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依恋与宗教:本土化、理念化与国际化视角
2015-04-02AlDueck徐红红
Al Dueck徐红红
(1.富勒心理学院,帕萨迪纳 加利福利亚州 美国 91101;2.北京大学医学部 医学心理教研室,北京 100191)
文化、依恋与宗教:本土化、理念化与国际化视角
Al Dueck1徐红红2
(1.富勒心理学院,帕萨迪纳 加利福利亚州 美国 91101;2.北京大学医学部 医学心理教研室,北京 100191)
有关依恋的研究在西方进展迅速。Bowlby和Ainsworth的工作引起了数以百计有关婴儿与其养育者的依恋类型,例如安全型、非安全型、回避型或混乱型等依恋模式研究。研究表明,安全依恋的类型与健康的同辈关系、养育风格、青少年的自信、浪漫依恋关系,以及成人的灵性等方面显著相关。安全型依恋者与个性化的神具有更积极的关系。然而,批评者认为依恋研究作为一种理念存在西方性偏倚。在更为集体化的群体和社会里,依恋是否表现不同?与以西方个人主义为主导的文化相一致,Ainsworth将安全型依恋等同于独立的基础。然而,从国际化视角来看,有报告显示,非西方的母亲鼓励其子女依赖是为了帮助孩子进入一个以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为主导的社群文化。本文进而探索的问题是,社群型依恋是否与集体型的宗教有关。
文化;依恋;宗教;本土化研究
一、引言
Bowlby既是一位改革家又是一位科学家。作为改革家,Bowlby极力主张他所认为的人性化的儿童治疗;作为科学家,他采用实证研究的姿态,却未注意到他所倡导的理念如何影响其研究假设。[1]50-65
从母亲孕育生命的一开始,对婴孩的爱与呵护就不断出现;新生生命集父母、祖父母和朋友的万千宠爱于一身。婴儿与其他个体之间的纽带就此形成。早期经历影响个体的未来生命,这是西方的基本假设也是东方的至理名言。一位欧洲的诗人Wordsworth说过:“孩子是成人之父。”[2]中国也有谚语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时可以预测他的青年期,七岁时可以预测他的老年期。)
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后期的生活?除了婴孩与父母间的连接之外,还有学习语言、教养方式、教育经历、创伤比如死亡、饥荒和外族入侵,诗人的智慧,文化中内隐的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过本文的重点是想讨论,婴孩早期与养育者间建立的依恋,以及文化对个人的自我身份和
宗教体验所产生的影响。
早期和之后的生活经历会以怎样的方式影响到宗教信仰呢?首先这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宗教,以及哪种宗教是关注点。对于很多人来说,宗教是自己与比自己大得多的神灵之间的关系体验。对于道教徒来说,宗教是意义感与自然法则。对于佛教徒来说,还包括对受苦之人的悲悯之心。对于穆斯林来说,朝向麦加的方向向上帝祷告是灵修法则。而基督徒则受教导要活出耶稣的样式去爱他们的敌人。
早年体验比较积极的(背负着服从权威、为他人服务的文化期望),其长大成人之后的宗教体验,可能与那些早年体验比较消极、注重个性以及人人平等的成人不同。简单来说,一个人早年时常体验到被拒绝的话,对他来说,自然、他人或者神明都可能是遥不可及、缺乏温暖和关注的。相反,与养育者之间温暖和安全的关系,就可以预测之后与他人、自然和神明之间建立充满爱的关系。注重等级次序的文化,可能会鼓励人们服从先知的智慧或者宗教法则。这些说法是否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呢?
当然,本文无法回答这所有的问题。不过,确实有研究支持这样的说法,即积极的童年经历、家庭支持和文化滋养,会指向令人满意并充满意义的灵性与宗教体验。我们先从早年依恋说起。
从Bowlby[3-4]以及Ainsworth与Bowlby[5]的工作开始,西方有关依恋的研究就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遍布在人类发展、子女教养、成人依恋关系、心理病理、心理治疗、创伤和灵性等多个领域。在本文写作之时,已有超过20 000篇文章可在美国心理学会数据库Psychinfo中检索到。除了西方研究之外,依恋的理论及其实验范式已在非西方的心理学界广泛普及开来。
本文会从文化宗教心理学的视角,聚焦依恋的理论与研究。[6-7]基于此,我们将着重从文化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依恋和灵性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兴趣知道,在依恋的本质、成人自我概念和灵性等方面是否存在文化差异。这三者之间具有何种关系?在更为集体取向的个体、社群或文化里面,人们对亲子依恋的意义和目的是否有不同看法?不同风格的亲子依恋是否会影响成人的自我概念和灵性?
我们认为,西方在依恋过程及其对自我概念和灵性影响的研究方面,是基于注重自治、个性化和个人灵性的本土文化而来的。第二,如果安全依恋的模式被认为具有全球普适性,虽然事实上不是这样,我们认为过分普遍化是一种文化的不平等,本质上也是一种理念的不平等。第三,我们希望尊重那些在国际社会中出现的依恋模式,它们建构出不同的依恋意义,比如说,互依性的意义。我们接着会讨论这些不同的模式如何影响成人的自我建构和灵性。
第一,本土化。我们首先会回顾传统的、西方的在自立、个体化和个体化的灵性及其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研究包括安全依恋如何使得婴孩有能力去探索世界。这种安全的依恋似乎也跟强调独立、自治和自信的成人自我概念相关。西方的研究文献中,安全依恋与成人的自尊、人际依恋和积极的个体化的灵性、信仰有关。我们认为,这种模式可能在一些后现代化的西方社会适用,在非西方社会,可能需要更注重群体化的模式。
第二,理念化。我们会质疑传统的依恋理论与研究所具有的普适性。依恋的意义、本质和效应具有跨文化一致性吗?新近的研究认为,事实并非如此。[8-12]安全依恋模式的普适性观点,会破坏其他文化的本土观点,甚至可能会取代这些观点。[13]这会让研究者成为将个人主义的养育模式和灵性体验进行道德常态化的鼓吹者。依恋就会在本质上成为一种理念,并可能成为新殖民主义的工具。
第三,国际化。本文的目的之一,是探索并尊重这样的一种传统,将安全的亲子依恋,作为发展出青春期和成年期以他人为取向的自我概念的基石,并试图了解这种形式的安全依恋是否会导致更为社群性的宗教信仰。我们所依据的是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们的研究工作[12,14],他们认为,自我建构、安全型依恋的意义,以及应对策略之间的相互联系具有文化与社群的独特性。接着我们会探索这些新兴研究中,如何将互依型自我概念与灵性的本质关联起来。然而,依恋和宗教的形式不计其数。如果依恋过程和自我建构具有跨文化差异,那么美德、操行和宗教/灵性的体验会反映这些差异吗?我们将以中国为例,阐述依恋和宗教在更为集体性文化中的形式。我们认为,对于婴儿依恋的类型,童年、青少年和成年人格自我的模型,以及参加特定类别的灵性之间的相互关系仍迫切需要跨文化的研究。
二、西方研究中的依恋、自我建构和灵性
上个世纪,John Bowlby注意到给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去父母的伦敦孤儿造成负面影响的因素。[3-4]他在想,人类世界是否也跟动物世界一样,存在相似的本能印记[15],婴儿出现的异常行为可能是与父母突然分离所导致的。Bowlby把他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理论化,养育者提供给婴儿保护和关爱,婴儿学会将养育者视作“安全港湾”来依靠,视作“安全基地”来探索世界。[5]如果养育者能够对婴儿需求线索作出敏感回应,养育者与婴儿之间就建立起重要的情感链接。如果需求被满足,安全的依恋就会形成。然而,如果养育者缺失、不敏感、忽视或暴力性,婴儿就会与养育者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Bowlby的同事希望证明人类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依恋风格具有全球一致性。[16]为了测试这个假设,Mary Ainsworth在巴尔的摩实验室设计了一套陌生情境测验法(SSP)。她发现,当婴儿的母亲在陌生人在场的时候离开,安全依恋的婴儿会痛苦,但当与母亲重聚时很快恢复。婴儿会再次自信地去探索环境和特定的物品,这些婴儿在依恋和探索之间发展出了平衡。
有些婴儿跟养育者之间的依恋是焦虑/抵触性的,婴儿在面临即使很小的压力时,会不断寻求接触。其他一些焦虑/回避性依恋的婴儿,则格外沮丧以至于无法继续进行探索活动。对于混乱型依恋的婴儿而言,则会同时表现出相反的行为。在短暂分离之后,与养育者重聚,婴儿开始会先接近养育者,然后又到角落哭泣。
