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业业态的发展历程及其变迁
2015-04-03田侠
田 侠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 100044)
北京商业业态的发展历程及其变迁
田 侠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 100044)
自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工作重心实现战略大转移以来,北京市商业体制机制经历了不断调整变革的过程。从放开所有制控制到大规模引进外资,北京市商业业态也经历了从单一传统模式到多业态竞争并存的现代业态格局。改革开放至今,北京市商业业态的变迁成为北京市城市经济发展的反映和缩影。通过北京商业业态变迁历程的研究,试图总结北京市商业业态发展经验和规律,探寻北京市商业业态发展的未来方向。
改革开放;北京;商业业态;变迁
引言
“业态”一词来自日本,原指日本经济学界用以说明零售企业、餐饮行业等经营业态的表述,是营业的形态和效能的统一,是达成效能的手段。概括地讲,商业业态是指零售商业的店铺营业形态,即以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而选择与确定的店铺营业形态[1]。从不同的经营形态上划分,具体包括百货店、便利店、批发市场、专业店、专卖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购物中心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与世界不断接轨,短短30余年时间内,在西方发达国家经过百年积淀形成的新型商业业态,在中国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突破了世界零售业态变化的一般规律。北京作为一个商品流通发达的特大型城市,商业始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北京商业业态的变迁,更集中体现了具有中国和北京地方特色的商业业态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一、1978—1991年:国有百货为主体的业态开拓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国家工作重心战略大转移。北京作为一个古都,商业在解放前就具有一定的规模。到改革开放初期,北京市商业业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独家经营、流通渠道单一,商业网点严重不足;商业网点建设与居民区住宅建设不配套;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王府井、西单、前门大栅栏等老商业区顾客过于集中,造成压力;商品购销上“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农村集市贸易等发挥作用有限。
(一)商业网点迅速扩张
1.放手发展集体和个体商业网点
1982年,北京市除大中型商店、现代化高级旅店、粮店、饭馆等由国家投资经营外,一般本着“经济适用、布局合理、行业配套、方便群众”的原则,放手让集体和个体商业去办。发展的重点放在网点不足的地方,缺什么补什么,利用楼群空地、机关、企业、部队的临街墙院,破墙定点,积极发展集体和个体网点。截至1988年年底,全市集体商业营业点已有1.48万个,占全市零售商业营业点总数20%;个体商业营业点5.06万个,占总数的68%。集体商业和个体商业的零售额,分别占全市社会商品零售额的36.5%和8.2%,所占比例迅速提升[2]。
2.兴建国营商业网点
1981年8月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发《关于加强商业、服务业网点建设的若干规定》,要求在新建居民区和工矿区职工住宅按照比例建设商业、服务业网点。1983年1月20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批转市计委、建委和财贸办公室《关于加强商业、服务业网点建设的补充规定》,再一次强调住宅区要配套建设商业服务业网点,并且要根据地方财政情况,每年拨出一定的资金翻扩建网点。北京市结合配套网点建设,新建了劲松、团结湖、海淀科学城、百万庄等一批以国营商业为主的居民住宅区的小商业区。截至1987年年底,全市共新建和翻扩建商业网点187.5万平方米,建设了一批诸如和平商业大厦、隆福大厦、公主坟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等大中型国营商业骨干企业。
3.建设新商业中心
1982年,市人民政府在编制《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过程中,加强商业区域规划,指出“除了要改造、扩建王府井、西单、前门三个大型商业服务中心外,还要在东郊东大桥、南郊木樨园、西郊公主坟、西北郊海淀和北郊三环路附近,新建五个各具特点的大型商业服务中心”。这五个大型商业服务中心,“六五”期间开始逐步兴建并落成。1983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同意并批复《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根据批复精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扩大市区各商业中心的容量的同时,尽快地在近郊各新建区和卫星城镇建设相当规模的商业中心”,加快了通县、昌平、黄村、燕山等四个卫星城商业区的建设。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门类比较齐全、行业基本配套的新商业区。
(二)以承包经营责任制为突破口
