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西高原地区莴笋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2015-04-02秦绪兰邓洪庚刘树峰牟婷婷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5年4期
关键词:莴笋幼苗农药

□秦绪兰 邓洪庚 刘树峰 牟婷婷

1小金县农业局 2眉山市农业局 3丹棱县农业局

莴笋是我国栽培较广的蔬菜,具有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等优点,发展莴笋生产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在川西高原地区调查发现,当地农户种植莴笋以点播为主,存在用种量大、管理不易等问题。为改进农户种植模式,笔者在小金县积极探索莴笋的集约化育苗及移栽、绿色防控及水肥管理等优质丰产技术,积极引导川西高原地区绿色食品莴笋的生产。

1 温室育苗技术

1.1 品种选择及处理

品种选择:选用抗病、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

种子处理:秋莴笋种植,播种前种子应进行低温处理。先将种子浸泡3~4 h,淘洗干净,装入布袋后放入2~4℃的冷藏室或吊在水井内水面上,3~4 d即可发芽。春、夏莴笋种植可干籽播种。

摆放穴盘:若穴盘不是摆放在育苗床架,而是直接置于育苗地,则必须在盘下铺一层厚塑料膜,避免根往土里生长,以利于幼苗盘根。

1.2 播种

播种期:因小金县属高山峡谷地形,高半山到河谷海拔高差大,气温随海拔升高而下降,立体气候明显。在莴笋播种育苗期,应按种植地海拔高度从低到高,比常规点播提前20~30 d。通过温室集约化育苗,在海拔2 500 m以下的地区,可种植2~3季莴笋;同时,在海拔3 000 m左右的地区,可解决种植2季莴笋时间不足的问题。

播种量:一般每穴播1粒种子。根据栽培定植密度,每公顷栽培面积育苗用种600~1 200 g。

1.3 苗期管理

温度管理: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15~25℃,超过35℃需打开通风门,或在棚膜上浇水以降低棚内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起幼苗徒长;晚上温度需控制在5℃以上,以避免温度过低,幼苗发育迟缓形成弱苗或僵苗。

水肥管理:利用微喷系统进行喷灌。水分管理要保持基质见干、见湿。晴好天气,一般是每天早晨6点~7点喷灌;下午局部发干时,可用喷雾器补水;阴雨天需适当控制水分以避免幼苗徒长。幼苗长出1~2片真叶后,可开始结合喷灌进行叶面追肥,肥料选用有机溶性肥料优马修复剂+优马维多多,每次施肥间隔5~7 d为宜。喷灌后,要及时检查,并对苗床四周10~15 cm处的幼苗进行补充灌溉。育苗期不要偏施氮肥。

定植前炼苗:定植在大棚内,要提前3~5 d降温、通风、炼苗;定植在露地,要在定植前7~10 d逐渐降温,使温室内的温度逐渐与露地相近,防止幼苗因不适应环境产生生理性病害。幼苗移出育苗温室前2~3 d施肥1次,并进行杀虫剂、杀菌剂的喷洒,做到带肥、带药出室。壮苗标准:幼苗健壮、叶色正常、根系发达、无病虫害,达到4~6片真叶,育苗天数因穴孔大小和生产季节不同而有差异。

2 育苗后移栽技术

2.1 产地要求

选择地势相对平坦(坡度在15°以下)、排灌方便、耕层深厚、疏松肥沃、土壤pH值在5.5~8范围,有机质含量20 g/kg以上,全氮1.0 g/kg以上,有效磷20 mg/kg以上,有效钾100 mg/kg以上,合理轮作,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的砂壤土、壤土或粘壤土。

2.2 栽培季节

春莴笋:初春育苗,春定植,夏收获。夏莴笋:初夏育苗,夏定植,夏、秋收获。秋莴笋:初秋育苗,秋定植,秋、冬收获。

2.3 定植

施肥整地:前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翻耕炕土、清理石砾。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及莴笋需肥特点,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播种前结合整地每公顷施肥22.5~45 t,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

培育壮苗:植株健壮,叶片无病虫害、子叶完整、4~6片真叶、叶片肥厚、叶色正常,无节间,根系发达。

定植时间:春莴笋一般在2~3月定植;夏莴笋在5~6月定植;秋莴笋在7~8月定植。

定植密度:莴笋的定植株行距一般为早熟品种(20~23) cm×(25~30) cm,晚熟品种(25~30) cm×(30~40) cm。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密度。

定植方法:定植时,挖穴栽植,深度以不埋没心叶为宜。秋莴笋在傍晚时栽植。春莴笋的定根水需轻浇。

2.4 定植后田间管理

定植后2~3 d浇缓苗水,随后结合中耕培土1~2次。秋莴笋生长前期天气炎热干旱,应适当多次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莴笋长出8片真叶,到肉质茎开始膨大约有10~15片叶时,每公顷追施氮肥(N)30~60 kg、钾肥(K2O)15~45 kg。肉质茎形成期保持土壤湿润,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氮肥(N)30~60 kg。浇水应在早晚进行,强烈阳光下不宜浇水。收获前20 d内不施肥料,30 d内不施农药。