西方研究发现养育者对婴儿需求的敏感性和安全依恋之间的关系。西方的元分析研究认为存在中等效应关系。[17]大约有40%的中产阶级的北美样本的孩子属于不安全依恋类型或混乱型依恋。[18]Rothbaum,Morelli和Rusk[12]已观察到,依恋的体验是全球性的,安全的依恋关系有跨文化的积极影响。无论是在波哥大、哥伦比亚[19]、马里[20]或者智利[21],跨文化的共同点是照顾者的敏感度与婴儿的安全感密切相关,即使敏感度和安全性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定义。显然,所有儿童在不明朗的环境中都会依赖于照顾者,需要他们带来安全感和舒适感。
(一)依恋与自我建构
尽管依恋理论最早用于解释婴儿与养育者之间的情感链接,Bowlby认为依恋是一项重要的贯穿“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类体验。Bowlby指出:
一位成长在普通良好家庭的幸运者通常拥有情感深重的父母,此人一向都很清楚可以向谁寻求支持、安慰和保护,并知道在哪里可以得到。他的这种预期深植于其信念系统并不断被证实,作为成年人,他难以再想象任何其他种类的世界。[4]208
所以早期的有关模型创建了成人世界的工作模型。象征性思维能力和心理表征的创造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换依恋型态的表达。养育者即便在离开时,也不会停止其位置的存在。
依恋策略的发展轨迹是怎样呈现的呢?Pinquart,Feußner和Ahnert[22]的研究指出依恋从婴儿期到成年期的稳定性。
在讨论不同类型依恋风格的效应之前,我们先来描述两种不同的自我建构模型,这是基于数百个研究的理论模型。[23]714-733,[24-25]这两种模型整合了个体、群体或社会的互依和/或独立的行为特点。
一些社群/亚文化倾向于以个人为关注的焦点。希望个人会成长为自主的、真实的、为人尊重的,从独立性的立场来发展与他人的重要关系。最终使其拥有自信,并且独特、果断、富有表现力和主动性。
而其他社群关注的焦点为整个社会群体,个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此,社会的和谐被高度重视。健康的个体能够意识到他人的需要,并且愿意去适应。整体的价值要远超过个体的价值。模范式的个体应该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为他人牺牲、依从、合群、保持和谐,并能促进他人目标
的达成。[24],[26]136-174
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依恋风格塑造自我概念呢?西方的研究提示,安全的依恋会促进形成独立性的自我概念。最长的纵向研究是长达40年之久的明尼苏达州研究。[27]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安全依恋的婴儿比那些焦虑依恋的婴儿有更敏感及合作的互动行为。养育者因有消极的养育态度,或因有紧张和易怒的情绪,无法从心理上满足婴儿情感所需,从而发展成相关的回避型依恋关系。混乱型依恋似乎反映了特定的关系历史但并不反映婴儿固有的神经系统问题。
Sroufe总结2005年的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对于西方的被试而言,安全型依恋的历史似乎与自
力更生、情绪调节、社交竞技能力的增长提高有明显的关联。即安全型依恋会导致更多的自信与独立。有焦虑历史的儿童则更多地回避、抵触、依赖教师,即使到了10岁也依然如此。第二,安全依恋的儿童更能控制自己情绪的表达并调节自己的情绪以适应状况。他们在压力面前的韧性较大,与同伴互动中更多地表达积极情感。而那些有非安全/焦虑依恋历史的儿童更容易感到沮丧、消极和放弃。第三,那些在婴儿期拥有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在人际关系上有着更积极的期待,因而具有更强的社交竞技能力。极强有力的发现是:从童年期到成年期,牢固的安全依恋能导致更深层次、更广泛的相互人际关系,更好的团体运作,更好的领导力,以及成人浪漫关系中的积极情感基调。不过,过分强调婴儿期经历,可能会低估弟兄姊妹、养育方式、宗教信仰、教育经历和文化思想形态等方面的影响。异常新颖的情况对于焦虑依恋的婴儿是最为困难的,对于安全型依恋的婴儿则并非如此。前者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会表现出更多的行为问题。混乱型依恋的个体问题则更为严重,到十七岁半时,会表现出更为严重的精神症状(r=0.40),包括严重分裂型症状。[27]
(二)依恋与灵性
个人世界的工作模型构建在童年依恋的经历之上,也可能包括宗教信仰。信徒参加具有超越生命存在的宗教(伊斯兰教、犹太教、基督教),可能会认为与这超越生命存在的关系是依恋。Granqvist和Kirkpatrick提议“上帝(和其他神圣形象)的功能如同象征性依恋中的形象,信徒会积极努力地获得或保持与该形象的链接感”[28]141。与一个超越生命存在的形象形成爱恋纽带关系与人类养育者的依恋情感纽带相类似。成年人在遭遇身体和情绪困扰之时,例如疾病、环境威胁、令人费解的经验、损失和死亡等,神灵会成为安全的避风港。在这种时候,信徒会借着祷告保持与上帝的亲近感。与上帝分离的体验是“灵魂的黑暗之夜”。相似地,神灵也可以成为去探索未知或不可预知世界的安全基地。简单地说,“在既定的时间,安全型依恋已和更高层次的宗教信仰和灵性相链接”[29]。
对儿童(年龄五至六岁)的一项研究表明,上帝可以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当孩子们被告知虚构的、直观表达的疾病、疼痛或孤独,或是依恋中性的故事[30-31],孩子们会选择有感觉的符号来代表上帝。在听到每个故事之后,孩子们在描述可视化的故事及虚构的儿童的毡板上任意放置他们象征上帝的符号。与所预测的相一致,上帝的象征符号会被放置在更接近于虚构的和依恋激活的儿童上,而非依恋中性的儿童。
Kirkpatrick和Granqvist的研究展示了与养育者的依恋类型与对上帝的依恋之间的关联。根据Kirkpatrick和Shaver的早期研究,与母亲间的依恋经历可以影响与上帝的依恋。[32]Granqvist的研究团队采用成人依恋访谈[33]对瑞典被试进行研究发现,“独立编码显示,童年期与充满爱的父母之间的依恋体验,与之后被试心目中充满爱的(而非疏离的)上帝形象相关”[28,34]。如果童年期的父母被认为是拒绝性的,那么被试心目中神的形象也更疏离和消极。
西方研究采用成人回顾性问卷调查和访谈法进行的研究显示,安全型依恋与内倾性宗教信仰呈现正相关,即宗教本身是“目的”,而不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据发现,宗教与心理健康的两个概念,即“免于担心和内疚”以及“个人竞技力和控制感”,类似于安全基地的概念,呈现正相关。[35]
在对与父母有敏感经历关系的成年人调查报告中也发现类似的结果。潜意识的分离状态会增加信徒体验与上帝亲密关系的愿望。[36]对于老年人而言,宗教和灵性信仰的重要性对近期丧偶的美国人群体,与非丧偶的相比,有所增加。[37]Kirkpatrick和Shaver发现[32],在西方的文化背景下,拥有安全浪漫依恋的成人会感悟到上帝的慈爱。然而,拥有回避浪漫依恋的成人在更大程度上会成为不可知论者或无神论者。混乱依恋型可能会导致某些“非同常规”的灵性形式并表现为分离性的行为。[38]这些行为方式包括:新时代灵性、神秘的经验、灵魂出窍体验、恍惚状态和催眠易感性。
三、依恋理论的本土化取向
这里我们使用的本土化一词,指的是上述研究报告的来源。所有的研究都是在西方的、发达社会的、有民主历史的、教育体制颇为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被宪法保障了个人权利的国家进行的。普遍认为西方是独立取向的,而东方则注重互依。
尽管很多文献中关注两者的差异,但我们试图避免简单的文化二分法,而是关注两种取向在社会内部和个体之间的功能机制和变化特点。
Markus和Conner[25]发现,在美国,男性、上层社会、非宗教性个体和高加索人群更加独立,而女性、低层社会、宗教性个体和少数族裔的人群更为互依。这两种取向在个体身上都存在,只不过环境和社会因素触发了其变化,在某种群体、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其中一种取向占据了优势地位。[39]
另一水平的本土化,我们认为是不断有研究揭示,安全依恋跟成人的独立相关,这反映了一种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倾向,或者说,个人的自治、拒绝集体的同化、将个体从原生家庭分化出来以及积累个人财富等倾向。[40]这种本土化的研究所强调的独立或许可以准确描述他们自己文化中的依恋风格与成人自尊和灵性的关系,但在其他文化中则不一定。西方婴儿的依恋过程支持了美国关于孩子成长为独立个体的理论,是基于一对一、面对面的情感协调过程的。刺激环境的创造,是希望促进孩子本能的自主性,以充满自信的方式去探索世界。成人与伴侣的关系被认为是安全依恋的主要结果,体现了个体的内部工作模式的一致性。正如独立是西方“美德的文化范本”一样,西方对依恋的研究模式也将这种民族优越感出口世界。[10]84
