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忠以为国,商以致富
2015-03-31孙聚成
孙聚成
出身贫寒,依靠文韬武略,协助帝王成就雄霸伟业,几人能做到?功成名就,携娇妻美眷退隐江湖,泛舟五湖任逍遥,几人能成行?商以致富,千万黄金于一身,千金散尽还复来,几人能实现?
这一切,范蠡做到了。他以自己的智慧行事,终成陶朱之富,被人们尊为一代“商圣”!
范蠡(前536-前448),别称陶朱公,字少伯,宛地三户邑(今河南南阳淅川、内乡一带)。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商人,是中国儒商鼻祖,被汉族民间信奉为财神。
出身贫寒的范蠡,自幼就有“南阳娃儿”特有的勤奋刻苦精神,终于学得满腹经纶,文韬武略。但是,当时的楚国政治紊乱,权贵倾轧,范蠡纵然有圣人之资,却无用武之地。在越王勾践穷途末路之际,范蠡与楚宛令文种一起投奔越国,辅佐勾践图谋越国复兴。被拜为上大夫后,范蠡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为奴三年,日夜守护在越王身边。
三年后归国,范蠡与文种拟定兴越灭吴的大规划,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大计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他上书勾践劝农桑,务积谷,不乱民功,不逆天时,先打好经济基础;施行亲民政策,施民所善,去民所恶,稳定了民心和社会秩序;重视军队训练,增加战斗力,组织敢死队,以最高金额奖励,提高了战士士气;向吴王夫差进献美女西施,讨夫差的欢心,消磨夫差的意志。一系列计谋顺利实施,既显示了范蠡的雄才大略,也使越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公元前473年,越国兴兵伐吴,吴军全线崩溃。在吴王夫差求和之际,范蠡陈述利弊,消除了勾践动摇的心态。夫差自杀,越国强盛,范蠡也被尊为上将军。
在越国举国庆功之时,范蠡急流勇退,据说带着美丽的西施,隐姓埋名,泛舟五湖。几经辗转,范蠡来到齐国,更名为鸱夷子皮,带领家人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短短几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范蠡的贤明能干被齐人赏识,齐王请他到国都临淄,并拜他为主持政务的宰相。期间,范蠡经历了赴燕求和、齐宫惊变等大事件。通过与孔子高足子贡、大商人白圭、猗顿等密切合作,共同致富,又以资财造福当地的穷苦百姓,被世人尊称为“素封之王”。三年以后,声名日隆的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齐王归还相印,散尽家财给知交和老乡,悄然离去。
一身布衣的范蠡第三次迁徙至陶。陶居于“天下之中”,交通便利,是一个非常适宜经商之地。范蠡重新开始经商创业,先为陶缸,再养马队,又做粮食、陶布等买卖。范蠡以其独到之才,提出经商新法,重新奠定了市场秩序,几年后,他又成为天下巨富,遂自号陶朱公,当地民众皆尊之为财神。到了晚年,范蠡精力衰竭,就把产业委托给了子孙,变成了家族式的企业,子孙们继承他的产业,继续滚雪球式地发展,又一次成为首富家庭。
《史记》记载:在陶地,他还生了个小儿子。他有三个儿子,可是二儿子在楚国杀人被囚,他想小儿子带钱去救,不想大儿子执意要去。可是大儿子自作聪明,以为人情在而可以少花费钱财打理,反而将事情闹砸了,二儿子死了。发生这件事后,“其母及邑人尽哀之,唯朱公独笑。”因为他知道贫苦出身的大儿子一定办不成功,而“富二代”的小儿子不知守财而将事情办成功。
作为早期的大商人,范蠡本身就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他建立了自己的经济理论体系,成为影响后世的经济思想。范螽的著作《商经》分为《三略》、《三谋》,讲述了他自己经商之道的精髓。他写作的《计然篇》,是一本非常实用的经管书,教天下人学做生意,到今天仍然是经管者们必读之书,许多商人奉他为开山鼻祖,在自己家里挂一幅范蠡的画像,时常焚香祝祷。
范蠡最主要的商业主张是“人取我予”,即满足人们生活与生产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仅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而且与时令、季节的关系也很密切。他认为,若能把握时机,提供市场最需要的东西,经营就会立于不败之地。范蠡认为,越国善蚕桑,齐国善耕锄,秦国善冶炼,赵国善土木,各国有各国的长处,经商就是促成各国的交流,使货物得到最大利用。据记载,范蠡经过调查,发现吴越一带需要大量战马,同时北方马匹便宜又骠悍。他用免费送货的方法,将北方的马匹安全运到吴越,大获其利。
