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5-04-01于辉,张忠秋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41期
关键词:隐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于辉,张忠秋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的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不断涌入,对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因此,在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大学生中开展“灌输式”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显得单薄和苍白,而隐性教育作为显性教育的有益补充,能很好地减弱青年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旨在研究和探索出基于隐性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关键词:显性教育;隐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51-03

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交流日趋频繁,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的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价值观也渗透进来。这些西方价值观念对我国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伦理道德等思想意识起到了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使得青年一代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政治素养发生了新的变化。这给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制约,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导致对学生的说服力、感染力不强,甚至使学生反感或出现逆反心理。因此,隐性教育成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研究和实践课题。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隐性教育是教育者按照预定的教育计划、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为受教育者特意创设一定的社会环境、活动场所和文化氛围,并有意识地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使受教育者在无察觉的情况下接受教育和得到心灵的感化、情操的陶冶和哲理的启迪,进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

1.隐性教育理论基础。西方国家隐性教育研究较早,从苏格拉底的“助产师”方法,到杜威的德育理论,再到纽曼的社会行动模式,都对隐性教育理念进行了阐述。尤其是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为隐性教育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杜威提出了“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等观点。杜威还主张通过学校生活和教学对学生进行间接的道德教育,而不一定专门开设道德课程,因为学校的生活与教学过程中包含了丰富的德育内容。此外,像科尔伯格的“新苏格拉底法”、“公正团体法”、价值澄清学派的“自由选择”、贝克的“反省方法”、“问题中心法”等,都是以个体参与和自主活动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

尽管我国开展隐性教育研究起步较晚,但是我国早期教育家提到过隐性教育思想,孔子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他认为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

2.隐性教育基本特征[1]。①隐蔽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学生在心理上无察觉的状态下接受教育的模式,其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有很强的隐蔽性。教育者并非以滔滔不绝的方式灌输知识,而是将教育目的隐藏在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等形形色色的活动中,以暗示、从众、熏陶和感染等心理活动,引导受教育者自然融入到教育者设计的教育环境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②渗透性:隐性教育资源无处不在,存在于校园各个角落,隐藏于学校各种活动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采用渗透式思想,采用间接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各种专业教学、管理与服务、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各种途径的熏陶和感染使受教育者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教育,长才干。③多样性:隐性教育弥补了显性教育因受到时间、空间限制而存在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等不足。其教育内容包罗万象、教育方法灵活多样。广泛渗透到学校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④持久性:在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隐藏教育目的,按照既定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案,特设轻松自然的教育场景,很好地消除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因过多说教而引起的受教育者的反感甚至逆反的心理。受教育者在一种寓教于乐的和谐环境中,以心甘情愿的内心需求接受教育,使得教育效果明显而且更具持久性。

二、当前高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中进一步明确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具体途径,其核心思想即为将隐性教育理念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总体上讲,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青年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发展规律和大学主体性德育发展的要求,更适合于时代发展的需求。

1.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由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以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及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点,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从而容易引起青年大学生的反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教育效果不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对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益补充,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丰富和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激发了大学生主体性的内在需求。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学校文化、制度、环境、人力等物化和非物化的隐性教育资源,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措施,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享受其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善于将抽象的大道理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联系起来,使理论知识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使大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明白道理,在无察觉中获得知识和理解。

2.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主客体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恰好是在充分尊重主客体的情况下,挖掘隐性环境的教育魅力,协调各种隐性资源合理发挥作用,引导大学生主体的思想品德形成。从哲学角度来讲,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之间是存在普遍联系的,人与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是辩证统一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利用人与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使受教育者在特设的育人环境中熏陶、感知,得到成长和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大学生处于道德心理发展建立个人同一感的阶段,这一阶段是加强大学生道德、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时期,此外,新精神分析学说和格式塔心理学强调了在无意识环境中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有力保障。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淡化了大学生的受教育角色,满足了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减弱了学生的反感和逆反心理。

三、高校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作为自然人存在于社会活动关系中,要对大学生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挖掘出社会关系中的隐性教育资源。事实上,隐性教育资源很难进行精确的认定,它基本上是以不被人注意的方式存在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校园、社会关系和虚拟世界中,笔者通过实践与研究探索出以下几条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1.学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学校是学生赖以生存的场所,是学生第二个家。因此,充分挖掘学校隐性教育资源是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础。总体上来说,学校隐性教育资源分为精神形态的隐性资源和物质形态的隐性资源。精神形态的隐性教育资源主要是指除“两课”之外的课程、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师生关系中、校园文化建设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这些要素交织、重叠形成大学独特的人文环境。和谐的教育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隐性教育意义。如在专业教育中寓于思想品德教育[3],在学生活动中赋予思想政治教育使命等。相对于精神形态隐性教育资源,物质形态隐性教育资源[4]更加直接,学校规划、建设设计、教学楼名人走廊、校史馆以及校园内存在的自然景观、人文物质景观等都是物质形态隐性教育资源范畴。人们在塑造这些物质形态的资源时就赋予了它们信息和力量,而受教育者身处其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吸入这些信息,接受榜样的力量或美的熏陶,促使受教育者摒弃人本身的负性力量,对受教育者精神世界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及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只有充分地挖掘以上两方面学校隐性教育资源,并协调二者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形成合力,必定会帮助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效果达到最佳。

2.校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5]的援用。如果说校园环境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那么社会环境是学生道德认知的重要前提。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主要通过社会风气熏陶、耳濡目染等方式,对大学生深层次的心理结构进行潜在的渗透作用。社会实践和家庭教育是校外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很好载体。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如“阳光工程”义务家教、“小手拉大手”关爱孤寡老人、“保卫家园”远离污染绿色行系列活动等。学生在社会环境中得到熏陶和陶冶,其道德素养、社会公德等结构也逐渐形成。教育是一项复杂的育人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合力进行。家庭教育是这项工程的基础,但是家庭教育对于青年人的德育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弱化,也因此造成学校和家长对此方面教育重视不够,进而出现家庭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缺位。为此,家庭教育作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为了提升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完善的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与沟通机制,引导学生转变观念,树立家庭教育理念,激发学生家长参与到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来,营造出家庭与学校合力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氛围,对学生形成有效的鼓励和教育。

3.虚拟世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探索。隐性教育资源不仅存在于校园内,也存在于校园外,更存在于虚拟的网络世界[6]。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载体趋利避害,开发其隐性教育资源。学校构建学生BBS、学生之家等网络阵地,传播主流文化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学生辅导员可以通过开设工作博客、飞信、微博等新媒体沟通平台,以一种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在交流中增进理解与信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教育。激发虚拟世界的隐性教育效能不仅符合青年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更是一条值得深究和推广的思想政治教育举措。

参考文献:

[1]于大海,李春花.论隐性教育的特点及其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05).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4).

[3]佘双好.隐性德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构想[J].当代教育论坛,2003,(12).

[4]王彩芳.隐性德育及其校园资源的育人功能[J].中国成人教育,2005,(02).

[5]黄光云.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优化与整合[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06).

[6]宋志英.大学生网络生活情况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5,(02).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基金(2012GJY07)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于辉(1985-),男,重庆荣昌人,西北工业大学党委组织部,助理研究员;张忠秋(1981-),女,山东烟台人,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教师,讲师。

猜你喜欢

隐性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中职思想政治课隐性教育探讨
隐性教育视角下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生契约精神的培养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