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气候调控设施栽培银耳的技术及效益分析

2015-12-02江善赐孟冰祥叶德彪

食药用菌 2015年2期
关键词:耳片小气候银耳

江善赐 孟冰祥 叶德彪



小气候调控设施栽培银耳的技术及效益分析

江善赐1孟冰祥1叶德彪2

(1.福建省古田县气象局,福建 古田 352200;2.福建省宁德市气象局,福建 宁德 352100)

简介银耳生物学特性,研究银耳现代化设施和智能化装置与配套的气象因子调控技术,包括场地选择、耳房建造、保温装置和小气候调控设备的安装等。运用气象因子调节控制银耳生产,把握银耳的生物学特性与气象因子变化的关系,控制好生产关键环节的温度。利用该项生产技术,银耳批次增加,产量增加,品质优化,效益提高。

银耳;小气候调控;设施栽培

银耳(Berk),又名白木耳、雪耳,是我国著名的食药兼用菌,历史上曾被列为“宫廷贡品”。随着银耳生产技术的发展,现已成为都市酒楼餐馆和百姓喜庆宴席上的美味佳肴,是大众化滋补食品,倍受国内外市场欢迎。

当前,银耳人工商业化栽培的方式,主要是袋料室内外层架栽培,尚属“靠天吃饭”。由于银耳生物学特性与其他菇类差别很大,整个生产周期仅35~40天,其栽培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极为密切,对生境敏感性强,稍遇气候变化,管理不能紧跟,2~3小时内就会遭殃,导致栽培失败,损失惨重。适时调控小气候环境成为银耳生产发展的关键问题。

1 银耳生物学特性

1.1 温度

银耳属中温型菌类,菌丝体由伴生菌香灰菌丝和银耳纯菌丝两者混合构成。其混合菌丝体,在15~30 ℃范围内均可生长,以23~26 ℃为适。低于20 ℃时菌丝生长缓慢,长势不旺;超过35 ℃生长停止,39 ℃时菌丝体即死亡。子实体分化发育温度范围为18~28 ℃,以23~25 ℃为适。高于28 ℃时接种口吐出黑色水珠,耳基变黑,引起烂蒂;低于18 ℃时穴口吐出白色晶状粘液,也会导致耳基霉烂。

1.2 水分

培养基含水量为60%~65%,空气相对湿度幼耳生长阶段宜80%,中耳期90%~95%,成耳期90%。高于或低于上述湿度,均不利其生长发育,甚至会引起烂耳。

1.3 空气

银耳为好氧真菌,尤其是长耳阶段,如果菇房通风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偏高,则子实体展片不好,还会出现畸形。

1.4 光照

银耳菌丝体生长阶段不需光照;子实体生长阶段,若白天光照在200勒克斯以下,则夜间打开日光灯照射,促使耳片增厚,色泽洁白,品质好。

2 小气候调控栽培的设施与装备

2.1 场地选址

海拔4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所选的场地应冬暖夏凉、四周宽阔,远离住宅区、医院、公厕、垃圾场等,防止污染;在5米以内无酱制、酿造、发酵、腌渍等加工场所,防止微生物感染;500米以内不得有石灰厂、煤场、磷矿、沙石加工场等扬尘和飘灰作业场所,以及化肥厂、化工厂等空中排烟厂房。场地上水源不得有造纸和钨矿炼制厂、石板材切磨厂,以及造纸厂等浆液的排放污染。

2.2 耳房构建

菇房应坐北朝南,规范化栽培房内部规格为宽4.5米、高3.6米、长12米,中间设两条1米宽的走道,走道上方各开3个通风窗。房内设宽0.45米、长10米、高3.3米的培养架,分隔成12~13层排袋架。每个栽培房可摆放银耳栽培袋4 000个左右。

2.3 保温装置

栽培房四周用空心砖砌成,内壁采用聚脂喷涂,厚10~15厘米,作为保温层;保温层顶采用厚10厘米的泡沫板装订,地面铺水泥。此等菇房冬季栽培,外界自然温度在5~10 ℃时,房内仍然能保持20~23 ℃,银耳能正常生长。

2.4 小气候调控装备

每个菇房安装6千瓦制冷机组1台,超声波微喷机组1台,自动进、出排气扇各1架;房门口安装终端显示器、调节器、气象数据采集器各1台,构成气象因素自动调控配套装置。安装由彩色显示屏(带触模)、控制板和传感器探头组成的PLC可编程序电脑控制箱,可控制菇房内的温湿度、CO2浓度,以及自动化霜。银耳栽培房“气象传感器”参数:温度传感器,型号HMP45D,测量范围-40~60 ℃,工作电压7~35伏直流电,精度误差±0.2 ℃(10~30 ℃);湿度传感器,型号HMP45D,测量范围0.8%~100%,工作电压7~35伏直流电,精度误差±2%RH(0~90% RH)、±3%RH(90~100% RH);采集器,型号ZQZ-F,工作电压12伏直流电。

3 运用设施调控气象因子的技术

3.1 银耳生物学特性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运用气象因子调节控制银耳生产,首先应把握银耳的生物学特性对气象因子变化的反应。银耳生长的不同阶段,对温、湿、气、光等气象因素变化的反应是有所不同的。

