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口文化特征及其开发研究
2015-04-02宋佳
宋 佳
(中共东营市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室,山东东营257500)
黄河入海口文化特征及其开发研究
宋 佳
(中共东营市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室,山东东营257500)
文化是区域软实力的展现,黄河入海口文化的研究对于其定位、保护、推介意义重大,同时也蕴藏着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巨大能量。从人文地理特及历史层面来讲,以入海口文化为起点、以移民文化为汇集、以红色文化为底蕴、以石油文化为支撑、以包容性为精华成为黄河入海口地区文化的特色所在。入海口文化既是地区精神的凝聚力,又是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因此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强文化保护工作、鼓励多主体参与、打造黄河入海口文化名片、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科学统筹发展黄河入海口地区特色文化。
黄河入海口;文化特色;文化名片;文化产业
黄河入海口地区属于黄河三角洲的一部分,历史上黄河数易其道,多次决堤,入海口也数易其址,到现代黄河入海地区已稳定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现在,黄河入海口地区一般泛指垦利县及其所在城市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地区作为一处特殊形态的地理区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存丰富,特色鲜明,但关于黄河入海口文化研究在成果的数量、质量以及推广运用上,与其他大河入海口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现阶段关于黄河入海口文化的研究多散见于黄河文化研究、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以及东营市各县志中(《垦利县文史资料》《黄河三角洲古文化遗存研究》),尚未有成形的研究成果。文化是区域软实力的展现,黄河入海口文化的研究对于其定位、保护、推介意义重大,同时也蕴藏着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巨大能量。
一、黄河入海口特色文化及其内涵
对于黄河文化的研究多定位在广域的“黄河三角洲”地区,而黄河入海口文化到底有什么样的特色众口不一,这是黄河文化研究体系的一大空白,因此,此项研究意义深远。黄河入海口地区,既受到黄河文化与渤海文化的影响,也受到了抗战文化及革命文化的洗礼;既有石油文化等工业文化的渲染,同时又得到了传统齐鲁文化的浸润,因此,多种文化在这里汇集,极富区域特征和鲜明个性。
(一)以入海口文化为起点
把“入海口”作为起点文化与其地理特征息息相关。一个地域的文化必然与其地理特征相联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域文化的形成是地理特征、人文特质、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等多种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起首要作用的因素是地理特征。所以地理特征也是一种地域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对一个地域风土人情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比如内陆地区因为远离海洋,与外界交往不便,人民思想相对保守,竞争意识较差。所以,人们的任何一种文化样态都是人们在适应客观环境下一种最优的选择。[1]因为靠近海边,与内陆地区多以道德等软性的社会治理方式不同,黄河入海口地区更多体现了一种以法制为基础的城邦文化。如前所述,地域的、地理的特点是一切文化的起点,所以,黄河入海口这样的地理特征就是入海口文化的根基与起点。
1.入海口文化是一种大河文化。黄河作为母亲河,在大河文化中有着浩浩荡荡、奔流入海的气魄,在“黄河口之恋”征歌大赛作品里《黄河入海流》中就唱道:“喊一声大黄河你浩荡走天下……黄河入海流啊黄河入海流,流向大海竞风流,世界就在我家门口。”[2]黄河两岸地域开阔、土壤肥沃,从历史发展层面看,农业经济比较发达,而早在古代,农田灌溉常常需要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因此,映射到当代文化中,政治文化就体现出整体划一,政策贯彻落实快、准的特点。
2.入海口文化也是一种河海交汇文化。黄河入海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冲积平原,这里有着堪称旷世奇景的“黄龙入海”“长河日出”“河海交汇”,可以说“野、奇、新、美”,还有着一望无尽的湿地景观和海滩景观,开阔性、原始性非常突出,透着海洋文明的特征、海纳百川的气势。
因此,长期在黄河气魄以及入海口平原文化共同影响下,入海口地区的人民身上普遍具有宽容、和谐、开放的胸襟和气质。对此,德国经济学家辛格先生早在多年前实地考察后,曾感慨万端地诠释了黄河口这一人文地理特质:“在欧洲,根本找不到这么好的三角洲。黄河三角洲如果得以开发,这里人民的宽容开放将像它身边流淌的黄河一样,张开胸怀去拥抱世界各地的来者……”[2]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宽容、海涵的人文气质,入海口地区吸引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业的巨头来这里投资兴业。
(二)以移民文化为汇集
黄河入海口处冲击出了大片土地,而且极具再生性,历史上黄河三角洲以其丰富的土地资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移民,使得入海口地区成为典型的移民区域,给入海口地区打上了浓重的移民文化烙印,孕育了文化的多元性。中国历史上的移民造就了众多的移民区域,例如,两晋之际的长江下游沿岸地区、明清时期的四川、近现代的东北以及当代的深圳、上海等。[3]相比之下,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移民有着自身鲜明的特征。