最后,关于宗教的问题。上述文献综述中提到,与神之间的亲密关系是个人化的,反映出欧美个人主义的偏倚。[40]相比互依型的文化,在独立型文化中,人们更期望更加个体化的灵性体验。比如会聚焦在个体的信念、神明的内在形象、情感(内疚、羞耻感、喜乐)、美德(敬畏、感激、希望等),与神明同在的亲密感/合一感以及个人化的仪式。关于健康个体的描述,和西方社会的依恋目的之间的相似性,正是我们进行所谓本土化的原因。当个体化的文化偏倚出口到更为群体化的社会中时,西方研究的文化独特性就成为了一种理念。
四、依恋理论的理念化
正如查尔斯·狄更斯在小说《雾都孤儿》中描述的那样,19世纪西方社会对待儿童的方式令人错愕。没有儿童劳工法的保护,孩子们被当作廉价劳动力。为了扩张城市进程,很多孩子遭遇忽视和遗弃,并最终导致精神虐待。通过立法,读书教育最终被强制性推广。19世纪70年代浪漫主义风潮带领改革者在英国和美国建立“避免虐待儿童”的社会。不过,这些变革并非始于科学研究结果,而是基于道德基础,“基督徒的道德良善部分来自于无辜的基督之子的形象……”[1]50Bowlby一直以来倡导对儿童的人性化呵护。对于他在此领域的贡献我们无比感恩。但同时,作为科学家的他并未充分意识到,在文化中形成的假设使得自己的研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理念。
陌生情境测验(SSP)是一种去文化背景化的实验设置,给依恋设置了一种范式,基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的核心家庭,中产阶级的主妇妈妈关于创造安全依恋的养育范式。[41]SSP中包含一位母亲、一个婴儿和一位陌生人。这是西方婴儿的普遍经历,遇到陌生人和新奇的环境。SSP的实验设置里有多次的婴儿与主要养育者之间的分离和团聚场景,这再现了典型的忙碌的美国家长不断回来又长时间离开的情景。这种养育模式反映了后现代欧洲和美国的常态,但对于有多位养育者的其他文化则并不常见。SSP的设置所反映出的养育模式,是妈妈陪孩子在家,等待满足孩子的需求并提供新奇的玩具给孩子。(在很多文化中,孩子们没有什么玩具,而是自己去寻找或创造自己的玩具。)在SSP中,在父亲和弟兄姊妹缺失的场景中,母亲的养育被假设为是二元性的。这种测量依恋的方式以及其所有的假设,在未经任何调整的情况下被应用到全世界,这就导致了西方的理想养育模式作为一种理念被广为传播。
最令我们担心的是,这种实验设置聚焦在婴儿对外部世界的自主性探索。Ainsworth[42]的敏感养育量表反映了她对孩子自主性的强调[11],她的四种养育方式量表中,有三种体现了这种倾向。比如“这位(敏感的)母亲将她的孩子视为独立的、主动的、自治的个体,孩子的愿望和活动都是其自我的反应。因为她(这位母亲)尊重孩子的自主,所以会避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42]。个人主义的理念非常明显。
LeVine指出Bowlby和Ainsworth是道德主义者而非科学家,因为他们认为除了安全依恋之外的依恋模式都是不健康的。[1]Ainsworth延续并概括了Bowlby对情感安全/不安全以及母亲敏感/不敏感的二分法理论。35%的美国儿童被认为是“不安全依恋”并存在心理失谐的风险,这个比例是德国儿童的两倍。原因何在?母亲养育的不足。而且Ainsworth的研究还为她的道德评判找出了实证证据。与养育者之间安全关系的本质,不是婴儿与养育者建构诸多健康关系中的一种方式,
而被看作是一种道德运动。LeVine这样评价说:
如果西方模式的母爱并非像维生素D那样不可或缺,而是像花生酱或菠菜那样,作为几种健康食物中的一种来满足孩子的需求?根据Bowlby基于医学模式的二分法理论,如果偏离了欧美中产阶级中流行的健康母爱模式,就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心理疾病。[1]52
这些所谓的儿童养育过程的潜在消极因素,被看作是精神病理问题并归为母亲的失责。西方研究者延续Ainsworth的观点,认为婴儿的安全依恋才是健康的依恋模式。“不安全的依恋策略应该退居其次”的言论其实是民族优越感的显现。[43]881因为世界上还有很多不同的文化对文化适应所需要的正常的依恋模式有不同的观点。
Van IJzendoorn和Sagi-Schwartz在14种研究的基础上,对依恋互动和安全的普遍性,及安全的前提和后果进行了实验。[43]然而,这些研究绝大部分使用的主要是欧美中产阶级的范例,几乎没有少数民族、极端贫困的个体及来自非西方文化的范例。将安全依恋模式看做全球普适性的范本进行输出,实际上是对那些无法发展出西方所谓的安全依恋的非西方化的养育模式进行道德评判。美国文化中的安全依恋被封为正典时,其他文化中常见的依恋形态就会被轻视。
1986年,Bowlby在美国精神病学会的报告中提到:“临床证据表明,如果持续存在焦虑回避型依恋,这种模式会导致一系列的人格障碍,从冲动控制障碍到持续的犯罪。”[44]166-167这则信息传递给非西方的父母,意味着不安全依恋就是“糟糕的养育模式”。他们给自己的孩子带来精神疾病的风险。如果能证明在其他文化中,依恋过程的本质和意义有显著不同,那么再输出西方所谓全球一致性的研究成果,就无疑是一种道德运动了。
Quinn和Mageo指责这种依恋研究模式的去背景化,并由此造成误解以及将非西方的依恋模式病理化的倾向。[45]3-32Gaskins指出,“将一种所谓‘最好’的道德价值观(比如安全型依恋)用来评判其他不同文化(比如日本)时,是一种文化无知,尤其是在这些差异有助于该社会的功能良好和成员健康的时候”[46]40。Levine和Norman[10]明确总结:
“安全依恋”不只是简单的行为分类;它是一种道德范本,一个有关最佳发展的概念;“母亲的敏感性”也不只是简单的影响依恋发展的因素,它是一种对母亲角色的评判标尺,用以区分好妈妈和坏妈妈。在依恋研究中所呈现的这种价值取向分类法,揭示出无论科学研究证据如何,有关早年发展的依恋理论都是在以儿童的自由和平等为中心的理念下发展出来的,这跟以往父母倡导秩序和规范的教养方式完全不同。陌生情境在1950年后的欧美中产阶层父母中,成为代际战争的武器。而且,依恋模型还认为——尽管依恋的研究者对此看法不一——不敏感的母亲和不安全的依恋会导致情感问题。Bowlby相信,发展心理学研究也在不断证实,陌生情境法在美国已经被用作诊断年幼儿童情感问题的临床工具。然而,Beilefeld的研究提示,除了依恋理论所设想的途径之外,还有很多方式可以促成正常的情感发展,依恋理论尝试建立的个体与群体的健康与病理模式,并非要区别情感问题的不同,而是要趋近于当代(1950年后)欧美中产文化的理想范本。Bowlby的“发展性精神病理学”可被看作是特定背景下对儿童养育开出的道德处方,而不是有关情感发展的全球性科学。[10]100-101
我们在这里认为,依恋理论所提出的安全依恋导致独立的假设,在本质上是一种理念,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个人主义的偏倚。同时,我们认同Levine的观点,他提倡是时候打破依恋理论的固有模式,重新思考不同文化情境下的亲子关系,为多元文化的依恋过程研究提供证据。[1]60
五、依恋、自我概念和灵性的国际化视角
不少西方学者认为他们的依恋研究有全球普适性,文化并非影响依恋过程的重要因素。事实如何?最近发表的具有文化敏感性的两大依恋研究有助于我们回答这个问题。Otto和Keller[47]发表的《依恋的不同面孔》,以及Quinn和Mageo[14]发表的《重新审视依恋:针对西方理论的文化视角》。
Grossman和Grossman的研究是反映这些文化差异的重要研究之一。[48]他们最为显著的研究结果就是,49%的德国Bielefeld地区的婴儿在陌生情境测验中被归为焦虑—回避型依恋模式。研究者将如此高的比例解释为,德国人对自立的重视,不鼓励孩子过分亲近或依赖(如被宠坏)养育者。80%的德国父母会让孩子在晚上独自待在自己的
床上,以此来训练其自立能力。有些人会把婴儿留在婴儿床上,然后出门买东西。在实验情境中,德国婴儿较少哭泣,较少主动寻找父母。德国母亲与婴儿间的依恋行为,明确体现了她们对独立性这种文化价值的肯定。不过,她们倡导的独立,在美国人看来就是回避,是一种失败的依恋关系。
通过对这项研究的反思,Levine和Norman[10]认为,回避型依恋是对特定文化所推崇的美德的文化适应过程。Bielefeld的婴儿更早独立,同样,美国中产阶级的幼儿更早拥有表达力,日本的幼儿更早地熟练使用间接语言[49],Gusii(肯亚)幼儿更早学会顺服[50]。
敏感的母亲有何种特征,也是研究问题之一。[51]247-259Hausa的母亲在养育第一个或第二个孩子的时候,会避免直接叫他们的名字或直视他们。当然在母亲不在的时候,社群里的其他人会提供照顾,母亲与孩子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会表现得更为亲密。
