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2015-04-02李霞
李霞
(德州学院思政部,山东 德州 253000)
论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
李霞
(德州学院思政部,山东 德州 253000)
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具有必要性,这是文化本身传承发展的需要,也是创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根据在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包容性,适应当代中国建设实践的需要,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和现代社会的其他主流价值没有冲突和矛盾,可以包容并蓄。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工作首先要鉴别哪些传统文化属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方式有:经典优美的诗歌以现代音乐的方式呈现,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对接;重新设置美德教育的内容,将孝道、亲情、诚信、感恩、爱人、助人等传统美德以具体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对接。
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文化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
何为文化?按照梁漱溟先生的说法,“文化并非别的,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①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0页。何为文化传统,是指一个民族经过千百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生活模式。文化在三层意义上存在:作为精神层面的文化,包括各种理论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文化形式,包括哲学、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制度层面的文化,包括法律制度、礼仪制度等等;第三层面是生活层面的文化,包括人们的生活习惯、婚丧嫁娶的习俗、休闲生活方式等等。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民众在长期生活过程中形成的最适合于他们生存环境和生存境遇的生活模式。这种模式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如山区的打猎生活、海边的渔猎生活、草原的游牧生活等;也可能是教育教化形成的,如传统中国在孔孟之后逐渐形成的儒家重伦理和礼仪的生活习惯。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的流动性、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交流与合作的不断深化、教育和大众媒体的影响,自然形成的生活习惯逐渐在人们的生活模式中退居其后,生活越来越趋近于一体化。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传统文化是否还需要保持、如何保持、如何进行现代转化成为摆在现代社会的一个问题。
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进行现代转化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进行现代转化。
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首先是文化本身传承发展的需要。任何时代的文化从即时态角度来说都存在历时态的三种文化要素,一是传统文化的要素,二是当代创造的文化,三是代表未来社会发展的文化要素。其实历史的文化也可以成为现实的文化,因为现在都是从过去延续而来的;未来文化也是当代文化,因为,可能性都是从现实性中生发出来的。但是,传统文化在当代并不都是活的文化,有的传统文化仅仅成为历史的记忆存在历史的博物馆里,那样的文化已经无法和现代社会生活接轨。如中国古代曾经对整个大一统的帝王体制起到牢固维护作用的“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那种绝对的君权、父权和夫权与现代社会对平等、自由和人的自主性要求已经相去太远,而且,不排除这种制度性文化,中国不能进入现代社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化都要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中国传统的主体文化是伦理文化,很多内容是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论说》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道德经》说:“上善若水。……夫唯不争,故无尤。”关于道德人格的追求,“仁义礼智信”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人类社会需要理想信念的支撑,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方向和动力,也需要文化的传承,没有文化传承就没有人的历史。当然历史的文化要成为活的的文化,必须符合现代社会人的需求。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追求也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在现代社会物欲横流、消费主导、见物不见人的生存状态下,这些传统的文化和价值追求不仅仅具有道德力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记录着人们对美好价值和情感的追求,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消解现代社会人的生存虚无性的一剂良药。现代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动性,马克思早160多年前的《共产党宣言》中就谈到现代社会流动的特点:“生产的不变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僵化的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等级的和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东西都被亵渎了。人们终于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他们的相互关系。”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3页。传统社会与之相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长久不变,人们的价值观念长久不变,人们知道行为的规则,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产生的结果,知道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人们生活按部就班,秩序竟然。