3 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合使用化学防治措施。

3.2 农药选用

选用的农药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并获得国家农药登记许可。应选择对主要防治对象有效的低风险农药品种,提倡兼治和不同作用机理农药交替使用。农药剂型宜选用悬浮剂、微囊悬浮剂、水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水分散粒剂和可溶性粒剂等环境友好型剂型。AA级绿色食品生产、A级绿色食品生产应按照规定选用农药。禁用、限用农药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3.3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合理轮作、培育壮苗、合理灌溉、增施腐熟有机肥、勤除杂草、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

物理防治:①黄板诱杀,利用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的趋黄性进行诱杀。②灯光诱杀,利用昆虫在夜间活动的趋光性诱杀害虫,如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③趋避蚜虫,地面覆盖银灰色或乳白色地膜有效趋避蚜虫。④糖酒醋液诱杀,利用害虫喜糖酒醋味的习性防治成虫,如斜纹夜蛾、小地老虎等。配制比例是糖∶酒∶醋∶敌百虫∶水=6∶3∶1∶1∶10。⑤高温灭杀,晒种等高温处理种子;高温灭杀土壤中的病虫;高温闷棚抑制病害。

生物防治:①以虫治虫,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猎蝽等捕食性天敌;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捕食性蜘蛛和螨类等天敌的利用。②以菌治虫,如苏云金杆菌(Bt)等细菌;蚜菌霉、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微孢子虫等原生动物的利用。③植物源农药,利用藜芦碱醇溶液、苦参、苦楝、烟碱、双素碱等防治多种害虫。

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①霜霉病,发病初期,每公顷可采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50 g等兑水900 L喷雾。②蚜虫,每公顷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 g兑水900 L,叶面、叶背喷雾。

3.4 农药使用要求

在主要防治对象的防治适期,根据有害生物的发生特点和农药特性,选择适当的施药方式,但不宜采用喷粉等风险较大的施药方式。应按照农药产品标签或GB/T 8321和GB 12475的规定使用农药,控制施药剂量(或浓度)、施药次数和安全间隔期。采收前40 d内不得使用杀虫剂;采收前30 d内不得使用杀菌剂。

3.5 建立农药使用记录档案

详细记录发生病虫害名称、使用农药名称及农药登记证号、剂型规格、使用剂量等情况,并保存记录。

4 肥料使用技术

4.1 施肥原则

以农家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微生物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尽量少施无机肥,提倡平衡配方施肥。根据土壤障碍因素,还可选用土壤调理剂改良土壤。

4.2 提倡使用的肥料种类

农家有机肥:堆肥、沤肥、厩肥、沼肥、绿肥、作物秸秆肥、灰肥、饼肥等。

无机肥:①氮肥类,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等合成有机氮肥(尿素等)。②磷肥类,包括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含有机质磷肥。③钾肥类,包括硫酸钾等。

微量元素肥:硼、钼、锌、铜、锰、铁等微量元素肥。

其他肥:复混(合)肥、有机无机肥、微生物肥以及其他不含有毒物质的食品、骨粉、骨胶废渣、氨基酸残液、家禽家畜加工废料、糖厂废料等有机物料制成的肥料。

4.3 施肥方式

底肥采取撒施方式。先将肥料耙细,均匀撒在土壤表面,通过翻耕与土壤混匀。

追肥采取穴施方式,避免灼烧莴笋叶片,影响生长。

4.4 施肥时期及施肥量

整地施肥:前作收获后,及时清洁田园,翻耕炕土。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及莴笋需肥特点,播种前结合整地,以农家肥为主,每公顷施22.5~45 t,配合施用磷钾肥600~750 kg。

追肥:肉质茎开始膨大时追肥,用腐熟人畜粪及氮、磷、钾肥。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氮肥(N)30~60 kg、钾肥(K2O)15~45 kg。肉质茎形成期结合浇水追施氮肥(N)30~60 kg。收获前20 d内不施肥料。

5 采收及采后处理

5.1 采收

根据莴笋的生长情况和市场需求,集中或分批采收。肉质茎顶端心叶与最高叶片的叶尖相平时为收获适期。

5.2 采后

处理去除莴笋肉质茎基部少量老叶、黄叶。剔除存在病、虫、开裂等现象的莴笋。清洗莴笋时,用水需符合GB 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5.3 清洁田园

收获后应及时清洁田园,将枯叶、病虫叶、杂草等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

[1]林霞英.绿色食品莴笋高产栽培技术[J].闽东农业科技,2007(02):17.

[2]邹红.武汉地区莴笋标准化清洁种植管理程序[J].长江蔬菜,2011(21):39.

猜你喜欢

莴笋幼苗农药
Parahellenia,a new genus segregated from Hellenia (Costaceae)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evidence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莴笋开胃增食欲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春季吃莴笋可降血糖降血脂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如何挑选莴笋
默默真爱暖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