与反复的分离和重聚的西方模式不同,有些文化和亚文化里面,婴儿与养育者之间保持不间断的链接。美国人以为母亲的来来往往在其他文化中也是常态。非洲Gusii的婴儿与母亲同睡,被母亲背在肩上,很少会像西方婴儿那样与母亲分开。Gusii的母亲相比美国中产阶级的母亲,会更频繁更迅速地回应婴儿的哭泣,更少地回应婴儿的咿呀乱语。Gusii的母亲会希望迅速地让婴儿安静下来。在学习情境中,Gusii的儿童相比美国中产阶级儿童,较少表现出挫败感。Gusii的母亲不会赞美婴儿的举动,也不甚关注其语言发展,而美国母亲则恰恰相反。在Hausa和Gusii的群体中,婴儿在一岁或一岁多之前,都会被限制爬动和探索。
日本母亲的依恋跟独立没多少关系,他们不愿意与年幼的孩子分开,即便是短暂的分离。[52-53]事实上,陌生情境所故意创造出来的母婴分离的压力,会把日本母亲吓坏。Takahashi发现,日本婴儿因陌生情境所引发的焦虑水平过于严重,以至于90%的被试婴儿的分离时间都被大大缩短了。这些孩子很少跟母亲分开,不足为奇的是,他们都会被贴上不安全依恋的标签。日本父母倾向于预测婴儿的需求[54],美国父母则希望婴儿独立表达他们的需求。日本母亲的言语聚焦于情感,美国母亲的言语聚焦于信息;日本母亲直接关注社会关系对象,美国母亲直接关注有形的物质对象。[55]
不安全依恋(即,焦虑/抵制)婴儿的不敏感的美国母亲“描述保持与孩子亲近的策略……促进依赖……趋向于……解释儿童的依恋线索(和)强调他们的孩子甚于她们自己……”[56]661-662,然而,日本母亲认为这些行为是积极的!她们认为依恋的关键是亲密接触(“肌肤接触”),纵容依赖,自我牺牲,同睡同浴和延长哺乳时间[57]500-527,[58]461-489。与此相似,kibbutzim的婴儿无论是睡在托儿所(44%)还是与父母同睡(32%),都被标记为焦虑/紊乱型依恋模式,这是依恋模式分类评估模式失败的典型。总的来说,非西方文化下多位养育者的教养模式可能会意味着与西方的“依恋”分类无关,因而需要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分类方法。[59]有研究证据显示,有多位养育者抚养的婴儿更为灵活[60],更有韧性。Gaskins认为,他们可能拥有更高级的关系工作模式,当母亲去世的时候不太抑郁。[46]33-66
Ainsworth发现,安全依恋和母亲对婴儿哭泣的敏感程度与婴儿稍后哭泣的时长成负相关。不过,有多位养育者的婴儿,哭泣会很快得到回应,婴儿被抱的时间比较长,同时与母亲接触的时间会较短。[61]总的来说,文化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依恋行为,比如养育者的数目,婴儿之前遇到陌生人的几率,控制的水平,养育者对婴儿哭泣的反应度,肌肤接触的多少,分离的次数,鼓励依赖,不鼓励回避,养育者疏离的行为,非核心家庭的结构等。
(一)互依型依恋与自我概念
在我们回顾互倚型依恋与自我概念的关系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适应以及他人取向的自我本质。安全依恋的意义,在倡导互依自我的文化与倡导独立自我的文化中截然不同。[53]Fiske,Kitayama,Markus和Nisbett发现,美国成年人所谓的自治、果断,在日本成人眼中并非自信,而是不成熟。自我批评要比自我肯定更重要;社会和谐和统一要比口头表达强烈情感更重要。[62]
独立的个体会试图改变世界,以适合个人的目标和标准[11,63],而适应型的人际模式是通过模仿、尊重角色、自我批评和自我控制来调整自我达成与他人的和谐[64]。在互依自我的模型中,个人调整其自我的某些方面或接受他们所处的环境条件。对于独立自我的人,这可能显得太被动,就像习得性无助一样。Rothbaum以及同行提出了个人顺服更强大力量比如环境、机会、他人和意
义或价值等的四种方式。(1)该人可能会接纳自我在社会等级中的位置,或遵守礼节和社交活动规则。(2)该人可能平和地顺应似乎由命运确定所带来的好运或厄运,经济上的成功或失败。(3)他们可能密切地与权威人物认同,从而引发自豪感和成就感。(4)他们可能表现在其现有的环境条件下遭遇困难时,找到生活的意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直接的基于改变的应对,而更多是非直接的等待,保持沉默,希望整个社会一同参与变化的过程出现。[65]
相反,在独立自我的模型中,控制的实行是为了符合个人现实的愿望、计划和需要。其目标是通过决断、确定和行动而改变现实。这是线性解决问题的战略,即将较大的单位分成较小的步骤。头脑风暴法和测试解决法皆为该过程的组成部分。
其他一些研究提供了有关养育者敏感度的缺失(比如控制)是否会促进自治性的文化差异。[57,66]在欧洲样本中,Carlson和Harwood发现,父母的控制会削弱婴儿安全感并与不安全依恋相关。但波多黎各的父母对孩子施加更多躯体控制时,孩子更能安全的依恋。[67]Posada等人在哥伦比亚的样本中发现相似结果,但美国样本结果不同。[68]父母的严厉在很多文化中很常见,比如韩国、中国和伊朗比欧美更常见。[67]在高度提倡调整自我来适应他人的文化里面,个体会注重职责与义务兵寻求关系的和谐。[57]波多黎各的母亲强调尊重、顺从、稳重和礼貌是良好成人的社会行为。为了达到这样的社会价值标准,养育者就必须有较多的控制与和善[58]。在世界上有很多群体中,父母的控制与子女所感知到的父母的温暖存在积极相关,但在欧美群体中则不存在相关。[69-70]
其他文化中的孩子不一定是不安全的依恋而是不一样的依恋,所以必须在各自文化背景中去理解依恋。研究的目的不在于帮助孩子们按照西方的标准来获取安全型依恋。日本的研究中,没有孩子被标记为回避型依恋,而美国的研究中则有20%的孩子被视为回避型。Miyake等认为这是强调社会和谐的文化范式和养育方式所带来的结果。回避行为与美德或者说和谐的文化范式不一致。[71]
西方范式中敏感的母亲能够回应孩子的每一种需求,但Chapin报告说,在斯里兰卡,更注重社会等级,强调孩子的顺服,不主张个人的独立和自治。在这种文化中,上级会照顾下级的需求,后者只需耐心等待食物,或被安排的婚姻。事实上,有些社会鼓励“疏离”行为,减少不被接纳的依恋行为,鼓励对群体的依赖。[72]
当使用开放的访谈来评估依恋的本土概念时,Harwood等提出这个问题:不同文化中的母亲如何看待他们孩子的最佳状态?对波多黎各的母亲而言,孩子的最佳状态是“行为得体,保持平静,对他人和环境表示有礼貌的关注,积极融入(而不是平衡)自主和互动的人际关系”[8]112。与强调独立的西方文化相反,Barlow发现,Murik社会的照顾者既鼓励孩子的独立,同时也促进孩子的依赖,认为两方面都具备才是成熟的。[73]165-190
不同文化的儿童与养育者之间形成链接的机制不同,这与之后形成被文化肯定的理想人格的过程相一致。比如陌生人焦虑的水平,可能取决于婴儿在过去接触到的陌生人的数量多少。Gaskins报告说,她所研究的尤卡坦玛雅文化的婴儿,在一天之内会遇到25位不同的人。[46]同样,Meehan和Hawks发现,要让Aka的婴儿独自跟陌生人在一起简直不可能,所以他们完全放弃陌生情境测验法,改为使用自己的自然观察法。他们发现,母亲是否在场并无法预测孩子的压力水平,反而是母亲替代者敏感度的变化会预测压力水平。孩子在诸多兄弟姐妹、叔伯婶婶、表亲、祖父母和父母组成的大家庭里长大。很多社会中,养育孩子是一种合作性、集体性的行为,哥哥姐姐、祖父母和保姆等都来帮忙;核心家庭不是主流形式而是特例。[74]
不仅成功依恋的意义在各种文化中各不相同,不安全依恋的后果也是如此。对日本不安全依恋孩子的研究分为逃避型和焦虑抵制型。回顾三种研究,Rothbaum Weisz等发现没有日本孩子被列为逃避型[11],而欧美的例子发现更多逃避依恋的孩子[43]。在注重自主的依恋中,如果照顾者给予的支持不够,将使孩子产生逃避和更多的攻击行为。在注重依赖和适应的环境中,依恋如果得不到足够的支持,可能导致孩子更高程度的焦虑。这些研究的范围包括以色列的集体农场,印度尼西亚和非洲贡人[43]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费族[75]。
其他文化中的照顾者对成功依恋有不同的标准。Rothbaum等总结说:
美国父母通过鼓励自我表达和即时回复
婴儿的清晰的信号,致力于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自信心;而日本父母宁愿回应极端细微,经常是非言语的线索,或者预测婴儿的需求,通过依赖情形的线索来促进与婴儿之间的亲密感。日本母亲的敏感在其他方面有助于婴儿适应父母期望从而达到和谐的关系,而不是让婴儿自主探索周围的环境,她们所使用的方式包括长期的肢体接触,而不是远距离的眼神接触。她们引导孩子关注社会事务,尤其是他们自己,而不是引导他们关注具体的对象。日本的敏感度被视为更密切地回应婴儿对社会参与和分享经验的需要,美国敏感度被认为是对婴儿个体化和个人完善的需要给予密切回应。[76]165
(二)互依文化和灵性的研究