1.移民时间长、来源广、成分杂、种类多。移民群体身份及生存状况多样化,移民群体的构成多种多样,既有“民之无田者”“贫民”“丁多者”与灾民,又有军人、工人、知识分子、大学生与科研人员。黄河入海口处的移民自明初开始,持续到2l世纪初,历时七个世纪。一是元明时期大移民。元末明初,山东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多次沦为主战场,烽烟连年,在天灾人祸的背景下移民大潮开始。朝廷从山西洪洞、直隶枣强向中原地区大量移民。现在垦利县域西部的郝家镇、董集镇、胜坨镇三个镇的一百多个村就是那时形成的。二是清末黄河改道至民国时期的大移民。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兰阳决口夺大清河道自利津入海,此后一百多年间,黄河“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淤出的大片新淤地,土地肥沃,进而成为国民党政府一处新的移民点。这一历史时期的移民主要分布于垦利街道和永安镇。三是新中国成立后军垦、农垦、石油开发形成的大移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轰轰烈烈的石油会战和胜利油田开发建设,大庆、玉门、青海、甘肃、新疆、四川、北京、上海等地的油田、机关、石油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大批工人、学生、知识分子及其家属集团性地迁往黄河三角洲东部近海地区。[2]大批国营农、林、牧场也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也主要由以军人、工人、知识青年组成的移民所建。
2.移民原因以内部“拉力”为主。“黄河斗水,沙居其六”,黄河冲击出的大片新生土地,成为“唯以田土为生”的农民赖以生存的首要前提,入海口地区因其土地资源丰富并极具再生性,在历代政府面对人口压力时,便成为理想的疏散分流区域。
3.移民形式主要为有组织的政府安置。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移民主要是统治者运用官方的权力和财力加以引导、组织或者强行推行的,而不是下层民众为了逃避天灾人祸、维持生存、追求温饱而自发进行的。
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移民,带着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传统习惯,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黄河入海口处。每一次新的移民,都会带来新的、更高层次的文化,为入海口地区文化注入新内容,增添新活力。[4]民众在迁徙创业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形成了艰苦创业、和睦共处、宽容开放、凝心聚力的文化气息。[5]
(三)以红色文化为底蕴
黄河入海口地区是革命老区,东营市广饶县现存“刘集支部旧址”,并建立了《共产党宣言》纪念馆,馆里有中国现存最早的、1920年8月由我国早期革命家陈望道翻译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本。《共产党宣言》直接指导了东营市人民的革命斗争,有着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此外,抗日战争时期,广饶、垦利、利津一带为著名的“垦区”抗日根据地,被誉为鲁北平原上的“小延安”,在垦利县建有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就是这些红色文化的集中体现。
红色文化的较早进入,使得入海口的人民在其熏陶和感召之下,产生了勇于支前、奋力生产的革命精神,因此,红色文化的洗礼让入海口地区的人民灵魂深处烙下了爱党爱军、崇尚革命、参军支前、无私奉献的文化印记。
(四)以石油文化为支撑
黄河入海口地区的石油开发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伴随着全国轰轰烈烈的石油会战开始的,1964年,经中共中央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的石油大会战拉开了序幕,创造了黄河入海口地区开发建设的历史新纪元。在石油开发前,入海口地区以及整个东营地区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是鲁北的经济落后地区。全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就在几十万石油大军的艰苦创业中发展起来了,成就了前程似锦的黄河入海口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到2009年底,胜利油田先后找到76个不同类型的油气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9.3亿吨、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299.95亿立方米;已投入开发70个油田,累计生产原油9.64亿吨。胜利油田的开发建设,有力地带动了地方发展,给黄河三角洲这片荒原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东营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6]
石油不但成为了入海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顶梁柱”,而且积淀形成了富有特色的石油文化。几十万石油大军在经济欠发达的荒凉的黄河入海口处创业,在拼搏中培育形成了“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石油工人精神,更形成了“创业、创新、竞争、发展”的新时期胜利文化。这是石油文化的灵魂,展现了胜利人负重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和创造新业绩、实现更大发展的雄心壮志。胜利人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锻造出的以国为重、以苦为荣、团结奋斗、求实创新的优秀品格,也已经成为入海口地区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入海口地区无不融注着胜利油田的支持和带动,无不融注着石油文化的浸润。[6]
