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链孢霉的综合防控技术

2015-04-03熊维全

食药用菌 2015年2期
关键词:孢霉孢子粉菌袋

熊维全



链孢霉的综合防控技术

熊维全

(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所,四川 成都 611130)

链孢霉;防控;技术

链孢霉又叫脉孢霉,是食用菌生产中的重要竞争性杂菌。链孢霉菌丝顽强,繁殖迅速,适宜温度条件下孢子萌发时间短,初期菌丝稀疏,较淡,呈绒毛状,后期形成大量棉絮状菌丝,2天左右形成馒头状孢子团,向空间弹射大量白色或粉红色分生孢子。链孢霉一旦大爆发,便成灭顶之灾,如处理不及时,将会导致菌种或栽培袋全数毁灭,还造成场地污染,严重时停工停产,危害极大。

1 发生特点

1.1 发生症状

被污染的菌种或菌袋,初期长出灰白色纤细菌丝,生长速度很快,几天后在瓶口或袋口形成白色或橘红色猴头状凸起的孢子团。成都平原链孢霉多变异为白色,稍一抖动或经风一吹,其孢子粉四处扩散,无孔不入。伴随着链孢霉菌丝生长所产生的大量热量,其培养料的温度明显高于周围未被感染的菌袋,同时散发出浓浓的酒糟味。

1.2 发生规律

链孢霉发生在熟料栽培,一般不传播生料或发酵料。链孢霉生活能力强且生长速度快,特别适合于高温高湿的条件下滋生。15~30 ℃下孢子萌发最快,25~36 ℃下生长最快。链孢霉从菌丝萌发到孢子粉形成仅需2~3天,可在短时间内污染整个场地。

过去认为链孢霉发生在夏秋季节,通过调查发现其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甚至在高海拔冷寒地区也会爆发成灾。

2 发生原因

链孢霉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主要侵染熟料,温度10 ℃以下时一般不能形成侵害。其发生为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培养料灭菌不彻底

以玉米芯、甘蔗渣为原料的配方,装袋前材料预湿不够,致使培养料灭菌不彻底。

2.2 接种操作不当

接种室、接种箱消毒不彻底,接种人员不遵守无菌操作规程,棉塞受潮后没有及时更换,菌袋有破损未及时修补,接种用的菌种带有链孢霉菌等。

2.3 培养条件不适合

培养室的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和通风不良导致链孢霉发生和传播。

此外,场地设计不当,如原料堆放与接种室、培养室相隔太近,或场地卫生太差等,也易造成链孢霉的发生为害。

3 预防措施

食用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要增强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意识。要做到标准化生产,科学规范操作,每个生产环节把好关。

3.1 搞好场地的清洁卫生

生产场地要保持干净清洁,及时清除污染的菌袋和废旧菌渣。材料存储间、拌料间要设置于接种室、培养室的下风。并做好场地的防虫、防鼠工作。

3.2 培养料处理

配方中以玉米芯、甘蔗渣为原料的,装袋前一定要使其充分湿透。在高温季节,尽量降低玉米粉的使用量,适当提高培养料酸碱度。

3.3 菌袋出灶消毒

保持灭菌间与接种室地面干净,并用1 000倍高锰酸钾溶液湿润地面,避免灰尘飞扬。出灶前,灶内菌袋温度达60 ℃左右时要掀开一条缝,点燃气雾消毒剂或链孢一熏净,趁冷热空气交换时将气雾消毒剂吸入灭菌灶,使菌袋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

3.4 接种前消毒

接种室提前用链孢克星喷雾消毒,菌袋进入接种室后用链孢一熏净烟雾剂熏蒸消毒。

3.5 规范接种操作

接种室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进行,接种人员切忌在生产场地随意走动。发现破损菌袋要及时修补。

3.6 做好培养阶段管理

菌袋搬入培养室前,可用硫磺或高硫蜂窝煤熏蒸消毒2天,而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菌袋培养时温度不能太高。

4 发生链孢霉后的控制措施

一旦发生链孢霉侵染,不可听之任之,务必采取措施进行控制,以避免其大规模爆发。

4.1 当发现菌袋温度异常或者有酒糟味时,有可能发生了链孢霉,此时需及时翻袋清除污染菌袋。对已经产生孢子粉的菌袋要用消毒酒精浸透棉球包裹住孢子团,并清理出培养室,与未污染的菌袋彻底隔离。用此方式发现一袋清理一袋。

4.2 如果菌袋污染链孢霉比例较高,则要抓紧时间趁孢子粉尚未大量弹射前重新装袋灭菌,并适当提高培养料的酸碱度。

4.3 发生过链孢霉的培养室或菌棚要及时密闭,用漂白粉或硫磺熏蒸消毒。

成都市科技局“以精深加工为核心的食药用菌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项目

熊维全(1974-),男,四川射洪人,高级农艺师,从事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推广工作

S646

B

2095-0934(2015)02-126-02

猜你喜欢

孢霉孢子粉菌袋
被孢霉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和秸秆降解的影响*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开展科技服务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防治链孢霉技术探究
东北林业大学成功研发“袋顶出耳技术”
同仁堂牌 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
同仁堂牌 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
同仁堂牌 破壁灵芝孢子粉胶囊
桃色顶孢霉代谢产物对绿豆白粉病的防治作用
固定菌袋插杆
食用菌链孢霉发生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