1983年,北京市以商业服务为突破口,推进承包经营责任制,短短三个月内即成效显著。比如西单商业街实现商店承包经营后,月销售额普遍提高30%左右。1984年7月,北京市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在全国国营商业中较早迈出了股份制改革的步伐。1987年新开张的前门商业大厦,实行经理负责制、干部聘任制、职工劳动合同制和浮动工资制,使这一中型商场的经济效益一跃而居全市同类型商场前列。打破地区和行业界限的横向经济联合在这一阶段得到迅速发展,工商联营、农商联营、工农商联营使北京市的商业业态日渐丰富。
(三)最成熟的商业业态:百货商店
在城市的大扩张中,随着北京市商业网点迅速增加及经营模式的灵活放开,百货商店迅速充实了各商业网点大的商业空间。“大城市是19世纪成长起来的重要市场,它为创造发明提供了巨大的刺激力,而这些创造发明,又为发展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现代百货商店与现代城市是在一个摇篮中成长起来的双胞胎。”[3]
作为中国较早出现的基本业态形式,百货业态具有规模大、涵盖商品范围广、环境布局好等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北京商品供应不断丰富,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形成空前旺盛的消费需求,百货业成为高增长、高利润、高回报的投资新热点。“就像当初西方城市一样,城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是大型百货或百货商店群,百货业树立起零售业的主体地位,优质商业资源和消费重新向城市中心集聚,由此带来中国城市形态的‘向内转’”[4]。大型百货商场更是迅速占据中心位置,使北京走进以商业为中心的时代。北京百货商店进入鼎盛时期,成长为北京零售业中发展最成熟的业态。同时,杂货店、农贸市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总体上来看,没有突破单一业态一统天下的格局,百货商店市场份额保持在60%以上。
二、1992—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商业业态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零售业领头突进的商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呈阶段性跳跃,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业态。北京商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出现大大小小的综合超市、专业商店、便利商店、仓储商店等业态,尤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商业领域引入信息化技术后,超市尤其是连锁超市向原有的主流商业业态发起挑战,形成以连锁超市为主体的多业态并存格局。
(一)百货业态的困境及变革
随着经济体制系统改革深入推进,外资开始大规模进入,新商业业态不断迅速崛起,加上百货商店本身经营不善等,据有关统计,1996年在全国抽取的212家大型商场中,199家商场的利润出现了有史以来的负增长。1997年在249家大型商场中,利润同比下降了0.6%,亏损面达12.4%。据中华商业信息中心对239家重点大型商场的监测结果,1999年有149家商场利润出现了负增长,亏损企业达72家,亏损面近30%[1]。2000年后,中国的百货业态更是陷入了难以为继的困境。与全国数据分析相对比,北京百货业态的发展也面临同样的遭遇。
但是,基于在中国根深蒂固的渊源,百货业态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而是进入了调整和转型期。基于市场消费者需求变化,传统的柜台式单个百货商店经营模式不断实现转型。为满足消费者一站式消费需求,百货商场实现经营面积购物中心和城市综合体蓬勃发展,整体商业面积成几何数上升,百货公司购物中心化趋势明显。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巨大变革,超市、便利店、仓储式商场等多种国际先进的新型商业业态在北京都有较大发展。2000年,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型业态的市场份额已达到12%左右。
(二)“稻香村现象”背后的业态变化
老字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老字号具有独到的专有技术、品牌形象、经营服务理念、管理经验,是中华民族经济史上的重要遗产和宝贵财富。作为具有3 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名城,北京在长期的发展中,孕育了众多工商老字号,是全国老字号最多的城市之一,更是体现北京商业特色的亮点之一。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北京老字号业态经营又焕发了新机。
北京稻香村是开创老字号新经营业态的典型代表。自1984年1月稻香村重新恢复营业后,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东南亚金融危机,稻香村依然以超常的增长速度及不断吸收其他企业下岗职工,常常处于卖方市场的地位,成为当时被盛传很久的“稻香村现象”。表1反映了稻香村从1984年恢复营业到1997年的业态状况[5]。
