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推广现状与发展对策
2015-04-03侯明星赵志华
■侯明星 周 文 颜 泰 赵志华 陈 玲 黄 娟
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是一种通过人为控制温度、湿度因素,降低粮食含水率,从而确保粮食安全贮存的新技术。加快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有利于克服粮食收获季节阴雨天气影响,减少粮食损失,提高粮食贮藏品质,确保粮食质量;有利于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对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作用。
1 粮食生产及烘干机械化发展现状
(1)衡阳市粮食生产现状。据统计,衡阳市现有标准水田31.2 万hm2,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49.8 万hm2,总产量达到301.6 万t。全市目前有规模种植水稻的农机合作社347 家,流转水田面积5.7 万hm2,年总产量58.3 万t,占全市粮食总产量的19.3%。粮食干燥方式主要有:一是延迟收获,让粮食在农田得到充分的自然晾晒后,达到干燥目的,然后再进行收获储存,但此法的前提是天气良好;二是占用大马路、乡村水泥路或借用厂企场院等为晒场,在晴好天气翻晒粮食;三是收获后直接将“毛谷”出售给粮贩或粮食加工企业;四是农机合作社使用粮食烘干机或者把稻谷运送到粮食烘干中心进行烘干。
(2)粮食烘干机械化现状。近年来,随着农机部门的积极引导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专业合作社走上了产、供、销一体化的经营之路,粮食烘干设备也越来越受到种粮大户和农机合作社的青睐。截止2015年9 月,全市7 县5 区共推广各类粮食烘干机械163台,全市全年烘干总量达15 万t。容量为12t 的104台,占64.1%;容量为15t 的39 台,占24.1%;容量为10t 及以下的有18 台,占11%;容量为300t 以上的大型烘干机组2 组。烘干机主要有谷王、三久、农友、三喜、天禹等品牌,其中谷王牌占31.8%。祁东县和衡阳县拥有的烘干机台数最多,分别为32 台和28台,占全市烘干机总数的36.8%。
2 推广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必要性
(1)适应气候特点的需要。衡阳位于湘江中游,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春夏冷暖气流交替频繁,每年的3 月至8 月是多雨季节,降雨量占到全年的70%,其中5 月至7 月是暴雨高发期和洪涝易发期,也是主要农作物水稻抢收、抢插的关键阶段。粮食作物常因不能及时收晒而发芽、甚至霉变,造成粮食严重损失、影响粮食品质和安全。
(2)联合收割机配套作业的需要。近年来,全市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机械化收获率达到72%以上。联合收割机的推广应用,不仅减轻了劳动强度,确保粮食增产增收,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以水稻联合收割机为例:一台中型的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日收水稻2~2.6 hm2,按每公顷6750 kg 计算,日收获稻谷分别可达到18~24 t。日收如此多的稻谷,若用自然传统的干燥方式则需要大量的场地,不仅费时费力,且不能及时晾晒造成粮食损失。
(3)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需要。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不断扩大,抛荒农田面积逐渐缩小,户营农田的面积逐渐扩大,导致粮食干燥批量集中,劳动力及场地设备等条件相对不足。粮食的品质和质量与粮农的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同时干燥批量的扩大也相对降低了粮农的干燥成本,减少了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提高了粮农的经济效益,这就为机械化烘干作业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提供了可能。
3 粮食烘干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
(1)机械烘干的直接经济效益明显。1 台12t 粮食烘干机一次可干燥1.6hm2水田的粮食产量。粮烘干的机械化比田间作业的机械化更为重要,它是谷物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条件,直接经济效益明显。目前各类粮食烘干机械基本使用煤、柴油或生物质颗粒,所需的燃料费用(包括燃料费、人工费)为50 元/t 左右。折旧及维修费用:烘干机及配套设备的折旧与维修按10 年折算,每年约2 万元,折算平均为40 元/t 左右。照此核算,粮食烘干作业成本约为0.09 元/kg。而自然晾晒稻谷占用场地费、人工费等成本约为150 元/t,即人工晾晒稻谷成本为0.15元/kg。所以,机械烘干与人工晾晒经济效益对比,可节约干燥成本约0.06 元/kg。
(2)提高粮食品质减少粮食损失。收获后的谷物在24h 内把水分降至储藏标准,可确保谷物的品质,采用低温循环式烘干机械进行谷物烘干可达到这一要求,并可不受气候、场地等条件的限制,而人工晾晒无法实现这一目标。即使遇到阴雨天气,也可以进行机械化收获、烘干,实现粮食“不落地”生产,还可避免在晾晒时泥砂等杂物混入粮食内,有利于提高粮食品质,满足人民对粮食安全食用的需求。
(3)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使用烘干机械干燥粮食,具有节本、省工、省成本、省晒场、减少损失及减少污染等优点,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提高经营效益,有利于加快粮食种植、储藏及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4)有利于减少晒粮污染和交通事故。自然干燥方法,对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必须配备一定面积的晒场。衡阳地区一般每公顷水稻产稻谷7500kg,需要按照所种植面积的2%~3%配套晒场,因此对于种粮大户来说没有粮食干燥机的情况下,其稻谷晾晒的难度可想而知。实现是目前大多数农户都没有固定的水泥晾晒场地,有的农户临时压制泥土晒场,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户把谷物直接摊在公路上晾晒,这种方法不仅容易使泥砂等杂物混入粮食内,增加对粮食的污染和破碎率,而且容易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隐患。
