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具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15-03-31张爱明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数控加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社会需求大量掌握数控技能的实用性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毕业的学生却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企业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直接原因是学生缺乏经验,这说明学校所学跟企业实际所需是不匹配的。笔者根据多年来从事模具数控专业课程教学和管理的经验和体会,结合本校的实际,提出了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些观点和做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模具数控;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1-0059-03

收稿日期:2014-12-08

作者简介:张爱明(1968-),女,广东梅州农业学校机械制造讲师、模具数控教研室主任,工科学士。主要研究方向:数控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改革方向。(广东 梅州/514011)

一、引言

新形势下的中职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成为最为关键的环节。其中,模具数控专业的课程教学显得尤其有代表性,实操性非常强。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机械制造业的飞速发展,模具数控机床加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近几年,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加工基地的位置日益突出,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社会需要大量熟练掌握数控技能的实用人才。可是,虽然我国开设模具数控专业的院校众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毕业的学生却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还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太深,习惯了课堂填鸭式的理论教育,而忽视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导致复合实用型数控人才仍相当紧缺,这一现状严重影响并遏制了我国制造业的深层发展。因此,大力培养实用型数控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基于这些特征和状况,职业院校可以模具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全面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形成独具特色的课程模式、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使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才有可能培养出能适应社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但具体要如何来改革,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校,由于实际条件不一样,所以改革方式也是千差万别。

2010年,梅州工业学校跟梅州农业学校合并,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用。笔者原来在工业学校担任过十几年的教研室主任,并一直从事专业课的教学。合并后,得益于学校领导的信任,继续担任模具数控专业教研室主任,也得益于学校丰富雄厚的教学资源,和领导对教学改革的重视,近几年,笔者和模具数控教研室全体成员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在教学改革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山区同类学校中屈指一数。本着学习和提高的目的,下面总结一下近年来我校模具数控专业教学改革方面的一些举措。

二、模具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改革课程结构体系,实行模块化教学

我校把模具数控专业的专业课程分成三个大模块,每个大模块再各自分成若干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再根据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项目内容,实行项目教学。

(1)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括机械制图、CAD绘图、机械基础、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其中把机械制图和CAD绘图整合成一个项目模块,机械基础、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整合成另外一个模块。剔除繁琐抽象的理论,提取实用的相关联的知识。

(2)专业主干课程模块:①理论模块,包括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线切割/电火花编程与操作、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②实训模块: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实训、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实训、计算机仿真软件加工实训、线切割电火花编程与操作实训、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实训。改革以上实训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编写出实训指导书。

(3)岗位技能专项课程模块:指中级考证模块,包括数控车床操作员专项课程、数控铣/加工中心机床操作员专项课程、电加工机床操作员专项课程。实行岗位技能专项课程改革,改革以上三门专项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编写技能考证指导书。

(二)整合、调整专业基础课程,突出专业核心课程

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就是什么都讲,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什么都记不住;而新的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把专业的学习分成若干个学习领域来学,而学习领域就是若干课程相关知识的重组。因此,我校的做法是整合调整专业基础课程,比如把机械制图和CAD绘图整合,机械基础、金属工艺学和公差配合整合,尽量剔除繁琐抽象的理论,把实用的知识提取出来,并整合,有侧重地讲解相关的知识点;而对专业核心课程,比如数控车编程与加工、数控铣/加工中心机床编程与加工,则从时间上、教学手段上作突出强调,通过不断的操练,保证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

模具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三)加强师资建设,迅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技能水平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要顺利推进教学改革,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技能水平,特别是综合的指导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学校必须有良好的师资培养机制。

我们学校,对教师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几种:一是每年有目的地派出教师,参加国家级或者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二是在暑假时派遣教师到跟学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顶岗实践。三是注重平时的培养提高,体现在几个方面:(1)在硬件建设上,利用现代的办公设备,创建教师交流学习的平台。从前几年开始,教研室就购置了打印设备并配置了电脑,连接了网线,方便教师查询资料并实现共同交流,比如之前有些教师对文档排版和电脑绘图的设置以及CAD出图不太熟悉,现在大家有了共同的学习平台,一起讨论,一起演示,很快就熟悉了其中的细节,画图和排版的水平迅速提高。(2)在软件建设上,利用教研组这个平台,培养学术讨论氛围。例如每个星期,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组织大家一起讨论专业问题,实训的开展形式,完善每个实训环节,实事求是,指出不足,共同提高;又如每年组织的市级技能大赛,各个比赛项目的模拟题汇编后,大家都会拿出来共同讨论,包括试题的难易,图形画法和标注的正确性,经过一遍遍讨论,层层把关,力求做到零差错。在这个不断求证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水平自然也得到了提高。(3)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方式上,教研室给机会,分任务,巧妙安排课程,让年轻教师当助教,以老带新,大大提高了年轻教师的上课水平。其次积极鼓励年轻教师去参加各种技能比赛,以培养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教师本身的技能水平。这两年,教研室派送了好几位教师参加省里的教师技能大赛,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其中一位教师参加省里举办的“创新杯”说课比赛,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并代表广东省参加国赛,获得国赛二等奖。这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学校来讲,是不容易的事,也充分说明,年轻教师的成长,教研室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改革实训模式,提高实训效果

由于体制机制的不畅以及观念认识滞后等因素,大家对职业教育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梅州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工科办学缺少氛围,也缺乏政府部门的有效导向,大家都在摸索中前进。到目前为止,我们实训教学已经经过了四个阶段的改革:

第一阶段,属初级阶段,其实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把课室变成了车间,2节课随堂实训,基本是观摩式,模拟式,时间短,效果差。

