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课余体育参与行为现状研究
2015-04-01肖祥
肖祥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调研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武汉地区高职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职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参与程度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阻碍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首要客观因素是场地器材的欠缺,首要主观因素则是没掌握适宜的运动技能。
关键词:高职学生 终身体育 体育参与
青年代表了国家民族的将来,青年学生的身体状况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状况直接决定了将来劳动者的身体素质状况。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作为国家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应当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引导与培养。学生体育参与行为作为能直观体现其终身体育意识的现在与发展趋势。为了解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现状,作者于2014年9月~2014年11月对武汉市10所高职院校的2000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现状及其终身体育意识现状。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高职院校青年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有效问卷2760份,有效回收率为92%。有效问卷中,男生1273人(占46.1%),女性1487人(占53.9%);大一学生1233人(占44.7%),大二学生927人(占33.6%),大三学生600人(占21.7%)。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
查阅相关文献,对相关研究现状有大体的了解;查阅相关年鉴,了解相关数据资料。通过对4名体育专业学者和8名体育教师的访谈初步了解终身体育意识的概念及内涵;通过对25名高职学生的访谈了解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现状以及制约因素。
1.2.2 问卷调查法
被调查学生按所在班级由班级任课老师或者辅导员召集、调查员现场发放问卷并讲解填写方法注意事项、学生填写后统一回收。
调查问卷由学生背景资料(包括性别、年级等)、一般体育参与情况(次数、时间、强度、锻炼地点等)、参与动机、体育参与的制约因素以及健康状况与身体形态的自我认知等五个方面组成。
使用EXCEL2010软件和SPSS18.0 for windows软件包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学生对“终生体育”的了解情况
终生体育理论对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学校生活阶段无疑是学生形成终生体育意识、掌握终生体育能力的关键阶段,但学生对终生体育的认识与了解却严重不足,从表1可以看出,知道并了解内容的比例仅占4.9%,而34.9%的学生是知道不了解内容。从学生年级分布上看,“知道并了解内容”和“知道不了解内容”比例随年级的增高而在增高。说明年级越高,其对终生体育的了解的自觉性和程度稍高,但是各年级差别不大,整体了解情况很低。
表1 高职院校学生对“终生体育”了解情况(%)(N=2760)
■
2.2 课余体育参与情况分析
2.2.1 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与时间分析
本调查结果表明,有94.9%的高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参加体育活动。有53.6%的学生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次数达到3次或3次以上;男生中有58.2%每周参加体育活动次数达到3次或3次以上,女生中有49.8%。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的男女生之间存在差异,男生活动比女生活动次数多。
表2 高职院校学生每周锻炼频率(N=2760)
■
表3 男女生每周锻炼频率情况
■
2.2.2 课余体育参与项目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男生喜爱项目的前五位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游泳;女生喜爱项目的前五位是:羽毛球、健美操(健身操)、乒乓球、游泳、篮球。高职学生课余体育参与在参与项目的选择上表现出了一定的男女性别差异,男生更倾向于选择力量技巧性项目,女生在选择运动项目上更倾向于柔美技巧性;场地器材的限制性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表4)
对于学生熟练掌握项目的调查显示(表5),有高达22.2%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能够熟练掌握的项目。没有自己擅长的项目,这一群体显然无法形成正确的锻炼习惯,对于学生终生体育的实施必然是巨大的障碍。
表4 男女生喜爱项目排序
■
表5 高职院校学生熟练掌握项目(N=2760)
■
2.3 课余体育参与场所与体育消费支出分析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表6、表7),选择学校场馆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达到50.1%;选择免费体育场馆器材的学生达到57.3%;学生最大的体育消费开支项目为体育服装器材。绝大部分高职学生所有的经济来源主要还是自己的家庭,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来源,故其在进行体育活动时主要还是选择免费场馆器材。另外其最大体育消费支出为服装器材也反映出了学生在不具有独立经济来源的情况下,其主要消费还是首先满足最基本的服装器材。
表6 高职院校学生首选体育参与场所(N=2760)
■
表7 高职院校学生最大体育消费支出(N=2760)
■
2.4 影响学生体育参与的主客观因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表8),阻碍学生体育参与的最大障碍是场地器材的缺乏;阻碍学生体育参与的排名前6位的原因中有5个原因实际上是学生的主观因素。
表8 阻碍学生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
■
3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行为促进对策
3.1 学校创造学生体育参与的软硬件条件
学校体育设施是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学校应当适当增加体育场馆器材建设投入为学生参加可以体育活动创造比较充足的硬件条件。
软件条件这块应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为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因此高校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对大学生体育参与和校园文化建设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3.2 发挥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中的主导作用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表明将近一半被调查者(46.4%的被调查者每周体育参与的次数少于3次)的课余体育参与行为仍不够积极,体育习惯还未养成。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体育教育是重要的因素之一。终生体育意识属于体育教学的深层层面,高校体育应利用其有利的环境和条件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主要包括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教育,体育兴趣及锻炼价值的教育,为他们养成终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思想和运动能力基础。
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学生课余体育参与的不足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没有自己喜爱或者是能熟练掌握的运动项目(22.2%的学生没掌握至少一项运动项目)。这就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技能的教学,使大多数学生能通过体育课程掌握至少一项运动项目。
高职学生是即将踏上人生旅程的群体,其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除了狭义的运动技能准备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必要的体育文化素养的储备。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不仅是狭义的体育,更是增添了文化内涵的广义上的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不单是室外的体育锻炼,而是应该充满了知识性的体育文化教育。高职院校应充分注意学生对体育文化的需求,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理论教育。
4 结论与建议
①武汉地区高职院校学生对终生体育的认识与了解严重不足;随年级的增高其对终生体育的了解的自觉性和程度稍有提高,但是各年级差别不大。
②武汉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中有58.2%的男生每周体育参与的次数超过3次,女生的比例是49.8%。每周体育参与次数超过3次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
③选择校内场馆以及免费场馆仍然是学生进行课余体育参与的主要场所;学生的主要体育消费支出是服装器材。这些都符合学生目前的经济状况。
④阻碍学生体育参与的最大障碍是体育场馆设施的不足;但学生缺乏必要运动技能也是不容忽视的阻碍因素。
参考文献:
[1]张武.终生体育的实证研究[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19(5):80,84.
[2]安宇.广西大学生课余体育行为现在调查与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5.
[3]张中军.长春市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4]杨向明.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巢湖:安徽师范大学,2006.
[5]高泳.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6]汤敏.大学生自尊体育锻炼参与行为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3,21(5):96-97.
基金项目:江西省体育局课题“江西省青少年体育参与动机研究”(2014011)子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