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昕哥从下岗工人到“虎纠话”节目主持人

2015-04-03洪乐

福建人 2015年11期
关键词:华侨福州民俗文化

本刊记者 洪乐

“拱舔拱迪,拱最拱会(说天说地,聊这聊那)。”对于《攀讲》节目中这句经典的男女主持人对白,福州的电视观众一定不会陌生。依昕哥,就是这个方言节目的主持人。

会说方言,也是一技之长

在节目中,依昕哥眉目开朗、声音洪亮,一颗足够彰显个性的光头,让人印象深刻。

能主持福州方言节目,“虎纠话”自然是说得极好的,许多人因此以为依昕哥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其实,他是个石狮人,会说的方言也不止福州话,闽南话、仙游话都讲得很溜。

这与依昕哥儿时的生活经历有关。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6岁跟随父母到福州。后来由于父母分别在福州、仙游工作,他就开始了两地“走读”的生活。到了暑假,父母又将他送回闽南老家。这样一来,依昕哥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多种福建方言。

学生时期,依昕哥很调皮,学习成绩总上不去。父亲责骂他,可是亲戚却看出了他在方言上的天分,说方言说得好,也是一门长处。这还真被说中了。

2007年底,一位朋友告诉依昕哥:福州电视台正在筹备一个方言节目,叫《攀讲》,要招一名40岁左右的男主持人,要求福州话说得好,并且精通福州民俗文化。朋友觉得他很合适,鼓励他去试一试。

就这样,从2008年3月,依昕哥正式上岗主持直到现在。

依昕哥,本名杨昕,1968年生,泉州石狮人,福州电视台生活频道方言节目《攀讲》主持人。

一个民俗文化爱好者

早期的《攀讲》是个民俗节目的大杂烩,几乎将所有福州的民俗文化介绍了个遍。在节目中,经常能看到依昕哥对福州的民俗文化和历史典故张口就来。

还没进入《攀讲》节目组之前,依昕哥就是一个十足的民俗文化爱好者。成为节目主持人之后,他更是借助《攀讲》这个平台,对闽都民俗文化有了进一步的学习和展现。

“勉强的事我做不下去。我所做的事七分出于热爱,三分出于喜欢。”依昕哥说。

“做人要知足,过年要知俗。”这是依昕哥脱口而出的福州话。据他介绍,福州光是不同节日的用语就有好几种。比如,年前大扫除,现在多称作大扫除、做卫生等,传统福州人可不这么说,而是称为“筅(xiǎn)堂”,寓意着富足、满足。这难道不比单纯的大扫除更有节日的气息吗?

由于《攀讲》经常会向观众普及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民俗文化,为了能引经据典、有效延展,让节目内容更为平易近人、被观众接受,依昕哥可是费了不少工夫。

“倘若把知识比作亮片,一个个小亮片要组合成大亮片,这样知识才能形成系统,达到水到渠成的地步。”依昕哥说。

依昕哥爱看书,每个月买书的钱绝对不打折扣。而他家里的书大致分为几类:心理学、语言学、闽都民俗文化等。其中,民俗文化类书籍的数量十分可观。同时,只要有机会,喜山乐水的他就在福州四处走走,实地感受一下书本里描绘的民俗和传统建筑。星安桥、镇海楼、长乐竹田岩观兵臼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在旅行的过程中,我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加以验证。并且,在走的过程中会看到不同于书本的东西。”依昕哥表示,自己选择线路并不是随意的,为了能对闽都文化的构架有更全面的了解,他的行程都经过详细计划和筹备。

通过旅行,他也算是预先踩点,给《攀讲》栏目的编导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

知识是可以赚钱的

虽然已是《攀讲》的资深主持人了,但依昕哥表示,主持节目不能一成不变:“福州方言在与时俱进,作为媒体人,应该不断学习,跟着时代走才行。”

从一名下岗工人到电视上光鲜的主持人的逆袭,是依昕哥的真实写照。之所以能够实现这样华丽的转身,那是因为不管处于人生的哪种境地,依昕哥都在不断地给自己充电。特别是当上主持人以后,他更是迫切地感受到要不停地接受新事物:“如果没有知识的补充,在节目中很容易出现常识性漏洞。”

而依昕哥真正开始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还得从20多年前的一段小故事说起。

职专毕业后,依昕哥进了东湖宾馆工作。那时,东湖宾馆承担着对外接待的功能,经常有各国华侨出入。

有一天,一个南洋华侨问依昕哥几点下班,原来是想让依昕哥带着他到福州四处走走,看看民俗风情,品尝当地小吃。年轻的依昕哥没多想,为华侨借了一辆自行车,两个人骑着车就出发了。

来到三坊七巷,看到建筑,依昕哥就向华侨介绍榕城古建筑的风格和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吃到鱼丸,就介绍鱼丸的典故。但由于知识积累不够,有的典故他能说得上来,有的知识点却卡壳了。

依昕哥有点羞愧。没想到,回到宾馆后,华侨竟塞给他30元钱。当时,他的工作三班倒,工资才36元,华侨给的钱几乎要赶上一个月的工资了。

“只是吃吃喝喝喝,讲解下,就有这么多钱拿吗?”依昕哥诚惶诚恐,不敢收下。

华侨说:“这是你应得的,你付出了劳动,你把你知道的东西都告诉了我,这就是知识存在的价值。”

这句话对他的触动太大了——原来知识是可以赚钱的!

