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现代科技确保控烟常态化
——访北京控制吸烟协会会长张建枢
2015-04-03许方霄
◆本刊记者 许方霄
2015 年8 月21 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爱卫会办公室、控烟协会联合召开北京市控烟志愿者总队成立暨控烟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通报会。北京控制吸烟协会会长张建枢说,北京市控烟志愿者总队的成立,是落实《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以下简称《控烟条例》)社会共治原则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标志着北京市控烟工作进入规范化、常态化、社会化的阶段。在今后的控烟战役中,又该如何实现控烟工作的常态化?张建枢就此接受了本刊专访。
控烟成效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自2015 年6 月1 日《控 烟 条 例》正式施行以来,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张建枢说,之前所有人都认为控烟很难,但《控烟条例》出台后,北京市民都特别支持,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其中原因,张建枢认为主要有3 点原因:天时、地利、人和。
张建枢表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领导以身作则,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而杭州、上海、广东、深圳等省市都已为控烟立法,这是天时。“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和建设中的国际化大都市,应该要在全国领先,创全国首善之区,这是地利。”张建枢还指出,人和则指百姓对吸烟有害健康形成共识,尤其是百姓对二手烟危害这根神经更是敏感。“清华大学最近的一个实验报告表明,室内空气污染是室外大气污染的4 倍。室内的污染来自于哪儿?烟霾是第一位!”张建枢表示,“烟霾猛于雾霾”在社会上已经逐渐形成共识。“天时、地利、人和,这3 个因素共同作用,使《控烟条例》一出台就得民心、顺民意,执行起来还是很不错的。”张建枢说。
“北京市控烟效果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甚至参与法律的制定者也都觉得超过了预期效果。”张建枢说,世界卫生组织驻金砖五国的代表前来北京考察控烟情况,指出《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符合《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要求,并盛赞室内全面禁烟完全符合《国际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制定的初衷。“他们根据其他国家控烟进展的情况,赞誉北京市控烟工作的发展非常健康,对全中国甚至全人类的控烟事业都有帮助。”张建枢不无骄傲地说。
多管齐下,保控烟工作常态化
“北京市控烟工作要形成常态化,还得靠执法人员的充分动员。”张建枢说,北京市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总数也就1000 多人,除了担负着控烟执法的任务之外,还承担着饮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病保护等其他卫生执法任务。“前一段时间,卫生监督部门集中力量进行了控烟执法,力度空前,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任何一项工作都不能偏废,因此卫生监督执法人员不可能长期监督。”张建枢表示,北京的控烟工作还有一个特点——重单位轻个人。“这种执法模式涵盖更准确,也易操作。”张建枢指出,吸烟是个非常短暂的过程,如果机械地等执法人员到达所在地,吸烟这个行为早已结束,根本没有办法实现监督执法,因而必须让单位承担起主体责任。“8 月~11月,全市将重点对16 个区县的医疗卫生机构、体育馆、火车站、长途汽车站、KTV、网吧、写字楼、旅馆等公共场所开展控烟暗访工作。”张建枢说。
张建枢表示,把舆论的力量变成社会动员是北京屡试不爽的经验。“志愿者拥有巨大潜力,如今已成为北京的一张名片。”张建枢说,本来打算在全市招募控烟志愿者1000 人,但截至7 月底,报名人数竟达到1 万多人!经规范化培训后,这些志愿者将佩戴统一标识,根据控烟主管部门的安排,开展控烟场所巡查、劝阻、举报、宣传等志愿活动。
此外,张建枢还说,下一阶段,除了社会报名的志愿者以外,北京市控烟协会还准备于年底将各单位的控烟管理员全部纳入志愿者系统。“用互联网+的思维,将无烟北京微信平台的功能开发出来,让所有志愿者都参与其中。当遇到投诉举报的情况,可以直接将信息发给举报单位的控烟管理员。随后,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就要着手调查处理,查处投诉举报,这样能使志愿者的服务更高效,也能确保监管更准确,执法力度更精准。”张建枢说。
张建枢最后表示,自己对《控烟条例》的稳步推进很有信心,他说:“我们对今后的控烟工作会做到宣传声势不减,执法力度不减,高压态势不减,明年还将推广戒烟大赛,尽可能避免《控烟条例》将来流于形式的情况发生。”张建枢表示,烟瘾是一种物质依赖症,在发达国家,戒烟贴、戒烟糖、处方药等已经被证明戒烟效果明显,但这些方式在我国应用得还不普遍。张建枢透露,他们已经和一些厂家联系,希望不久后能以活动的形式,用戒烟贴、戒烟糖帮助有戒烟愿望的烟民成功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