菌丝生长阶段,最适温度为23~26 ℃,≤20 ℃时菌丝生长缓慢、稀疏;空气相对湿度最适为65%~70%,湿度≥80%时易受霉菌污染;CO2浓度以0.03%~0.04%为最适,≥0.08%时长速趋缓,表现稀疏纤弱;最适光照强度为100~150勒克斯,≥200勒克斯菌丝生长慢,长相细长、稀薄。

幼耳分化阶段,最适温度为21~23 ℃,≤18 ℃时接种口吐白粘液,≥26 ℃时接种口吐酱色水珠,均会引起耳基腐烂;空气相对湿度最适为80%~85%,≥90%会引起烂耳;CO2浓度以0.04%为适,≥0.08%会结团成拳,展片不齐;最适光照强度为260~300勒克斯,≤250或≥300勒克斯时,耳片变薄。

子实体发育阶段,最适温度为23~25 ℃,≤22 ℃时长势缓慢,耳片稍厚,≥26 ℃时发育停止,耳片偏萎;空气相对湿度最适为90%~95%,≤80%时生长停止,耳片萎黄,≥95%时耳片偏润,易引起烂耳;CO2浓度以0.06%为适,≥0.1%时耳片扭曲,出现畸形;最适光照强度为400~500勒克斯,≥500勒克斯时,耳片长势偏慢,片薄色白。

成熟采收时期,最适温度为22~24 ℃,≤20 ℃时熟期推迟,耳片偏薄,≥26 ℃时虽生长正常,但色泽偏黄;空气相对湿度宜保持在80%,≤75%时耳片干缩,≥85%时易引发烂耳;CO2浓度应维持在0.03%,小于此浓度时,耳片会干缩,≥0.1%时则耳片收缩,呈现萎黄;最适光照强度为500~600勒克斯,≤450或≥600勒克斯时耳片均缩小,色泽偏黄。

3.2 调控的关键

银耳常规栽培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不适。银耳适应温区范围较窄,生长期适温范围一般在20~26 ℃,幅度仅6 ℃。极限温标上下温差只有2 ℃,超出极限温标时就可能出现生理性病变,导致栽培失败。为了便于控制设施栽培的极限温度,特绘制曲线图(图1)。

3.3 银耳生产的气象因子程控技术

气象因子是银耳栽培的重要外部条件,要实现银耳稳产优质,需要规范生产管理技术,通过气象调控实现内因与外因的有效统一,获得理想效果(表1)。

表1 银耳设施栽培规范作业与气象因素程控表

4 新技术实施的效应

本项目实施试验点在大桥镇建宏农业开发公司沂洋银耳生产基地,建有32个银耳栽培房,其中气象设施调控栽培房3个,其效应如下。

4.1 生产批次增加

利用现代化配套设施,调控温、湿、气、光等气象因素栽培银耳,全年可生产6批,比常规生产的4批增加2批。

4.2 生产量增加

生产基地3个试验房,每个菇房的银耳栽培量为:每房6批×每批4 000袋=2.4万袋,比常规栽培每房4批×每批4 000袋=1.6万袋,增加了8 000袋。由于小气候程控栽培出耳率高、产量高,平均每袋鲜耳产量为900克,比常规栽培的800克,提高12.5%。

4.3 品质优化升值

设施栽培气象控制,创造最佳生态条件,使银耳子实体始终处于合适的环境生长。因此朵大,形美,品质好。试验点采收的产品,其干品每千克均价达52元,比常规48元增加4元,增幅为8.3%(表2)。

表2 银耳气象因素控制栽培与常规栽培的产品比较

注:鲜品按10︰1折为干品。

4.4 社会效益提高

运用气象调控进行银耳规范化设施栽培,还必须发挥气象服务相应的农业配套功能。古田县气象部门除了利用电视台作视频定期气象预报外,2014年2月在各生产区建立10个LED滚动屏,全天候预报气象情况;每周还利用电讯和网络短讯,开展农业气象预报与专家建议专项服务,组织食用菌专家根据一周气象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诸如银耳为主的食用菌管理技术建议,于当天直通广大菇农手机端,构建现代农业气象服务网络新体系。如今银耳生产企业和菇农已形成习惯,每周一17时后专候手机气象信息,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尤其是2014年秋季3次台风期间,菇农依据专家建议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了因气象灾害带来的300余万元损失。

福建省气象局2013基层青年科技专项项目

江善赐,男,福建省古田县气象台台长、工程师,毕业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从事气象行业工作28年。E-mail:jsc3618@163.com

S646

B

2095-0934(2015)02-118-03

猜你喜欢

耳片小气候银耳
非比例多轴载荷耳片的疲劳分析方法
“引水工程”对克拉玛依局地小气候的改善
民用飞机耳片结构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三维模型耳片接头几何参数敏感性分析
春夏滋补靠银耳
银耳雪梨羹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好银耳是微黄色的
不同坡位对毛竹林小气候及地上生长的影响
含孔边套筒的厚截面复合材料接头耳片强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