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5-04-03王翠梅顾学文朱长仁
王翠梅 肖 芹 顾学文 朱长仁 刘 丹 王 军
Rosai-Dorfman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多发生于淋巴结内,结外病变少见。我们通过对6例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总结,并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防止误诊、漏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例1,男性,61岁,2009年6月因左侧胸壁肿块来我院就诊,无其他临床症状,手术发现肿块位于胸壁真皮内,直径约1 cm,质地中等。术后3个月患者无意中发现原切口下方有一肿块,约蚕豆大小,无不适,未重视,肿块渐增大,于术后6个月来我院手术。手术中发现左侧上胸壁见陈旧性手术瘢痕,长约5 cm,其下见一肿块,约5 cm×2 cm,质地稍硬,活动度欠佳,表面欠光滑,边界不清,与周围无粘连,周围皮肤颜色正常。其他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例2,女性,24岁,发现前胸壁肿块2年,皮肤表面略发红,无明显不适,然后肿块逐渐增大,于2013年10月在扬州仪征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肿块。手术发现皮下肿块:大小为4.5 cm×3 cm×1.5 cm,切面呈灰白灰黄色。
例3,男性,44岁,患者出现双侧鼻塞半年。专科检查发现鼻中隔、左侧中下鼻甲可见新生物,表面不光滑。鼻内镜下见鼻中隔略左偏曲,手术中发现左侧鼻粘膜、左侧中鼻道可见明显增生性肿物,肿块大小为6 cm×5 cm,表面不光滑,颜色苍白。
例4,女性,24岁,患者出现左膝关节疼痛6个月,活动受限,伴有膝关节局部皮肤升温,自行休息2~3天后症状缓解。CT示:左侧胫骨上段髓腔内见大片状的密度增高影,内前缘见多发小囊状的低密度影,胫骨骨皮质未见异常。MRI提示:左侧胫骨上段见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境界欠清。术中见胫骨内大量肉芽组织存在,类似局限性骨脓肿。
例5,女性,62岁,患者发现右侧胸壁一肿块3个月。术中发现于右侧胸壁近腋窝处扪及一肿块,约1.5 cm×1.5 cm大小,质地韧,边界清楚。
例6,男性,59岁,患者出现活动后左髋部疼痛10余年,左下肢麻木,休息后缓解。后患者出现左髋部活动后疼痛加重,于当地医院拍片检查示:左股骨近端病变。本院CT:左侧股骨颈及股骨上段见囊性密度影,边界不光整,密度不均匀,边缘见骨质硬化,其内见分隔及骨嵴影,局部股骨颈稍增粗,骨皮质完整,周围软组织未见明显改变,左侧髋关节解剖学位置正常,考虑为骨肿瘤样病,干骺端纤维结构缺损可能,慢性骨感染不除外。本院ECT:左股骨近端及左侧坐骨近髋关节处放射性增高。术中可见股骨近端髓腔内被鱼肉样软组织占据,并有骨性间隔,形成分腔,打通分腔,取出鱼肉样软组织约5 cm×4 cm。
1.2 方法
例1、例2、例3、例5所送手术切除的标本均经4%中性甲醛液固定24 h;例4、例6送检软组织经4%中性甲醛液固定24 h,骨组织经8%的硝酸脱钙处理12 h后再经4%中性甲醛液固定。常规取材,脱水、透明,石蜡包埋,4 μm厚切片。采用PV-6000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已知阳性片作为对照,用PBS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所用一抗 S-100、CD68、CD3、CD1α、HMB45、κ、λ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LCA、CD20购自北京中杉金桥公司,染色结果经两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在光镜下进行判定。
2 结果
2.1 巨检
例1.第一次手术切除标本:组织一块,大小2.5 cm ×2.5 cm ×1.5 cm,内见一结节,直径1 cm,切面灰白灰黄,质中。3个月后复发第二次手术切除标本送检组织一块:9 cm×5 cm×2.5 cm,剖开见肿块一枚,4 cm×3 cm×2 cm,切面灰白灰黄色、质中偏脆,边界不清。例2.皮肤及皮下组织一块:4.5 cm×3 cm×1.5 cm,剖开见肿块,4 cm ×3 cm ×1 cm,切面灰白灰黄色、质嫩。例3.冰冻组织:左鼻中隔新生物:灰白组织一块,1.2 cm×1 cm×0.3 cm。右下鼻甲新生物:灰白组织2块,1.5 cm ×1 cm×0.3 cm。另送常规病理检查灰白组织一堆:6 cm ×4.5 cm ×1.5 cm,切面灰白、质地中等。例4.骨组织一块:2 cm×2 cm×1 cm,另见碎组织一堆2.5 cm ×2.5 cm ×0.5 cm,切面灰白,质地中等。例5.组织一块:3 cm×2 cm×2 cm,剖开见一肿块1.5 cm×1 cm×1 cm,切面灰白灰黄色,质地中等。例6.灰白碎组织一堆:5 cm×4 cm×3 cm,切面灰白、灰黄,质地中等。
2.2 显微镜观察