根据以上指标数据分析增长情况看,1997年与1984年相比,销售收入增150倍,利润增166倍,产值增95倍,使用面积增83倍,平均人数增6倍,资金增924倍,税收增158倍。1994年,稻香村食品集团成立;1995年,成立商品配售中心,老字号连锁经营成为其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不断优化商业空间结构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北京呈国有、集体、个人所有制商业主体并存竞争态势,商业网络结构不断优化,商业业态发展结束单纯规模扩张模式,开始在继续规模扩张基础上,更加注重提高质量效益转变。20世纪90年代,北京市现代化商业设施大量增加。1997年,北京市以超市、便民连锁店业态呈现的连锁企业已发展到26家,拥有连锁店铺1 500余家,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达到50多家,当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80亿元。在农副产品经营上,以北京市政府推动的“菜篮子”“米袋子”工程实施为契机,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农副产品流通销售网络。这一网络以三环路为中心地带,辐射带动城里、城外千余个集贸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使城乡农副产品经营渠道更加便捷、畅通、高效,促进了北京商业业态的培育和丰富。同时,开始起步的金融、技术、信息、房地产市场发展,也给商业业态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据北京商务委等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00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 443亿元,比1990年增长3.7倍;商业增加值为222.6亿元,比1990年增长4倍,净增178.7亿元;商业税收已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商业从业人员约130万人,比1990年增加了近1倍;非公商业零售额1990年占11.7%;2000年上升到50%左右。商业在首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纵观这一历史时期,北京商业业态发展形成了大市场格局,开创了大型商场与中小型商场相互配合、综合商店与各类专业商店相互补充、市中心与社区服务商业相互支持的良好局面。百货、连锁、仓储等多业态并存,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并举,高中低档结合”的商业业态格局。但从整体上看,与国际一流城市相比,北京商业业态虽然发展形势良好,差距依然较大,还存在影响北京商业业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突出问题。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商业企业在所有制结构、资本结构上还不够合理;商业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从业人员素质、物流等服务系统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商业业态发展要求;企业发展方式转变落后于商业业态发展的集约化经营需求;由于城市商业规划相对滞后,商业设施在规模、布局上还不够合理等。
三、2001—2010年:外资商业大规模引进,业态发展各显强势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国内零售业的开放和城市商业结构的重新组合,中国商业业态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由于跨国连锁商业巨头的走进,大卖场、SHOPPING MALL等新型商业业态迸发出超强的机制拉动力量,重构并重新整合城市商业服务体系和城市商业空间结构。超越传统的百货商店、大市场经营模式,新商业业态高效率、理性的“标准化”流程成为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遵循的规则。“从沃尔玛到麦德龙、家乐福,所有的零售巨头采取全球连锁,在任何国家、任何城市,商业形象一致的,内部空间布置一样,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的管理系统、物流配送系统以及采购系统一体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了整体效率。消费者在这个空间里,购物的整体过程化为一个大的自助系统,消费的每个程序都是事先设定好的”[6]。基于缜密、完备的工业化、信息化设施体系,商业新业态将商家、商品和消费者有机捆绑在一起,直接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生活方式甚至城市运作模式。北京商业业态也呈现出“模块化”的交换和服务业态结构。
(一)外资的引进使品牌层级不断提升
1992年北京成为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商业对外开放试点城市,仅有燕莎友谊商城、赛特购物中心等中外合资零售企业。2001年,外商投资(含港澳台商投资)商业取得历史性突破,跨国零售企业纷纷进入北京。 2003年成为外资商业企业在京开店最多的一年。北京通过不断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不断丰富北京市场,有效带动了消费升级。
2004年年底进入入世后过渡期,中国取消了对外商投资零售商业地域、股权和数量的限制。此后,外资零售业由试探性经营转变为高速扩张,开店数量逐年增长。据全球最大的地产咨询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发布的2010年《零售业全球化进程》报告,世界排名前294家零售商已有120多家进驻北京,进驻率达到41%,为中国内地城市最高。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北京市外资零售业法人单位数415个,零售额531.8亿元,从业人员5.2万人,分别比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时的2004年增长2倍、2.1倍和1.5倍。据北京市商务委员会统计,从1993年的仅有2家到2009年的累计2 647家,16年间,全市外资零售店铺年均增长56.7%。仅2010年1—6月,全市新批准外资零售店铺301家,同比增长51.3%,至此,全市累计批准外资零售店铺数已达到2 948家(见图1)。
