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明显症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
2015-04-03杨娜
杨娜
无明显症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
杨娜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青岛,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康复科(杨娜)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华法林;抗凝
患者,男,62岁。因“四肢活动不便1月余”入住笔者所在医院康复科,入院诊断为:①脑梗死,双侧偏瘫,言语障碍,吞咽障碍;②高血压病2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数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视网膜脱落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史。患者入院时表现为双侧偏瘫,左侧面舌瘫,双下肢无肿胀、疼痛,下肢皮温及体温均正常。入院后常规查凝血功能正常,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双侧胫后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动脉多发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立即停止双下肢被动活动训练,并嘱患者双下肢适当制动,给予华法林(2.5 mg,口服,1次/d)抗凝治疗,并监测凝血时间变化情况,定期复查患者双下肢血管彩超,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控制在2.0~3.0。3 d后复查凝血功能显示INR正常。l周后复查凝血功能显示INR为1.87,双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右侧静脉远心段血栓形成”。此时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已被部分溶解,病情好转,继续给予抗凝治疗。2周后再次复查凝血常规显示INR为2.01,双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双下肢血管未见血栓”,停止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转入系统康复治疗。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一些患者可能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1]。据报道,美国每年新增DVT患者超过60万例,其中由DVT所致的死亡患者总数接近10万例;我国DVT患病率及确诊率近年来亦呈逐年递增趋势[2]。临床上DVT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of lower extremity,LDVT)最为常见,此病可遗留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淤滞性溃疡等,多由手术、外伤、分娩、晚期肿瘤或长期卧床等情况引起,发病率高达50%。LDVT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有研究称约有50%的LDVT患者最终会发展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症,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医师高度关注[3]。
LDVT最常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一侧肢体的突然肿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局部感疼痛,行走时加剧。轻者局部仅感沉重,站立时症状加重。通常起病急骤,患者下肢肿胀明显,同侧髂窝、股三角区疼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及体温增高,活动后加重,晚期因血栓吸收机化导致深静脉回流障碍,有侧支循环形成,部分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或发生浅静脉曲张、肿胀、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如果血管腔内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患者可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但临床上单纯依靠上述症状及体征来诊断LDVT并不可靠,因为这些症状均缺乏特异性,容易造成患者漏诊、误诊,导致LDVT致残率或致死率增加。LDVT患者确诊需要借助辅助手段提供相应依据,如CT、核磁共振、X光扫描、数字减影、静脉造影或彩超等均可发现静脉闭塞或血流中断,从而为诊断LDVT提供客观依据,其中超声诊断因简便、快捷、无创、费用低等优点,已成为各级医院检查DVT及PTS的首选方法[4]。
由于临床上有少数LDVT患者没有任何肢体疼痛、肿胀、皮温和体温增高等临床症状,只能借助血管彩超等辅助检查才能发现LDVT,如在康复过程中未行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并给予必要抗栓处理,那么在后续康复训练中血栓很可能会脱落,使患者发生再卒中、心肌梗死或肺栓塞的风险显著提高,影响患者最佳治疗时间及生活质量[5]。该患者警示临床工作者必须重视DVT及其危险性,若该患者未行常规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未及时发现双下肢血栓形成并给予对症处理,那么在后续康复训练过程中,其血栓很可能会对患者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临床对于截瘫、四肢瘫痪、手术后、脑卒中、脑外伤后长期卧床患者或患有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患者必须定期检查,排查DVT发病情况,减少脑卒中、肺栓塞、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一旦发现患者有DVT形成,须及时给予有效抗凝药对症处理。目前,深静脉血栓抗凝治疗持续时间仍有争议,长期抗凝有助于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复发以及血栓后综合征。对于简单因素如手术或静止导致的深静脉血栓,抗凝时间需持续3个月,对于特发性深静脉血栓,建议抗凝时间需持续6~12个月.对于恶性肿瘤患者,低分子肝素由于华法林,用药时间为3~6个月。对于首次发作的深静脉血栓,但具有抗凝脂抗体或两项以上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建议抗凝时间需持续至少12个月,而对于有两次深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应终身抗凝治疗。
[1]冯静波,沈莉,陈洪颖,等.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2):187-188.
[2]彭永华,孙超.10例下肢静脉血栓超声临床诊断价值[J].吉林医学,2012,33(26):5731-5732.
[3]何庆兰.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25-26.
[4]张春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8):120-121.
[5]阮坚,潘永寿,皮永前,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4):48-49.
[6]汪忠镐,张建,谷涌泉.实用血管外科与血管介入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320-323. [2015-04-26收稿,2015-05-24修回]
[本文编辑:董冰媛]
R543.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