4 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存在的问题
(1)粮食烘干经营主体难以落实。目前,粮食烘干机械的经营主体主要是粮食加工企业和一些具有经济实力的农机合作社,但粮食加工企业的数量少,而且大部分农机合作社都是由种粮大户和农机大户合作创办,购买力不强,投资烘干机械的难度也很大,导致无法大面积解决粮食烘干问题。
(2)土地流转承包期与面积不稳定。由于承包种粮的土地流转价格较低,农民不愿意签订较长时间的流转协议,一般为1 年或2 年一签,期望能随时提高土地的流转价格。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种粮大户承包面积的不稳定。从而给规模大户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带来了较大影响。
(3)经营场地申请困难。开展粮食烘干机械化作业,所需场地、库房面积较大,一个烘干机组所需面积超过500m2。在调查中,发现有许多农机合作社想发展粮食机械烘干作业服务,但由于申请经营粮食烘干机械的用地困难,因而影响了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发展。
(4)烘干机械投资大、补贴少、融资难。目前市场上烘干机械直购费用大概为10 万元。12t 机型为12.8 万元,国家补贴3.6 万元,实际投入9.2 万元;15t 机型为13.8 万元,国家补贴3.6 万元,实际投入10.2 万元;辅助设备(包括热风炉、清理筛、提升机等)投入6 万元,且仅热风炉有国家补贴0.4 万元。所以开展粮食机械烘干经营,配备一台设备完整的烘干机,除去国家补贴也需要15 万元的投资,而且农民融资贷款困难大,一次性的大投入严重影响了农机服务组织和农民购机积极性。
5 加快粮食烘干机发展的措施建议
随着农机化水平的提高,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在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因此,作为农机管理部门,更要从确保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高度,加强对粮食烘干机械化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在政策、项目、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营造发展空间。
(1)提高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的认识。采用广播、电视、报刊和现场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要使农业干部和农业生产者充分认识到粮食烘干机械化是农业机械化发现的必然产物。一是讲清现行传统原始的粮食晾晒方式的问题,以及公路晾晒给人身安全带来的交通隐患;二是宣传粮食机械化烘干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宣传,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发展粮食烘干机械 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而引导广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种粮大户积极主动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化。
(2)培育粮食机械化烘干经营服务主体。一是以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为主体,鼓励和支持其购买粮食烘干机械;二是在粮食作物的主产区,建立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三是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其他社会资本投资经营粮食烘干机械化服务。同时,可采取多种方式逐步建立和完善粮食产地烘干服务体系:例如依托农机服务组织建立小型粮食烘干中心,配合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向周边农户提供烘干作业有偿服务,服务组织直接为农场或者种粮大户提供服务等。通过粮食机械化烘干经营主体培育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机械化烘干服务社会化进程。
(3)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步伐。以加速推进土地流转、实施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为抓手,注重实施连片流转。充分发挥村委会的作用,积极鼓励和引导外出务工村民流转土地,并以村为单位组建农机合作社,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为粮食烘干机械化的发展创造有利环境。注重以农机合作社或粮食加工企业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着力开展粮食烘干社会化服务,主动引导各服务组织提供“一条龙”、“保姆式”的服务,不断推进粮食烘干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进程。
(4)建立完善粮食机械化烘干的政策保障体系。良好的政策环境是保障粮食烘干机械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一是进一步加大烘干机械及配套设施的补贴力度。虽然目前国家对烘干机械的补贴额度已经达到30%,但仅为粮食烘干作业服务总投资的15%,建议将配套设备设施的投资一并列入补贴范围,减轻经营主体的购买压力。二是增设烘干机械作业环节补贴。根据各地实际,对合作社烘干作业给予一定补贴,并对周边农户提供免费烘干,减轻分散种植农户的晾晒压力。三是切实解决农机经营用地问题。对发展粮食烘干机械用地可由当地农业委员会等部门统一组织报批,切实把解决农机经营用地问题落到实处。四是依据农机化促进法,建立农机金融支持机制,创新农机信贷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