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的方法指导
2015-03-31陈荣荣
陈荣荣
仔细研究广州市考试大纲和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发现中考的诗歌鉴赏题型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内容和情感理解型(写什么)。这类题型主要是对诗歌词语或句子内容的理解,对诗句画面的描绘,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等。第二类,分析技巧型(怎么写)。如对诗歌修辞手法的赏析,炼字或者赏句,诗句的作用等。仔细回味这几年的诗歌教学,我们学习一首诗歌,总离不开对诗歌体裁、题材以及诗歌情感、形象、技巧的把握。但是,能不能答好题,关键还是在于学生能不能读懂诗歌。换而言之,读懂一首诗歌,学生就能把握住诗歌鉴赏的关键。
鉴赏诗歌,要重视翻译。古诗的翻译很重要,诗歌的翻译和古文的翻译有些地方是相同的,如诗歌的格律有严格要求,很多地方强调平仄,有些句子中的词语不能按照正常的习惯排列,翻译的时候也要像翻译古文一样,要注意倒装以及词类活用等现象。比如李清照的《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一句中,正确的语序应当是“黄昏后东篱把酒”,只有把词语的顺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调整过来了,我们才能正确理解诗句的内容。词类活用在诗歌中也是常见现象,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花”“鸟”都是使动用法,我们在翻译诗歌过程中,遇到不太流畅的理解时,就应当充分考虑这个字是否出现了活用现象。
鉴赏诗歌,要学会深入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写作背景,以便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容。这也就是诗歌学习中知人论世的方法。以《己亥杂诗》为例,此诗写于清道光十九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此时的清廷政治腐化,人浮于事,社会矛盾突出,满怀报国壮志的诗人不甘在死气沉沉的礼部衙门了此一生,毅然辞官南归,在南来北往的路上亲眼目睹百姓的悲惨生活,所思所感之下信笔为诗,合计三百五十余首,时逢农历己亥年,故名己亥杂诗。理解了上述生平经历以及己亥杂诗的写作背景之后,学生自然会理解,诗人在诗歌中表达的离愁其实是一种满腔报国热情无处施展、无法实现的悲愤。“吟鞭东指即天涯”中诗人向东挥鞭,又暗含诗人离家多年,渴望回归的游子之情。此两种情感,一隐一显,若非没有对背景的深入了解,是很难答出诗人在诗句中隐含的情感的。
鉴赏诗歌,要懂得对诗歌进行反复品味,善于描绘诗歌的画面。诗歌语言往往精炼,遣词造句优美,翻译过程中要注重语言的推敲,用词讲究变化,力求用文字表现诗歌的画面。以王维的《使至塞上》为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中色彩、线条、画面、意境均由文字成就,翻译的时候,切不可干巴巴的进行直译,而应当在抓住富有表现力的“大、孤、直、长、落、圆”等词的基础上,进行恰当的联想和想象,描绘出雄奇瑰丽、苍凉悲壮的边塞风光。
鉴赏诗歌,要善于理解诗歌中的形象。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分为显性形象和隐性形象。显性形象的描述对象往往是人,如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州”短短几句,就描述出一个苦苦盼归的女子形象;又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事贯穿,结尾抒情,塑造了一个在战乱中困顿不已却又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诗人形象……鉴赏这些显性形象时,要注意把握诗句中对人物动作、心理的描绘。但古典诗歌抒情性的特点决定了,人的形象更多时候是以隐形的方式存在的,如李清照的《武陵春》,诗歌是以写景和心理描写为主,但一样刻画出一个因国恨家仇、丈夫去世而悲苦不已的诗人形象。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诗以写景为主,七个名词的铺排陈列,渲染出忧伤萧瑟的气氛,结尾“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巧妙刻画出天涯浪子的悲苦凄凉之情。鉴赏这类诗歌,既要把握诗歌中直接表现诗人情感的关键词,也要重视诗歌渲染的独特氛围。
与诗歌中人物形象相对的,往往是景和物的形象,诗人往往通过对不同环境下的景和物的摹写,为寻常景物赋予不同的意义,这些约定俗成的意义便成为了诗歌独特的意向。了解这些景象的意义,把握其内涵,也是诗歌鉴赏的一个重要途径。如学习苏轼《水调歌头·中秋》,执教者无一例外会强调月亮这一意象具有人生的圆满、思乡等内涵,但除此之外,月亮在诗歌中还象征着孤寂、清冷、无奈、悲愁等,如范仲淹《苏幕遮》、温庭筠《商山早行》中的月亮。在平时的诗歌学习中,最好能有意识地将常见的诗歌意象进行分类整理,这样可以更方便地读懂诗歌。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