6例中4例镜下形态相似,低倍镜下均可见淡染区和深染区相间,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病灶。高倍镜下淡染区内见增生呈片状分布的组织细胞,细胞大,细胞直径约为淋巴细胞直径的6~50倍,胞质丰富,淡染或嗜酸性,核圆,居中,有的组织细胞胞质内可见吞噬的淋巴细胞、浆细胞;深染区见增生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呈片、巢状分布。例1于2009年第一次手术,标本镜下见少量增生的组织细胞,组织细胞旁见浆细胞及淋巴细胞,但是可见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多灶性小脓肿,“淡染区”和“深染区”的结构不明显。手术3个月后复发,第二次手术,标本镜下可见典型的“淡染区”和“深染区”相间的结节状病灶。例2镜下增生的组织细胞少,其旁的淋巴细胞、浆细胞亦较少,但增生的组织细胞体积大,超过淋巴细胞直径的6倍,胞质嗜酸性,部分组织细胞内见吞噬的淋巴细胞、浆细胞,细胞核圆或卵圆形,可见小的嗜碱性核仁,周围淋巴细胞、浆细胞少,但有隐约可见“淡染区”和“深染区”交替的结构。
2.3 免疫组化结果
增生的组织细胞S-100阳性,CD68弱阳性或阴性,HMB45、CD3、CD1α、LCA、CD20 均阴性;增生的淋巴细胞可见 CD3、LCA、CD20部分区阳性,κ、λ均阳性,比例约1∶3。
2.4 病理诊断
6例诊断为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
2.5 随访
6例患者随访6~50个月,至2014年4月均健在。
3 讨论
Rosai-Dorfman 病于 1969年由 Rosai和 Dorfman[1]首先报道,并将其命名为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大淋巴结病,后来发现本病在淋巴结外也可发生,故又称为Rosai-Dorfman病。本病在淋巴结外的多个部位均可发生,包括皮肤、骨、鼻及鼻窦、气管、喉、肺、中枢神经系统、乳腺、眼眶、涎腺、肠道、肾、指骨、软组织等。国内从1992~2014年4月共报道了259例,其中仅有结外病变的病例报道了230例,报道最多的为皮肤病变,共76例,孔蕴毅等[2]的报道是迄今为止关于皮肤Rosai-Dorfman病变最多的一篇报道;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一共报道了42例;而子宫内膜仅见一例报道[3]。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一般在病变部位形成肿块或呈息肉样突起,其最主要的诊断要点为:低倍镜下,病变内见淡染区和深染区交替存在,形成结节状病灶。淡染区由增生的大组织细胞构成,其旁可见增生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形成深染区。高倍镜下示增生的大组织细胞直径约为淋巴细胞直径的6~30倍,细胞核圆或卵圆形,偶见双核或多核,少数细胞核内可见小的核仁,核分裂象十分罕见;细胞浆丰富,淡嗜酸或胞浆空淡,胞浆内可见吞噬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白细胞等,部分组织细胞胞浆内吞噬较多的炎细胞形成“豆袋样细胞”。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具有典型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时比较容易诊断,但是当增生的大组织细胞较少,呈单个的散在于淋巴细胞、浆细胞之间,并有较多的中性白细胞浸润形成脓肿时,容易误诊为炎性病变。但是炎性病变患者临床有发热、局部触痛等临床症状,慢性炎性病变患者多为急性炎性病变拖延而成。形成的肿块内有较多的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白细胞等炎细胞,病变内如有组织细胞的增生,则增生的组织细胞体积明显小于Rosai-Dorfman病内的组织细胞,胞浆少,胞浆内无吞噬的淋巴细胞。免疫组化增生的组织细胞S-100(-)、CD68(+)。本文中的例1第一次送检的手术标本镜下因为可见较多的脓肿,使诊断医生反而忽略了真正的病变,误诊为炎性病变。第二次复发,才明确诊断了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本文中的例2镜下增生的组织细胞少,其旁的淋巴细胞、浆细胞较少,纤维化明显掩盖了增生的组织细胞,初诊时并未明确诊断,后经江苏省人民医院病理科范钦和教授会诊,诊断为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因此找到特征性的组织细胞是诊断的关键。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内增生的大组织细胞少,吞噬现象不明显,“淡染区”和“深染区”分界不清,除了需要与炎性病变鉴别,还需要与以下的疾病进行鉴别:①纤维组织细胞瘤:此病好发于中青年人,圆形或类圆形结节,无包膜,周界清楚或欠清晰,直径多在3厘米以下,切面呈灰白色、灰黄色至黄褐色。结节内见增生的组织细胞、纤维细胞、泡沫细胞,部分区可见增生的杜顿巨细胞,散在的慢性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示增生的组织细胞及泡沫细胞 S-100(-)、CD68(+)。②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增生的郎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中等大小,界限不清,胞浆透明或嗜酸性,卵圆形核的外形不规则,常有切迹,可见特征性核沟。郎格汉斯细胞常常间杂有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间质内纤维增生。免疫组化标记郎格汉斯细胞CD1α(+)、S-100(+)、CD68(+)。③鼻硬结病:发生在鼻和鼻窦部的Rosai-Dorfman病必须要与鼻硬结病鉴别。鼻硬结病镜下可见空泡样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但此空泡样组织细胞S-100阴性,吉姆萨染色可以找见鼻硬结杆菌;Rosai-Dorfman病则是组织细胞S-100蛋白阳性,吉姆萨染色阴性。
