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是作文之源
2015-03-31王松
王松
陶行知先生说:“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生活是作文之源,只有让作文反映学生的真实生活,他们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
选材要生活化。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息。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深入生活,选择富含生活化的材料。
教师布置学生周末写一篇游记,学生按时完成了任务。批阅时,教师发现学生的作文都很一般。他们虽然写清了游览的过程,层次也比较清晰,但描写不具体,语言也不生动。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学生没有亲自游览,文章是想象和捏造的;二是学生游览时没有认真观察,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清晰。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求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游览一个地方后,重新写一篇作文;并特别强调,游览时一定要调动多种感官,认真观察,多方面了解,力求形成立体感受。
再次交上来的作文中出现了很多佳作。罗盼在作文中写了这样一段话:“进入莫愁湖路口,只见岸边的小草嫩绿嫩绿的,让人爱怜。快步上前,蹲下,细看,抚摸。哇,好柔啊,就像婴儿的脸蛋。再蹲低点,淡淡的青草味儿钻入鼻孔。这,就是大自然的味道吧!”问她为什么能写出这么生动的文字,她说:“这些是我在游览过程中的真实见闻和感受。作文时,这些文字就如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淌出来。”
语言要生活化。语言是作文的载体。再好的构思,再鲜活的材料,如果不能用得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无法让读者产生阅读的美感。鼓励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作文,能消除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感,让他们的语言生动起来。
教师布置学生写一个关于菜场的作文片段。“作文困难户”张杰的几段文字让大家刮目相看:“大肚子的包菜、红红的萝卜、碧绿的青椒、又长又粗的大葱……它们静静地躺在菜摊上,等着顾客来挑选。”“有些蔬菜像一个个可爱的孩子,非常讨人喜爱,顾客频频光顾;有些蔬菜像一个个倒霉的娃娃,没有人愿意搭理它,它们寂寞地呆在一边,生着闷气。”
张杰的表现出人意料。与他交流后才知道,为了写好这个片段,放学后他多次去菜场观察,还与菜贩多次交流,从中学到了很多鲜活的语言。原来很怕写作文的,现在才发现,把生活中的话“搬”进作文,就能写出好文章。张杰感慨地说,“作文真得没有那么难!”
修改要生活化。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不少教师指导学生修改作文时习惯于就文改文,在个别词句上下功夫。这样做固然可以提高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但如果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到位,或者认识不准确,这种做法就力不从心了。
肖凡同学写了一篇在肯德基店用餐的作文。教师感觉场面描写缺乏典型性,让他再到现场去感受。放学后,肖凡再次走进店里。他看到一个小女孩执意将一块汉堡包喂给爷爷,爷爷心疼孙女,不愿吃,小女孩哇哇地哭起来。店里的客人纷纷看过来。爷爷慌了,象征性地吃了一口。小女孩破涕为笑,爷爷也笑了。肖凡觉得这个画面很美,就将这个场面充实到了作文中。
修改后的作文很精彩。作文展示课上,师生一起分享了肖凡的作文,并告诉学生:文章源于生活。要想修改好文章,必须深入地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生活是一本百科书,让学生多汲取“书”中的养料,学生的作文一定会越来越精彩。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