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活教育理论对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启示
2015-04-02贾宁
贾宁
摘 要: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遭遇多种现实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启发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发挥互助优势、强化技能实践等方式克服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脱节、理论与实际分离的弊端,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英语 生活教育 创设情境 以人为本
随着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深入,很多一线教师都从陶先生的思想宝库里汲取了有益的营养,尤其是他的生活教育理论给当前的中职学校英语课堂教学带来许多有益的启发。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搭建自主学习平台
首先必须明白,任何技能和学习行为都不是轻易掌握的。虽然陶行知先生强调主观努力,但他并不主张苦学,而是不断地呼吁“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们的教育不限于学校的形式。既然真正的教育来源于人们生活间的接触,任何有人居住或聚集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一所大众学校”。这些深入浅出的论述启发我们,英语课程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习得语言,尤其对中职英语教学而言更是如此。比如,笔者在教授“strength”一词时,事先准备好相关运动会以及招聘场景的PPT图片,让学生模拟表演(in groups)。学生会表达出:After the long race,his strength has run out.(at a sports meeting)以及What are your strengths?(having an interview)等。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下直观、形象地运用语言,在轻松活泼、健康的语境中轻松掌握所学内容。
二、以人为本,尊重差异,发挥教学互补优势
陶先生在他的著作中提到“我们不可以为了一个人,去牺牲九十九个人;也不可以为了九十九个人,去牺牲那一个人”,这就是强调课程要为学生所需要。毋庸讳言,许多中职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这其中既有遗传素质、家庭教育、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原因,也有兴趣爱好、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原因。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师既要正视学情,也要想方设法提高教学效率。
陶行知先生提倡“小先生制”,让同学一边当学生,一边当先生,把学到的知识随时传给同伴。在开放、多元、信息化和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学会合作与竞争、学会学习是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这也是职业学校着重培养学生所具备的职业能力。比如,笔者曾教过一个旅游专业的班级,经常开展英语口语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生自主选择Topic(口语实践的主题),自主选择组建合作小组,小组同学间彼此协助、互相支持,以达成共同目标,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如在讨论“environment protection” 这一话题时,笔者把全班分成几组,并给每组设计一个情景,如:快死的鱼儿们和水的对话;鸟儿们的无奈;因噪音干扰而无法入睡的学生的怨言等。学生先讨论,操练对话,再进行表演,最后评选出哪组表演得最好。结合生活,学生畅所欲言,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又促进了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融入生活,强化实践,提高英语运用技能
陶先生所说的学习外国文学要像戴眼镜那样每天都去接触,也就是说要天天练习。语言学习只能靠积累,从量变到质变。宾夕法尼亚的大学教授凯瑟琳·范在与中国学生聚会,回答学生提出的“How do we study English well ?”(我们怎样学好英语?)问题时说:“Practise, practise and practise.”(实践,实践,再实践)充分说明了英语学习的实践性。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每天用、坚持用、反复用,习以为常后,自然就掌握了。
同行都觉得中职生底子薄、习惯差、厌学情绪重,往往会消极地对待自己的课堂教学,上课敷衍了事,不仅自己教起来累,学生也不愿学。笔者所在的中职学校也面临着同样的教学困境,可笔者并没有因此退缩,把英语课上成不需要任何基础的游戏课,上成课堂版的“疯狂英语”,模仿经典电影对白、听奥斯卡经典歌曲、看好莱坞原声大片……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要畏难,更不需要考虑对错,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大有益处。如此一来,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有的学生从英语知识中积累了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越来越明显。所以,融入生活的语言实践是英语教学最好的方法。
总之,中职学校英语教师不仅要做好英语的课堂教学,更要想方设法把英语融入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好英语。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石店职业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