前面我们提到西方研究认为,在安全依恋以及与神明的温暖灵性关系之间存在相关。不过我们也注意到,这种相关是鼓励独立的依恋,与聚焦在个人体验的灵性之间的相关。David Bakan大约50年前对个性和宗教之间的联系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关系导向的人更容易信仰宗教,而行为导向或个人导向的人,则不易信仰宗教。[77]Bakan认为宗教本质上更具集体性,所以宗教诫命给关系导向的人提供了与上帝团契的机会,而行为导向的人则不会如此。这个观点得到Trapnell和Paulhus[78]的支持。在三个单独的研究中,他们发现关系导向的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原因相同,而行为导向的学生却不是如此。Saraglou利用大五人格特质的研究成果,发现关系导向的个性如容易相处、有良知与宗教信仰有关,而个体导向的个性特征如开放率直则并非如此。
我们知道在更为互依的社群中,安全依恋指向成年期的社会关系性。指向人际互依的依恋过程是否最终会导致更为社会化的灵性?在这一点上我们还缺少任何证据。所以这里我们探索社群型的灵性,希望能够鼓励将来的研究可以验证在互依型教养方式与社会性宗教之间的关系。
一些西方清教徒看重与上帝亲密的个人关系,同时也有更为互依形式的灵性,在这些宗教中,与神之间温暖的个人关系固然重要,但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中更为重要。哈特派、门诺派以及Bruderhof群体和以色列集居区要求个体按照集体的范式来生活。也有很多基督教群体是非常他人取向的,鼓励教徒服从真理与上帝。Cohen和 Hill的研究显示,清教徒在内在灵性上得分更高,而犹太人和天主教徒在外在灵性/社会灵性上得分更高。[79]
总之,我们回顾了独立和互依型文化中有关依恋的研究。依恋似乎具有不同的意义并行使不同的功能,这取决于成熟人格的自我概念和文化定义。我们看到,当独立性更被看重时,依恋的目的就在于发展出安全基地使得婴儿可以探索世界,温暖的教养风格,健康的成人浪漫依恋,以及与神明之间形成亲密的关系。
不过,依恋风格、互依性和灵性之间的关系并未在国际化文献中有明确的呈现,只是在一些西方文献中有提到。已有证据可以支持在互依型的亚文化中,依恋的过程会有不同,鼓励形成关系和社会化中必要的互相依赖。支持特定依恋风格与成年期的互依性之间存在直接关系的研究证据正在不断出现。
六、中国式的依恋与灵性—一种文化个案
下面我们在总结中国研究的基础上描述安全依恋的文化差异。Rothbaum和Morelli指出,不同文化中依恋行为具有差异和共性。[66]他们用安全依恋的前因、后果和本质这三个方面的证据来举例说明。我们也发现中国文化中依恋独特性的相关证据。
(一)安全依恋的前因
Hu和Meng使用陌生情境测验法进行的依恋研究,是中国类似研究的先锋。[80-81]他们使用Ainsworth陌生情境测验和Q-sort测验发现,中国24个月龄的儿童中有17.2%的淡漠/回避型依恋,48.4%的安全依恋,21.9%的焦虑型依恋和12.5%的混乱型依恋。而且中国不安全依恋儿童的行为跟其他国家的不同,表现为,淡漠型依恋的孩子倾向于有较为明显的回避行为,无视母亲和陌生人的存在,但表现出更多的自我探索行为。研究者认为这是因为绝大多数母亲在孩子三个月大的时候就去上班,然后由保姆或祖父母来带孩子。这跟美国的情况不同,但与以色列的多人抚养孩童的情形相似。多位养育者可以给孩子很好的照顾,但同时会影响孩子跟母亲之间的依恋行为。
毫无疑问,养育者对婴儿需求的敏感性或反应性会导致安全依恋。但对敏感性的定义会因文化而异。西方母亲在等待婴儿主动表达个体需求
再开始对需求进行反应的时候,Rothbaum和同事发现日本母亲倾向于预测婴儿的需求,来防止婴儿出现不舒服的感觉。[11]据我们所观察,中国母亲也是如此。Wu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他在新几内亚岛针对中国移民家庭的母婴互动进行了人类学田野观察,并对中国母亲进行了访谈。[82]他发现,中国母亲往往会汇报说她们的孩子很乖,很少哭。母亲在孩子睡着之后还保持“警醒”。而且,她们将孩子抱在怀里的时候会不断地摇晃。这样会帮助孩子平静和安静。就像Bowlby谈到的,“据发现,轻摇婴儿,不仅能有效终止婴儿哭泣,还可以防止婴儿哭泣的发生。”我们认为,通过预测并满足婴儿的需求,母亲可以降低婴儿的压力感,使婴儿尽可能地保持安静。Miller也认为,通过较多的躯体亲密接触(比如,频繁的抱和触摸),母亲可以养育出安静的,并且在长大后尊重和服从长者的孩子。[83]
过往研究表明,西方父母对婴幼儿的控制会带来负面的心理效应。安全依恋和控制是两个相反的维度。基于两种养育行为的维度——控制和温暖,Baumrind总结出四种养育风格: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冷漠型。[84]
不过,有些中国的研究者在进行跨文化研究时发现,权威型和专制型的教养风格,跟安全依恋一样,尤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并对孩子的健康和学业成绩产生不同影响。[85-87]
比如,Chao提到,中国大陆持守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母亲,专制型的教养方式可能指的是,教育孩子去遵从传统的道德观念,诸如仁爱、正直、节制、智慧和可靠。[88-89]相反,欧美母亲的专制型教养就会被解读为缺少敏感度,是一种独裁或控制式的风格。
既然四种教养风格的模型无法很好地捕捉中国教养行为的特色,Chao试图用本土的概念——“管”来描述中国的教养行为。她认为这是中国文化下一套很重要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倡导对后代的监督,但同时又是“支持性的、高度卷入和亲密的母婴关系”。那些被西方孩子看作是独裁、有敌意和不信任的严格教养,在亚洲孩子眼里其实是关心和呵护。[88,90]
孝道是另一种教养型控制,这是儒家文化里面的重要部分。Yang将中国人的社会心理取向划分为四种:关系取向,权威取向,家族取向和普遍取向。家族取向是一系列的以家族为中心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和行为,驱使中国人为了家族的生存、和谐、稳固、荣耀、兴旺和长久而牺牲个人的目标、利益和福祉。很显然,这种取向深受孝道思想的影响。[91]106-170[92]19-39
中国人在定义理想孩子的时候,孝顺是重要的因素。Goh的深入访谈调查发现,中国父母最希望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品质包括:聪明、独立、快乐和孝顺。[93]
Ho和Lee[94]以及Sung[95]通过识别孩子的孝道行为,对孝道进行测量。这些行为包括尊重父母,服从父母,从情感和物质上关爱父母,养家,履行祖先崇拜的职责,荣耀家族,为家族作出牺牲,以及寻求父母的建议和指导。
自中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以来,4-2-1(四位祖父母,两位父母和一个独生孩子)的家庭模式已经成为现代中国都市的常态。Wang的调查发现,祖父母对孙子女的爱更多、更能提供安全感,但同时,祖父母对孙子女也更为保护、限制和纵容。[96]
(二)安全依恋的效应
早年形成的依恋模式会带到成年期,成为心理健康的基础。研究者发现,那些在陌生情境测验中被贴上安全依恋标签的孩子,要比那些不安全依恋的孩子,长大后更有能力。[97]333-347这种能力体现在以下方面:探索性、自治性和自我效率;自我表达以及情感开放;社会性;等等。安全依恋的个体常有较高的自尊,进行更多元化的积极探索。[11,98]
但Rothbaum等质疑这种观点,所谓安全依恋的效应,在高度个体化的西方社会可能是理想范本,但在更为集体化的文化里面,这些恐怕不是理想的特质。[11]比如,中国孩子跟日本孩子相似,被教导要克制负面情绪或不要直接表达负面情绪,以免破坏和谐。自我情绪控制从很小的时候就得到训练。而且,自我肯定和自我成就并不像自我批评和自我提升那样受重视。
因此,中国的教养正是要通过道德自我的培养,帮助孩子成为符合社会价值和预期的健康个体。
(三)中国的成人依恋
Schmitt等人所做的大型跨文化研究,样本来自62种文化,发现东亚文化(样本来自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和韩国和日本)里面,沉溺型(焦虑)依恋尤其显著,而且东亚被试在他人取向的内部工作模型上得分很高。[99]这跟亲子依恋的跨文化研究结果相似。[43]
同样令人担忧的是,西方的分类方法或许不能描述中国人依恋的独特性。我们认为,根据西方理论所定义的中国成人的不安全依恋,焦虑或回避型行为,很有可能是符合中国文化范式的。
比如说,Tamura等人发现,中国文化中人际互动更为保守,鼓励间接沟通,避免伤害人际和谐,诸如直接表达强烈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以及直接向别人寻求帮助(即便是在亲密关系中,比如丈夫和妻子之间),都会被认为是不成熟的、自我中心的,因而不会被认可。这种形式的拘谨和情感压抑,如果在美国群体中就会被贴上回避型依恋的标签。[100]
