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C”理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5-04-01傅丽莉
摘要:语言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真实的语言能力,能够达到以目标语进行沟通,并能充分理解该语言的语言形式,及其背后所涵盖的社会文化知识。上世纪80年代后,以美英国家为代表的外语教学理念发生了重大变革,改为以培养交际能力为核心,即不是培养语言专家,而是培养具有实际沟通能力的外语人才。这一理念最直接的体现就是“5C标准”。而伴随着近年来“汉语热”现象的不断升温,在中文教学中融入5C教学理念已成为汉语教学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5C中文教学;学生;语言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175-03
一、写作背景
为了提高美国学生的外语能力以提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美国政府制定出一套国家级外语课程标准——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1996年初版,1999年再版。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将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目标归纳为五个以“C”开头的英文字母:Communication(交流沟通)、Culture(文化沟通)、Connections(相关连结)、Comparisons(比较能力)和Communities(社区活动)。“5C”是一个完整体系,五者相互依赖、结合、影响、支持,不但表现出当代最新语言学习理论,也代表了美国21世纪外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着眼于当下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的势头,将“5C”教学法成功地融入到汉语教学活动中则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二、理论基础
认知发展潜能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0是由前苏联心理学家利维·维谷斯基提出的学习理论。所谓“ZPD”是学习者“目前的能力”与“下一个阶段能到达的程度”之间的距离,也就是潜在可发展的程度。维谷斯基相信当一个学生在“ZPD”学习阶段时,教师给予恰到好处的指导将会帮助学生到达更高一级的程度。
“5C标准”从实际交际需要出发,提出了外语运用的三种模式:语言沟通交际模式(The Interpersonal Mode)、理解诠释交际模式(The Interpretive Mode)和表达演示交际模式(The Presentational Mode)。
语言沟通交际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双方可以对所要表达和沟通的“意思”进行积极的协商、讨论,通过察言观色等方式,确定如何在交际中表达自己的“意思”。根据对方的反应,随时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调整、解释。因此,语言沟通交际模式比其他两种方式更有可能达到最终的交际目的。理解诠释交际模式的特点是在没有互动沟通的情况下,直接对书面资料进行意思和文化内涵的诠释。和语言沟通交际那种双向交际的模式不同,这是一种单向交际模式。在这种交际模式下,读者或听众对书面资料的理解程度是各不相同的。这和一般意义上讲的阅读、听力理解不同,理解诠释交际模式中所指的“理解、诠释”是指能够读出、听出书面资料字里行间所蕴含的言外之意。由于理解交际模式中读者与作者之间不存在交流互动的讨论,因此这一模式一开始就对读者的语言文化知识有较高要求。一个人对目的语及其文化了解越多,对书面资料的文化意蕴理解也就越恰当。表达演示交际模式也是一种单向交际模式,主要指在交际双方没有沟通的情况下,通过写报告、发表文章、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意思。为了能使目的语文化圈的人明白这些意思,就要求语言学习者有坚实的目的语语言及文化基础知识。
三、怎样将“5C”教学理念融入中文教学
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习者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言能力,使学习者达到应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并进一步培养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文化人类学家吉辛(1975)认为,人类语言就如同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背景,因为语言语句本身的含意与实用惯例都包含了文化的思想形态。在传统的教学法中,语言学习归语言学习,文化知识归文化知识,二者常以分段式或平行式教学方法来进行,往往易使学生忽略其关联性。因此,要想真正了解和使用一种语言,减少沟通上的误解,就要将文化知识与语言使用互为表里学习,再适当运用学习者的母语文化,加以比较、分析、研究与再搜索。如此一来,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经由语言的引领而认识该语言文化的内涵,并借由文化内涵来学习更多的语言表达,在时间与空间上都能延伸彼此的学习成效,以达到相辅相成的功效。这就要求汉语教学者无论是在设立教学目标还是设计课堂活动及教学法的运用,都必须符合“5C”的教学理论,结合五种元素的相互关联来进行教学设计。
“5C”当中的五种元素具体呈现到汉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分解成以下五个方面。
1.Communication——沟通(运用中文沟通)。语言沟通:学生以交谈方式询问或提供信息、交换意见及表达情感。理念诠释:学生表达对不同中文题材书面语及口头语的了解。表达演示: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将不同理念及内容表达给听众或读者。
2.Cultures——文化(体会中华多元文化)。文化习俗:学生能表达对中国社会习俗的了解与认知,并能在一定的实际场合得体应对。文化产物:学生能表达对中华文化、艺术、历史、文学的知识理解。
3.Connection——关联(关联其他学科)。触类旁通:在学习中文的同时要加强或扩展其他学科的认知领域。博闻广见:学生能得到唯有学中文才能领会到的特殊观点与体会。