出于对知识不足的羞愧,没读大学的依昕哥开始了自学的历程。他从图书馆借来书,如饥似渴地阅读。而这种对阅读的热爱,一直保持到了现在。

2002年,在东湖宾馆工作了整整18年的依昕哥下岗了。没了工作,“闲人”依昕哥更是有了一段充裕的充电期。一位校友由于人在外地,没法到福州上一个约1个月的建造师课程,而这个课又必须签到,便找依昕哥替他去听课。

“与其闲在家里,还不如去上课,多学点东西。”由于对传统建筑特别感兴趣,这门课依昕哥听得非常认真。

让他代为上课的校友,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小领导。课程结束后,校友发现他对这方面很感兴趣,便开玩笑说:“你去考个材料员的证吧,钱我们公司来出。”随后校友把他招进了公司。这段与建筑结缘的经历,直到现在说起,依昕哥都颇为感激。

与此同时,依昕哥还自费到福建医科大学进修了心理学课程。

就这样,阅读、思考、不断地学习,知识变成了内蕴,在做节目时,博学稳重的主持风格油然而生。

努力方能问心无愧

“第一次试镜时,我非常紧张,大汗直下,把化过妆的脸都给弄糊了,只好不停补妆。出来时,我是扶着墙走的。”从《攀讲》节目组创立至今,将近8年了,依昕哥成了组里在岗时间最长的人,对于主持工作也越来越游刃有余。

一个节目,主持人之间的配合是非常关键的。依昕哥没有舞台经验,也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一开始有些担心拖搭档的后腿。“我很感谢搭档依林妹,她在主持《攀讲》之前,就已经主持过《榕城风》了,在着装打扮等方面给了我很好的建议。”

刚到节目组的前几个月非常忙碌。主持人拿到的材料,都得自己从普通话翻译成方言,为了找到更合适的措辞,让节目中的对话更流畅,依昕哥和依林妹经常加班加点,下班后就随便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对口音。靠着这样的认真劲儿,依昕哥很快进入了状态。“主持方言节目,我不是做得最好的,但我努力了,做到问心无愧。”

人有长板,亦有短板,懂得扬长避短才是聪明人。由于不擅长唱歌和表演,所以在节目需要歌舞或民俗文化相关表演时,依昕哥通常以评委的身份出现。

“我是处在一个团队中,一个主持人站在台前众人看得见的位置,但在主持人身后,还有许多默默工作没机会到前台亮相的工作者。一档节目关键的是团队的整体配合。”依昕哥说。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攀讲》一推出,很快就在福州火了起来,依昕哥出门时经常被人认出来,甚至还有童谣《依昕哥》在大街小巷传唱。这份突如其来的成名,让依昕哥觉得不可思议,但很快他就将心态调整了过来。“我就是一个普通人。”这是依昕哥常挂在嘴边的话。

节目的受众定位在中老年人群,中老年人遇上偶像纵然没有年轻人那么狂热,但是自有一套表达方式。

节目组出外景的时候,常常有很多粉丝早早就来占场地,做拉拉队,有的还是特意从八县赶来的。有时他们还会拉住依昕哥,说要请他吃饭。对于粉丝们的喜爱,依昕哥很感动,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

依昕哥说,曾经有一位老婆婆为了见他一面,骗过了层层保安,进入到演播室。那时依昕哥还在录节目,他没有因为被打扰而生气,而是幽默地对那位老婆婆说:“如果你儿子不工作的话,这个月就没有钱给你了。”听了他的话,老婆婆乐呵呵地走了。

对于方言和《攀讲》,依昕哥想说的太多了。“当你在火车上,突然听到有人讲福州话,很多福州人就会凑过去,聊几句,人们瞬间就会倍感亲切,内心也会变得汹涌澎湃起来。”在依昕哥看来,这就是方言带来的凝聚力,“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人们情感交流的载体。为了延续方言的断层,以及在海外华人的强烈要求下,《攀讲》节目诞生了,这确实激起了人们心中的那份情感。”

为了录制出更好的节目效果,依昕哥与搭档依林妹以及第一任《攀讲》制片人陈功三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台词。

《攀讲》在福州的收视率,一度达到30%。但网络时代的来临,让传统媒体不断受到新媒体冲击。作为一档电视节目,《攀讲》的收视率也在降低。

对于《攀讲》节目的未来走向,依昕哥说希望节目能更多样化些,全方位地展现时代风貌,让年轻人也加入到受众行列中来。

后记

采访结束后,依昕哥骑上电动车,说要去给刚上大学的女儿买电风扇,就这样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中。这样的依昕哥,与其说是个名人,不如说就是个和你我无异的普通人。

猜你喜欢

华侨福州民俗文化
我的华侨老师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寻味福州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