北京零售业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引进了更多的商业形态,进一步丰富了零售业态;引进了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引进了新的经营理念,促进了行业水平的快速提升。截至2010年,进驻北京的零售业态以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家居建材店等有店铺零售业态为主,其中店铺数量最多的是专卖店,其次为专业店,再次为超级市场。这些进京外资企业多数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并不断寻求扩张。如:便利店店铺数已达93家;折扣超市中的迪亚天天店铺数为83家;家居建材店中的宜家2006年自马甸迁址至望京后,营业面积增加了近2倍,成为面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分店,后又在京郊大兴、昌平开办新店,且两家新店的经营面积均超过望京店。
(二)老字号、特色商业街成为展示北京独特商业文化的窗口
在2008年评出的24个北京市优秀特许品牌中,有9个老字号品牌入选,占优秀特许品牌企业的37.5%。仅稻香村、张一元、吴裕泰等8家老字号企业的连锁店铺就达到了1 400多家,其中在外埠和海外的门店占30%以上。北京市商务委员会2009年上半年对同仁堂、稻香村、王致和等20家重点老字号企业共41个品牌经营情况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20家重点老字号企业的销售额、利润额、缴税额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老字号相对集中的原宣武区老字号销售额突破30亿元,同比增长18.9%。商务部在2006年和2010年先后进行了两批“中华老字号”认定,其中北京有117家企业入选。有26个老字号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市重点老字号企业销售额、利润额和缴税额年均增长15%以上。北京特色商业街发展也进入新时期,全市已形成了什刹海—烟袋斜街、南新仓、红桥市场、世贸天阶、潘家园旧货市场、雅宝路、马连道茶叶街等20余条风格各异的特色商业街。
(三)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
随着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兴交易模式迅速融入零售业,刷卡消费成为北京市商业业态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这一时期北京知名网购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一,发展水平更是全国领先。电子商务交易额前十位企业所实现的交易规模约占总交易规模的90%以上,领军企业在独立B2C市场和服装B2C市场中份额排名第一。网络零售发展迅速,规模处于行业领先。2010年,北京电子商务企业实现网络在京销售额157亿元,同比增长1.2倍。全国B2C销售规模排名前8位的企业中,有北京企业5家,交易规模占全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的57.7%。刷卡消费实现快速发展,全市累计发展银行卡特约商户18.5万户,较2005年增长3.5倍;刷卡消费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从2005年的27%上升到2010年的65%,提高38个百分点。
(四)结构明显升级,各业态呈均衡发展
北京商业业态结构明显升级,12种店铺零售业态和6种无店铺零售业态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发展,百货店、大型超市、生鲜超市、便利店、折扣店、专业店、专卖店等各类零售业态发展迅速,特别是具有综合功能的购物中心业态实现了快速发展。新型餐饮业态不断涌现,大众餐饮、休闲餐饮快速发展,大众快餐、酒吧、茶楼、主题餐厅、休闲餐厅等给北京餐饮市场注入了新鲜活力。拍卖、典当和租赁等特殊流通行业加快发展。在规范化、特色化、现代化、国际化建设上取得重大进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进入“十五”以来,北京连锁业步入快速成长期。商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到“十一五”末,全市共有连锁经营企业234家,连锁企业门店9 299个,比2005年增长55.7%;实现商品销售额2 133.0亿元,零售额1 625.5亿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101.0%和71.0%;13家企业进入中国连锁百强,销售规模和门店数量分别占到百强总数的15%和5%。
(五)以服务民生为主要功能,民生商业色彩浓重
在北京市政府的推动下,加强了以服务民生为根本目标的规范化菜市场建设、主食加工中心和早餐网点建设、停车引导系统改造、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培育生活服务品牌企业,开通家政服务网等,居民生活便利度有较大提升。初步构建乡村现代流通网络,已实现乡镇和千人以上大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两个基本覆盖”,实现了网络质量和配送率“两个全面提升”;启动了“家电下乡”惠民工程,开展 “一乡一集市”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总的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商业业态发展呈多样化和细分化的趋势,在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满足人民各种消费需求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北京商业业态在迅速发展过程中,往往缺乏最初的总体规划,在空间布局上缺乏科学性,业态组织化、业态管理规范、技术创新优势发挥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业态发展和变迁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速成”式的数量扩张特点。
