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杏鲍菇废菌渣2次利用生产双孢蘑菇试验*

2015-10-13韦有照宋卫忠

上海蔬菜 2015年6期
关键词:双孢菇赣榆培养料

刘 炜 韦有照 宋卫忠

(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蔬菜技术指导站 222100;2连云港市赣榆区植保植检站;3连云港市赣榆区蔬菜研究所)

·食用菌·

杏鲍菇废菌渣2次利用生产双孢蘑菇试验*

刘炜1韦有照2宋卫忠3

(1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蔬菜技术指导站222100;2连云港市赣榆区植保植检站;3连云港市赣榆区蔬菜研究所)

本试验利用废菌渣栽培双孢菇,通过选择3种以杏鲍菇废菌渣为主要培养料与常规草料配方进行试验研究,探索出了省工、节本、高效的配方及主要栽培技术,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废菌渣;生产;双孢菇;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新鲜的工厂化杏鲍菇废菌渣,未发霉的、干燥优质牛粪,未发生霉变和腐烂的稻草并切碎,以及石灰、水、消毒剂、农膜、杀虫板等。供试双孢菇品种为双孢菇菌种W192。

1.2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河西村(1个点)、金山镇红庄村(2个点)大棚内。试验设4个处理(具体配方见表1),每个处理小区实际播种面积30m2。

表1 不同处理培养料的配方

1.3培养料发酵

培养料发酵采用2次发酵法,常规草料处理较杏鲍菇废菌渣提前发酵。

1.3.1培养料1次发酵(1)常规培养料1次发酵:8月20日建堆,建堆流程:秸秆预湿→牛粪预湿→翻堆→添加辅料→再翻堆→建堆。堆积发酵,提前将秸秆和牛粪喷水淋湿直至完全淋透,草料、牛粪、石灰充分拌匀,而后间断多次喷水,每次喷水要适量,含水量达70%后建堆,堆高1.2~1.5m、宽1.5~2.0m,覆盖塑料布封闭。8月25日料温达到68℃,揭开塑料布适当通风,保持堆温55℃左右,2d后(8月27日)第1次翻堆,使堆料均匀、疏松,9月1日加入磷肥进行第2次翻堆,9月6日加入生石灰进行第3次翻堆,9月10日4次翻堆后再发酵3d结束。此时培养料含水量61%,pH值7.5,9月14日运到棚内进行2次发酵。(2)杏鲍菇废菌渣培养料1次发酵:9月7日建堆,提前将废菌包破碎加入牛粪然后淋透水,加入专用复合肥、石灰,使其充分拌匀,水分达到65%时建堆,堆高1.2~1.5m、宽1.5~2.0m,用塑料布封闭,第2d温度开始上升,第3d料温达70℃时进行第1次翻堆,然后料温保持55℃左右。2d后进行第2次翻堆,此时加石灰调节pH值为7.5、含水量70%,废菌渣发酵7d后(9月14日)进行2次发酵。

1.3.2培养料2次发酵9月14日把培养料翻堆拌匀,及时运送到菇房集中堆放,厚度50~60cm,将菇房、地面喷湿,若料面过干应喷水、过湿则应加大通风,盖上覆盖物,封闭棚室,让其自然升温使料温升到50℃,保温发酵2d,料温上升至60℃时维持8h,再将料温降至50℃左右维持2d,使培养料进一步腐熟,然后盖好棚室遮阳被,适当通风使室内温度缓慢下降,料温降到28℃时即可播种。这时培养料有1种浓郁的香料味,无氨味和其它异味。2次发酵需5昼4夜。

1.4接种及发菌管理

1.4.1播种播前料温保持在28℃。9月21日将优质未老化、生长旺盛的双孢菇菌种采用层播方法均匀撒在料面上,使其充分接触料面,每m2用种1.5包。

1.4.2发菌期管理播种后2~3d紧闭门窗保湿,视情况可酌情少通风,4~6d后适当增加通风,菌种已长出料面3~5cm、菌丝布满料面后,每d通风1次,10d后逐渐增加通风量,降低料面水分,空气湿度控制在80%左右,促进菌丝向料内生长,18~20d后菌丝可长到料底部。

1.4.3覆土待菌丝发到培养料厚度的2/3处后可进行覆土,覆土厚度2.5~3cm。选择未种过食用菌的地块,取其表层10cm以下土壤,要求土壤保水性和透气性好、土粒直径1~1.5cm,每100m2用土2.5m3,加入石灰30kg、稻壳50kg,pH值调至7~8,含水量为20%。覆土后3d内保持空气湿度85%~90%,之后加大通风量促使菌丝向土壤生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加大通风量,降低湿度,防止菌丝徒长。

1.5出菇管理

覆土后11d,土粒间长出菌丝时及时诱导出菇,通过喷水促使菌丝扭结形成原基,喷水量以土层湿透而不漏入培养料内为宜,同时加大通风量。当菇蕾长到黄豆大小时能够及时吐水,保持土壤呈湿润状态,从而满足子实体生长所需的水分和湿度。子实体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6~20℃,温度高时加强通风和喷水,空气湿度控制在90%左右。喷水掌握晴天喷、阴雨天不喷的原则,做到高温不喷、采收不喷、采收后菌丝变粗重补水,以诱导下1茬菇生长。双孢菇生长和菌丝生长都不需要光照,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0.1%左右。菇盖直径3~4cm时及时采收,采收前1d停止喷水。

2 结果与分析

2.1菇期与产量

由表2可知,利用菌渣替代常规草料,出菇时间可提早2~3d,延长冬季出菇时间2~6d,每m2增加双孢菇产量0.27~0.63kg。菌渣培养料的菌丝发菌速度、生产时间和产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以配方2的产量最高,配方3次之。各个处理之间产量差异显著,配方1、配方2、配方3分别较对照增加3.06%,7.14%、6.12%。

表2 不同培养料配方的菇期和产量

2.2效益分析(见表3、表4、表5)

表3 不同培养料配方的成本

表4 不同营养料配方的用工成本

表5 不同营养料配方的经济效益

(1)培养料成本与投入:按当时市场价格核算,废菌渣180元/t、稻草250元/t、牛粪400元/t、石灰600元/t、石膏600元/t、过磷酸钙500元/t、复合肥3000元/t。(2)培养料用工:不同处理播种后用工相同,差别主要表现在对照处理的1次发酵用工明显多于其他3个处理。由表3、表4、表5可知,采用杏鲍菇废菌渣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双孢菇,每m2可节约材料费用4.18~6.72元、节约用工费用1.8元,增加产量0.27~0.63kg,综合效益每m2增加10.39~10.82元。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杏鲍菇废菌渣作培养料与常规培养料处理双孢菇产量差异显著,综合生产利润极显著,但配方1和配方2间差异不显著,配方3与配方1、配方2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利润从高到低依次为配方3>配方1>配方2>ck。利用废菌渣生产双孢菇利润较对照增加66.82%~69.58%,其中以配方3的生产利润最高,建议示范推广。通过实际操作,杏鲍菇废菌渣作为主要原料生产双孢菇具有省工、省时、操作简单、降低成本、效益好等优点,每m2可节约材料费用4.18~6.72元、节约用工费用1.8元,增加产量0.27~0.63kg,综合效益每m2可增加10.39~10.82元,建议在生产中可广泛应用。

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杏鲍菇菌渣栽培蘑菇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SXGC(2014)123]。

猜你喜欢

双孢菇赣榆培养料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双孢菇饼干的生产工艺
草菇出菇为何怪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今年冬天赣榆下雪了
赶着时间卖的双孢菇
郯城双孢菇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