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2015-04-01张丽
张 丽
(黑龙江省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600)
浅谈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张 丽
(黑龙江省克山县第一人民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600)
妇产科与其他科室有着很大的区别,它要求护士有着非常强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然而现实中妇产科护士的工作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隐患,这些安全风险很容易导致医疗纠纷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妇产科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问题,讨论相关的预防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护理质量。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对策
妇产科的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对护理质量要求非常高,需要护理人员具备相当强的专业知识、操作能力以及高风险意识。然而相关资料表明,妇产科在我国的医疗纠纷里占着很大比重,所以,找出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并最大程度的降低这些安全隐患很有必要。
1 妇产科护理的6大安全隐患问题
1.1 妇产科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差,缺乏与产妇的沟通
所谓“医者父母心”,且妇产科不同于其他科室,产妇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但是当前许多妇产科护理人员都普遍缺乏服务意识,不能将患者当作是自己的家属,对待患者服务态度较差,对患者家属语气生硬。在护理过程中,缺乏与产妇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对产妇及其家属的疑问不及时进行解答;对产妇的生育史、病情等隐私问题随意透露和讨论,这些都很容易导致产妇及其家属的不满,因而引起医疗纠纷[1]。
1.2 妇产科护士缺少法律意识
不少妇产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普遍缺乏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不了解自己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因此很容易导致药物发错、液体接错甚至抽错血的现象时有发生,淡薄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很容易造成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或者死亡,引起护理纠纷的发生。
1.3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有限
护士缺乏扎实、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许多产科的护士多来自不同院校,学历层次都不相同,业务水平熟练程度也有很大的差距。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生疏更会让产妇及其家属感觉自己是实验品,从而产生不满的情绪,引起纠纷和投诉[2]。如今,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医学上不断推出新技术、新设备,药物更新速度也很快,一些护士因为所学知识不够充实,技术水平也比较薄弱,无法快速吸收新技术新知识,护理安全隐患更容易发生。
1.4 护理制度监管不力,护士操作常规不严格
虽然各级医院都制定了相关的妇产科护理工作管理制度,但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不少医院都忽略了对护理制度的实施和监管,检查流于形式,护士对上级检查也只限于应付了事。
护理人员在进行妇产科护理时,忽视护理制度,无视交接班工作,对操作的流程也极不重视,比如在给新生儿洗澡时,护理人员只是凭借自己的习惯性思维认为水温是合适的,不注意经常检查水的温度,常常造成婴儿的皮肤被烫伤[3]。在针对治疗顺序、药物过敏试验时,部分护理人员没有准确的记录,因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1.5 患者自身的因素
妇产科护理存在安全隐患的部分原因是许多产妇没有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不按时吃药或者打针,因为产妇的情绪或者个人问题,对医院的规章制度视而不见,例如私自外出不小心跌倒而导致早产、产后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受到威胁等不良后果,这些都会产生医疗上的纠 纷。
1.6 设备和药物配备不良
有些医院的医疗设施不齐全,或者急救药品配备不良也是导致产科护理存在安全隐患的因素。这种明明可以避免的情况却因为院方工作的遗漏而导致了医疗事故,比如实施急救工作时氧气瓶没有氧气的现象;急需救人时,发现急救药物品缺乏等[4]。
2 妇科产科护理安全隐患的6个预防方法
2.1 护士要与产妇及时沟通,增强服务态度
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有不少是因为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沟通不及时、不透彻产生的,所以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非常的有必要。产妇是一个特殊的人群,在住院治疗阶段,往往容易表现出烦躁不安、激动或者易怒等现象,需要护士给予人文关怀,熟悉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实际需求,加强与产妇和家属的交流。不论是初产妇还是经产妇,患者及其家属都容易紧张或者兴奋,对产妇及其婴儿的情况都会有许多疑问,这时候护理人员一定要耐心详细的进行解答,对产妇和家属表现出的疑问给予充分的理解和解答,加强护患之间的情感沟通,可以减少和预防护理问题的发生。
2.2 加强护士的法律观念
组织护士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妇产科护士的法律观念,强化她们依法行医观念,让护士明白自己应担承担法律责任,护理时要严格按规章办事[5]。比如做好胎心工作,不能马虎;严密观察产妇出血的量;注意对婴儿的护理工作以免婴儿出现生命危险的情况。
2.3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妇产科护理不同于其他科室,护理人员不仅要学会如何护理产妇,还要懂得如何护理新生儿,而且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护理人员需要不断保持学习、充电的状态才能适应新的医疗技术。院方可以定期培训妇产科的护士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
2.4 上级要重视监督和检查,下级要严格执行
完善相关的护士规章,而且要注重运行力度,这是防范妇产科安全风险的最基本措施。如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护理工作内容的记录,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重视床头的交接班工作,不能私自外出等。
2.5 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
由于患者自身的原因也会造成安全隐患,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妇产科护理工作人员对产妇及其家属要反复强调和告知违反院方规章制度的严重后果,以及私自外出和请假的危险性,加强孕产妇的安全意识,尽量避免患者私自请假和外出情况的发生。
2.6 设备专人管理,药物配备要齐全
设备专人管理,药物配备要齐全,保证急救药物充足,做好药物使用记录,以便使用。对于急救设备的管理,需要做到有专人管理,定时保养维修,要及时检查急救设备是否完好无损。
3 结 语
作为一名护士,尤其是妇产科的护士,一定要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风险意识,严格执行护理制度,提高服务态度,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还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专业知识,才可以减少和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1] 吴春荣.医院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防控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5(2):78-79.
[2] 吕玉华.刍议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中外医疗,2012,26.
[3] 赵东晓.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中外健康文摘,2012,45.
[4] 徐承华.浅谈妇产科中的护理安全问题.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11.
[5] 苟志娥.妇产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健康必读,2013,3.
R4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