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2015-04-03张娜

上海蔬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曲叶青枯病整枝

张娜

(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农业办公室 310021)

·栽培技术·

番茄长季节栽培技术

张娜

(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镇农业办公室310021)

大棚栽培是瑞安市番茄生产的主要方式,全年大棚番茄种植面积750hm2,但采收季节过于集中,效益不稳定。为进一步提高番茄栽培经济效益,在上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大棚番茄优质高效长季节栽培技术研究,以延长番茄生长期和结果期,改善蔬菜市场的淡季供应。

1 品种选择

番茄长季节栽培生长期达8个月以上,应选用无限生长型品种,并具有耐低温弱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抗病性突出、长期结果性好、高产等特点,如以色列189、托马雷斯、倍盈、齐达利、浙杂502和浙杂503等。

2 培育壮苗

瑞安市番茄长季节栽培一般在8月下旬9月上旬播种,采用营养钵或穴盘育苗。选择通风、阴凉、地势较高的地块作苗床,及时清理苗床并适当熏蒸闷棚,杀灭病菌和害虫。育苗土要充分消毒,出苗后及时喷洒普力克预防猝倒病。育苗期间苗床覆盖40~60目纱网,严防烟粉虱传播病毒,并在苗床中悬挂黄板监控烟粉虱发生情况。加强水分管理,培育壮苗。

3 整地定植

根据番茄生育期长短和土壤肥力状况调整施肥量,结合整地每667m2沟施优质有机肥5000kg(有机质含量9%以上)、过磷酸钙30kg、硫酸钾30kg,深翻25~30cm。筑畦宽(连沟)150cm,跨度6m大棚筑畦4条、跨度8m大棚筑畦5条。10月上中旬选晴天上午定植,每畦栽2行,株距35~40cm,667m2保苗1800~2250株。定植后及时浇定植水,促进缓苗。

4 田间管理

4.1温度管理

棚温白天控制在22~26℃、夜间10~15℃。湿度大时,可根据温度适量放风排湿,保持空气相对湿度60%~70%,以防徒长。结果前期正处在低温短光的冬季,增光、保温、调湿极为重要,可通过多层覆盖提高棚温。除调节棚温外,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0%左右;增施二氧化碳气肥,浓度达到1000~1500mg/kg;采用透光性好的功能膜,保持膜面清洁;有条件的,可增挂反光幕,尽量增加光照强度和时间。随着天气转暖,3月份以后,如夜间低温不低于12℃,要及时通风。

4.2整枝打杈

采用单干整枝,也可采用改良式单干整枝。结合整枝绑蔓,摘除下部老叶、病叶,并进行疏花疏果。采收2~3穗果后,摘除底部老叶、病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防止病害蔓延。整枝打杈尽量选在晴天进行,番茄植株用细竹竿插架支撑搭成篱形架。

4.3保花保果

为防止落花落果,花期加强温度、水分等环境条件管理的同时,可采用防落素(坐果灵)1200~1500倍液处理花,即1g兑水1.4~1.5kg。喷施时需掌握好温度及喷花的部位。当1个花穗有2~3朵花开放时,使用小喷雾器喷花蕾和近花蕾的花柄,切勿把防落素液喷到植株嫩叶及生长点上,否则会发生药害。早上露水未干和高温天气晴天中午不宜喷。根据生长势及时整枝,调整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及时疏花疏果,一般1、2花序留3个果,第3花序以上留3~4个果。

4.4肥水管理

根据土壤肥力及植株生长状况及时追肥,分多次随水追施。667m2产番茄5000kg,需吸收有效氮18kg、有效磷17kg、有效钾34kg。追肥主要以氮和钾为主。土壤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区,应针对缺素的状况增加追肥的种类和数量。

定植后至坐果前一般不浇水,以利蹲苗。当第1穗果核桃大小、第2穗果豆粒大、第3穗花刚开花,即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进时再浇水,每隔10~15d浇水1次,结合浇水进行追肥。1~2月份气温较低,应尽量少浇水、浇小水,以防降温影响生长发育。随着果实膨大,需肥水增多,应适时浇水追肥。

4.5病害防治

瑞安地区番茄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病害(如青枯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真菌性病害(如晚疫病、早疫病、灰霉病)和病毒病(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应优先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其次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建议与水稻、水生蔬菜轮作,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整地筑畦前进行土壤处理,利用高温进行闷棚处理,有效减少土传病害危害。

4.5.1青枯病选用抗青枯病品种,如浙杂203、浙杂204等;也可选用抗青枯病砧木嫁接,如浙砧1号。田间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病穴灌注2%福尔马林液或20%石灰水消毒,发病初期灌施100~150μg/g农用链霉素2~3次防治。

4.5.2番茄细菌性髓部坏死病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避免氮肥施用过多。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烧毁,并用石灰或甲托处理土壤。可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新植霉素40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喷雾防治,每10d左右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4.5.3早疫、晚疫和灰霉病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番茄植株的抵抗力;改进施药技术,提高防效,减少药害;每次喷药前清除老叶、黄叶、病叶、病花、病果,减少菌源基数,利于植株下部通风透光。喷药要周到,及时发现中心病株及早防治。施药时抓住3个位置,一是中心病株周围,二是植株中下部,三是叶片背面,隔5~7d用药1次,连续用药几次。注意治养结合,合理添加叶面肥,及时补给营养。

4.5.4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选用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如齐达利、浙杂502、浙杂503和瓯秀806等。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条件调整播期,避开病害高发期;培育无病无虫壮苗,降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对番茄生产的影响,在远离烟粉虱和病毒病发生区域集中育苗。

·栽培技术·

联系电话:0577-65478439。

猜你喜欢

曲叶青枯病整枝
侵染番茄的曲叶病毒检测及遗传变异分析
整枝与密度互作对冀棉95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番茄整枝有技巧
试析薄皮甜瓜整枝技术
浅析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防治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吐鲁番地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控技术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策略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BiologGENⅢ微孔板在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生防细菌鉴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