四、北京商业业态变迁趋势分析
2011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 000.4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0 39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2 447美元),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7]。2011年12月11日,中国结束对世贸组织的保护承诺,全国市场开放。外商企业不受区域、形态的限制投资中国市场,给加快中国市场开拓的步骤带来了新的机会,商业网点必然要增加。所以,北京的商业业态又进入了一个大发展、大调整、大组合、大跨度的时期。作为密切联系消费、维系民生的重要行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支柱型产业,北京商业面临创新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以科学的城市商业规划引导商业业态发展
城市规划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不仅要通过商业管理的规划作为城市的窗口和中心,还要通过城市乡镇的建设来加快建设步伐或者是健康地发展。推进商业业态发展离不开对城市商业网点的规划。城市的规划实际上是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规划城市的商业发展的总量,包含了总量和单体的规模,以及合理的城市结构,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城市资源的有效利用,关系到整个城市发展的问题。所以,城市商业发展规划要有科学性。城市商业发展规划应适度超前,要引导生产,引领生活,树立城市形象,但也要防止过度开发。有商才能有业,有业才能聚商,没有生产的空间,商业是聚不住的。聚不住商就可能导致商业走衰。从这个角度来看,商业发展规划要超前,但也不能过度开发,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二)创新商业模式,加快业态转型升级
世界零售业态发展有一个基本规律,当人均GDP达到12 000美元时,购物中心则进入大发展时期。当前,北京市商业业态品种丰富、呈立体空间网络化分布。那么,在多业态形势下,如何发挥联合效应,分工合作,相得益彰?最重要的一点是各个发挥优势。购物中心实质上是一种多业态的结合体,按照所在地点方位不同,可以划分为城区购物中心、城郊购物中心和远郊购物中心。在购物中心的不同业态之间要有分工。百货业要紧密结合时代特点,以卖精品为主,配以高质量的服务水平,以引领时尚潮流。即在品牌、环境、功能、信誉等各方面,都要相比其他业态更胜一筹;超市则积聚了自动购物、自我服务和连锁经营的双重优势,其突出特点是廉价,所以超市要赢得竞争空间,就要发挥价格优势;专门店则是以品牌胜出,品牌上品种最多,规格最强,花色最齐备,价格最合理;便利店根本特点是时间优势,24小时营业,可以方便各类人群,价格上则要比市场价格高10%~15%;电子销售则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条件下,通过鼠标点击—送货上门—货到付款等方式经营的模式。所以,购物中心功能最齐全,拥有各种配套设施,是满足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一定高度后而出现的经营模式,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三)推进实施自主创新品牌战略
在未来的品牌战略中,要打组合拳。一方面,继续打造国内外知名品牌聚集区,争取50%左右的世界顶级零售商落户北京,使北京成为世界零售业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北京自主创新产品品牌的经营,促进北京商业“老字号”品牌创新发展,弘扬北京传统和特色商业文化。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提高总部经济聚集度、特色企业集中度和市场品牌丰富度,增强行业影响力和消费市场吸引力,促进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引领消费时尚。
(四)以便民化的业态布局满足各类消费需求
在买方市场前提下,业态的发展方向由消费者的需求决定。当下消费者更加注重购物体验过程中的商品品质和服务,更讲究品牌和文化内涵,关注健康和安全,个性化、精细化和情感需求更加突出。为使业态布局更加便民化,应该通过细分市场,调整经营结构和定位,精选经营品类,开发新的目标市场,实行品牌化、特色化经营。推广“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健全完善城镇社区和农村便民购物设施,提高城乡居民购物消费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购物设施的建筑、装潢应提高品位、突出特色。百货店品牌形象化,超市在定位上更加明确,便利店将以其便利性和个性化发展为主,同时新的业态也将逐渐形成。集餐饮、超市、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社区商业以其便民性和社交功能将迎来蓬勃发展。通过优化业态结构和完善购物设施,形成与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地位相称的业态结构和购物设施,创造安全、方便、舒适的购物环境,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
