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研究要寄希望于青年
——张小军著《鲁迅小传》序言*
2015-04-02段国超
段国超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语言文学】
鲁迅研究要寄希望于青年
——张小军著《鲁迅小传》序言*
段国超
(渭南师范学院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鲁迅的人生旅程不算长,但很曲折。张小军的《鲁迅小传》作为人物传记完全合格,而且很有特点。有人借反“神话”,总在贬损鲁迅。鲁迅研究,要寄希望于青年。
《鲁迅小传》特点;题外话
张小军写毕《鲁迅小传》找上门来,要我写序,起始,我是坚决不写。但读过之后,我同意了!
鲁迅一生只活了56岁。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不老!人生是个旅程,他的人生旅程不算长,但却很曲折。他1881年在绍兴出生,绍兴是他的人生起点。他生命的最后10年在上海度过,上海是他的人生终点。这中间却有8个停脚点:1898年到南京上学;1902年到日本(仙台、东京)留学;1909年到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任教;1910年到绍兴府中学堂任监学;1912年应蔡元培邀请到南京任教育部部员;随之教育部迁北京,又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和佥事;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校教务主任等。这其中在北京有14年多,时间最长。他1898年在南京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物铁路学堂上学期间,读《天演论》(译本),接受进化论的思想,这成为他早期以至前期世界观的主导部分;1906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弃医从文,这使得他的世界观不仅是进化论,他的人道主义和个性主义思想也表现得十分突出;1927年在广州中山大学任教期间,经历广州国民党政府发动的“4·15”反革命政变和白色恐怖,密切接触共产党人和进步书刊,在思想上认识到进化论的“偏颇”而接受阶级论等。这三点都是他世界观的转变,均应视为他在人生旅程中的三个转折点。他这个人一生,北京时期(1927年以前),以创作小说为主,杂文次之,外加参加北京学生爱国运动而出彩;上海时期(1927年以后),以创作杂文为主,小说次之,外加参加领导左翼文学运动而出彩。综合上面这些,毛泽东评价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一生56个春秋,有18个春秋在教育部上班,或在学校上课。如果我们再给他加上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这不是我硬加,是不少人研究的结论),那么这四“家”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鲁迅。我们一些人给鲁迅立传,如果着重写这四“家”,那么这“传”,不论大小、长短都是可以的。现在仅我见到的鲁迅传记(包括评传),不论是中国人写的还是外国人写的(不算画传)就有十多种。而且还有人在继续写,现在这张小军写《鲁迅小传》就是一例。
那么张小军这本《鲁迅小传》写得如何呢?是“鲁迅传记”么?他的这本小传,虽“小”只有70000字,但亦从鲁迅一生的起点写到终点,包括中间的“八个停脚点”,有轻有重,均一一写到。“三个转折点”,不仅叙事,于情于理亦有所揭示。它不仅较生动地记录了鲁迅一生的行为轨迹,也写出了鲁迅较完整的心路历程。由此看,作为人物传记它是完全合格的。所谓人物传记,是专门较完整地记录人物行为轨迹和心路历程的散文,属历史范畴。这本小传两方面都真实地写到了,写得很好。
这本《鲁迅小传》记述了鲁迅一生的主要行为,并记述其与此种行为相辅相成的语言,颇能表现鲁迅“这一个”人的性格风貌。它大节细节并重,既记述了鲁迅一生的得意之处,也记述了鲁迅一生的失意之处;既写出了时代的风云变幻,也写出了鲁迅个人将时代作为舞台的独有表现(用的都是实有的历史资料,不存在虚构),历史感特别强,但这些都不算这本小传的写作特点,因为这些都是写人物传记的基本要求。它的写作特点在哪里呢?我以为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传记作者直接出面讲话,不失时机地对传主加以评价;二是传记作者使用文学手法表达对传主的挚爱与崇敬。这里我不必举例,读者只要亲自读一读就知道了。
有人会说,这不是以前写人物传记最忌讳的两点吗?又怎么能算是写作特点呢?是的,以前是这样的。以前写人物传记,传统的写法是“春秋笔法”,即主张“让事实说话”,寓褒贬于行文用字之间,传记作者不能直接出面表态。但这是一种落后的有严重缺陷的不宜固守的陈旧写法。就是我们古代的大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也难以做到,他在《史记》中写过一个人物之后,总有“太史公曰”这么一小段文字,谈他对这一人物的印象和评价。尽管是放在这人物之后,但我们也看得来,他对所谓“春秋笔法”是不甚满意的。那么我们写人物传记为什么就不可以夹叙夹议、边记边评呢?传记作者要写他,又怎能不带着自己的情感和倾向呢?这不是更顺手吗?正因为如此,在国内外,所谓“人物评传”在数十年以前就出现了。至于所谓“文学笔法”,如前面所引“散文诗”的写法,我以为也是可以的。在国外,如罗曼罗兰和巴比塞所写的名人传记就是这样的。在国内,如林贤治《人间鲁迅》和《鲁迅的最后十年》,也用了这种写法。本书作者张小军爱读林贤治的书,也许就是受了林贤治的影响吧?