Wang和Song也发现,中国的成人依恋涉及更为复杂的认知评价过程,来识别个人的适宜角色以及得体的行为,而不是被西方成人依恋模式中强调的自发性和真实型的行为。[101]15-34
根据上述所综述的文献资料,我们认为中国传统的集体主义文化塑造了道德自我的价值观,引导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导致互依人格和互倚型的社会心理健康。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人也正在经历从社会取向到个人取向的心理转变,在思想、态度、价值观和行为方面都比以往更加个人化、更少社会化。文化思想随着社会价值和范式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安全依恋的前因、后果和本质也随着发生变化。将来的依恋和灵性研究所需要的是纵向的、动态的和具有文化敏感性的视角。
(四)依恋与灵性
儒家和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核心,在中国的集体主义文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尽管关于儒家思想是否是宗教在中国学界仍存在争议,但其作为意识形态两千多年来对中国人起到深刻影响。儒家和道家思想均反对个人主义,倡导自然、人类和神明之间的和谐关系。[102-103]道家思想强调自我控制,人际和谐;儒家思想则强调应尽社会义务,建立与他人的关系,服从社会标准,尊重父母和长者,通过个人努力来为家族赢得荣誉。[104-106]这两种思想为中国父母养育子女提供了基本的哲学基础,决定了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以及亲子互动的形式。[107]163-173,[87]因为没有研究直接指出儒家思想与中国人的依恋风格之间的关系,我们这里只作出假设。
儒家思想阐释了由强烈的关系纽带所组成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108]家族观念,五伦关系,强调对传统的学习,都描绘了紧密的关系网络所编制的关系社会的形态。Granovetter指出,强调的关系纽带包括家庭关系和信得过的朋友(十个左右)关系,因为他们的社交世界是重合的。社交世界中的其他人组成较薄弱的纽带,比如熟人或过去的朋友,其他的社交圈子等。[108-109]
不仅是儒家思想,一系列的民俗信仰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的集体主义本质。Yang和Hu绘出中国人的民间宗教图,一共分为三类:关系导向的、宗派的和个体的。持守民间宗教的人数比基督徒和佛教徒加起来还多。这些民间宗教包括祖先崇拜,萨满教,占卜,信鬼,以献祭的形式来崇拜圣物和圣地的神明,同时也包含佛教,儒教和道教的成分。诸神中最大的领导是玉帝。民间宗教通常在家里的祭坛前执行。[110]当谈到民间宗教时,Yang认为中国被宗教渗透。[111]Yang和Hu描述的第一种民间宗教是关系型的宗教。这种类型涉及关系导向的仪式,在当地和村庄的庙宇进行庆祝,聚会的时间是中国新年、龙灯节、众神的生日等。敬拜包括鞠躬、祷告、献食品为祭和许愿——所有这些都导致集体团结和凝聚力的增强。在过去,借钱给同一宗族和村庄的人是普遍的。在当代中国,Lily Tsai发现当地庙宇构建了一个道德框架来规范官员的行为。[112]
七、总结
我们尝试在个体和社会宗教层面对依恋进行文化和心理分析。在更为个体化的社群和文化里,依恋反映的是对个体自治、分化与探索等本土化价值。青春期和成年期的发展与依恋风格和倡导个体发展的文化焦点一致。而且,依恋风格以及与神明之间温暖的个体化关系的研究,是在崇尚个人选择和个体宗教体验的文化中可预期的。
鉴于西方研究存在的偏倚,以及向其他文化的刻意输出,研究者存在可能变成道德学家的风险,“教导”反映西方价值观的敏感养育模式。Gergen和同事就表达了这种担忧,西方研究统治了非西方社会,甚至危害到当地的心理学思想。[13]安全依恋意味着当养育者离开时感受到压力,当团聚时可以很快再次建立连接,这种假设意味着婴儿的其他安全依恋方式并不理想。我们注意到,不同文化有不同类型的依恋风格,都会产生跟当地文化相适应的健康的心理发展。如果我们无法意识到多元性的存在,我们的研究会
产生西方养育理念化的道德效应。既然西方的安全依恋并非全球适用,将其普遍推广就意味着文化的不公平,本质上就是一种意识理念。
我们对国际化的依恋研究进行综述时指出,依恋的前因(直接vs.间接的养育敏感度)、后果(探索/自治的能力vs.适应的能力)、安全基地的意义(分化vs.联合)、不安全依恋风格(焦虑vs.回避)具有跨文化的差异性。很显然有些文化认为成熟的个体行为是关系取向的、互相依赖的以及对他人作出反应的。然而,就我们所知,目前尚未有国际性的纵向研究来验证依恋风格和成人的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更不用说宗教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宗教是社群性的,也有些证据指出互依型人格更容易受宗教吸引,尤其是社群性强的宗教。我们既尊重西方文化中呈现的依恋模式,也重视非西方文化下具有互依性意义的依恋模式。在后现代的西方社会,个体化途径可能是适宜的和有效的,在非西方社会则需要更为社群化的途径。我们以Rothbaum等人[12]155-156的总结作为本文的结束:
对欧洲裔美国人而言,依恋的特征是经常与主要照顾者分离和团聚及强调自主探索的学习……对东亚人而言,相反,依恋包含更连续的关怀和团聚,及习得以适应别人和环境为中心的方式……我们认为,所谓的普遍性,是指依恋在特定环境中以特定的方式存在。不同的是,依恋的含义,以及它们在不同情形和背景中被组合起来的方式。依恋是这样,自我观念、换位思考及控制都是如此。我们相信,当一种文化中大多数情形都能提供探索和肯定自我的机会,依恋的模式便在这些机会中通过各种方式的习得而形成。相反,当一种文化中大多数的情形需要自我调整和适应别人及环境,依恋的模式便因习得的方式不同而不同。文化随着每种类型的情形以及他们的试错自我,试错角度和试错控制的多寡而不同。[26,79]人们构建情形和环境来符合他们的试错导向,反之他们也被周围的情形所构建。[113-114]
[1]LeVine R A. Attachment Theory as Cultural Ideology[G]//Hiltrud Otto,Heidi Keller. Different Faces of Attachment.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
[2]Wordsworth W,Palgrave F T. The Golden Treasury[M]. London:Macmillan,1999.
[3]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Vol.1 Attachment[M]. 2nd ed. NewYork:BasicBooks,1982.
[4]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Vol.2 Separation[M]. NewYork:BasicBooks. 1973.
[5]Ainsworth M D S,Bowlby J. Anethological Approach Topersonality Development[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1,46(4).
[6]Belzen J A. Towards Cultural Psychology of Religion:Principles,Approaches,Applications[M]. New York:Springer,2010.
[7]Belzen J A,Lewis C A. Discussing“Towards Cultural Psychology of Religion:Principles,Approaches and Applications”:An Introduction to This Special Issue of Mental Health,Religion and Culture[J]. Mental Health,Religion and Culture,2010,13(4).
[8]Harwood R L,Miller J G,Irizarry N L. Culture and Attachment:Perceptions of the Child Incontext[M]. 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5.
[9]Keller H. Attachment-past and Present. But What About the Future?[J]. Integrative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2008,42.