范蠡运用农业丰歉循环论,调节物资,主张进行“待乏贸易”,以物资的稀缺性取胜。具体说,就是“夏则资皮,冬则资緆,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所谓待乏原则就是让货等人,不要让人等货,要准备别人所没有的或想不到的,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占据制高点,占据优势。他在经济上主张“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时不至不可强生,事不究不可强成”,“得时不成,反受其殃”等观点,强调人们不仅要尊重客观规律,而且要运用和把握客观规律,透过经济现象的变化看本质。相传,范蠡有一次到卢氏经商,了解到当地盛产核桃、木耳、山珍野味、肉类皮毛、粮食药材等土特产品,但是农民缺少食盐、葛麻布衣、日用杂品等,于是,范蠡就在当地开了个杂货铺,做起了收购山货的生意,并从山东等地组织收购货物,往返之间便赚取了高额利润。
范蠡经商,不仅善于抓住时机,并且不追求暴利。《史记》记载,范蠡“侯时转物,逐十一之利。”这是非常人性化的主张,遵循中国传统思想中经商求“诚信”、“求义”的原则,薄利多销,不求暴利,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必成大富。范蠡提出了一套“积著之理”,就是贮存货物的原则。他说:“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既要重视货物质量,资金也保持要流通,不图侥幸获利。这是范蠡成功的秘诀之一。
在经商中范蠡发现,人们在市场买卖东西都是用眼睛估堆,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想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范蠡经过一番苦思冥想,终于造出了十六两的老秤,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福、禄、寿三星,十六两为一斤。范蠡以此告诫同行:作为商人,必须光明正大,不能赚黑心钱。他说:经商者若欺人一两,则失去福气;欺人二两,则后人永不得“俸禄”;欺人三两,则折损“阳寿”!就这样,秤一代代流传下来,一直沿袭了两千多年。
范蠡经商计划性很强,目的明确,他会精心选择地点,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优势,以求最好的经济效益。他离开越国后,来到齐,良好的从事生产的条件,为范蠡致富奠定了基础。在齐地,他从事农业和海上经营,到陶后,除了经营农产品还开展多种经营。他曾向鲁国的猗顿传授致富经验:子欲速富,应当饲养五种牲畜。范蠡还是水产渔业的祖师爷, 公元前473年后,范蠡在蠡墅隐居时,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养鱼专著《养鱼经》, 距今有24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世界公认的。
作为杰出的经济学家,范蠡提出了“农末俱利”的思想。他认为,国家要做到三八价格,农末俱利。范蠡认为,谷贱伤民,谷贵伤末,“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经营粮食商品;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就不会去发展农业生产。商人与农民同时受害,就会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政府把粮食价格控制在八十和三十之间,这样农民和商人就可以同时获利。为了把物价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范蠡主张用“平粜”的办法,在丰收之年,国家把粮收购储藏起来,在歉收年缺粮时,国家再把粮食平价粜出,这样就能起到平定粮食和其他物价的作用,这就叫做“平粜齐物”。范蠡这些治国理财的思想,到现在仍然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自古烟波兴风浪,一身布衣白手起,这就是商圣范蠡,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每到一处都能成名于天下。这位智者,在名利面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进退自如,以保全自身为根本,功名富贵的舍得就在多次的聚聚散散中让后人尊重。作为商圣,范蠡主张商品流通、平抑物价、先富带后富的经济思想,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性意义。
责任编辑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