作者爱读书、爱学习,能广泛搜集并占有资料,史实真实可靠,所写有根有据;鲁迅个性比较鲜明,语言也比较准确生动,这是这本《鲁迅小传》给我留下的突出印象。显然,这本书有自己的价值、有自己的特点,值得我们一读。当然,作者才是一个大学刚毕业的25岁的青年,他在“小传”中所表现出来的稚嫩是可以想见的。这主要表现在他对人物和事件的评价上,如他说鲁迅终其一生都是“孤独”的,这显然不准确。再说,“小传”从头到尾,都用散文诗的叙述方式,也难免给人一种单调的感觉。而这些就一个25岁的年轻人来说,我以为是可以原谅的。
关于《鲁迅小传》这本著作,我就谈上面这些。下面我想谈些题外的话。
众所周知,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败落的世家大族,封建社会的末期。鲁迅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这人肉的筵宴的厨房。”“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扫荡这些食人者,掀开这筵宴,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坟·灯下漫笔》)鲁迅自己就是这“青年”的优秀代表,同当时一些志同道合者做着同一个“梦”:“掀筵毁厨”拯救国民,勇敢地担负起了变革这时代的“使命”。为什么?“惟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他从自己家庭的实际出发,首选“医学救国”,但后来他在日本留学,发现这“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他以为“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改变他们的精神“要推文艺”,于是“弃医从文”。(《呐喊·自序》)为了实现自己的这个“梦”,他从国外引进并加以改造,用白话文开创了现代小说新文体,而且还开创了被人称之为“鲁迅杂文”的现代杂文新文体。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最具创造性的文体大家。他用自己开创的现代小说这种新文体写出了一大批震撼文坛的优秀小说,塑造了阿Q这样具有世界影响的典型人物形象。他用自己开创的现代杂文这种新文体写出了一大批优秀杂文,用作匕首、投枪向“吃人”的社会开战,为社会的改革、进步开道。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文学家。他在文学上所取得的成就,有如一座高山,至今无人能够超越,这是事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北京有一批博士多次搞民意测验,给现代作家排座次,也没有人能够挤占他的第一把交椅,他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这是历史的结论。历史是公正的!
但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来,总有人在贬损鲁迅、中伤鲁迅,借反“神化”,总想把鲁迅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讲坛拉下来。总有人在气呼呼,甚至咬牙切齿拿着铁锨要把鲁迅这座高山铲掉。如说什么“鲁迅就写了那么几个短篇”,没有写过长篇,“算不得文豪”,甚至还散布流言,煞有介事,好像真的一样。又如还有人说什么现在中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要鲁迅作品“退出教科书”“退出中学课堂”,等等。这些都是什么理由?没有写过长篇小说就算不得文豪?那我们明、清的冯梦龙、蒲松龄算不算文豪?外国的莫泊桑、契诃夫算不算文豪?至于那些流言就更不值一驳了,“一怕文言文”,文言文就不要学啦?“二怕写作文”,作文就不要写啦?“三怕周树人”,周树人就可以不学啦?就都要“退出教科书”啦?如此,那我们学校还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吗?这里的怕不怕,首先要看需要不需要,再看教师懂不懂,学生听明白了没有?学生最怕的是教师的无知。学生要刻苦地学,教师要认真地教。一看就懂,那还要教师干什么?最后我还要问一下,这些流言蜚语从何处来?是从哪个校园听到的?是谁最先说出来的?有调查报告吗?我们一些人听到惊愕不已,议论纷纷,信以为真,信谣传谣,不觉得上当吗?我自1978年起一直在一所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教课,我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是全国各地的中学语文教师。2013年这种流言过后,我总在向他们打听(包括通讯和面询):“现在中学校园是否有过这种流言?”他们一个个迷惑不解,都说没有!这不是活见鬼吗?说实话,如果真的有人这么说,那也是极个别的,不具备普遍性。但是,那些流言制造者的目的却达到了。中学语文课本,鲁迅作品一减再减,已经剩下没有几篇了。一个国家要富裕强盛,提高民族素质,现代圣人没有了,单靠古代圣人总是不够的。
我们对鲁迅的研究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它的趋势是深入的、扩大的、发展的、生机勃勃的,逐渐成了一门显学。而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则是萎缩的、衰退的、没有生气的,逐渐成了一门寻常的无谓之学。原因是什么呢?一是搞市场经济了,搞鲁迅赚不了钱;二是一些老一代的鲁迅研究专家如李何林、王瑶、唐弢等因年迈相继去世,年龄稍次的相继退休,再稍次的一看形势不对就转移阵地甚至改行;一些年轻人因无人支持,无人引导,无人培养,看不到前途,就彷徨四顾。在人才上变得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出现此情此景,兴盛一时的鲁迅之学、鲁研之学,还有什么希望?
但是,鲁迅之学是不会消亡的。因为有利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和提升的一切人类智慧和学问都是人民的迫切需要,都不会消亡。怎么办?梁启超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少年中国说》)我们要把鲁迅研究的“将来”寄托在年轻人身上,因为年轻人最有希望。 鲁迅这座大山将永远绵亘在锦绣的中华大地!鲁迅研究,要寄希望于青年!
[责任编辑 张君宽]
Lu Xun Studies Will Anchor its Hope on the Younger Generation——The Preface to A Brief Biography of Lu Xun by Zhang Xiaojun
Duan Guochao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 Weinan 714000)
Lu Xun has experienced a short but tortuous life journey. A Brief Biography of Lu Xun by Zhang Xiaojun is a fully qualified biography with its unique features. Some people dispraise Lu Xun by arguing against “myths”. Lu Xun studies will anchor its hope on the younger generation.
A Brief Biography of Lu Xun; features; digressions
2015-08-20
段国超(1940— ),湖北省罗田县人,渭南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中文系教授。
I210.96
A
1008-4649(2015)04-0080-03
*《鲁迅小传》,张小军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