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模式研究
2015-04-01吴娇蓉,惠英,贾弦
吴娇蓉,惠英,贾弦
摘要:本文从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要求,有助于学生对企业在研项目上的跟踪和深度参与、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工作的连贯性;有助于毕业设计贴合实际工程,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联合指导;有助于学校掌握企业的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面向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模式实施的必要性,结合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瓶颈——企业项目周期与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安排的冲突和在企业实践基地的全过程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选题方法和全过程监管机制,有助于在全国开设交通工程运输专业的学校进行推广。
关键词:工程教育实践基地;企业实习;毕业设计;贯通模式;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监管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1-0040-04
在卓越工程师教育过程中,非常强调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而本科生的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企业实习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目前的毕业设计题目、内容是由指导教师根据自己对现场问题的了解和理解提出的,有的题目虽然来源现场,但题目的内容比较单一,受限于一个具体问题的训练和实现,无法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目的。另一方面,指导教师目前多为学校教师,校外教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数量比较少,缺乏真正的毕业设计环境,对现场了解不够,特别是在规范应用、方案设计、分析计算和图纸规范等方面需要结合现场进行训练。从目前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负责建设的各类实践基地反馈来的信息表明,企业能够提供实际工程项目,企业有好的培养条件(比如实验室),企业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企业管理模式和运作模式,有愿望为学生提供毕业设计的环境和条件。因此,辨别和判断校企实践基地毕业设计运作过程中的瓶颈,创新依托校企实践基地的毕业设计模式,在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内容确定方法及增加设计时间的弹性等操作方法方面进行改革研究非常必要。
一、高校本科生企业实习、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现状
本科生企业实习的目的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了解专业背景,使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密切联系。通过实践,使学生开阔视野,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劳动观念,激励敬业、创业精神。同时,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企业实习安排为例,多安排在大三下学期到大四上学期这段时间。例如,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的本科生实习安排在大四上学期的1~9周,北京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学院的本科生实习安排在大三下学期末;国内各大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安排的时间均为大四下学期。本科生的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上无法衔接,存在至少一个寒假的断档,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的时间安排存在一个学期的断档。本科生企业实习的断档带来如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实习时间缺乏弹性。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为例,本科生实习时间为6周,企业反映时间较短,难以安排系统性或专题性工作,多数以工程制图为主,同时实习之后学校往往安排部分理论教学环节,如果针对部分有需求的企业或本科生调整实习时间难以操作。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实习如果能够结合毕业设计,对实习基地和本科生来说,就能够有足够的时间深入接触实际工程项目,工程实践能力可以得到更好的锻炼,但是现实却是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间隔较久,难以整合利用。另外实习阶段为9月中旬~10月底,实习开始就遇到中秋和国庆两个假期,不利于学生熟悉工作,也不方便企业安排和管理。
二、依托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的必要性
1.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最佳训练环节。列为卓越工程师的专业对实践性教学环节要求较高,各高校以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等手段来提高实践教学的数量和质量。认识实习是在学生接触专业之初,通过认识实习环节了解和学习本专业方面的生产实践知识,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实习侧重于巩固和深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尽可能使学生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从实际的教学训练效果来看,企业实习相对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效果最佳。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①企业实习可以使学生真正参与到企业的工作实践中。以同济大学交通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学生为例,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参与到的企业项目类型有五大类,分别是基础数据分析与交通调查,土建工程制图,专项规划设计与专题研究,施工组织设计、检测、监理及其他类型。其中基础数据分析与交通调查类与土建工程制图类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7.6%和27.6%(见表1),而这两项训练正是合格的卓越工程师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②对各类开设交通工程专业院校的调研表明,约有75%的学生认为企业实习对实践能力的训练和今后工作的帮助更有效。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生对实习单位的培训和实践训练情况按照5分制打分,5分为为最高分,1分为最低分,85%的学生都给了4分及以上(见表2),这充分说明了企业实习的训练效果。
2.有利于学生对企业在研项目的跟踪和深度参与。各高校的企业实习时间为3~6周不等,由于有效的实习时间较短,学生参与企业项目工作时,往往刚了解到工程项目或运输管理的概况可以继续深入时,实习就己经结束了。另一方面,有效实习时间不长也造成了实习单位很难让学生真正进行实际操作,同时还要克服学生可能造成的延误、安全等问题。所以在传统的企业实习结束后,可能相当多的学生对整个项目的完成过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传统的企业实习方式训练的侧重在于“学”,而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整合方式为学生独立完成或全程参与实际项目提供了可能性和时间条件,可以训练学生“在学中用”。这样做一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完整性,二是易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为例,221位学生中有83.3%的同学愿意跟踪企业实习项目,并开展校企联合毕业设计。
3.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工作连贯性有助于毕业设计贴合实际工程。按照传统的教学安排,毕业设计严格安排在专业实习之后,在毕业设计的中后期,大部分学生面对就业问题都要出外找工作、参加工作面试、实习等活动,与毕业设计在时间上有一定的冲突,影响到毕业设计的质量。如果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整合起来开展,则有以下好处:①缩短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总时数。②尽可能减少毕业设计与学生就业活动的重叠时间。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中,毕业设计的质量有保证;另一方面,与企业实习结合的毕业设计会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完成的毕业设计内容将更加丰满,更加贴合实际情况。③有助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整合,便于学生了解企业的文化、工作程序、企业采用的新技术等,也便于企业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毕业生的就业和继续深造是有良性促进作用的。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为例,认为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工作连贯模式对考研、就业有帮助的学生比例高达93%。
