊有啰音、胸部触诊有痛感、流灰褐色鼻液;猪支气管炎鼻孔有脓性分泌物、胸部听诊有干性或湿性啰音,体温稍微上升、动者呼吸困难、静者呼吸缓解;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猪耳鼻脚体内侧皮肤发绀、死前口鼻出血,剖解肺水肿、充血、气管和支气管内充满血性泡沫样分泌物。
4 猪鼻炎与猪感冒
4.1发病情况不同
猪鼻炎是2~5月龄猪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患。主要表现为鼻塞、喷嚏、吸气困难和发鼾声,吃食时可见吃几口抬头用嘴深呼吸或作换气动作,吃饱后或剧烈运动后鼻塞和呼吸困难症状更为明显。感冒是一种由寒冷刺激所引起的以上呼吸道黏膜炎症为主要症状的急性全身性疾病。临床以体温升高、咳嗽、羞明流泪和流鼻涕为特征,无传染性。
4.2临床症状不同
猪鼻炎病初患猪可见喷嚏、吸气困难、鼻流清涕,2~4 d后转稠或白色泡沫状,10 d后可转脓性。病猪表现不安,摇头晃脑,在地上、墙上或饲槽边缘等处不断摩擦鼻端,鼻塞可听到因吸气困难发出响亮的“唏唏”声。体温不升高,食欲正常或略减,精神尚可。
猪感冒精神沉郁,眼半闭喜睡,食欲减退,鼻干燥,结膜潮红,羞明流泪,舌苔发白,体温>40℃,耳尖,四肢发凉,畏寒战栗。
4.3防治措施不同
预防猪鼻炎发生的最简易办法就是在购入仔猪后,用硫酸卡那霉素4~5 mL,抽入注射器后去掉针头,直接喷注于患猪的两侧鼻孔内,1次·d-1,一般2次可愈;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1支加5 mL注射用水溶解后喷注于患猪鼻孔内,为巩固疗效可使用2次;鼻眼净药水,滴入患猪鼻孔内,1支·d-1,视病情可用数次。也可用青霉素160万U,链霉素100万U(先加蒸馏水10 mL稀释),再加3%麻黄素注射液10 mL,混合后滴鼻,4~5次·d-1,3~5滴·次-1。如遇病猪鼻孔狭窄,可加肾上腺素(每1 mL含1 mg)1 mg混合滴鼻。用2%松节油或2%克辽林蒸气吸入,吸入时要经常给予换气的间隙,以免缺氧。过氧乙酸溶液,按10 mL·m-2蒸气,进行空气消毒。如体温高,用青霉素、链霉素1.0~1.5 万U·kg-1体重,或磺胺类药0.1~0.2 mL·kg-1体重肌肉注射,2次·d-1。
猪感冒时要加强管理,在早春、晚秋气候易变季节注意猪的防寒。要保持猪舍干燥、卫生、保暖、避免贼风侵袭。发现病猪,及早治疗。解热镇痛,可用30%安乃近注射液5 mL,或安痛定注射液5~10 mL,或柴胡注射液5 mL,每日2~3次(体重50 kg用药量);为防止继发感染,用青霉素每kg体重1万单位或新诺明2~10 mL肌注,或口服土霉素2 g,2次·d-1;为止咳,用氯化铵0.3~1 g或咳必清0.2 g口服;体温不降者用安乃近或安基比林5~10 mL大椎穴注射,地塞米松2~5 mL肌注;有便秘者可灌服硫酸钠或石腊油等药,也可用温肥皂水灌肠。
5 猪流感与猪感冒
5.1发病情况不同
猪流感是由猪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突然发病,迅速蔓延全群。该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排出后污染环境、饲饮用具等。病猪、飞沫、空气、老鼠、蚊蝇等都是此病的传播途径。其症状与普通感冒相似,病猪体温高达40℃,有时>42℃。眼鼻常流出黏性分泌物,常呼吸急促,呈明显的腹式呼吸,夹杂有间断性咳嗽,少食或不食,粪便干硬,也常见肌肉和关节疼痛,喜卧,多头猪挤在一起。
猪流感的特点是来势突然,大群发生,症状较重,但病程短,多数猪在1周内恢复,少数猪发生继发性感染,出现大叶性出血性肺炎或肠炎而致死。解剖病死猪,发现病变以呼吸器官为主,可见上呼吸道(鼻、喉、气管、支气管)黏膜出血,有大量泡沫状液体,或杂有血液。在肺的心叶、尖叶和中间叶出现鲜牛肉状病变,呈紫红色,多呈不规则的对称。肺病区膨胀不全,塌陷,周围肺组织发生气肿(外观呈苍白色)。肺门、纵膈淋巴结水肿,充血。
