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法与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策略选择
2015-04-02刘明君,曾庆娥,胡琼
SWOT分析法与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策略选择
刘明君,曾庆娥, 胡琼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443002)
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这是我党基于对我国发展态势的科学判断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战略举措。当前,我国国家治理面临的问题和局面较为复杂,亟需以问题为导向确立我国国家治理的方法论原则,并采用SWOT分析法对国家治理环境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此实现我国国家治理战略与策略的优化选择。
关键词:国家治理;SWOT分析法;策略选择
收稿日期:2014-10-20
作者简介:刘明君,男,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三峡大学政治学与基层政治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曾庆娥,女,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胡琼,女,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 261.3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改革的总目标,这是我党对社会主义社会治理途径的最新探索。国家治理的实现事关中国发展的未来,而具体的国家治理战略与策略的选择成为目标达成的关键。SWOT分析法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策略环境分析方法,通过SWOT分析国家治理面临的有利与不利条件,将有助于形成一整套科学严密的借助优势、克服弱势、抢抓机会、规避威胁的组织实施策略。
一、当前我国国家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毛泽东认为:主要矛盾“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1]。当前我国面临很多矛盾与挑战,“如果没有通过改革治理来缓和冲突矛盾,这些问题必将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质量和速度,也将最终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这是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2]中指出当前中国国家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国家发展的质量和速度,事关广大民众福祉,是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过于粗放,缺乏可持续性。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差异仍然存在,且东部与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差异过于明显,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东中西部劳动成本差距缩小,这对以制造业出口为主的大国影响是巨大的,它导致我国劳动力竞争优势丧失。
第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当前我国原始性创新不够,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效率不高,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在国际重要科技期刊上发文数量少,科技文献被引用率低,在基础性科学发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不多。
第三,产业结构的“同构化”和“低度化”。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是指衡量现代经济核心的第三产业发展不强,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较低,我国第三产业比重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同时,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地方还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同构化”(指在各地区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不断出现和增强的区域间结构的高度相似趋势)和“低度化”(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升级转化的动态过程中处于较低的状态)问题。
第四,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主要是指城市与农村之间发展的差距,主要指标可从城乡收入之比衡量。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始终维持在3.13 ∶1左右,较改革开放之初程度明显扩大。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主要是最富有阶层与最贫穷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一般用基尼系数衡量,近年来我国基尼系数始终接近0.5,即将达到国际公认的两极分化的标准。
第五,社会矛盾和冲突明显增多。我国社会群体性事件数量逐年增多,反映出社会矛盾增多趋势。据统计,我国群体性事件从1989年的3.2万起增加到2011年的18.25万起,增加了近6倍,仅2013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就共接受信访举报1950374件(次)。
第六,公权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据统计,仅2013年全国就查处了24521起违反八项规定的问题,处理了30420名党员干部。官员腐败问题成为目前我党治理的重要任务,从严治党成为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我国国家治理的方法论原则
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说明中指出,要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3](简称《决定》)根据我国当前国家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就达成目标的方法论原则进行了论述,涉及六个方面。
第一,以统一的市场监管和东西南北资源互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决定》第9条提出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的行为,《决定》第26条提出口岸管理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这种统一的市场监管和行政许可互认等举措有利于推动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开放开发,进一步提高全国一体的市场化水平,有利于弥补中西部地区资源禀赋、流动、历史积淀以及创新文化方面的差异。
第二,以加强市场在产学研中的纽带地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决定》第13条提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对社会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这种引入市场机制的做法有利于打破目前较为滞后的科研管理体制,增强科技创新动力,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学术腐败和造假,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第三,以强化市场准入优化产业结构。《决定》第9条提出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做法。市场准入实行负面清单制既有利于提高市场发展的开放性,也有利于治理市场失灵,从而提高我国产业发展的质量,推动产业升级,进一步规避产业结构同构化与低度化现象。
