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吗啡镇痛作用”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2015-04-03苏丹成建华陈浩宏
苏丹 成建华 陈浩宏
(同济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092)
有关“吗啡镇痛作用”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苏丹 成建华 陈浩宏
(同济大学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上海 200092)
“吗啡的镇痛作用”是药理学实验教学的经典内容,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多年来该实验教学所采用动物模型的疼痛指标观测不够科学客观,且实验结果难以定量分析,而在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也较为陈旧单一,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针对这些不足,对该实验教学的动物模型采用、实验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等进行改革,从而提高该药理学实验项目的教学效果。
吗啡;镇痛作用;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
1 制备新型疼痛实验动物模型
临床病理性疼痛按其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前者多由确定的损伤或炎症反应所致,后者则多由难以消除的慢性炎症或神经病变所致。以往我校采用模拟腹腔急性炎症的扭体动物模型[1]来评价药物的镇痛作用,该模型以腹腔注射酒石酸锑钾诱导小鼠扭体反应,模拟腹腔炎症引起的腹痛症状,但动物扭体反应常受温度、湿度、噪音等环境因素的干扰而表现不典型,导致实验现象观察易受主观判断的影响而产生偏差,且指标观察和结果分析难以量化,这些不足明显影响教学效果。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基础上,遵循相似性、重复性、可靠性、易行性及经济性原则,并结合现有的实验条件,教研室通过反复比较和实验论证,最终确定并成功制备了更实用的新型动物模型——足底注射福尔吗林致痛小鼠模型[2]。该模型模拟了临床急性组织损伤所致的持续性疼痛,通过在动物一肢足背皮下注射稀释的福尔马林溶液,导致动物的行为改变如舔足,以此作为疼痛的象征,而舔足持续时间与疼痛程度成正比。
与原采用的动物模型相比,新模型中实验动物逃避疼痛刺激的舔足反射现象便于客观清晰地观察,可作为更科学的疼痛评价指标;制备简便,实验方法易掌握,成功率高;观测指标便于实验结果的量化处理;在国内其他高校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尚未见开展,系我校独创。多轮教学实践证明足底注射福尔吗林致痛小鼠模型完全可取代原有动物模型,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 重新设计实验内容
新的实验设计科学合理、方案具体清晰,涵盖预实验和正式实验两部分内容。预实验要求学生先观察福尔吗林致痛反应的经时变化,以数据绘图,并自主分析判断特征舔足反应的两时相,正式实验中则强调按随机、对照的分组原则进行的实验设计,以观察分析吗啡对小鼠福尔吗林诱发的各相痛觉反应的影响及阿片受体拮抗药纳洛酮对吗啡镇痛作用的拮抗效应。实验内容上紧密结合药理学理论教学,不仅注重对镇痛代表药吗啡的基本知识学习和掌握,还强调定性向定量、验证式向设计性的转变。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根据预实验获得的初步实验结果自行设计后续的正式实验内容,在教师帮助下进行方案优化并完成实验;实验过程涉及动物分组、给药、观察记录、数据处理与曲线绘制、统计学分析、论文型实验报告的撰写等步骤,使学生亲历一般科学实验的全过程;为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也不断优化操作环节以提高实验效率,比如将原有正式实验中全程观察舔足持续时间缩短为仅观察一相舔足反应。
改革后的实验教学目的明确,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环节和依据,学习实验设计的随机、对照、重复原则及数据的处理分析方法等,并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从而将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基本科研素质[3]。
3 优化教学方法
常规实验教学过程包括:操作前教师用多媒体进行基本原理、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的讲解,引导学生一起复习相关理论、强化专业术语的英文表达并分析实验思路;演示相关设备的规范使用;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进行数据统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处理,正确规范地书写实验报告。此外,课堂上采取一些特殊手段能有效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开展双语教学:为满足培养具国际竞争力医学人才的需要,同济大学医学院自2012年开始实施药理学实验双语教学。教师采用药理学教研室自编双语教材《Guidebook of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s》,及配套的双语实验大纲和教案,并精心制作全英文课件讲解相关实验内容,尤其强调专业词汇的英文表达。实践表明双语实验教学可有效促进学生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而在实验结果的表达中尤其突出图表的运用,也能使学生对规范化的英文学术表达形成初步认识,为今后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交流打下基础。
强调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根据预实验结果自行设计正式实验方案,而教师予以适当引导,能充分激发学生实验兴趣。通过使学生参与实验设计的全过程,以及训练他们撰写论文型实验报告,能培养学生自主科学思维的能力。
穿插互动式教学:应用讲解+示范+操作+讨论的模式,实验完成后就观察的现象、记录的数据图形与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析,并布置课后相关思考题,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与学生保持课后良好互动,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并鼓励学生书写英文实验报告及师生间的英文交流。
结合先进电子设备及统计学专用软件使实验数据分析更科学、简便和高效。
4 科学评价教学效果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包含在师生互动的教学活动之中,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满意度的评价[4]。考核成绩分析、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都是评价实验教学效果的常用手段。
“吗啡的镇痛作用”实验教学涉及药理学重要内容,仅对实验操作进行考核易误导学生只注重操作能力的训练,而忽视理论知识的积累。为完善与设计思想及教学目的相适应的实验考核体系,增加了理论知识测试,采用书面方式对实验原理、基本方法等进行双语考查,如吗啡的镇痛作用特点及机制等,并结合学生实验完成情况评分,即从实验报告(占40%)、实验操作(占40%)和实验理论(占20%)三方面综合考核,以更客观全面反映学生的实验水平,以促使他们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英文专业词汇的积累及基本科研能力的训练。
实验结束后,以问卷方式对学生进行意见征询,调查他们对改革后实验教学的反馈和评价。发放问卷调查表共150份,实际收回142份。调查结果显示:985%的学生认为新型疼痛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简便,舔足现象典型,舔足持续时间记录客观;93%的学生认为自主参与实验设计可以提高学习兴趣;91%认可学习科学分析处理实验结果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基本科研素质;73%的同学认为双语实验教学能有效加深药理学专业术语的理解和掌握的。
5 结语
改革后的“吗啡的镇痛作用”已转变为典型的设计性实验,既兼顾经典实验的代表性,又突出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要求;既强调药理学实验基本技能,又紧密结合临床需要。近年来,该项目在我校五、七、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全面推广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学模式从验证式向探究式的转变。
1 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7.
2 蔺兴遥,卑德文,许建阳. 疼痛实验动物模型的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 2007, 2(34): 146-149.
3 苏丹,成建华,陈浩宏. 紧密联系临床,改革药理学实验教学内容[J]. 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S): 146-148.
4 伍义行,胡华军,张永勇,等. 药学专业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与思考[J]. 药学教育, 2013, 29(3): 1-4
Reform in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 teaching on “analgesic effect of morphine in mice”*
SU Dan, CHENG Jian-hua,Chen Hao-hong
(Deparment of Pharmacology,School of Medicine,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同济大学精品实验项目建设专项基金(编号:1500104129)
苏丹,女,讲师,主要从事药理学教学与科研,Email: sudandan@163.com。
20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