第二阶段,调整阶段,实训课调整成4节连堂,教师给任务,示范,学生练习,时间稍长,但学生还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第三阶段,整周实习,就是提取几个主要的实训模块,每个模块进行一周的综合实训,时间连续了,学生可以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了,独立操作的水平提高了。

第四阶段,在学生顶岗实习前一个学期,把模具数控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分成几个模块,同时结合技能考证,实行模块教学。比如把实操性强的科目,例如机械装配、车工、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线切割和电火花加工、模具制造与拆装等专业课程做成几个主要模块,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学习方向,选择几个模块进行强化训练。

(五)改革教材体系,提高技能考证水平

传统的教材注重的是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但往往是理论性太强而不实用,不够具体,针对性不强,学生没有耐心去看,也看不懂,没有积极性,必须改革。我们的做法首先是把专业课程模块化,每个模块根据教学的目标再分成若干个项目任务,根据实际情况编制每个模块的实训指导书,同时结合技能考证,把技能考证的题型和要求放到实训模块中,这样一个模块学完,学生就可以达到中级以上的技能水平了。今年技能考证部门改革,把原来的理论部分改成电脑随机考,难度加大了,但我们学校工科的考证通过率还是达到94%,遥遥领先于其他同类学校。

(六)积极参加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促进教学改革发展

“普通高中有高考,职业高中有大赛”。技能比赛,就是政府部门对职业学校的办学导向,上级部门搭建平台,让同类学校同台竞技,做到统一引导,达到共同提高。近年来,职业学校以技能大赛为契机,不断增大实训室的投入,完善实训设备,力求让学生在优良的职业环境中提升职业技能。一旦比赛结果出来,大家就清楚自己的差距在那里了。于是赛后总结经验,明确目标,改进训练的方式方法,教师的指导水平和学生的加工水平自然都得到了提高,所以,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助推器。到目前为止,我校已经承办了四届数控类市级技能大赛,参加了四届省级机械制造类技能大赛,成绩一次比一次好,特别是今年,数控车、数控铣、普车和装配钳工四个项目,全部获三等奖以上。

(七)极力推进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建设,促进技术改革

如果说技能比赛给我们职业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的是目标和方向,那么校企合作给我们提供的就是技术改革的源泉,是我们办学的生命力。作为职业学校,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面向社会,适应企业,实现校企合作,等于引进了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检验标准,提前实现跟企业的过渡,实现跟市场的无缝对接;我们作为工科专业,也只有跟企业合作,办学才有生命力,因为企业可以带动我们不断革新工艺,以企业产品的生产流程来组织实习,根据产品的要求来编制实习指导书,实现订单式培养,有效促进我们专业的建设。而且有效地补充了实训材料的供给,减低了实训的成本,甚至还可以实现学生的勤工俭学,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今年,我们教研室经过多方面的协调、调研,又跟一个新的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试验,已经在多方面呈现了非常良好的效益。

1.生产出合格产品6000余件。

2.教师开发技术的潜能得到极大激发。为了提高效率,按时给企业交货,大家通过讨论和摸索,研发了好多种实用的工装夹具,改进了产品的加工工艺,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加工的效率,教师钻研技术的积极性极大地得到激发,开发研制工装夹具多套,这个是我们目前进行校企合作呈现的最有意义的一个成果。

3.学生成了最大受益者。(1)由于这个企业产品的品种非常多样,学生不但见识多,而且可以尝试并熟练多种产品类型的加工,并以企业的产品质量标准来进行检测,真正实现跟企业的过渡;(2)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激发。由于我们跟企业的合作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参加企业产品的加工,这充实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又可以进行勤工俭学,他们的技术有了实实在在的价值体现,学生很有成就感,还能贴补部分生活开支,学习技能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实在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我们相信,校企合作,是我们职业学校办学的必然走向。

三、模具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反思

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一直以来,就没有停过,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由于受师资条件和实训设备的限制,改革的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不管形式如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技能大赛是带动职业学校教学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指标,指导着职业学校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指导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发展。但这几年来,围绕着技能大赛也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些职业学校太过于看重比赛的结果,把它看成是为学校获取荣誉的重要手段,认为比赛高于一切,甚至出现了一些比赛专业户,指派专门的老师,精心挑选几个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专项训练,甚至学生到了三年级要进入顶岗实习的时期,也要求他们留下来培训参加比赛。要知道,技能大赛只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种手段,是提供给各个职业院校交流和学习的平台,结果固然重要,但更应该看重的是比赛的过程以及因此养成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综合能力,否则就违背了当时组织比赛的初衷。

校企合作虽然给职业学校带来了很多好处,但显然,目前我们这种合作关系是比较低层次的,企业只是看中了学校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企业没有真正参与职业教育,因为没有国家政策的导向和倾斜,企业没有责任也没有积极性去参与职业教育,因此,学校在课程开发、职业教育标准制定方面难以得到行业、企业制度化的参与,合作难以上层次;而且就目前的合作关系来讲,我们的地位是被动的,我们是完全顺应企业的要求,这导致我们在课程的安排上难以协调,我们只是在实训这个环节体现了校企合作,这些学生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后,由于受待遇和地域条件的限制,学生却不愿意到本地的企业去顶岗实习,都希望到珠三角经济发达的地方去,留在本地的少,人才流失严重。

四、结语

教学改革是一项长远工程,改革的方式方法也是形式多样,由于每个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都不一样,学校的具体情况也不同,那针对不同情况,教师在从事教学活动时,就会在方法上有自己的侧重和选择,但不管如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使之更适应社会,适应企业。只要是结合实际,效果好,那就是好方法,好模式。

参考文献:

[1]朱守锂.技能点亮人生[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5).

[2]陈露露.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J].广东教育·职业教育,2014(3).

责任编辑何丽华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