(五)以包容性为精华
新生的土地有新生的文化,这种新生性使得入海口地区的文化具有了包容性。不同习俗、不同方言、不同民族、不同省份、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这里都能和谐相处,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此外,黄河入海口地域的开阔性,以及移民文化的宽泛性使得多种文化在这里汇集,不同的地域背景和特色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经过近千年的发展,形成了黄河入海口宽容、和谐、开放的文化特质。
这种开放和兼容的城市移民文化心态决定了东营市宽松的文化氛围、轻松的文化心理、开阔的文化视野、多样的文化性,使入海口处成为一片开拓创新的沃土,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城市精神。包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多种文化要素共存过程,而是各种优秀文化要素之间的相互吸收和相互作用过程,或者说是一种文化杂交过程。在这种相互吸收和相互作用过程中,就会产生新的先进文化形态,而这种新文化形态必然具有无限生命力。[7]比如,从东营市历届党政人员构成来看有很多外市甚至外省的干部,因为这种人文上的包容性,无论来自任何省市的干部的脾气秉性都能很好地被接受,并相互交流协调,与他们本身带来的其他地域的文化特色进行融合,取长补短,干部间的交流协商机制非常完善,所以东营本土的干部身上有着不排挤外来干部的包容性。也正是这种包容性,使得东营市的政治文化出现了和谐的景象,成为培养优秀基层干部的一处摇篮,促进了入海口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推进。
二、黄河入海口文化的开发与弘扬
黄河入海口地区文化表象的多元并不意味着人文精神的支离破碎,它既是地域精神的凝聚力,又是地域经济的拉动力,因此,黄河入海口文化的开发、推介意义重大。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一方面,促进地区文化发展是任何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因此,政府部门应主动承担起黄河入海口文化开发与弘扬的职能。黄河入海口位于东营市,因而东营市政府理所当然地成为黄河入海口文化开发与推介的“掌舵者”。另一方面,黄河入海口文化是一系列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集合,体系庞大、特色明显,在研究、凝练、开发、推广、运用等方面面临很大困难,工作的滞后性制约了其在精神引领与助推经济等方面作用的发挥。所以,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系统性、艰难性决定着政府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
因此,要科学编制文化发展专项规划,将入海口文化体系整合任务纳入到东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中,让文化体系整合研究有章程可依。主动对接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入海口文化研究平台,选派文化领导人才到入海口文化研究发展优势区域学习。在政策上支持黄河口文化的开发与弘扬,科学安排其体系研究与发展,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渠道联系等方面打好基础,切实当好领路人,铺好发展路。
(二)打造黄河入海口文化名片
黄河入海口地区文化样态丰富,但呈现出碎片化,在文化特色的内涵、主题的定位方面尚未突破。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挖掘、整理、提炼,形成主导文化,打造文化名片,进行开发与运营。
1.整合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内涵。要做好文化整合的前期调研和评估,对入海口文化资源进行汇总和梳理。黄河入海口很多资源还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如军马场酒文化、农场建设、大槐树情结等文化特征体。可以对黄河口民间文化艺术、风土民情、神话传说、革命故事等进行整理,挖掘文物古迹、村庄名称等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各种形式复原、再现,充分唤醒其文化活力。
2.提炼文化名片,打造文化品牌。挖掘富有创意性的原生态文化资源,获取地域文化资源的富矿,是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8]黄河入海口地区正缺少这种原生态的特色文化名片,可借助“黄三角、入海口、湿地、石油”等原生态的品牌,把这些名字借助文化产业的形式,以外在的载体展现出来。如,有文化专家提出“色彩文化”——“红、黄、蓝、黑、绿”(红色文化、黄河文化、海洋文化、石油文化、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可以此形成文化名片,创作一批富有黄河口特色的文化精品,融入地方特色,拉动入海口经济发展。
(三)鼓励多主体参与
政府因资源与渠道的有限性及职能的特殊性,只能成为文化研发的“掌舵者”,而非“划桨者”,所以应当充分鼓励多种社会力量的参与。
1.积极鼓励文化中介机构的参与。政府部门不可能囊括文化研究与特色文化产品包装、流通、开发推介各个环节,需要专业的中介机构提供设计、包装等其他中介性服务。而文化中介机构正是沟通政府、文化企事业单位、消费者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区域内的文化创意公司、广告宣传代理公司、文化传播公司等都属于中介机构,但目前它们呈现出“弱小散”的特点,文化的研发与运营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大力培育和扶持。可由相关部门评选认定一批有资质的文化中介机构并给予授牌,在政策及资金方面予以倾斜,支持示范中介机构在学术研究、平台搭建、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建设。