[10]LeVine R A,Norman K. The Infant’s acquisition of Culture:Early Attachment Reexamined i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G]//Moore C C,Mathews H F. The Psychology of Cultural Experie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1]Rothbaum E,Weisz J,Pott M,et al. Attachment and Culture:Secu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
[12]Rothbaum F,Morelli G,Rusk N. Attachment,Learning,and Coping:The Interplay of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G]// Gelfand M,Chiu C Y,Hong Y Y. Advances in Culture and Psychology. New York:Oxford Press,2010.
[13]Gergen K,Gulerce A,Lock A,et al. Psychological Science Incultural Context[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96,51.
[14]Quinn N,Mageo J M. Attachment Reconsidered: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a Western theory[M].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3.
[15]Lorenz K. The Foundations of Ethology:The Principal Ideas and Discoveries in Animal Behavior[M]. Simon and Schuster,1982.
[16]Ainsworth M D S,Blehar M C. Waters E,et al. Patterns of Attachment:Apsychological Study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M]. Hillsdale:Erlbaum,1978.
[17]De Wolff M S,Ijzendoorn M H. Sensitivity and Attachment:A meta-analysis on Parental Antecedents of Infant Attachment[J]. Child development,1997,68(4).
[18]van IJzendoorn M H,Schuengel C,Bakermans-Kranenburg M J. Disorganized Attachment in Earlychildhood:Metaanalysis of Precursors,Concomitants,and Sequelae[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9,11.
[19]Posada G,Jacobs A,Carbonell O A,et al. Maternal Care and Attachment Security in Ordinary and Emergency Contexts[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9,35.
[20]True M M,Pisani L,Oumar F. Infant-mother Attachment Among the Dogan of Mali[J]. Child Development,2001,72.
[21]Bowlby J,Valenzuela M. Maternal Sensitivity in a Developing Society:The Context of Urban Poverty and Infant Chronic under Nutrition[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7,33.
[22]Pinquart M,Feußner C,Ahnert L. Meta-analytic Evidence for Stability in Attachments from Infancy to Early Adulthood[J].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2013,15(2).
[23]Kitayama S,Cohen D. Handbook of Cultural Psychology[M]. 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7.
[24]Markus H R,Kitayama S. Culture and the Self:Implications for Cognition,Emotion,and Motivation[J]. Psychological Review,1991,98.
[25]Markus H R,Conner A. Clash:8 Cultural Conflicts That Make Us Who We Are[M]. New York:Hudson Street Press,2013.
[26]Kitayama S,Duffy S,Uchida Y. Self as Cultural Mode of Being[G]//Kitayama S,Cohen D. Handbook of Cultural Psychology. NewYork:Guilford Press,2007.
[27]Sroufe L A. Attachment and Development:A Prospective,Longitudinal Study from Birth to Adulthood[J].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2005,7(4),
[28]Granqvist P,Kirkpatrick L. Religion,Spirituality,and Attachment[G]//Pargament K I. APA Handbook of Psychology,Religion,and Spirituality Vol. 1. Context,Theory,and Research. Washington: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13.
[29]Kirkpatrick L A. Attachment,Evolution,and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M]. 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5.
[30]Granqvist P,Ljungdahl C,Dickie J. God Is No Where,God Is No Where:Attachment Activation,Security of Attachment,and God Proximity Among 5-to7-year-old children[J]. Attachment and Human Development,2007,9.
[31]Eshleman A K,Dickie J R,Merasco D M,et al.Mother God,Father God: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God’s Distance[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1999,9.
[32]Kirkpatrick L A,Shaver P R. An Attachment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Romantic Love and Religious Belief[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1992,18.
[33]van IJzendoorn M H. Adult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s,Parental Responsiveness,and Infant Attachment:A Metaanalysis on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5,117.
[34]Granqvist P,Ivarsson T,Broberg A G,et al.Examining Relations Between Attachment,Religiosity,and New Age Spirituality Using the Adult Attachment Interview[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7,43.
[35]Batson C D,Schoenrade P,Ventis W L. Religion and the Individual:A 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M].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36]Birgegard A,Granqvist P. The Correspondence Between Attachment to Parents and God:Three Experiments Using Subliminal Separation Cue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4,30.
[37]Brown S L,Nesse R M,House J S,et al. Religion and Emotional Compensation:Results from a Prospective Study of Widowhood[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004,30.
[38]Hesse E,Main M. Frightened,Threatening,and Dissociative(FR)Parental Behavior as Related to Infant Attachment in Low-risk Samples:Description,Discussion,and Interpretations[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2006,18.
[39]Fiske A P. The Four Elementary Forms of Sociality:Framework for a Unified Theory of Social Relations[J]. Psychological Review,1992,99(4).
[40]Bellah R N,Madsen R,Sullivan W M,et al. Habits of the Heart:Individualism and Commitment in American Life[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
[41]Levine R A,Miller P M. Commentary:Special Topics Issue:“Cross-cultural Validity of Attachment Theory”[J]. Human Development,1990,33(1).
[42]Ainsworth M D S. System for Tating Maternal Care Behavior[M]. Princeton:ETS Test Collection,1976.
[43]van Ijzendoorn M H,Sagi-Schwartz A. Cross-cultural Patterns of Attachment:Universals and Contextual Dimensions[G]// Cassidy J,Shaver P R. Handbook of Attachment:Theory,Research,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2nd ed. New York:Guilford press,2008.
[44]Bowlby J. A Secure Base:Parent-child Attachment and Healthy Human Development[M]. New York:Basic books,1988.
[45]Quinn N,Mageo J M. Attachment and Culture:An Introduction[G]// Quinn N,Mageo J M. Attachment Reconsidered: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a Western Theor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3.
[46]Gaskins S. The Puzzle of Attachment:Unscrambling Maturation of and Cultural Contribu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Emotional Bonds[G]// Quinn N,Mageo J M. Attachment Reconsidered: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a Western Theor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3.
[47]Otto H,Keller H. Different Faces of Attachment[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4.
[48]Grossmann K,Grossmann K E. Newborn Behavior,the Quality of Early Parenting and Later Toddler-parent Relationships in a Group of German Infants[G]//Nugent K,Lester B M,Brazelton T B.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Infancy:Vol. II. Norwood:Ablex,1991.
[49]Clancy P M. The Acquisition of Communicative Style in Japanese[G]//Schieffelin B B,Ochs E. Language Socialization Across Culture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50]LeVine R A,Dixon S,Levine S,et al. Child Care and Culture:Lessons from Africa[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51]Marvin R S,Van Devender T I,Iwanaga M I,et al. Infant-caretaker Attachment Among the Hausa in Nigeria[G]// McGurk H. Ecological Factors in Human Development. Amsterdam:North Holland,1977.
[52]Takahashi,K. Are the Keyassumptions of the “Strange Situation” Procedure Universal? A View from Japanese Research[J]. Human Development,1990,33.
[53]Rothbaum F,Kakinuma M,Nagaoka R,et al. Attachment and Amae:Parent-child Close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7,38.
[54]Doi Takeo. The Anatomy of Dependence[M]. Tokyo:Kodansha,1973.
[55]Rothbaum E,Morelli G,Pott M,et al. Immigrant-Chinese and Euro-American Parents’ physical Closeness with Young Children:Themes of Family Relatedness[J].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2000,14.
[56]George C,Solomon J. Attachment and Caregiving:The Caregiving Behavioral System[G]// Cassidy J,Shaver E R. Handbook of Attachment:Theory,Research,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NewYork:Guilford Press,1999.
[57]Morelli G A,Rothbaum E. Situating the Person in Relationships:Attachment Relationships and Self-regulation in Young Children[G]// Kitayama S,Cohen D.Handbook of Cultural Psychology. NewYork:Guilford Press,2007.
[58]Rothbaum E,Trommsdorff G. Do Roots and Wings Complement or Oppose One Another?The Socialization of Relatedness and Autonomy in Cultural Context[G]//Grusec J E,Hastings P.The Handbook of Socialization,NewYork:Guilford Press,2007.
[59]Hrdy S B. Mothers and Others: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Mutual Understanding[M]. 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9.
[60]Howes C,Rodning C,Galluzzo D C,et al. Attachment and Childcare:Relationships with Mother and Caregiver[J]. 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1988,3(4).
[61]Munroe R H,Munroe R L. Household Density and Infant Care in an East African Society[J].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71,83.
[62]Fiske A,Kitayama S,Markus H,et al. The Cultural Matrix of Social Psychology[G]// Gilbert D,Fiske S,Lindzey G. 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Vol.2. 4th ed. Boston:McGraw-Hill,1998.
[63]Morling S,Evered S. Secondary Control Reviewed and Defined[J]. 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6,132.
[64]Heine S J. Selfascultural Product:An Examination of East Asian and North American Selve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1,69.
[65]Weisz J R,Rothbaum E,Blackburn T C. Standing Outandstanding in:The Psychology of Control in the U.S. and Japan[J]. American Psychologist,1984,39.
