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产妇分娩过程心理护理的观察

2015-04-01常晓铭

关键词:初产妇产程产后

常晓铭

(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初产妇分娩过程心理护理的观察

常晓铭

(河南省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对初产妇分娩过程心理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 将我院64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疼痛评分、产后出血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和总产程分别为(7.81±1.35)分、(1.45±1.02)分、(9.45±0.58)分、(8.87±1.04)h和(9.38±0.86)分、(4.51±0.38)分、(5.24±1.21)分、(13.89±1.67)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且同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降低分娩过程中危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分娩安全性。

初产妇;分娩过程;心理护理;护理效果

分娩为一种生理现象,其伴随强烈疼痛,部分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基于其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因此,在分娩前极易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通过临床研究表示,不良情绪对分娩过程具有一定影响,会延长产妇产程、增加分娩疼痛和产后出血量等,不利于母婴健康。医院应对产妇分娩前和分娩过程中心理进行相应干预,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改善分娩结局[1]。为进一步了解初产妇分娩过程心理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4月收治的64例初产妇,其中,观察组32例,平均年龄(25.34±1.61)岁;平均孕周(41.16±1.57)周;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7例,高中学历12例,初中及其以下3例;已婚30例,离异1例,未婚1例;对照组32例,平均年龄(26.01±2.52)岁;平均孕周(41.32±2.02)周;文化程度,高中以上16例,高中12例,初中及其以下4例;已婚29例,离异2例,未婚1例。对本次研究选取产妇的基本资料展开对比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产妇入院后告知其应注意事项和需要积极配合的活动,并做好分娩室光线、温度和医疗器材等相应准备工作。

1.2.2 观察组

心理护理措施,在对照组产妇护理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措施,给每位产妇配一名助产护士,对其进行全程陪伴护理。①主动了解产妇心理状况,在产妇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对其传授分娩知识。护理人员应通过亲切、和蔼和友善的态度同产妇交流沟通,了解产妇心理状况。并鼓励产妇主动陈述其对分娩、哺乳和育儿的真实感受,对于产妇出现的问题应在第一时间进行矫正。同时,详细为产妇讲解分娩的过程、注意事项等,有效消除产妇心理障碍,增加产妇安全感和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等。②做好三个产程的心理过程,第一产程为宫口扩张期,时间比较长,此时产妇疼痛感较为强烈,极易出现情绪失控现象。护理人员应积极同产妇交流沟通,为其介绍分娩相关知识,并通过专业知识增加产妇安全感,消除其不良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紧握产妇双手,为其按摩和擦汗的方法增加产妇安全感,让产妇逐渐放松。第二产程为宫颈口扩张至10 cm,该产程时间较短,但可能因产妇心理状态不好延长时间。护理人员评估产妇心理状况,并指导产妇积极配合活动,给以其适当的鼓励和表扬,提高产妇信任感和配合度,进而保障该产程顺利进行。第三产程为胎儿娩出后,此时产妇处于身心放松状态,但部分产妇可能因为胎儿畸形、预想不符合等产生烦躁、消极情绪等。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及时疏导,避免不良情绪导致宫缩乏力和产后出血等。

1.3 观察指标[2]

观察两组产妇疼痛评分、产后出血评分、新生儿Apgar评、各产程时间和护理前后SA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HAMD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状况,其中,SAS测定标准,所得分×1.25得到标准分,50分为界线,低于50分代表心理正常;HAMD测定依据,总分为40分,总分低于8分代表产妇心理正常。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对两组产妇疼痛评分、产后出血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展开对比分析

观察组产妇护理后疼痛评分、产后出血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同对照组产妇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两组产妇疼痛评分、产后出血评分和新生儿Apgar评分展开对比分析(,分)

组别疼痛评分产后出血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组7.81±1.351.45±1.029.45±0.58对照组9.38±0.864.51±0.385.24±1.21

2.2 对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展开对比分析

观察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R473.71

B

猜你喜欢

初产妇产程产后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