但现代社会,这种怡然自得的生活方式不再存在,每天都会出现新的东西,资本为了利益的驱动,利用媒体、狂轰滥炸的广告、舆论不停地宣传它所提倡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眼花缭乱、琳琅满目的商品,刺激着人们的欲望。生活的过程成为满足一个又一个欲望的过程,不断增长的欲望成为人们生活的动力。人自身活着的目的和价值似乎就是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欲望,人生的意义被欲望掩埋了。欲望越多,匮乏感越强,而匮乏感的暂时消除还是要靠欲望的满足。欲望不断被满足的现代人实际上成为物的奴隶,也失去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思。“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个性,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7页。《道德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眼花缭乱的物的堆积使人失去了选择的能力,需要什么,消费什么,都是别人安排好的,别人有,你就有,你没有你就是匮乏的。
这一切都是拜资本所赐,资本造就了现代生活,造就了物质生活的富饶,造就了人们的匮乏感,也造就了精神生活的贫乏。在现代社会,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抗衡资本?在资本还具有统治威力的时候,要想消灭资本是不可能的,就像马克思所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资本对人最大的统治在于它使人对物的膜拜,物质的丰富性掩盖了精神的荒芜,精神在资本造就的物质王国面前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力。但是无论物质多么的富饶,对于人本身的生理需求和生理满足来说也是有限的,有限永远不可能让人满足。在不竭的变动中,唯有精神的追求和道德的力量,才是人不断克服自己有限性的根源。人不断超越自己的本性来源于对美好价值和精神世界的追求。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追求和道德追求在无常的人生中给人以恒定的内心安慰和超越自己的动力和方向。
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也是创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三个来源:一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二是吸取世界文明成果,三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造。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根之木,它的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它的根就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传统文化既包括传统社会所存续的关于修齐治平的道德人格追求和“仁义礼智信”的行为规则要求,也包括革命战争年代所养成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当然文化的生命力要立足于当代的社会实践,符合当代人生存的精神需求。追求良善、助人、和谐、正直、诚信、宽容、尚和去同等等成为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人们向来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人品,这些品质和要求不但与市场经济、法治、理性等因素不相背,反而是相辅相成的,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欺骗、腐败恰恰也是成熟的市场经济所不允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立,不但不能抛弃传统文化,反而应该取其精华加以发扬广大,它们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源和精神标识,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继续创造辉煌文化的根基。一个民族生命基因里的东西都需要延续下去,就像中国家庭的孝亲文化、礼仪文化等,它可以变化,符合当前实践的需求,但它一直是中国文化的内在组成部分。没有传统文化传承的民族就失去了民族历史的延续性。
二、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根据
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因为传统文化本身不仅和现代社会主流文化不相冲突,而且也适应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首先,传统文化本身具有包容性。传统文化的很多内容并不仅仅适应于特定时代,而且具有恒久的价值。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仁”的主要内容就是“爱”和“善”,爱人,与人为善,善待他人。真善美是人的活动的最终价值指向,真既包括追求真理,也包括真诚生活,诚信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善是人生的道德价值追求;美的核心就是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价值本身就有层次的要求,它们没有止境,如善到什么程度是至善,做到多么好是最好,只要有善的价值追求,并身体力行,就是善,只是程度不同。美也是有各种各样的美,自然之美、雕琢之美、外在之美、内在之美。真正的美应该是真善美三者的统一,这些价值在任何时代都是人所应该追求的。
传统文化虽然产生于传统社会,但是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有两个功能,一是政治的意识形态功能,二是普遍的社会秩序管理职能,政治意识形态功能强化的是统治者的权威和权力,而一般社会秩序的维护强调做人的基本规则,西方靠的是法律,中国靠的是道德和礼仪。恰恰是很多做人的规则和道理,超越了某一个具体社会形态或阶段的特别要求,具有历史的恒久的价值。《道德经》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论语》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关于人自身的修养和人生经验的思考不仅是传统社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现代社会人生存经验的精华,这些关于人的价值追求超越了特定时代和历史条件的限制,成为人精神追求的重要内容。即便是到了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也要吸取人类历史发展的成果,保留人类最美好的价值追求。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差异,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差异,生存状态和文化追求也有很多差异,但是人与人之间诚信、友爱、良善等规则是任何社会和谐存在的基础。