4.Comparisons——比较(比较语言文化特性)。比较语言:学生比较中文及其母语,从而促进对中文本质的了解。比较文化:学生比较中华文化与其本国文化而达成对文化本质的了解。
5.Communities——社区(应用于国内与国际多元社会)。学以致用:学生可以在校内或校外运用中文。学无止境:学生将中国语言文化融于日常生活,充实生活并增添乐趣。汉语教学者需注意,有效的教学活动常能启发学生的潜在语言学习能力,并带来学习的乐趣与动机;所选取的中文教材必须要实用,贴近学生的生活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要为学生创造一个用中文有效沟通、表达自我的机会,能够激活学生对于所设定话题展开讨论的内在动机。比如,以“天气”为主题,笔者的教学对象为美国高中生,以“5C”教学理念为中心。教学目标为:①学生能听懂各种天气名称。②学生能询问并描述天气状况。评估:上课活动和作业作为评估依据。结合“5C”标准:①Communication:学生能听、说、读、写关于天气的简单话题。②Cultures:了解不同天气在中国的不同意义(如瑞雪、及时雨)。③Connections:了解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④Comparisons:对比中美气候的异同。⑤Communities:用中文配图每天在学校进行天气预报。教学内容:词汇:晴天、阴天、多云、雨、雪、风、雾等。句型:①今天天气怎么样?②今天有雨/雪/风/雾。③今天(是)晴天/阴天/多云。第一步:引入天气词汇。利用词卡教授新词(词卡一面图片,一面汉字)。第二歩:领读并纠正发音。第三步:利用分组比赛巩固发音。将天气图片投影至白板,教师手指图片并诵读。如果教师读音正确,学生跟读;如果教师读音错误,学生击掌。首个发现教师错误并击掌的组得分,教师没错而击掌的组扣分。比赛完后,单个提问并纠正学生发音。第四步:天气手势表演赛。教师先表演天气手势,学生分组猜。先猜对的组得分。这轮比赛完后,教师说天气词汇,学生表演。先表演者得分。第五步:介绍中国有关天气的成语或词汇:瑞雪、及时雨。第六步:下课前评估:教师用词卡或者天气手势评估学生。第七步:调查完成表格。教师打印出当日各地的天气状况,分成两张各留空格。学生两人一组,互相询问。先完成表格的组获胜。
jīn tiān běi jīng tiān qì zěn me yàng?
今天北京天气怎么样?
jīn tiān běi jīng(shì)qíng tiān。
今天北京(是)晴天。
第八步:做天气预报。教师将次日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打印出来,学生分组练习,最后分组表演。此活动可以评估学生。
表演对话:大家好。
明天是__月__号,星期__。
北京明天晴天。
哥伦布明天有雨。
课后作业:学生查询天气预报,制作海报并次日讲解。
第九步:评估。
“5C”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一条重要的理念:通过任务驱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手脑并用的能力。学生要完成任务,需要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需要团队协作和沟通,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未来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再生产,更重要的是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思维是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它帮助学生发现多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寻找替代方案或寻求最佳方案,挑战假设,提出新的想法;为解决问题,学生会自觉学习,获得新知识;为解决问题,只有提高沟通能力,充分表达思想才能赢得合作。
“5C”教学法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以交际为纲优化组合话题,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贯连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发现规律,与自己的母语比较加深记忆,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摄入文化知识,最终达到社区交际的目的。但是,由于各地中文教学情況与教学资源不同,尤其是对于海外教师而言,建立一套符合当地风土民情、结合学生实际学习程度的教学资源与活动设计,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工作。“5C”教学法为学生自主学习创设了一种真实而开放的学习环境,恰当地协调了教师、学生、教材、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中文教师充当引路人,学生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自主地积极探索知识;学习资料和教材成为学生知识建构和学习活动的帮手;多媒体不仅仅是教师教学的工具、手段、方法,更是学生学习活动认识、交往、协作的工具、手段和资源。“5C”教学法真正的把中文课堂还给了学生,把讲台还给了学生,把书本还给了学生。现今网络资源琳琅满目,中文教师若能善加运用,设计符合以“5C”为原则的教学活动,不但可以为中文教学者搜寻中华文化教材与观摩讨论提供机会,更能使中文学习者具有适应未来华语信息社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Keesing,R.M.Linguistic knowledge and cultural knowledge:Some doubts and speculations[J].American Anthropologist,1975,(81):14-35.
[2]Standard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n the 21st Century.Kansas:Allen Press Inc,1999.
[3]苏芳仪.中国文化教材应用于初级汉语课程[C]//第七届世界华语教学研討会论文集,2003,(教学应用组):127-139.
[4]隋桂岚.美国外语教育培养目标剖析与启示——以AP汉语与文化课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0,(08).
[5]罗春英.美国K-12汉语教材现状及特点分析[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1,(11).
作者简介:傅丽莉,女,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