2.鼓励社会组织及民众的参与。积极利用文化资源平台,组织形式多样的黄河口文化宣传活动,例如专题讲座、景点免费开放、资料发放、标语悬挂等,营造“黄河入海口文化在我心”的良好氛围,让全体市民意识到,黄河入海口文化开发与推介工作不仅仅是政府文化部门的事,而且也是全体市民的事,需要全社会同重视、共参与、齐开发。
(四)加强文化保护工作
1.增强全民文化保护意识。每个人、每个集体都担负着文化保护与开发的责任。人民的参与是最好的保护,因此,要多渠道、多平台、多形式强化民众对黄河入海口文化,尤其是黄河入海口湿地景观的保护意识。
2.创新保护形式,以“留”促“保”。文化真正的生命力在民众生活之中,束之高阁的文化保护方式不可取,只能让文化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远。因此,要多渠道展演黄河入海口文化,可以将入海口文化中的精粹以书籍、画册、可视读物、舞台剧、吕剧等形式进行展览、普及、推广,让入海口文化的元素走进村庄、社区、校园课堂,走进入海口地区市民的生活,逐步培养市民对于文化保护与开发的神圣感与使命感,让黄河入海口文化得以保护和发展。
(五)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助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文化发挥其经济功用的重要平台,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财富。黄河入海口文化是地域发展中宝贵的经济资源,如何实现产业化,助推地方经济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的一大机遇。但是目前黄河入海口地区文化产业规模小、特色品牌少、层次低,行业间协作不够,文化消费总量小,文化创意人才和经营型人才缺乏,这些都是阻碍文化产业发挥经济功用的巨大阻力。
1.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扶持政策应重点向黄河入海口文化产业发展倾斜。文化产业大多属于知识型产业,在地区文化产品消费能力有限的状况下,其具有很大的社会公益性,导致很多文化企业或者文化团体在文化研发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困难。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在财税支持、项目用地、融资平台、人才支撑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合理布局文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市场主体,将更有利于促进入海口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振兴。
2.结合旅游资源,拉长文化产业链。旅游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排头兵,东营市以“黄河入海口”为特色的旅游文化突出,可以结合旅游开发,加强民俗文化的挖掘,拉长文化产品产业链。目前旅游商品开发还比较薄弱,多数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黄河口特色水产、果品等还没有经过精细包装并向旅游商品方向发展;民间工艺制作也仅存在少数艺人手中,一些传统的民间工艺存在萎缩甚至失传的危险。这些都是需要开发的文化产业。此外,政府在整合黄河口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时候,可以将原生态的自然景观与附近居民在生产生活中赋予的人文元素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将各种文化元素串联,充分开发利用东营文化资源,创造经济价值。[9]
任何一个地区可以跨越经济快速增长提升的阶段,但无法跨越城市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塑造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黄河入海口处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经济发展跨上新台阶的时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以及利用文化来推动地区发展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事业。
[1]糜玉娟.浅谈地理特征对地区文化的影响[J].新教育,2010,(10).
[2]李德发,曹景华.垦利——黄河入海的地方[N].中国商报,2004-04-16.
[3]李靖莉,赵若凡.黄河三角洲移民及其特征[J].文史知识,2009,(4).
[4]东营市史志办.移民文化[EB/OL].http://www.dongying.gov.cn/html/2010-10/10102116504692977.html,2010-10-21.
[5]李志强.当代文化语境中的黄河口民间文化遗存——以东营区“盐垛斗虎”为例[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3,(6).
[6]东营市史志办.石油文化[EB/OL].http://www.dongying.gov.cn/html/2010-10/1010211646691169.html,2010-10-21.
[7]翟桂萍.关于文化包容性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3,(3).
[8]谭敏达,容舒楚.东营市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探析[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1).
[9]赵宝杰.东营市东营区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9.
(责任编辑 李逢超)
2014-09-22
宋佳,女,山东东营人,中共东营市委党校政治理论教研室助理讲师,法学硕士。
G127
A
1672-0040(2015)01-00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