猪感冒是由于对猪只管理不当,突然受寒,如贼风、穿堂风、初冬未注意防寒保温等所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生,但以仔猪多发,且多发生于气温骤变的季节,但没有传染性。其主要症状是体温升高,末梢部分发凉或流泪,鼻流清涕以后转为浓稠鼻涕,呼吸增快,严重者畏寒怕冷,不愿行走等,可继发支气管肺炎。被毛蓬乱无光,大、小便一般表现正常。
猪流行性感冒只要加强运动,及时治疗和护理,一般不会死亡。
5.2防治措施基本相同
防治猪流感和猪感冒要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受寒。猪患流感要及时隔离治疗,栏圈、饲饮用具要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剩料、剩水要深埋或进行无害化处理。可用绿豆250 g,柴胡、板蓝根各100 g,煎水10 kg猪饮用,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对病猪要对症治疗,防止继发感染。可选用3%安乃近注射液,按猪体重30 mg·kg-1的剂量,肌肉注射,每日两次,连注2 d。如果猪全群感染,可用中药拌料:荆芥、金银花、大青叶、柴胡、葛根、黄芩、木通、板蓝根、甘草、干姜各25 g(每头剂量,体重约50 kg),把药晒干,粉成细面,拌入料中喂服,如无食欲,可煎汤灌服,一般1剂即愈,必要时第2天再服1剂。
6 猪鼻炎与猪流感、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6.1相似点和不同点
猪流感与猪鼻炎相似处是流鼻液、打喷嚏等。不同处是猪流感有传染性,体温高(约41℃),结膜发炎,肿胀,流泪,咳嗽。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与猪鼻炎相似处是鼻黏膜潮红,流鼻液,喷嚏,呼吸时有鼻息声,磨鼻等。不同处是有传染性,鼻甲骨萎缩变形,鼻面皮肤有皱褶,内眼角下有黄灰或褐色泪斑。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猪打喷嚏,经常在圈舍周围器物或墙壁上摩擦鼻部,或留有血迹;从鼻孔流出黏脓性分泌物;眼角皮肤上有半月形“泪斑”;鼻腔弯曲或歪向一侧,或下颌伸长,上下门齿不能正常咬合等便可做出诊断。在基层单位较简易而实用的诊断方法是将可疑病猪屠宰后,在其头部的第一和第二臼齿之间的连线用钢锯锯成横断面,观察鼻甲骨的形状和鼻中隔变化。正常的鼻甲骨明显地分为上下两个卷曲,占据整个鼻腔的大部分,上卷曲有两个完整的卷弯,下卷曲卷弯较少,仅一个卷弯,似钝的鱼钩,鼻中隔正直。当鼻甲骨萎缩时,卷曲变小而钝直,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严重时甚至消失,形成空洞,鼻中隔弯曲。
6.2防治措施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防治措施:预防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可选用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油佐剂二联灭活疫苗,颈部皮下注射,母猪于产前4周注射,2 mL·头-1;新引进未经本疫苗免疫接种的后备母猪应立即接种,1 mL·头-1。仔猪出生后1周龄0.2 mL·头-1(未经本疫苗免疫的母猪所生),4周龄时0.5 mL·头-1,8周龄时0.5 mL·头-1。种公猪每年2次,注射2 mL·次-1·头-1。
对可疑病猪和假定健康猪,投服阿散酸(对氨基苯砷酸),按80 mg·kg-1饲料的比例,混合拌料均匀,3次·d-1,连续5~6 d。将出现临床症的病猪隔离治疗,按规定剂量交替使用先锋霉素和林可霉素肌肉注射,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5~6 d,同时应用中草药治疗:辛夷、黄柏、知母、半夏各40 g,栀子、黄芩、当归、苍耳子、牛蒡子、桔梗各15 g,白藓皮、射干、麦冬、甘草各10 g,粉碎后拌入饲料,按3 g·kg-1体重用量,分2次投服。病猪灌服,连用5 d。
(山东省沂水县职教中心动物医院李连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