除此之外,还有传统社会所留存的诗词歌赋、文学精品,它们既是不同时代人们生存状态的描述,也记录了不同时代人们对美追求的不同形式,记录了慢文化时代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情感追求,是人类在追求美的过程中的历史记忆,在当代仍然可以唤起人们对美的情感。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适应当代中国建设实践的需要。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需要精神的支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爱国爱家的自爱精神、文化自信精神,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近代以来,由于中国积贫积弱、经济停滞、文化保守,无法适应世界进步发展的潮流,被远远地抛在世界边缘。这种境遇使得我们对自身的历史妄自菲薄,似乎文化成为落后的罪魁祸首。相对于追求创新和进步的西方近代文化,一味追求和谐和秩序的我国传统文化是有它的不足之处,但是关于人生道德境界的追求在任何时代都有它的价值,而且,社会愈发展,它的需求也愈加迫切。然而近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落后,我们几乎全盘否定了我们的文化。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使得儒家文化成为保守与落后的代名词,文化大革命则使得传统的文化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可以说传统社会人们赖以遵循的儒家生活规则被颠覆。西方社会以宗教和法治规范人们的日常行为,而传统中国以道德和礼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的秩序。建国后的中国实际上是以纪律和道德规范人们的行为,革命战争年代和建设时期建立起来的无私奉献、热爱集体的精神确实在一定时期内使中国的社会风气净化美好。但是一旦到了市场经济时代,人们有了差别和矛盾,尤其是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时候,这种单纯的无私奉献精神就像易碎的玻璃一样禁不起碰撞了。道德这种靠人们的内心信念约束的手段,无法抗衡利益的诱惑。在强制的法律手段还不健全的时候,当经济利益成为单一的追逐目标,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下降也就成为必然。一个国家和民族没有强盛的经济实力固然无法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但是仅仅经济强盛也无法支撑这个民族成为一个伟大的民族。道德水平也代表一个民族的文明水平,它代表“自然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具有的人的本质”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0页。。
无论是在传统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人的修养和智慧有很多共同的东西。孔孟儒家思想是人生大智慧的结晶,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应该成为人生的价值取向,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的凌然正气,“三军可多帅,匹夫不可多志”的大丈夫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内圣外王”“修齐治平”的修身思想,“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有容乃大”的胸怀视野,等等,不胜枚举。这样的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无论遭遇怎样的坎坷都会屹立不倒的精神支柱,也是成就一个伟大民族必备的气质要素。这样的精神是超越时代和地域的,在物化的年代,这种精神尤为难能可贵,也是人面对物的进攻保持自身独立品格的必备要素。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人的精神品格,还是以其独有的文化抗衡资本的统治,甚至对于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是必要,也是可行的。这种精神,在传统社会能展现一个民族的伟大品格,在现代社会,它们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立足扎根的精神基础。这种精神虽然产生于传统社会,但是它和先进或者落后的经济形式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就现代社会人的生存来说,物质的丰富固然是需要的,但精神的独立与崇高更加必需,仅以物质充实自己的人将失去作为人的本性。
再次,这些价值和现代社会的其他主流价值没有冲突和矛盾,可以包容并蓄。传统社会的价值如诚信、敬业、友善、和谐等,和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包括自由、平等、民主、公正、文明、和谐),不但不相背,而且互相促进。如诚信,市场经济讲究法治,但是法律只是规定了人们不能做的事情,它是对人们行为最低层次的要求,更多的日常交往还要靠道德的力量约束。如诚信,不但提高经济社会的效率,而且可以在最低程度上降低人们的冲突和矛盾,弥补法律的不足和欠缺。主流价值主要的作用是维持社会的整体发展,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很多是关于人生的学问,突出的是对做人的要求,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社会不同条件的限制,而呈现出更多的共性。在慢文化时代,人们可以通过这些价值体会生命的存在感;在快文化时代,这些优秀传统价值可以让我们时时审视我们的生活质量。它与现代社会的平等、公正、自由一样,都是经过人类历史的大浪淘沙可以一直存续下去的价值。
三、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进行现代转化
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目的和宗旨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中华民族独立的精神品格,建立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根基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应该做的工作是选择出哪些传统文化属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应该体现人关于真善美的恒久价值追求,有利于人的文明素质的全面提高,还应该体现开放、包容等有利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因素。从这样几个标准来衡量,传统文化中关于等级秩序的维护、不平等权利的维护等内容都应该排除在外。除此之外,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分为这样几类:一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内容,如《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论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和而不同”,“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二是关于独立人格的精神追求,如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三是美学经典。