4.企业教师和校内教师联合指导,有助于学校掌握企业的需求。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加深了学校与企业的相互了解,使学校能够及时把握企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实际需求,为教学和实践培养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改变了由纯粹理论性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现状,避免了脱离实际、闭门造车的尴尬。每个学生不仅配备了校内指导教师,还聘请了既有丰富的工程实践工作经验,又具有较强的知识传授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兼职指导教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主要工程技术指导以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主、校内教师侧重于理论指导、协调和管理工作。通过联合指导毕业设计,广大教师深入企业,不仅了解了本专业最新的发展动态,熟悉了现行设计规范和工程设计方法,而且促使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快知识更新,从而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一些专业教师帮助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获得了企业的认可,使企业进一步提高了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
三、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实施的瓶颈
1.学时安排与考研。目前,企业实习通常安排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各学校安排的实习时间在6~9周不等;同时大四的第一个学期部分同学面临着考研,考研复习时间与企业实习、后9周的专业选修课时间存在着交叉冲突的情况,造成部分同学企业实习不安心、不专心。
2.企业项目周期与实习和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上的冲突。理论上,开展校企合作,联合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一个重要优势应当是选题的企业化、真实化,也就是让学生结合企业的实际来选择合适的技术问题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但实际情况是,由于企业的项目计划大都是一年前就制订好的,并且交通运输类的实际工程项目往往周期较长,从立项到启动往往长达几个月;或者是工程项目要求短期内尽快出成果,而本科生由于经验不足,短期内通常出不了符合工程实际要求的设计成果,在这种项目中可能被边缘化。鉴于工程项目的周期,企业往往很难给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综合的、全面的题目,同时企业化的真题真做对于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推进节奏不一定符合毕业设计的进度要求。
3.学生在企业实践基地全过程管理方面的问题。学生到企业实践基地进行实习和毕业设计后,由于受到空间距离的限制,学校的指导教师无法直接接触到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整个工作动态。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实质上学校的监督是鞭长莫及的。而对于企业而言,由于没有与学生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学生还不是企业的正式员工,企业的很多规章制度对学生是没有约束力的,因此企业对学生的监督也很难落实到位。在部分企业中,由于学生的身份为“学生”,与企业没有明确的雇佣关系,企业为学生所提供的资源往往非常有限,学生融入企业也有一定的难度。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贯通后,学生的整个毕业设计过程处于监督欠缺的状态,很容易引发各种不良事故,从而影响毕业设计的质量,存在引发学校和企业双方纠纷的可能性。
四、面向实践基地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的实践经验
1.校企实践基地信息采集。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为例,深入调研和采集与学院共建的国家级、省市级的40~50个校企工程实践基地的实践教学环节信息,包括能够提供企业实习内容和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交通问题类型(例如设施设计类、交通改善类、交通规划管理类等)、校企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的工作方式、适合的毕业设计小组规模等。
2.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选题的确定方法。由于从企业、学校角度提出的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选题会较多考虑各企业目前正在和将要进行的工程项目,而学生愿意选择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选题会较多考虑自身的兴趣以及将来就业单位的性质、深造的可能性,因此企业、学校方面和学生方面会产生差异。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生2013年愿意选择的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题目情况与校企工程实践基地提供的毕业设计题目情况对比如表3。从表3可以看出,从企业和学校角度提出的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题目有7类,学生愿意选择的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题目有10类,而且企业、学校方面和学生方面对各类题目的选择比例也有差异。
从以上分析来看,既要减小企业、学校方面和学生方面对校企联合设计题目类型选择的差异,又要完成毕业设计对学生的训练要求,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选题确定方法推荐以下两种:一是学生在6周的企业实习过程中,根据企业需要或自己积累的知识,提出毕业设计课题方案和可行性分析,让实践基地教师与校内教师组成的联合指导委员会和其他同学评判,然后实施研究工作。二是由实践基地教师与校内教师组成的联合指导委员会共同确定6周的企业实习与校企联合指导的毕业设计贯通的交通工程类课题,利用20多周的完整时间完成基于实际工程问题的逐步深化以及全过程的实习加毕业设计训练。
3.全过程监管机制。建立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分工合作、良性互动的教学质量监管机制,主要包括成立合作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实践教学管理系统等。学院工作小组根据学校的校企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制定校企联合毕业设计实施细则,审核企业提交的毕业设计阶段计划,组织教学检查,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解决企业指导毕业设计阶段中遇到的问题。以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毕业设计成果审查和答辩四大环节为抓手,开展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的全过程监控。建立实践教学管理系统,实行监管流程化。建议在实践教学管理系统中,针对校外导师设计选题、审查和导师评价等用户功能,与校内联合指导教师相关管理监控工作并行。另外,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的进度安排是需要着重监管的,因此针对校企联合毕业设计,设置中间成果提交次数时比常规的毕业设计次数多一次,以便督促教师、企业和学生重视校企联合毕业设计进度和中间成果的质量。同时,为了突出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建议采取项目汇报形式组织开题、中期检查和答辩,每个环节均需要有学校教师、相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答辩环节建议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非校企联合实践基地的工程技术人员,从而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本文从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对企业在研项目的跟踪和深度参与、毕业设计贴合实际工程、有助于学校掌握企业的需求等方面分析了面向工程教育实践基地的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模式实施的必要性。总结了企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贯通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建立了校企联合毕业设计选题方法、全过程监管机制,有助于在全国开设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学校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程琳.课程论视角下的本科生企业实习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卢国胜,杜林.交通工程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讨[J].高教研究,2007,(2):73-75.
[3]同济大学.同济大学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R].2014-01.
[4]同济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手册[Z].2014-01.
基金项目:该论文为2013年上海高校本科重点教学改革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