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模式在女性更年期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2015-04-01崔秀云
崔秀云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新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整体护理模式在女性更年期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崔秀云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新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
目的 研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女性更年期伴发心脑血管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中,为临床护理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社区门诊诊治更年期女性伴发心脑血管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社区护理,研究组在社区护理基础上增加整体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病情康复结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女性更年期伴发心脑血管病患者社区护理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有助于患者康复,提高医患关系,改善患者预后,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整体护理;女性更年期;心脑血管病;社区护理
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不稳定,容易伴发心脑血管疾病。本文研究整体护理模式应用于女性更年期伴发心脑血管病社区护理中的效果,选取我院社区患者55例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8月社区门诊诊治的更年期女性伴发心脑血管病患者55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按照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8例,年龄49~58岁,平均年龄(52.3±2.1)岁,包括:高血压11例、冠心病12例,脑梗死5例,病程2~5年,平均病程(3.2±1.2)年;对照组27例,年龄48~58岁,平均年龄(53.1±1.3)岁,包括:高血压10例、冠心病10例,脑梗死7例,病程2~5年,平均病程(3.3±1.3)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社区护理,包括:按时为患者复查、指导患者用药、进行健康教育讲座。研究组在社区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整体护理模式,包括: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理解能力,讲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和治疗过程,缓解患者因长期服药产生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指导患者进行适量锻炼,提高自身抵抗力及免疫力,减少不必要的感染;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搭配饮食,保证每日营养的摄入。
1.3 观察指标
高血压患者评价指标[1]: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下降>20 mmHg;有效: 舒张压下降未超过10 mmHg且降至正常范围或者舒张压下降在10~20 mmHg或者收缩压下降>30 mmHg;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或继续上升。
冠心病及脑梗死患者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为显效,住院治疗1次为有效,住院治疗1次以上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所得的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康复结果统计
统计两组患者疗效可见,研究组总有效27例,总有效率96.43%,包括显效19例、有效8例,对照组总有效17例,总有效率62.96%,包括显效13例、有效4例,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可见,研究组满意度100%,包括非常满意21例,一般满意7例,对照组满意度66.67%,包括非常满意13例,一般满意5例。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心脑血管病发病原因复杂,中老年人高发。更年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不稳定,血压与同龄男性变化规律不一致,孕激素、雌激素对体内血管收缩、舒张、血脂代谢有一定的影响,更年期女性容易伴发心脑血管病。更年期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脂代谢作用降低、限制动脉硬化能力也随之下降,对血管的保护作用下降[2]。
本文研究整体护理在社区护理更年期伴发心脑血管病女性患者的作用,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病情比对照组显著好转(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本文研究结果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保持一致[3]。更年期心脑血管病的治疗主要是在急性期控制病情,在康复期应用降压药、抗心衰药物等。康复期患者意识清醒,需要进行科学、合理及有效的康复训练,由社区护理人员进行指导,进行适量活动,有意识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加重原有心脑血管病。更年期患者需要家庭亲人的关心、理解,指导患者应用心理学方法,排解内心焦虑等不良情绪,利于患者康复。整体护理按照以人为本的医疗护理原则,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整体护理应用于更年期伴发心脑血管疾病女性患者的社区护理中,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患者对社区护理的满意度,提高患者依从性,可以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1] 蔡欣蕊,钱卫斌,郭伟星.更年期妇女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08):72-74.
[2] 李 丹.整体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康复预后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3,07(08):183.
[3] 袁 红,白艳萍.更年期综合征超敏C- 反应蛋白与血脂改变及其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24):51-52.
表2 对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展开对比分析()
组别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观察组7.22±1.631.02±0.290.56±0.178.87±1.04对照组10.35±1.682.03±0.380.76±0.1513.89±1.67
2.3 对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评分和HAMD评分变化状况
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且同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两组产妇护理前后SAS评分和HAMD评分变化状况()
组别SAS评分HAMD评分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55.62±3.1541.25±1.3210.89±1.284.36±0.12对照组56.13±3.2450.04±5.4811.04±1.028.69±1.87
3 讨 论
基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临产妇中多数为初次分娩,基于其对医疗知识和分娩经验的匮乏,在分娩过程中极易出现心理障碍,产妇出现的不良情绪增加其机体内5-羟色胺分泌量,进而增加疼痛感,致使产妇分娩意志消沉,宫缩乏力,严重的会出现产后大出血,给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在分娩过程中给以产妇心理护理措施可稳定产妇情绪,促使产妇尽量保持积极正面的心理状态,降低分娩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心理护理措施在第一产程中可分散产妇疼痛感,提高产妇分娩活动勇气和信心;在第二产程中促使产妇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减少产妇出现脱力现象,降低剖宫产率;在第三产程中促使产妇保持积极心理状态,避免宫缩乏力出现大出血现象等,进而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生活质量。因此,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心理护理措施效果较为理想,本次研究选取产妇中,通过心理护理措施护理产妇疼痛评分、产后出血评分、新生儿Apgar评、各产程时间、SAS评分和HAMD评分均同通过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产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蒋兰芳[3]学者研究中,通过心理护理措施护理产妇疼痛评分、产后出血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各产程时间、SAS评分和HAMD评分分别为(7.83±1.31)分、(1.47±1.04)分、(9.47±0.52)分、(8.86±1.02)h、(40.06±2.24)分和(4.35±0.08)分,同本次研究结果较为相似[4-5],从中得出,护理人员在对初产妇护理临床上心理护理措施可获得良好效果。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措施可有效缓解初产妇恐惧和紧张情绪,降低分娩过程中危险事件发生率,保障分娩顺利进行,提高分娩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卢柳霞.温馨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35(15):2473.
[2] 闫素芹.产前瑜伽训练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2,41(10):1039.
[3] 蒋兰芳.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临产妇分娩过程中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6):104.
[4] 孔 玲.阴道助产技术与剖宫产率的相关性探讨[J].临床医学,2013,33(2):76-77.
[5] 杨玉敏.阴道助产技术与剖宫产率的关系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8):48-49.
R473.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