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并不明确。Levine等[4]认为Rosai-Dorfman病与 HHV-6、EBV 感染有关,但是Hsiao等[5]研究了14例Rosai-Dorfman患者组织中的EB病毒和HHV的基因序列均阴性;Ai-Daraji等[6]于2010年报道了 Rosai-Dorfman病合并 EBV或SV40感染的病例;因此Rosai-Dorfman病与病毒感染的关系目前并不能确定。有的学者还认为Rosai-Dorfman病变与患者的免疫系统紊乱有关,有散在的皮肤Rosai-Dorfman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7]或继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报道[8],但患者是因为免疫系统紊乱继发了Rosai-Dorfman病,还是Rosai-Dorfman病组织细胞增生,引发了免疫系统的紊乱,目前并不清楚。申政磊等[9]报道了淋巴结内的Rosai-Dorfman病合并淋巴瘤的病例并进行文献复习,他们在文献复习中指出Rosai-Dorfman病与淋巴瘤的发生并没有固定的时间先后顺序,因此Rosai-Dorfman病与淋巴瘤的发生是否有内在关系,需要进一步研究。
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的病因不明,目前也无规范的治疗措施。对于肿块,完整地手术切除,大多数患者都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偶尔有复发的病例。对于不能采取手术治疗或手术不能完全切除的病变,可尝试皮质类固醇疗法或放射外科疗法,亦有学者[10]认为可以采用伊马替尼联合α干扰素治疗Rosai-Dorfman病。
[1]Rosai J,Dorfman R.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a newly recognized benign clinicopathological entity〔J〕.Arch Pathol,1969,87(1):63-70.
[2]孔蕴毅,陆洪芬,朱雄增,等.皮肤Rosai-Dorfman病的皮损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特征14例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9,38(3):137-140.
[3]徐佳佳,张丽华.淋巴结外Rosai-Dorfman病3例临床病理观察〔J〕.诊断病理学杂志,2013,23(10):596-599.
[4]Levine PH,Jahan N,Murari P,et al.Detection of human herpesvirus 6 in tissues involved by 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Rosai-Dorfman disease)〔J〕.J infect Dis,1992,166(2):291-295.
[5]Hsiao CH,Tsai TF,Yang TH,et al.Clinicopat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Rosai-Dorfman disease in a medical center in northern taiwan〔J〕.J Formos Med Assoc,2006,105(9):701-707.
[6]Al-Daraji W,Anandan A,Klassen-Fischer M,et a1.Soft tissue Rosai-Dorfman disease:29 new lesions in 18 patients,with detection of polyomavirus antigen in 3 abdominal cases〔J〕.Ann Diagn Pathol,2010,14(5):309-316.
[7]Grabczynska SA,Toh CT,Francis N,et al.Rosai-Dorfman disease complicated by autoimmune haemolytic anaemia: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a multisystem disease with cutuneous infiltrates〔J〕.Br J Dermatol,2001,145(2):323-326.
[8]Brenn T,Calonje E,Granter SR.Cutaneotis rosai-dorfmandisease is a distinct clinical entity〔J〕.Am J Dermatopathol,2002,24(5):385-391.
[9]申政磊,毛文文,尹列芬,等.Rosai-Dorfman病合并淋巴瘤二例附文献复习〔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10):701-703.
[10]张 戈,尹青松,左文丽,等.伊马替尼联合α干扰素治疗Rosai-Dorfman病一例〔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10):708-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