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阔叶林冠下红松造林技术

2015-03-31邢安军

现代农业研究 2015年2期
关键词:经济价值阔叶林造林

邢安军

摘 要:红松是我国珍贵树种之一,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文章主要是从红松经济特征及价值出发,对在阔叶林冠下如何进行红松造林进行了技术分析。

关键词:阔叶林;冠下红松;经济价值;造林;技术

1 阔叶林冠下红松造林技术

在阔叶林冠下进行红松的造林,是一种科学利用立地生产力、加速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我国改变林分状况、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措施之一。

1.1 阔叶林冠下红松透光抚育

对红松进行适当强度的透光抚育,不但能提高它的生长量,还能够促使其具有良好的自然整枝过程。透光强度不同的林区,红松树的年均生长量不同,树高为50 cm至2 m的红松幼树,在其透光的前4年,年均树高生长量都非常小,最大的年生长量仅为9.1 cm,最小的只有5.1 cm,年平均生长量为6.5 cm。在其透光的后4年,根据其4个不同强度透光对照区,红松树高年均生长量均有明显的增加,在全光区的红松株平均总生长量为74.4 cm;在郁闭度分别为0.3、0.5、0.7及0.9的四个区,其生长总量分别为73.5 cm、62.1 cm、37.2 cm以及18.9 cm。这充分说明了红松幼树的树高生长量根据光照强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在不同强度的阔叶林透光区,其林间透光强度越大,红松的地径生长量也就越大。

对红松幼苗透光抚育时间,也是有讲究的。不仅要考虑到红松生理特点及其生长规律,而且还要根据红松周围阔叶林木的生长规律来确定红松透光抚育的时间。对红松幼苗透光抚育时间进行归纳,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1.1 根据不同季节来确定透光抚育时间 红松的枝叶、芽等根据不同气温的影响,其韧性差异也非常大。夏季温度高,其枝、叶的韧性也相对较大,可以较大幅度弯曲而不会断枝落叶;而冬季温度低,其枝、叶、芽等受冻变硬而且没有弹性,韧性差,小幅度的弯曲都会导致其枝叶的折断或掉落。所以,对红松的透光抚育适宜在夏季进行。冬季特别是12月份至3月份期间是红松枝、叶、芽变硬的低温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不宜进行红松的透光抚育操作。

在冬季对红松周围阔叶林木进行砍伐处理,来年红松不仅萌株较前年多,而且萌发株当年生长的也较为旺盛。如在夏季进行周围阔叶林木的砍伐,红松萌发枝条会因生长周期短,大部分没有木质化,导致冬季到来被冻死,对来年的树木生长也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所以,从抑制阔叶林木生长的角度来进行考虑,也要在红松生长季节进行透光抚育操作,但是一般为了红松在后年的安全生长,避免因其生理干旱导致的死亡,建议在七月下旬以后,就不宜进行红松周围阔叶林木的砍伐作业。

1.1.2 根据生长规律来确定透光抚育年龄 在阔叶林冠下对红松幼林开始透光抚育的年龄,要依据红松在不同阔叶林冠下的不同时期的生长的规律来确定。红松在不同结构的阔叶树林冠下,其树高以及生长量会产生很大的差异。红松在5龄前,生长速度受到光照的影响较小,特别是在以灌木为主的稠密林冠下其生长速度特别慢。红松10龄时,在高大的阔叶林冠下以及全光环境中生长,其生长速度开始加快,而在以灌木为主林冠下生长的红松,会产生较明显的植株高度分化,并且保存率较低。当到达15龄时,在高大的柞林下进行生长的红松,树高的年生长量明显下降同时其生长趋向减弱。采用抚育期为3年的红松林举例,在阔叶林冠下进行生长的红松,应在5龄前后对其进行每年一次的透光抚育,对于上层林木较高、林下灌木少的红松幼林而言,应在其10龄前后对其进行透光抚育,最晚也不得超过15龄。

1.2 适时适地造林

造成红松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因早春而发生幼树生理干旱现象。根据大量的调查报告显示,影响红松幼树生理干旱的主要因素有:生长地区的气候、温度、地形、等以及林木影响等一些因素。一般采用两种技术措施来预防红松幼树的生理干旱。一是适地适树。红松生长的地区要求环境湿润、土地肥沃、土壤排水能力较好。如在降水量较少的地区进行更新造林,则需在其他树种的庇荫下进行生长。第二项为高台整地造林。因春季高台地的化冻较早,所以能及时的对红松叶因化冻而流失的水分进行补充,这对早春红松的生理干旱起到了很重要的防御作用。高台整地的基本规格:下底直径要达到50 cm,并且以高出地面30 cm为宜,呈现丘形。

2 病害治理

2.1 病害对红松树留存率的影响

灿皮病、根朽病等对病害对红松幼树的保存率有很大影响。这些病害很大程度上威胁着红松优良干形的形成以及稳定成林。一般在阔叶林冠下生长至2~3 m高的红松,经全林透光抚育后7至10年内,都很容易感染一种或多种病害。一旦红松染上病害,轻则减少生长量或影响其材质,严重的将导致大片林木的死亡。但是在原始林以及次生阔叶林冠下进行人工更新或者自然更新造林却很少会出现病害现象,这是由于现有的原始的红松林,都是在阔叶林冠下无病或者是病害较轻的状态下生长发育而成的,符合红松发展的规律。

2.2 虫害对红松材质的影响

环境条件的差异对红松树干分杈有着密切的影响,一般的红松林树干分杈以东坡较为常见,而在混交林中,即使在东坡等分叉较多的坡向,红松分叉现象也较少,且分叉处都非常高。在阔叶林冠下生长的红松其主干不透全光一般都很少分杈。造成红松主干分叉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主要的原因为虫害的影响。松梢象鼻虫是危害红松造成主梢分杈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的预防措施为采取营造混交林,混交林除了可以预防病害之外,对一直虫害方面也有较出色的表现。对松梢象鼻虫危害较严重的人工红松林内,应引进并种植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对已经结果实的人工红松林要加强保护措施,更不允许折断枝叶或摘除果实,从而保障红松林能健康稳定的生长发展。

2.3 红松幼抚

对阔叶林冠下的红松林要进行及时的除草,在除草时要注意避免误伤红松幼苗。在除草过程中要适当的结合松土操作,合理的松土可以改善土壤的通气以及排水性能,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状态,帮组红松幼苗健康生长。在松土时也要注意保护幼苗的根系适当的深度为宜,松土操作一次并追肥。

3 结束语

红松在阔叶林冠下的造林充分证明了, 在次生阔叶林冠下对红松的造林技术是非常成功的,只要对阔叶林冠下的红松进行透光抚育并适当调整树种组成比例,便可以组成适合红松林生长的阔叶林冠下的红松混交林。通过若干次的砍伐增加透光率,能保证阔叶林冠下红松混交林的稳定、优质和速生高产。■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济价值阔叶林造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世界之窗 钱江源,探路国家公园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阔叶林培育及保护对策
从当下油画市场视角浅析油画创作
台风干扰对天童常绿阔叶林凋落物量的影响