(五)强化配套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商业业态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北京市三十多年来的商业业态变迁来看,尽管制定了一些部门规章,但法规建设仍相对滞后,健全的法规制度建设是未来北京市商业业态发展所亟需的。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快建设社会化物流网络配送体系,提高各商业业态的市场响应速度和商品供给时效,降低物流成本。在各业态的经营管理中,更广泛深入地应用以信息网络为核心的高新技术。除使用条形码、POS、ERP、SCM、ECR、MIS等信息技术与管理系统,物联网、“未来商店”等更先进的系统也将随着技术的成熟和支持环境的完善在零售业逐步应用,可有力促进零售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强支撑零售业发展的配套服务能力。通过旅游休闲、会展、体育、文化等产业发展,扩大零售市场的外来消费规模。同时,在零售业的业态创新、设施建设、品牌培育、信息化、人才引进、消费促进等方面,应由各级政府给予持续的、有力的支持,以科学的法律法规引导和规范各项配套服务措施,为北京商业业态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实现在国际商贸中心城市建设中,构建起结构和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完善的业态和空间载体,不断提升商业业态健康发展对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1]范磊.商业业态知识(第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北京商业四十年》编辑部.北京商业四十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3]佐藤肇,高丘季昭.日本现代百货店[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
[4]李程骅.挑战“沃尔玛化”:中国城市商业业态的战略选择[J].社会科学,2005(12):26-31.
[5]严元俊.稻香村是怎样火爆起来的[J].北京党史研究,1998(4):60-62.
[6]托马斯·K·麦格劳.现代资本主义——三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者[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7]任峰.2011年北京地区人均GDP超1.2万美元[N].新华网,2012-01-19.
(责任编辑:蒋 琰)
Development of Beijing’s Commercial Activities and Its Changes
TIAN Xia
(Party History Research Office of Beiji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Beijing 100044,China)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1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determined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licy of reform and opening-up,and the strategic shift of national work center,Beijing’s commercial system has gone through a process of constant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change.From the looseness of ownership to the large-scal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capital,Beijing’s commercial activities also experienced from a single traditional mode to the multi format competition modern format pattern.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the change of commercial activities becomes the reflection and epitom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Beijing.Through the research on Beijing commercial activities change process,this paper summarizes Beijing commercial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rules,and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exploring Beijing’s commercial activities development.
reform and opening-up;Beijing;commercial activities;changes
2015-04-02
田侠(1978—),女,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处副处长。
F727
A
1008-2700(2015)04-00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