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首例慢性持续房颤杂交手术成功实施

2015-04-03吴亦鸣,卢长林,宫婷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5年21期
关键词:肠系膜胸腔镜房颤

本刊讯前不久,中国第一例慢性长程顽固性房颤的“单侧胸腔镜一站式三重杂交手术”历时3 个多小时,在北京朝阳医院医疗联盟燕达医院的国内一流杂交手术室顺利完成,填补了中国在复杂房颤治疗领域的空白。

患者,男,58 岁,患有严重冠心病(双支病变)合并慢性长程房颤(病史7 年+)。术前已行回旋支近端支架植入术,考虑到患者药物和单纯内科射频消融治疗的术后复发率高,患者有强烈愿望行根治性杂交手术治疗。经北京朝阳医院专家团队充分讨论,决定给患者行一站式杂交手术。历时3 个多小时后手术获得成功。目前,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再发房颤。

慢性长程房颤的“一站式杂交手术”是心血管疾病领域的前沿热点,是融心内科——冠脉介入手术,房颤的射频消融与心外科——单侧胸腔镜左心耳切除的多重杂交治疗新理念。复杂房颤“单侧胸腔镜一站式杂交手术”对内外科医师手术技术要求颇高,该患者实施的“一站式杂交手术”,为国内独特的单侧胸腔镜技术加射频消融。较之药物和或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复发率较低,且无需持续长程抗凝治疗。内外科协同进行微创多重治疗暨复杂房颤的一站式杂交手术,主要是多重靶点全面消融,特别是左心耳切除术有效降低了房颤脑栓塞发生。

(吴亦鸣 卢长林 宫婷 吴虹)

北医三院成功实施首例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本刊讯日前,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普外科胃肠专业组成功为一位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患者术后恢复顺利,10 天后出院,门诊复查无不良反应。

患者,男,58 岁,罹患直肠癌,术前通过肠镜及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无远处转移及腹腔内种植播散的证据。传统的治疗手段是行开腹或者腹腔镜辅助下的直肠癌根治术(TME),考虑到患者骨盆狭小,肿瘤分期相对较早,经普通外科全科查房讨论,确定患者有手术指征,决定为患者行TaTME 手术。手术利用单孔器械,经肛门建立气腹,“自下而上”游离直肠系膜,断扎血管及清扫肿瘤淋巴回流区域,保护输尿管等重要器官,经肛拖出标本完成超低位吻合,成功完成了这一新手术。切除肠管22cm,肿瘤下切缘距离2.5cm,直肠系膜完整,清扫淋巴结数目23 枚,完全达到根治的标准和效果。出院后门诊随访恢复满意。

近年来,关于直肠癌外科治疗的各种创新术式和理念层出不穷,TaTME是其中的亮点和热点。相对于传统TME 手术,TaTME 操作的方向是逆向的,即自下而上,造成操作的空间感也相反,操作开始要从骶前突破进入腹腔建立气腹,需要对此处有非常熟悉的解剖和熟练的腹腔镜操作基础。手术后患者恢复迅速,相较于传统的经腹部TME 手术,创伤更小,疼痛评分指数更低,几天就可进食及下地活动。但整个手术操作难度较大,目前世界范围内报道不超过200 例,国内可见报道不超过20 例。

(田茂霖)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为高龄骨折患者实施手术获成功

本刊讯前不久,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成功为两位因跌倒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90 岁以上高龄老人实施微创手术。目前,老人已恢复正常行走,康复出院。

两位患者分别是90 岁、91 岁的高龄老人,均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摔倒前均能够正常行走,日常生活基本可以自理。初步评估身体状况后,该院专家认为,仍有手术机会。骨科医师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得到了患者本人和家属的充分信任,患者手术意愿非常明确。为完善手术方案,确保术中安全,以高龄老人为中心,骨科团队申请了全院相关科室联合会诊。由于老人的体力相对差,对手术的耐受性低,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成为关键的问题。经会诊后,手术团队确定了实施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的微创治疗方案,医院各部门全力配合,以最短的时间完成了术前检查和评估,并成功为两位老人实施了手术。手术采用了闭合复位的方法,通过小切口,在股骨髓腔内置入固定器械。术后老人身上的创口近4cm,术后第二天老人便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开始下床活动,一周后,即康复出院。

高龄的骨质疏松患者髋部骨折发生率很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更高。此类患者因合并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高,往往采取保守治疗。但有研究表明,髋部骨折发生后,若不行积极治疗,约有27%的老人在1 年内死亡,其死亡率甚至高于很多恶性肿瘤疾病;在存活的老年人中约有50%的人在骨折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残疾。

猜你喜欢

肠系膜胸腔镜房颤
老年房颤患者,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贴敷治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巨大肠系膜血管瘤1例
预防房颤有九“招”
阵发性房颤应怎样治疗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肠系膜插管外固定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44例
胸腔镜下T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治疗手汗症80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