汉语是一种语言艺术,在传统社会特定的慢文化环境中,滋生出很多无法超越的文学经典,唐诗、宋词、元曲等,就像希腊神话、莎士比亚戏剧一样,显现出古代人的智慧才华以及不同情感的美学追求,是世界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典文学蕴含了那么多美好的情感体悟,它们丰富的审美体验还远远没有以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因此应该将中国古典文化以现代的方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可以丰富现代文化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使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重新焕发风采。
首先,将古代经典优美的诗歌以现代音乐的方式呈现出来,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对接。中华文化中诗词文化的魅力还远远没有展现,我们知道莎士比亚的经典戏剧,如《哈姆雷特》、《李尔王》等,可是中国有几个经典的戏剧展现了中国古代诗人的风采?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有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对人生有深刻体验,电影、戏剧在呈现这些伟大人物人生经历的同时,可以将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也展现出来,提升民众的欣赏水平。同时,审美从娃娃起培养,小学可以设立诗词欣赏课。某些高校有古典诗词吟唱班,抑扬顿挫,浅吟低唱,场面既宏观壮阔,又富有美感,成为教学特色。也可以举办诗词音乐比赛,分别以传统音乐、现代音乐演绎古典诗词,将现代美和古代美进行融合,一方面丰富音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古典诗词焕发新生。当一首《卷珠帘》以悠长唯美的旋律和画面呈现的时候,立刻震撼了所有人,这是中国古典文学加上现代音乐的魅力。
其次,重新设置美德教育的内容,将传统美德,如孝道、亲情、诚信、感恩、爱人、助人等美德以具体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要孩子从小知道在什么场合、对什么人应该有什么样的道德修养。只有设置具体的道德规范场景中的道德行为,小孩子才知道应该怎样做。之前我们进行“五讲四美三热爱”美德教育,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很笼统,没有具体的行为规范对老百姓来说是无所适从的。现代社会要进行两方面的教育,一方面,法治社会的权利意识要强化,个人价值要凸显,主体意识要增强;另一方面,集体意识、奉献精神、价值实现,仍然是必要的。个人权利意识的增强和道德的强化并不矛盾,而且相得益彰,个人权利恰恰是以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为前提的。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应该是最低规范要求,如果获得利益要以损害民众的权利为前提,这恰恰是法治不健全的表现。道德的要求是人的修养较高层次的要求,它以要求无私地帮助别人为前提,也是一个社会公民文明修养的表现,是实现人自身价值的一个途径。通过公益广告、标牌、标语、故事、图画等方式将美德的具体行为内涵呈现出来,是对人们行为潜移默化影响的必要途径。通过对道德模范的大力表彰来展示对道德模范人物的尊重和鼓励,让失德之人羞愧,让弘扬道德之风在社会上刮起来。
再次,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对接。表现为道德与法律的融合,如拾金不昧本是一种道德义务,但是在法律中也有体现,叫不当得利应当返还;如公序良俗的建立也是一种道德义务,法律上也有体现,签订合同不能违背公序良俗;与人诚信也是一种道德义务,法律中如果不讲诚信,欺诈消费者,还要承担双倍赔偿的结果。如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政府官员欺诈谋利,不但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同时也要受到党纪的制裁,一票否决。在政治活动中,中华文化治国之道和交往艺术在现代社会体现得非常突出,《道德经》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切忌不断地折腾,哪个国家乱折腾,不论大小强弱,都会把这个国家搅得七零八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民心向背是执政党获得执政合法性的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不关注老百姓的利益。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也是我们古代社会人所一直坚持的原则,最高的境界是“天人合一”,人完全顺应自然要求生活;而这恰恰是现代人所欠缺的,现代人非要逆天而活,过度地开发自然,无限制地掠夺自然,导致自然对人的报复,其实是人的过度行为打破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而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也会因为自然的失衡而深受其害。马克思曾说,“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7页。其实,“天人合一”所表达的是自然状态下人与自然的统一,即便人超越纯粹自然的存在状态,但是人作为自然的组成部分,应该把自己的行为限制在合理的限度内,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华文化的许多精华就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因此也能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无论物质文明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华文化中的精神文明素养仍然可以和现代文明融合在一起,成为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些文明超越了特定时代,从而在现代仍然焕发出不可替代的光彩。在继承历史文明、活化历史文明的基础上,我们人自身才能不断发展、不断超越自己,使人自身得到越来越全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佘克)
G03
A
1003-4145[2015]05-0176-05
2015-04-17
李霞,女,德州学院思政部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方式变迁与文化选择研究”(项目编号:13BKS038)和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4CKSJ10)的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