第四,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突破口缩小发展差距和分配差距。《决定》第11条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决定》第22条提出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这些举措有利于让农民参与到现代化进程中去,推动民主进程。
第五,以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化解社会冲突。《决定》第49条提出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畅通诉求渠道、建立纠纷化解综合机制等举措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化解社会矛盾。
第六,以加强纪检监察和审计监督消除公权腐败。《决定》第35条提出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决定》第36条提出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对权力制约机制、纪委领导体制变革有利于提高从严治党能力,消除党内腐败现象,提高党的自我免疫能力。
三、运用SWOT分析我国国家治理的策略选择
邓小平指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4]。战略的实现需要有战术策略的落实,而战术策略的选择必须依据所处的有利和不利时机条件进行实施。国家治理提出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的重大战略举措,战略路线图和时间表明确,落实的关键在于找准时机点和切入点。20世纪80年代,美国旧金山大学教授提出SWOT分析法,该方法应用于国家战略始于Jurij Bajec(2004)[5]等人,这一分析法有助于分清形势的优劣方面和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从而全面系统地提出应对策略。
1.优势策略——顶层设计上的人格权威治理
中国国家治理的优势在于领导机构的决策调控具有权威性,政党的执政能力具有坚实的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决策调控的基础底蕴深厚。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于国际第二位,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二是高效地组织运转体系。发展是硬道理成为政党共识,国民经济五年规划、每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地方政府的发展规划等举措确保国家治理渐进有序,国家治理的预期目标具有可行性。
亨廷顿认为,人格化权威政治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弱制度化将使政治领导人有更大的决策自主权,而官僚群体对政治组织的依附性将大大削弱他们在政治改革中利益受损时的抵制能力[6]。我党93年历史也表明,凡是形成核心的领导集体将有助于减少政治改革的阻碍,顺利实现革命和改革的目标。领导核心的建立需要建立起权威政治结构,我党和政府的调控优势可为国家治理战略的落实提供强有力的领导核心。顺应形势要求,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及时成立,将有利于增强国家治理的人格权威性领导。
2.劣势策略——多元主体基础上的协商民主
国家治理作为一场全面、深层次的综合式改革,实践进程的障碍主要来源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对抗,比如在公共安全问题上,我国社会维稳成本逐年升高,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社会稳定已经成为原先政法机构和少数人的利益,通过夸大社会稳定所面临的困难增加编制和经费,并通过政法机构运转增加了法外权力。
目前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党中央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冲破思想束缚和利益藩篱。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紧紧依靠人民在消除部门利益和打击少数人利益方面成果显现。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有助于提高民众基础,推动国家治理进程。
3.机会策略——信息时代下的网络政治
截至2014年初,中国网民超过6亿,域名数达到1844万个,网站将近400万个,中国已成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①。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全社会参与政治民主的积极性提高,网络参政已成为人民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桥梁。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有利于政治民主的进程与时代的进程同步,促进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决定》第28条提出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网络平台等形式,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联系;第38条提出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为确保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新一届党中央组建了信息化领导班子,2014年2月,以习近平总书记为组长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宣告成立,这将有利于提高挖掘社会舆情能力,引导民众规范诉求表达,拓宽民众参政渠道。
4.规避威胁策略——统筹兼顾的治理模式
当前很多国家治理面临严峻考验,冰岛治理无方导致国家破产,意大利和希腊的混乱造成了深层次的国家危机,比利时无中央政府的局面长达一年半,日本换政府更换首相频繁,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未能提前发现,美国党派激烈对抗导致“否决政治”和“治理瘫痪”。
国家治理的进程体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适应过程,而生产关系具有层次性和多样性特点,国家治理具有复杂性。《决定》指出必须加强各项改革的关联性和系统性研究。习近平在索契接受俄罗斯记者采访时指出,治理中国这样的大国要“十个指头弹钢琴”②。各领域改革相互交融、紧密联系,一个领域的改革需要其他领域改革的配合,这种上下结合,全局与局部统一的策略符合国家治理的系统性要求。
注释:
①数据来源:http://finance.ifeng.com/a/20140116/11487014_0.shtml。
②信息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4-02/09/c_11924 8735.htm。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20-322.
[2]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01).
[3]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3.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80.
[5]Miika Kajanusa, Jyrki Kangasb, Mikko Kurttila. The use of value focused on thinking and the AWOT hybrid method in tourism management[J]. Tourism Management,2004(25):499-506.
[6](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7.
[责任编辑:赵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