[66]Rothbaum E,Morelli G. Attachment and Culture:Bridging Relativism and Universalism[G]//Friedlmeier W,Chakkararath P,Schwarz B. Culture and Human Development:The Importance of Cross-cultural Research to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Psychology Press,2005.
[67]Carlson V J,Harwood R L. Attachment,Culture,and the Caregiving System:The Cultural Patterning of Everyday Experiences Among Anglo and Puerto Rican Mother-infant Pairs[J].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2003,24(1).
[68]Posada G,Jacobs A,Richmond M K,et al. Maternal Care Giving and Infant Security in Two Cultures[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02,38.
[69]Kim S,Rohner R P. Perceived Parental Acceptance and Emotional Empathy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Korea[J]. Journal of Cross Cultural Psychology,2002,34.
[70]Rohner R,Pettengill S M. Perceived Parental Acceptance-rejection and Parental Control Among Korean Adolescents[J]. Child Development,1985,56.
[71]Miyake K,Chen S,Campos J. Infant Temperament,Mother’s mode of Interaction,and Attachment in Japan:An Interim Report[J]. Monographs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1985,50(1-2).
[72]Chapin B. Attachment and Rural Sri Lanka:The Shape of Caregiver Sensitivity,Communication,and Autonomy[G]// Quinn N,Mageo J M. Attachment Reconsidered: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a Western Theor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3.
[73]Barlow K. Attachment and Culture in Murik Society:Learning Autonomy and Interdependence through Kinship,Food,and Gender[G]//Quinn N,Mageo J M. Attachment Reconsidered: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a Western Theor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3.
[74]Meehan C L,Hawks S. Cooperative Breeding and Attachment Among the Aka Foragers[G]//Quinn N,Mageo J M. Attachment Reconsidered: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a Western Theor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13.
[75]Morelli G A,Tronick E,Beeghley,M. Is the Resecurity in Numbers? Child Care in a Hunting and Gathering Community and Infants’attachment Relationships[C]. Albuquerque: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on Child Development,1999.
[76]Rothbaum F,Morelli G,Rusk,N. Attachment,Learning,and Coping:The Interplay of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G]//Gelfand M J,Chiu C-y,Hong Y-y. Advances in Culture and Psycholog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77]Bakan D. The Duality of Human Existence:Isolation and Communion in Western Man[M]. Boston:Beacon Press,1996.
[78]Trapnell P D,Paulhus D L. Agentic and Communal Values:Their Scope and Measuremen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2012,94(1).
[79]Cohen A B,Hill P C. Religion as Culture:Religious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Among American Catholics,Jews,and Protestant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7,75(4).
[80]Hu P,Meng Z. An Examination of Infant Mother Attachment in China[C]. Quebec:the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1996.
[81]Hu P,Meng Z. Research on Discrimination of Mother-infant Attachment Type[J].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2003,35(2).
[82]Wu D. Child Training in Chinese Culture[G]//Tseng W S,Wu D. Chinese Culture and Mental Health. Orlando:Academic Press,1985.
[83]Miller P M. Cultural and Socio-economic Influences on Mothers’ touching in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C]. Paris: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ant Studies,1994.
[84]Baumrind D.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J].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Monograph,1971,4.
[85]Wu P,Robinson C C,Yang C,et 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Mothers’Parenting of Preschoolers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2,26.
[86]Chao R K. Extending Research on the Consequences of Parenting Style for Chinese Americans and European Americans[J]. Child Development,2001,72.
[87]Xu Y,Farver J A M,Zhang Z,et al. Mainland Chinese Parenting Styles and Parent-child Intera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5,29(6).
[88]Chao R K. Beyond Parental Control and Authoritarian Parenting Style,Understanding Chinese Parenting Through the Cultural Notion of Training[J]. Child Development,1994,65.
[89]Chao R K,Tseng V. Parenting of Asians[G]//Bornstein M H. Handbook of Parenting:Vol. 4 Social Conditions and Applied parenting . 2nd ed. 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2002.
[90]Chao R K,Sue S. Chinese Parental Influence and Their Children's school Success:A Paradox in the Literature on Parenting Styles[G]//Lau S. .Growing up the Chinese Way:Chinese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1996.
[91]Yang K S. Chinese Personality and Its Change[G]//Bond M H. The Psychology of the Chinese People.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92]Yang K S. Chinese Social Orientation:An Integrative Analysis[G]//Tseng W S,Lin T Y,Yeh Y K. Chinese Societies and Mental Health. 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93]Goh E C L. Raising the Precious Single Child in Urban China-An Intergenerational Joint Mission Between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J]. Journal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2006,4(3).
[94]Ho D Y F,Lee L Y. Authoritarianism and Attitude Toward Filial Piety in Chinese Teacher[J].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74,92.
[95]Sung K T. Measures and Dimensions of Filial Piety in Korea[J]. Gerontologist,1995,35.
[96]Wang L. The Relations Between Skipped Generation Childrearing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Young Children[J]. China Behavioural Medicine Science,2007,16(2).
[97]Berlin L J,Cassidy J,Appleyard K. "The Influence of Early Attachments on Other Relationships"[G]//Cassidy J,Shaver P R. Handbook of Attachment:Theory,Research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New York and London:Guilford Press,2008.
[98]Weinfield N S,Sroufe L A,Egeland B,et al. The Natur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fant-caregiver Attachment[G]// Cassidy J,Shaver P. Handbook of Attachment:Theory,Research,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 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9.
[99]Schmitt D P,Diniz G,Alcalay L,et al. Patterns and Universals of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Across 62 Cultural Regions:Are Models of Self and of Other Pancultural Constructs?[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2004,35(4).
[100]Tamura E H,Mention L K,Lush N W,et al. China:Understanding Its Past[M]. Honolulu: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1997.
[101]Wang C D,Song Y S. Adult Attachment Reconceptualized:A Chinese Perspective[G]//Erdman P,Ng K. Attachment:Expanding the Cultural Connections. New York:Routledge,2010.
[102]Munro D. Introduction[M]//Munro D. Individualism and Holism.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85.
[103]Deci E L,Ryan R M.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M]. New York:Plenum,1985.
[104]Sun J. Scaffolding Preschool Children’s problem Solving: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Mothers and Teachers[D]. HongKong: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09.
[105]Fung Y A.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3.
[106]King A Y C,Bond M H. The Confucian Paradigm of Man:A Sociological View[G]//Tseng W S,Wu D Y H. Chinese Culture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Academic,1985.
[107]McHale J P,Dinh K T,Rao N. Understanding Co-parenting and Family Systems Among East and Southeast Asianheritage families[G]//Selin H. Parenting Across Cultures:Childrearing,Motherhood and Fatherhood in Non-Western Cultures. Netherlands:Springer,2014.
[108]Granovetter 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
[109]Granovetter 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J]. Sociological Theory,1983,1.
[110]Yang F,Hu A. Mapping Chinese Folk Relig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J].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2012,51(3).
[111]Yang C K.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M].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1.
[112]Tsai L L. Accountability Without Democracy[M].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113]Kitayama S,Markus H. The Yin and Yang of the Japanese self[G]//Cervone D,Shoda Y. The Coherence of Personality. 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9.
[114]Shweder R,Goodnow J,Hatano G,et al. The Cultural Psychology of Development:One mind,Many Mentalities[G]// Damon W.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 1. 6th ed. New York:Wiley,2006.
[责任编辑:江 波]
Culture, Attachment, and Spirituality:Indigenous, Ideologic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l Dueck1Xu Hong-hong2
(1.Fuller Graduate School of Psychology, Pasadena CA91101, USA; 2. Health Science Center, Medical Psychology Depart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Research on attachment has exploded in the West. From the beginnings in the work of Bowlby and Ainsworth and Bowlby, hundreds of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styles of attachment of the infant to its caregiver: secure, insecure, avoidant, or disorganized. Moreover, a strong connection has been made between secure attachment styles and healthy peer relationships, parenting approaches, adolescent self-confidence, adult romantic attachment and also adult spirituality. Those with secure attachment styles reported more positive relationships with a personal God. However, the attachment research has been severely criticized for its Western bias. Might attachment be viewed differently in more collective communities and societies? Consistent with the ideology of Western individualistic cultures, Ainsworth equated a secure attachment with the foundation for independence. However, there are reports from non-Western mothers who encourage dependence for the sake of socializing the emerging child into a more interdependent way of relating in a communal culture. This also raises the question whether a more communal style of attachment generates a more social version of religion.
culture; attachment; religion; indigenous research
Al Dueck,男,博士,美国富勒心理学院杰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文化宗教心理学研究与本土化心理研究。
中美宗教文化心理学合作研究项目“依恋的跨文化比较”(项目编号:TRI201307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B844
A
2095-7068(2015)03-0022-17
2015-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